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2020-11-05 小小計劃

當寶寶一出生,作為父母,我們不僅是要讓他吃好穿好,更重要的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很多父母都認同這樣一個觀點:幸福的家庭就是有一個溫和的媽媽,慈祥的爸爸,並且爸爸媽媽彼此相愛。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以下幾點,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圍。

一、家長情緒穩定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小編對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印象很深刻,文中的媽媽有三個孩子,媽媽是一位非常和藹可親的人,說話的時候也是柔聲細語,但是也是非常有主張的一位媽媽。

孩子天性愛玩,難免有時候調皮做錯事情,但這位媽媽卻從來不大聲的呵斥孩子,而會抱著孩子,輕柔地說道:孩子,你不應該......你的這個行為錯在......因為這位媽媽從來不對孩子發脾氣,用溫暖的懷抱,溫和的語氣與孩子交談,使得這種批評方式反而更加有力量,情緒平和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一個快樂難忘的童年。

二、爸爸媽媽相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爸爸媽媽經常在孩子面前有親切的交流,並且在重要的日子會給對方帶來驚喜。簡單來說就是在孩子面前適當的「秀一秀恩愛」,「撒一撒狗糧」。孩子都是很敏感的,這些點點滴滴看在眼裡,也會心裡埋下一顆幸福的種子,將來自己也要像父母一樣和愛人相愛,建立幸福的家庭。

如果在孩子面前吵過架的家長們是否記得,當你們吵架的時候孩子在做什麼?是不是在哭泣?這是因為孩子被嚇到了,因為你們吵架讓孩子恐懼了,所以孩子就害怕的哭了,會感覺缺乏安全感!這不僅會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傷害,還會導致孩子身體素質的下降,孩子會變得憂鬱、易生病、晚上也容易做噩夢!

當孩子在你們吵架的時候表現出無所謂的時候,說明孩子對你們已經非常失望了,已經放棄你們了,這個時候親子關係就很難得到緩和了。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孩子就容易變得孤僻、叛逆、聽不進家長們說的任何言語。

在孩子面前展示父母的相愛,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全感。

三、爸爸對孩子的「職責」。

一個重視親子教育的爸爸和一個不重視的,對於孩子的影響差別是很大的。傳統教育中一直很推崇「嚴父」的理念,但是大家常常只注重了要當一個嚴厲的父親,卻忽視了為什麼要成為一個嚴厲的父親。

這是因為爸爸們是孩子最好的,也是最早的榜樣。父親們需要給孩子立規矩,需要言傳身教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做錯事了需要受到懲罰,要盡到「管」的職責。

而對於父親這個「職業」而言,「管」和「教」是分不開的。在原始社會中,父親會帶孩子出門打獵,教孩子生存技能,或者帶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但是現在在很多家庭中,爸爸們卻沒能成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而是變成了「透明人」,沒有盡到「教」的義務。

沒有時間和孩子相處,沒有時間和孩子談心,所以也就談不上了解自己的孩子,遇到事情就只能靠大聲的吼,這樣只會讓孩子越發的牴觸。所以,無論爸爸們無論平時多忙多累也需要每天抽些時間來關心孩子,因為這也是你的職責。

四、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經常稱讚他們。

家庭成員之間最重要的環節是彼此之間的情感支持,當孩子做了好事,我們要及時地稱讚他。也包括父母之間彼此的誇讚。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樹立孩子自信,樂觀,向上的精神,孩子將來也會活得很快樂、很幸福。

五、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周末的時候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整理床鋪,打掃房間,幫媽媽洗碗等等。當我們給孩子安排這些工作的時候,孩子會有一種使命感,被信任的感覺,儘管他不一定能做得很好,但是賦予孩子一定的責任勝過給孩子提要求。不要小瞧這些工作,往往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六、給孩子最簡單的物質生活。

孩子快樂童年不一定是金錢所能給予的,選擇豐富的活動,好的朋友,足夠的關注和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對孩子來說一個正確的價值導向是需要家長們進行引導的,最初孩子並不會有什么正確的是非觀念、價值觀念,這些都是靠家長們逐步的教導,言傳身教才形成的。

七、最重要的環節還是父母的陪伴。

當父母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陪孩子,那麼孩子也會更願意與父母交流,聽父母的話。因為在孩子的心裡父母一直在自己身邊,自己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轉過身都可以看到有父母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有父母的陪伴,他所經歷的所有重要的時刻都有父母在,孩子會很安心。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陪伴,孩子從小和父母間的關係都會非常好,也樂於交流和分享。即便是到了青春期,依然也會與爸爸、媽媽這兩個大「朋友」交流,這才是每一個家庭最好的狀態!

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你教育孩子的趣事!

關注「小小計劃APP」,你能看到專屬於孩子的時間管理、教育、育兒的相關內容!


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家庭環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對兒童的觀察中,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即便發生在兒童身上一個很簡單的反應,如呼吸、手足運動,或者哭與笑等等,都能從中看出你施與他的訓練,對他造成的影響。兒童對某些事物發生反應,其背後的關鍵在於一個家庭中每天所發生的事情。
  •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家庭是孩子啟蒙教育的第一站。家庭對兒童來說,其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現在」,而且關係到「將來」。兒童小時候的家庭生活,對他的將來有很大的影響,或者說: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未來。曾有一位社會學家認為,對孩子成長最有影響的是四個方面:家庭,學校,同齡夥伴,大眾媒體。在這幾個方面中,家庭是放在首位的。由此可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首要,父母的作用是永遠沒有辦法代替的。一、在認知能力上。父母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不統一,尤其對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上不統一,有時甚至相對立。使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因為父母只有經營好夫妻關係,兩個人同心同力去輔助孩子,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教育有可能會事半功倍,近些年來流行的「喪偶式教育」 也就不容易發生。除此之外,原生家庭對孩子還有這幾方面的影響。
  • 什麼樣的水養什麼樣的魚,所有的環境中,家庭環境對孩子影響最大
    「破窗理論」同樣可以應用到家庭教育領域,本質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確切地說,就是環境是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成長必須要依賴環境,就好像植物離開陽光雨露就不能生長一樣,這是永恆的法則。對孩子來說,周圍是什麼樣一個環境,他就會因此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初生的嬰兒就像一張白紙,等到孩子長大的時候,這張紙上就已經被塗上了不同的色彩,畫上了不同的符號,他們有的政治善良,樂觀向上,有的則變得孤獨自閉。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區別呢?其實歸根到底是環境的影響,其中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更是重要。
  •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天差地別
    首先父母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因為父母是人生中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潛意識的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其次,生活中要注意細節問題,父母在生活遇到問題,以冷靜溝通為主,儘量不要爭吵,一方面防止對孩子造成傷害,另一方面防止家庭不和諧因素的發生。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的孩子營造出良好的家庭環境,也給自家的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不是遠遠超過了你的想像?
    這個實驗證明了,好的居住環境對大腦發育有直接的促進作用。我們都知道,大腦發育其實是需要很多刺激的,作為孩子生活的第一場所,家居環境越豐富,就可以給予孩子越多刺激,讓他的大腦充分發育,更加聰明。2、整潔的家居環境可以調節孩子情緒家庭環境的整潔度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息息相關
  • 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及成就的影響
    孩子的家庭環境對他的心理和性格影響是極大的,他們幼小的心靈往往會根據對環境的認知來規劃自己的未來。這種孩子的消極心理基本上來源於成長所處的家庭環境中。這就是家庭教育的環境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因為這是他們所處的環境影響著他們,他們是一個家庭的核心,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將他當成寶貝,吃的用的,最好的都是他的,即使有清醒的家長想嚴格教育,也可能被其它家人所指責。這樣的孩子長大又豈能不任性?沒依賴?又豈能有擔當?
  • 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意義重大
    孩子性格的養成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共同影響,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性格的主要因素。對孩子而言,從出生開始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及性格。縱觀孩子的成長曆程,幼年時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在此階段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深刻,它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性格特點。
  •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
    【導讀】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十分巨大,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應該積極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整天吵吵鬧鬧的家庭氛圍同時,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會時不時地遭受到突如其來的驚嚇。因為孩子的父母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突然爭吵起來,還有可能彼此「動武」。這樣的家庭氛圍,孩子都會看在眼裡,在孩子眼裡,你會發現他們明顯缺少安全感與幸福感。
  • 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選擇什麼樣的態度和教養方式,直接關係著孩子未來的人生,關係著家庭、甚至是家族的榮辱。優秀的父母是把孩子培養成財富——對家庭、社會有所回報;失敗的父母是把孩子培養成家庭的包袱(典型的是啃老),甚至成為社會的罪人。母親的偉大就在於她孕育了生命,與孩子建立了天然密切的聯繫,使得母親在育兒方面有著特有的優勢——對孩子無私的愛。
  •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有多大影響?小心性格缺陷,誤入歧途
    奧地利的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講過:&34;童年,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而孩子童年過得是否幸福,很大程度取決於父母給他們創造的生活成長環境。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今年輕的80、90
  • 從「孟母三遷」的故事出發,解讀社區環境對孩子學業成就的影響
    從中國的教育歷史和教育現狀來說,社區環境,對孩子教育成就的影響非常大!除學校之外,社區也是孩子們接觸同齡人最頻繁、最便捷的地方,如果社區內集中了較多的沉迷於網路遊戲、鬥雞遛狗遊手好閒、無心學習的同伴,那麼,處於這種社區環境的孩子,在同伴的潛移默化影響下,也會有同樣的喜好和狀態。
  •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有巨大影響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有巨大影響,在我看來,最重要影響有二。其一,如果父母相愛,家庭和睦,孩子在愛和快樂的氛圍裡度過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溫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其二,如果父母自身素質比較高,給孩子以心智上的薰陶,同時有一個相對自由寬鬆的童年,可保人格健康,心智發育良好。
  • 【心理課堂】不健康家庭文化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心理課堂】不健康家庭文化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2020-12-24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一個快樂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成就,給予孩子多少金錢和資源,而是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展現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所成長的不同環境。相信不少人會被李爸爸的教育方式圈粉:太溫暖了吧!難怪養出李尖尖這麼個「莫名樂觀」的閨女。
  • 別擔心,了解原生家庭,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性格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問題日漸出現在人們眼前嗎,日漸得到大眾關注。誠然,原生家庭是孩子與外界接觸的第一層媒介,就像母親子宮中羊水之於嬰兒,它可能不如氧氣那麼顯而易見的地位,但是它卻能悄無聲息地貫穿孩子的生活,無聲無息地塑造孩子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性格。
  • 男父母的感情對孩子的影響,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的興趣愛好是靠從小的培養,父母親的引導教育,在言傳身教方面,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屬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孩子一生下來或像父親或像母親,血緣關係天生註定下來。如何教育孩子正確走上人生路, 有不少父母親認為自從孩子呱呱落地降生那天起,給家庭帶來歡樂。小孩的生活用品要早早準備,自有了小孩後,與小孩產生了深厚的情感,從小呵護小孩讓他(她)健健康康快樂地成長,引導他(她)向健康的道路發展,父母親要做一個長遠的規劃打算。
  • 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深?
    近幾年來,我們經常會聽到原生家庭這個詞,那什麼是原生家庭呢?原生家庭其實就是我們從小長大的那個家,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會影響每個人的一生。
  • 不要讓家庭環境「汙染」孩子的心理環境
    孩子生活在家庭環境之中,自然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是孩子生活的條件和成長的前提。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孩子心理的成長和發展,都要依賴於其所生活的家庭環境、家庭氛圍和家風家規。孩子的心理行為在某種意義上說都關係到家庭環境的刺激、家庭環境的作用、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的感染、家庭環境的薰陶。
  • 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各方面的養成都有很大的影響
    其實要培養一個聰明機靈的孩子,是與父母的言行還有家庭的氛圍分不開的。父母的行為會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各方面的養成都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哪些呢?如果家長處理不好情緒,就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處理能力。如果家長面對沮喪、失望、憤怒等情緒選擇咒罵或者暴力宣洩,那麼孩子對於情緒的處理方式也會是這樣。⑵如何與人交往父母如果和孩子能夠形成一個和睦快樂的家庭環境,那麼孩子就會對這個家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這樣孩子就會親近家庭,喜歡和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