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男中音廖昌永 不端古典的架子

2020-12-17 東方網

  多明戈:這是我所聽到過的最優秀的男中音,他是位偉大的歌唱家,他以那精美絕倫的演唱,輝煌的技巧摘取了這項大賽的桂冠,而通常大賽的頭獎是讓歐美歌唱家捧走了……不可否認,廖(昌永)以他不可替代的實力,已經真正走上了世界舞臺,成功徵服了歐美聽眾,他是一位真正的、中國製造的世界級歌唱家。

  卡雷拉斯:真沒想到,這次中國之行,能遇上如此優秀的男中音,真是太棒了。我希望有機會再次與他合作。

  「亞洲第一男中音」廖昌永:

  廖昌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聲樂系主任、上海大劇院首位籤約藝術家、美國華盛頓歌劇院籤約藝術家、密西根大劇院籤約藝術家……1996年至1997年,廖昌永在一年內連續三次分別獲得法國第41屆圖魯茲國際聲樂比賽、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以及挪威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第一名。特別是在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中獲得第一大獎,廖昌永實現了亞洲歌唱家在此項賽事中零的突破,多明戈將他收為弟子,廖昌永也成為了首位登上世界歌劇舞臺的中國歌劇家。在世界舞臺大顯身手的同時,廖昌永還不斷嘗試用美聲演繹民族及通俗歌曲,引起業內外熱議。

  向中國頂級藝術家致敬

  專業評價:

  高音很過癮中音更人性

  廣州日報:您被稱為為「亞洲第一男中音」,獲過很多大獎,您的「殺手鐧」是什麼?和男高音相比,您認為男中音歌唱家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

  廖昌永:真誠吧,我比較擅長一些情深意切的歌曲,很多時候都是樂由心生,聲音就像從心裡流出來一樣。例如《我親愛的母親》,我常常是含著熱淚唱的,就像講一個故事給觀眾聽。

  在我看來,唱歌可以分為3個層次:第一是唱給觀眾聽,第二是唱給自己聽,而最高境界是唱給天地聽、和大自然進行對話,達到忘我境地。我的一些歌曲,如《母愛》、《老師,我總是想起你》,之所以能打動聽眾,就是因為感情很真摯,而且這種感情是所有人共通的。不久前我和濮存昕一起去俄羅斯演出時,他說了一句「好演員在舞臺上是演人,不好的演員在舞臺上是演戲」很打動我,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至於男中音,其實人才也不少,只是男高音的極限音比較多,大家聽起來更過癮,關注會多一些。在我看來,中音是最人性化的聲部。高音給人以強刺激,而中音則要柔和、委婉,注重內涵的表達,潤物無聲、沁人心扉。

  廣州日報:一般認為西洋美聲唱法咬字不夠清晰,但您的演唱是字正腔圓的,做到這一點難嗎?有什麼訣竅呢?

  廖昌永:不難,西洋歐洲藝術家對咬字其實非常重視,卡雷拉斯翻唱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咬字之清晰,99%的中國歌唱家都達不到。有些國外專家來中國講學也提到,一些中國歌唱家聲音很棒,但吐字不夠清楚。我想,這主要還是觀念上的問題,我們太重視聲音了,卻忘了聲音本是為了表達歌曲內容的。

  跨界唱民通尚在摸索中

  廣州日報:您一直說美聲即優美的歌唱,所以您近兩年跨界演繹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歌曲,但美聲又是一種獨立的唱法,它還是有不同於民族和通俗唱法的技巧吧?

  廖昌永:美聲唱法主要用於歌劇,因為劇院是不用麥克風的,所以在演唱技巧上要以氣息的運用、口咽腔的共鳴等將聲音清楚地傳到劇院的最後一排;而流行唱法普遍使用擴音器,不需要這樣的穿透力。不過,各種唱法儘管技巧不同,目的卻只有一個——好聽。

  廣州日報:您覺得要成為美聲歌唱家有些什麼禁忌?有網友呼籲您出聲樂教材,您會有這方面的打算嗎?

  廖昌永:沒什麼禁忌,但音樂家必須要自律,能抵得住社會上各種名利的誘惑,在明確目標之後,持之以恆。至於聲樂教材,現在則言之過早。因為我有很多東西自己還在實踐階段,例如我在《情釋》和《情緣》兩張專輯中用古典方式來演繹民歌或流行歌曲,在實際的錄製和演唱過程中,很多東西都在摸索,想法還不成熟,等成熟的時候,我一定會寫。

  廣州日報:《橄欖樹》、《紅豆》和《徵服》分別是齊豫、王菲和那英的代表作,她們都是個人風格很鮮明的女歌手,您在演繹時有沒有進行什麼特別的處理?

  廖昌永:我的美聲唱法經過多年訓練,是不可能改變的,改變也沒有任何意義。我一直認為各種演唱風格之間應該相互學習,民族、流行都有值得美聲借鑑的表達方式,將其融入自己的唱法,個性可能更加鮮明。

  還有50%的潛力可開發

  廣州日報:聽您唱歌覺得特別有安全感,即便高音也唱得毫不費力,這有什麼訣竅嗎?

  廖昌永:因為我是以情帶聲、以字帶聲,如果你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聲音上,那就很危險了。不僅會忽略歌曲風格、對吐字的要求,而且越怕聲音不夠好,聲音恰恰越容易出問題,高的上不去,低的下不來。有時,你很認真唱一首歌,會很費力;但你在洗澡或走路的時候,往往不經意間就把一個很高的音唱上去了。所以,唱歌首先要根據歌曲的內容,進入其語言的意境。當然,每個人的嗓音條件也不同,我是中音偏高。

  廣州日報:維也納金色大廳是一個功成名就的標誌,您覺得自己之後還有提升的空間嗎,在哪些方面?

  廖昌永:維也納是音樂之都,你的水平如何觀眾一下就聽出來了。作為古典歌唱家,進入金色大廳肯定有挑戰性。國內之前去的都是民族歌唱家,而我的成功開唱,是西方觀眾對中國音樂家演繹西方音樂的肯定,也是對中國西方音樂教育的承認。但對我而言,在金色大廳和在上海大劇院或星海音樂廳並沒有太大區別。至於提升,我覺得自己還有50%的潛力可開發,隨著生活閱歷的積累、文化素養的提高一定還會不斷進步。

  「廖氏美聲」很全能

  《在銀色月光下》:我演唱時並沒有把它當成民歌,而是作為一首純粹的音樂作品,並以古典風格來進行演繹。

  《山丹丹花開紅豔豔》:我不可能改變自己的演唱風格,用阿寶那種原生態唱法,但我可以借鑑他的音樂特點,例如「一道道的那個山來喲」中的「一」字,我就運用了真假聲變換,突顯出民歌的味道。

  《哭泣的駱駝》:「生來溫柔的雙眸,連哭都被詛咒……」我在演唱的時候,儘量把聲音放輕,如果用傳統的、很實在的美聲方式演唱,情感就沒有那麼貼切。

  《你的眼神》:這首歌用標準的美聲「端」著唱,同樣很難打動人。我每次演唱時會想像是對著太太或朋友唱,就像傾訴一樣。

  《時間的河》:《情緣》相對上張《情釋》的音樂更舒緩,所以我在演唱上下了更多工夫。像這首歌就進行了很特別的處理,用語氣加強了音樂的戲劇性,讓它更「抓」人。

  名家課堂網友聲音:

  美聲不是要聲音多麼厚才叫美聲,男中也不一定要很厚很厚才是男中,不能光看音域,廖唱得高那是人家技術精湛為基礎,但他唱出來音色還是男中,非常圓潤美妙,聲音線條非常到位,樂感非常好,傳統與時代相結合。永遠支持廖,永遠喜歡廖。

  十幾年來,廖老師的歌聲時時刻刻都陪伴著我,真是難以忘懷,他唱過的很多歌我也學會了。通過長時間的對比觀察,他的演唱氣息穩定悠長,聲情並茂,字正腔圓,極具張力,這在中國美聲歌唱家中並不多見,正如郭淑珍教授的評價那樣,在中國他是數一數二的。與當今歌唱界浮誇之風相比,他低調的為人尤其令人欽佩,是真正的德藝雙馨,堪稱一代大師。

  記者手記無懈可擊的精緻人聲

  生活中透著學者儒雅的廖昌永,在舞臺上特彆氣定神閒,輕鬆到有時會把一隻手插進褲子口袋裡。

  生於四川的廖昌永在「中國聲樂之母」周小燕的精心調教以及上海精緻文化的薰染下,將聲音、咬字雕琢得無可挑剔。作為學院派,廖昌永對作品的詮釋相當到位,常常是閉著眼睛沉浸在歌曲的氣氛中,由心而唱,以情感帶動技術。無論高吟低唱,聲音始終在腔裡成管狀,無需有意做作,根本不用考慮位置、氣息、共鳴等,只有表達感情像說話一樣傾述就夠了,而這正是基本功紮實的最高境界。

  廖昌永的演唱讓人擁有極大的「安全感」,自然、淳厚、穩定,每個音都無懈可擊。即便近兩年,有歌迷反映他的音區越來越靠近高音,但依舊顯得遊刃有餘。2008年11月,廖昌永成為中國第一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獨唱音樂會的男歌手,在歐洲音樂殿堂用西洋美聲演唱歌劇和藝術歌曲。一首首對技巧要求極高的作品被廖昌永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對義大利語和德語歌曲的完美把握更令很多歐洲觀眾以為他曾留學海外……

  難得的是,儘管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廖昌永依舊為人隨和,從不過分炫耀自己的成績以及他和多明戈的師生關係。他獻給恩師周小燕的《老師,我總是想起你》曾感動無數人,而他在金色大廳灑下熱淚的一幕更給很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多少體會到這個總是掛著謙遜笑容的男子從四川大山一路邁上世界頂級舞臺有多麼的不容易。

相關焦點

  • 廖昌永要來無錫啦!就在10月19日!
    廖昌永國際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著名聲樂教育家 、享有「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的美譽,現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國家二級教授,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等職務。
  • 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廖昌永教授 著名青年歌唱家劉戀女士應邀來隴東...
    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廖昌永教授 著名青年歌唱家劉戀女士應邀來隴東學院開展學術交流  2013年10月9日,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和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劉戀應邀來隴東學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郭維俊校長分別為廖昌永教授和劉戀女士頒發了隴東學院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聘書。  廖昌永教授作了主旨演講,就聲樂藝術發展前沿作了詳盡的分析和展望,對聲樂藝術自身規律作了深刻的論述。藝術真諦是自然、來源於社會生活,聲樂藝術的表現是用藝術的語言、科學的方法去揭示自然和社會感悟,達到天地合一的效果,從而感染歌者,最終使聽眾產生共鳴。
  • 廖昌永完美獻唱「中國聲音」 郭淑珍助陣現場
    搜狐娛樂訊 1月5日晚,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向首都觀眾獻上一臺名為「中國聲音-新年問候」的完美獨唱音樂會,音樂會現場氣氛火爆,觀眾對廖昌永演唱的外國歌曲和中國歌曲都爆以持久熱烈的掌聲。嘉賓張建一與廖昌永的合作、以及嘉賓陳小朵的獨唱也為音樂會增色不少。
  • 廖昌永 用有溫度的聲音唱有情懷的歌曲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張素芹《望鄉詞》《往日時光》《鄉愁》這場演唱會,「曲曲有鄉愁」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是活躍於世界歌劇舞臺的極少數傑出的亞裔歌唱家之一,他與廣州有著不解之緣。早在2010年,廖昌永便參加過廣州亞運會閉幕式。
  • 廖昌永:唱歌劇和音樂劇的人,其實都挺活潑
    參加《聲入人心》因「反差萌」圈粉;上海音樂學院任教三十年,如今希望打破外界對古典音樂的偏見  廖昌永 唱歌劇和音樂劇的人,其實都挺活潑  初見廖昌永時,他剛剛結束某場會議,獨自一人拎著公文包,風塵僕僕地進入酒店。
  • 廖昌永亞洲首演「大熊」版舒伯特經典,曲譜來自這家全球最古老的...
    當晚,「冬日懷舊」專場音樂會亮相上音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亞洲首演「大熊」版舒伯特《冬之旅》中的《晚安》《菩提樹》《勇氣》,拉開合作交流機制2019年度活動序幕。 籤約後的7個多月裡,「上音—大熊國際合作交流機制」已完成了一批成果:上音已故老院長楊立青教授的作品《荒漠暮色》、「大熊」首位中國籤約作曲家沈葉的作品《小提琴協奏曲》均已在國際上出版;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主編的《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16首》德文版正式籤約,將於2020年在全球出版發行;上音—大熊音樂檔案人才培養機制正式建立。
  • 《聲入人心》廖昌永攜餘笛阿雲嘎方書劍點燃上音
    基於此,12月3日,《聲入人心》在上海音樂學院學術廳舉辦了第六期節目的媒體看片會,節目出品人廖昌永、節目聯合製片人邢麗琴及演唱成員蔡程昱、方書劍、餘笛、阿雲嘎與龔子棋均來到了看片會現場與媒體互動。聲樂藝術高雅不高冷 《聲入人心》進校園多圈層覆蓋成功出圈截至目前,《聲入人心》已經播出五期,其節目的內容亮點、36位演唱成員,以及尚雯婕、廖昌永、劉憲華三位出品人的點評和專業度都在全網掀起了一股討論的高潮,口碑爆表好評如潮。
  • 廖昌永攜女兒演繹世界名曲《雪絨花》,妻子一旁鋼琴伴奏,一家三口...
    比如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民歌君便為大家分享過他和女兒廖敏衝演繹的《我們的田野》《眾裡尋你》《往日時光》等作品。今天,又有一個視頻——廖昌永一家三口演繹的世界名曲《雪絨花》。 視頻:廖昌永一家三口演繹世界名曲《雪絨花》 視頻中,6歲的小敏衝在舞臺上還略有些羞澀,但嗓音卻十分清亮,與廖昌永渾厚的中音相得益彰。
  • 「聲入人心男團」蔡程昱,為什麼在《歌手2019》說自己是男中音?
    鄭雲龍也很嚴肅,說自己是中聲部,阿雲嘎介紹自己是次高,但到了蔡程昱自我介紹時,卻說自己是男中音。為什麼會這樣?在《聲入人心》節目中結識的好友仝卓,也轉發了他的4個好兄弟比賽現場視頻,蔡程昱在評論區說:「其實我是男中音(一本正經)」為什麼蔡蔡要反覆強調自己是男中音呢?他真的是男中音嗎?
  • 兩會遇見廖昌永,他始終帶著《聲入人心》的初心!
    在文藝領域,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廖昌永,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院長,也是今年兩會的人大代表。當兩會遇見廖昌永,這一定會是《聲入人心》節目的高光時刻。在2018年的冬天,有一檔非比尋常的音樂綜藝節目橫空出世,它就是《聲入人心》。它不拼流量,它不賣慘和編故事,它真真切切地用音樂去感動所有觀眾。
  • 9位頂級男中音,45首經典歌曲,聽醉你的耳朵~
    男中音, 是介於男高音與男低音之間的聲部, 卻又同時兼具男高音和男低音的某些特色。 它比男高音深沉,又比男低音溫柔, 「一切都剛剛好」, 9位頂級男中音,45首經典歌曲,聽醉你的耳朵~ 胡寶善
  • 廖昌永憑什麼成為歌唱家?看看背後的7個女人是誰就知道了
    在我國歌唱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李谷一和朱逢博老師,男歌唱家最出名的就是李雙江。 他們都是為了藝術歌唱,在他們其中還有一位老師,從不圖名利只為藝術。
  • 看看廖昌永成長路上遇到的恩師,就知道他為什麼那樣對周深了
    於是我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廖昌永震撼世界聲樂界的三個大獎:1996年9月,赴法國參加「第四十一屆圖魯茲國際聲樂大賽」,獲得第一名。這是時隔十年後,中國人再次獲得此獎。1997年5月,到東京參加「多明戈世界歌劇歌唱比賽」,獲得第一名。這個獎,實現了亞洲歌唱家在此項賽事中零的突破。
  • 中國低男中音李鰲斬獲伊莉莎白女皇國際聲樂比賽大獎!
    比利時時間5月12日晚,在剛剛落下帷幕的世界頂級聲樂賽事——2018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皇國際聲樂大賽中,來自中國的低男中音歌唱家李鰲,從來自全球18個國家的360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第三名。這也是有史以來,中國歌唱家在此賽事中所獲得的最好成績。
  • 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給新生布置第一份作業:「上音人的初心和...
    圖說: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為2019級800餘名新生作開學演講 來源/受訪對象提供昨天,上海音樂學院迎來新學期的開學。開學典禮上,上音院長、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站在全新的上音歌劇院舞臺上,為2019級800餘名上音新生作開學演講,並布置第一份作業:「上音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1988年9月,同樣是一場大雨,19歲的廖昌永攥著上海音樂學院發往成都的唯一一張錄取通知書,第一次站在汾陽路20號的門前,充滿了音樂理想初次實現的興奮和甜蜜。
  • 80後男中音組合走進腫瘤病房 用歌聲驅散憂傷
    80後男中音組合走進腫瘤病房 用歌聲驅散憂傷 2015-01-27 16:06:2526日下午,Vocal Force(力量之聲)三位80後男中音演唱者餘笛、宋罡、王志達走進了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在護士站、在病房裡,這個如今人氣頗旺的帥哥組合,用歌聲驅散病人的憂愁,用歌聲傳播生活之美。  除了同為1.87米的英俊外表,餘笛、宋罡、王志達還都是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的畢業生。在上音,他們度過了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8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