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雕商標怎麼越來越多?
前幾日,B站因申請名稱為「呵呵呵」的商標一事登上熱搜。品牌申請如此沙雕搞笑的商標,是為了造梗製造話題嗎?
一大波沙雕商標註冊來襲
11月11日,B站因申請名稱為「呵呵呵」的商標被曝光,因為商標過於無釐頭從而迅速登上熱搜。
不少網友迅速趕赴現場,表達了自己也想申請類似商標的意願。
「我想申請『嘿嘿嘿』商標行嗎?」
「『哈哈哈』被申請沒有?以後還能發文字表情不?」
「『呵呵』還能申請嗎?」
「『譁啦譁啦』『吧嗒吧嗒』『格嘰格嘰』也都請整上!」
不止B站,最近商標申請這一「賽道」上,各路騷操作頻出:特步申請「特不服」商標,海底撈申請「池底撈」「海底撿」「湖底撈」等商標,騰訊註冊「穩住我們能贏」商標、伊利申請註冊「牛YEAR」「嗨皮牛夜」商標……
從前些年網紅品牌小龍坎、鮑師傅、鹿角巷因為沒有註冊商標而被四處山寨,到如今知名企業一申請商標就被大眾關注,可以說,國內的智慧財產權意識正在覺醒。
對於知名企業而言,商標是企業無形資產和智慧財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註冊商標也是品牌的一種防範意識。因此,企業為自己品牌註冊相關商標的行為很常見。
但是,為何最近出現了這麼多搞笑沙雕商標註冊呢?品牌們都在不約而同下什麼大棋嗎?
沙雕商標也是官方玩梗
在打工人的人眼中,開公司、注商標,應該都是挺嚴肅的事情。但問題在於,這一屆消費者大都是不喜歡嚴肅而喜歡玩梗的年輕人,服務年輕人的公司,往往能收穫很多UGC貢獻的梗。
比如,「順風不浪」「逆風不倒」「穩住我們能贏」「描邊戰神」「保護我方輸出」「我拿Buff」這些梗,都是網友們玩騰訊遊戲玩出來的。它們自帶笑料和影響力,算是一種另類IP了。也因此,騰訊為了保護這些IP,將它們都註冊成了商標。
上文那些引起話題度的註冊商標,其實也更接近於IP概念,對它們進行註冊,反映出的是品牌在未來戰略布局上的考量。
POPPY梳理了一下,大概有以下三點:
1.搶佔IP
經常網上衝浪的人大概都知道「呵呵」是個什麼意思,於是在2014年,B站就開了一家名叫「呵呵呵」的公司,前幾天終於也把「呵呵呵」商標註冊了,搶佔了這個陰陽怪氣卻好玩的IP。
2.構建品牌護城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乾媽把老乾爹、老乾爸、老千媽、老乾娘、乾兒子、乾女兒和老姨媽等一系列與老乾媽擦邊的商標都註冊了個遍,就是為了防止品牌被山寨,構築商標護城河。
畢竟,沒有及時註冊「河底撈」商標的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都敗訴了。一審敗訴後,海底撈一夜之間申請了177個商標,包括:池底撈、渠底撈、海港撈、洋裡撈、瓊底撈、粵底撈、贛底撈、陝底撈……
3.為營銷布局
乳製品大佬伊利申請了「牛YEAR」「嗨皮牛夜」商標,看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但考慮到明年是牛年,就知道伊利很可能是在為跨年營銷做準備。
總的來講,品牌們註冊這些神奇的商標,也算是官方玩梗,讓好玩的名字引發討論,刷刷存在感,給品牌做一波自來水式的推廣。畢竟,時代不同了,如今的消費者都喜歡會玩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