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冷了,我們見面總會問,你穿秋褲了嗎?說起來最近突然有個疑問,秋褲為啥叫秋褲,叫冬褲不是更符合季節嗎?不過據說東北把這東西叫襯褲,或線褲,總之不叫秋褲。秋褲這個名字是來北京後才聽說的。
而且很久之前《南方周末》曾發布過的一條段子,「1921年,共產國際代表丘爾庫夫斯基到中國指導工作,他發現中國很多人很窮,買不起秋冬季節禦寒的褲子,於是他根據蘇聯經驗,指導大家用純棉等製作貼身褲子保暖,大受歡迎。之後很多人就叫這褲子『丘爾庫夫斯基』,後來精簡成『丘爾庫夫』,再後來,就念成了『丘庫』,最後就是『秋褲』。」
不過秋褲其實是外貿洋牌子,在15世紀就出現了,亨利八世最愛穿一種男用馬褲,羊毛材質,緊身裹腿,下搭貴族尖頭鞋。
可以說是秋褲的始祖。而正式的秋褲最早誕生於北美大陸。
因為惡劣的天氣,人們在冬天都要穿著禦寒用的連體內衣。作為秋褲的前身,它們的樣式是將人體上下身全部包住,手腳腕口緊收,幾乎等於將秋衣和秋褲無縫結合到了一起,以便確保保暖。
一直到1915年,一個叫作弗蘭克 斯坦菲爾德的加拿大天才發明了現代樣式的秋褲,並在這一年12月7日申請了秋褲的專利,成為現代商業秋褲之父。但是據了解,美加人民基本不穿秋褲,男人單褲和腿毛褲,女人以褲襪為主;德國挪威人民不穿秋褲,也不穿羊毛褲,靠各種新型化學面料製成的衣物,還有帽子手套圍巾等防護裸露部位易穿易脫的單品。
霓虹人民年輕人不穿秋褲,男人單褲,女人各種光腿。老巴、泰國身處熱帶,無需秋褲禦寒。不過在我們中華大地上,秋褲不僅是保暖品,更是一種情感,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會逼著我們穿上秋褲;成年之後,父母雖然不在我們身邊,但依舊會諸多叮囑。今天你穿秋褲了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