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因為生活壓力過大,大多數家庭在生育孩子方面選擇了&34;,傾盡全部來去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所以獨生子女家庭很是常見,但也因為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對於僅有的孩子也倍加疼愛,生怕孩子受到一絲傷害,其實這類過度的寵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極為不利,甚至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逐漸變得極端。
此前網上便盛傳這樣的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女兒來到了超市,女孩看上去年紀不大,估摸著在10歲左右,在進入超市後女孩便拉著媽媽的衣服跟媽媽說自己口渴想喝飲料,媽媽見狀便答應了孩子的要求,不過在逛超市買飲料的過程中,媽媽看見了一家服裝店正在做促銷活動,一直捨不得給自己買衣服的她看到價格有些心動,於是她便進去試了一下衣服。
不過因為活動促銷,不少人都在這家服裝店裡面挑選衣服,因此試衣服的時間就稍微長了一些,而在試衣服的時候媽媽不小心將要給女兒買飲料的事情給忘記了,這時一旁的女兒明顯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快步來回走著,看樣子很是焦慮,隨後女孩突然對自己的媽媽發起脾氣,還使出&34;怒踹媽媽。
對於女兒的行為,正在試著外套的媽媽並沒有生氣,而是將外套穿好後轉身安撫起了女兒,這時一旁孩子的爸爸就不開心了,心想哪能這麼慣著孩子,於是他對於女兒的行為予以回擊,過來罵罵咧咧的踢了孩子一腳,這時心疼孩子的媽媽哪能見到這種場面,連忙手腳並用阻攔丈夫,隨後安撫起大哭的孩子。
視頻在曝光之後,就在網絡上掀起了一片&34;,不少網友都被小女孩的行為給氣到了,紛紛留言評論:
網友A:就是因為家長這麼慣著,才有這麼多的熊孩子!
網友B:看完簡直氣炸,爹媽生你養你,你就是這麼對待他們的?
網友C:慈母多敗兒!再這麼下去這個孩子遲早會毀掉,這裡支持寶爸的做法!
誠然、父母對於家中唯一的一個孩子,都是想盡辦法的予以其最好的,然而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只會讓孩子的變得慾壑難填,且性格變得愈加自我,父母一味的予以對孩子來說不是為他們好,而是害了他們,只有予以孩子滿足的同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才能夠讓孩子走向正途,而孩子之所以會變得如此,就是因為父母的一味縱容,那麼當孩子出現這種狀況時,家長應該如何教導孩子?
1、 及時制止
當家長發現孩子犯錯或是無理取鬧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時制止孩子的行為,將事態進一步的掌控在手中,如果不及時制止的話,孩子的進一步行為可能會帶來一些較為不好的影響,同時他們甚至會因為父母的不作為而變本加厲。
2、 了解事情起因
孩子雖然認知能力不如成年人,但他們做每件事時都有著較強的目的性,所以家長們在孩子犯錯或是無理取鬧時,可以先平復自己的心情,冷靜的詢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只有知曉原因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3、 教導孩子認錯擔責
了解完到孩子這麼做的原因後,家長就應該告訴孩子,孩子這麼做會帶來怎樣的後果,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錯事,而做錯事就需要有人承擔責任,這時家長可以稍微予以孩子一些小懲罰,並且引導孩子學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承擔責任,這樣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孩子下次再犯。
這一系列教導方式,家長最好是在孩子情緒平復下來的情況下進行,畢竟孩子年紀小情緒管控能力並不強,當情緒波動大時,他們聽不進去家長所說的話,所以等孩子心情平復再做教育最好不過,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成功的家庭教育,最後希望家長們都能教導出一個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