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名師的夫人們

2020-08-17 東方晨曦園

章詩依

清華名師的夫人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她們的命運與丈夫緊緊系在一起,更與國運息息相關。難得的是,在史無前例的「文革」中,在人倫崩壞的千古劫難面前,這些夫人們普遍無畏地與受難的丈夫們站在一起,與蘇俄時期的「十二月黨人」的妻子比起來,也毫不遜色。她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苦難風流

抗戰爆發前,他們在水木清華過著比較優越的生活。那時的清華園,在清華子弟的回憶中,許多地方草高林密,燈影稀疏,夏夜裡蟬鳴蛙叫,孩子們或上樹粘知了,或下河摸魚蝦,充滿田園野趣,絕非今日高樓廣廈的城市所能比擬。

然而,日寇入侵,山河變色,清華與北大、南開大學一道撤退到大後方,組成西南聯大。整個八年抗戰中,西南聯大弦歌不輟,教學與科研不但沒有停頓,相反取得許多成就。這背後,教授夫人們的貢獻非同小可。

抗戰末期的1943年,物價飛漲,為了彌補家庭開支入不敷出的局面,校長梅貽琦的夫人韓詠華、潘光旦教授夫人趙瑞雲、袁復禮教授夫人廖家珊,合作生產小食品出售。三人的分工是這樣的:米粉、食用色素等原料由趙瑞雲經辦,廖家珊家為作坊,韓詠華負責銷售,她提著籃子到廖家取貨,視銷售情況,每周一兩次送到冠生園食品店寄賣。她們把產品起名為「定勝糕」,喻抗戰一定勝利之意。

「定勝糕」為二三兩重的米粉糕,形狀仿如元寶,淺粉紅色,中間放紅豆沙,表面嵌有數塊核桃仁和兩塊糖醃的豬板油,味甜。由於沒有專門的生產工具,只能在日常做飯的紅泥小炭爐上做,一鍋只能蒸兩個,日生產量僅有三四十個。產量很低,除了偶爾糕點在脫模時損壞,小孩子們才能吃到一點。「定勝糕」持續生產了兩年,直到抗戰勝利,對三個家庭顯然在經濟方面有所補益。

清華工學院創始者顧毓琇在抗戰爆發後出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身居上層,但清廉自守,加之子女眾多,家境同樣緊張。他的妻子王婉靖出身書香世家,是王羲之第67世女孫。她精打細算,不但種菜、種花、種玉米、養雞、養鴨、養羊以補貼家用,還在老鄉的幫助下養起了豬!

從美國史丹福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周先庚1931年到清華大學心理學任教授時只有28歲,妻子鄭芳,出身於江蘇盛澤鎮著名的鄭氏家族,畢業於燕京大學,中英文水平俱佳。西南聯大時期,周先庚任心理學系主任,要講授六門心理學課程,同時在昆華師範學院兼課,同聯大其他教授家庭一樣,家庭重擔幾乎全部壓在了妻子的身上。

鄭芳很快就顯示出了「文武全才」。當時,生了孩子後的她沒有奶水,為了保證幾個孩子的營養,鄭芳在勝因寺外的一家農戶保養了一頭母羊,周家的幾個孩子都是喝羊奶長大的。

從1944年開始,鄭芳還開始給報刊寫稿,主題集中在婚戀與家庭及兒童題材上,在當時頗受好評,稿費則補貼了家用。

令人驚嘆的是,苦難不但沒有擊垮教授夫人們,相反,她們都是相夫教子的好手,且普遍都有一手好針線活。她們對於丈夫、孩子的愛,還能施及於親戚。她們普遍的持家能力令人印象尤為深刻。

1950年從芝加哥大學獲得氣象學博士學位的謝義炳,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氣象系,回國後任清華大學氣象系副教授。其妻李孝芳,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土壤地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清華大學任教。在美國讀書時,李孝芳用第一個月的獎學金買了一架電動縫紉機,用它做了許多衣服,她自己在碩士典禮上穿的白色長紗裙,就是自己做的。一家人的衣褲,包括窗簾和被裡,都出自其手。孩子們回憶說,母親是持家好手,家中從來不缺吃、穿和用的東西,即使在物質貧乏時期,謝家也有蘿蔔、白菜餡餅或糰子吃。

像李孝芳這樣的持家好手,在教授夫人中比比皆是。

低學歷者的奇情

但是,學歷低的教授夫人同樣不乏光彩,甚至更富奇情。楊振寧母親羅孟華、梁啓超的夫人王桂荃就是如此。

20個世紀20年代,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先後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數學系、芝加哥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當時,「五四」新思潮衝擊正勁,許多留洋歸來的都毀掉了幼小時父母給訂下的婚約。楊武之在美國時,羅孟華帶著楊振寧住在合肥。她是舊式女子,只念過幾年私塾。在住處的不遠處,有一間天主教堂,裡面的修女,都是一生不結婚或被丈夫拋棄的女人,合肥話把這種活法叫「吃教」。

羅孟華已經打聽了,可以帶孩子進教堂修道。她的打算是,如果楊武之回國後拋棄她和孩子,就帶楊振寧去天主教堂吃教。

然而,回國後的楊武之,歷任西南聯大數學系主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等職,但並沒有拋棄髮妻。

這位文化程度很低的母親,是楊振寧一生最親愛的人。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的好友、著名藝術家熊秉明在回憶中說,楊振寧一生對母親感情至為深厚,非比尋常。他說,1992年夏,天津南開大學為楊振寧70壽辰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當楊振寧自己報告他的生平,配以幻燈片,回憶童年、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往事,回憶抗戰時期的艱苦歲月。當說到母親時,楊振寧嗓音突然哽咽了。

熊秉明回憶,當時,會場上的空氣凝滯了幾秒鐘,他自己的心則一緊。「這樣一個極端靈敏、多功能、儲存了大量信息的頭腦,因為『母親』這符碼的出現,忽然發生故障。顯然,『母親』不是一個一般的信息單位。」熊秉明這樣寫道。

確實,對於楊振寧,對於楊家兒女,母親羅孟華絕非「一般的信息單位」。

楊振寧回憶,在清華園中,楊武之的同事的妻子,大多大學畢業,甚至留過洋。儘管楊武之待她很好,但羅孟華壓力很大,她應付的辦法很簡單:盡力把家管好,少去交際,不去打牌。一兩年後,羅孟華在清華園中有了治家整潔有方的聲譽。

楊武之在回憶妻子的文章中寫過一個細節:有一次,他去學校打網球,而振寧上學去了。學校校工來通知楊武之開會,結果羅孟華只記得開會的地點,忘記了開會的時間,楊武之很不高興,抱怨妻子文化低。事過幾天後,楊武之發現妻子曾用牙齒咬手臂直到出血。他很吃驚,詢問之下,妻子說自己恨父母家窮,沒有錢給她讀書,恨她父親經商失敗使她得不到受教育的機會。這使楊武之受到很大震動。其實在他心中,妻子堅強而有毅力,極能吃苦耐勞,是自己比不上的。

楊武之比不上自己文化程度很低的妻子的地方,不只是毅力品質,還有其他。

《書邊恩仇錄》一書的作者胡文輝在書中曾引用楊振寧寫的《父親與我》,裡面的細節耐人尋味。說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留在大陸的父親帶著統戰任務幾次出國跟他見面,最後一次父親說「新中國使中國人真正站起來了:從前不會做一根針,今天可以製造汽車和飛機。從前常常有水災旱災,動輒死去幾百萬人,今天完全沒有了。從前文盲遍野,今天至少城市裡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學。從前……今天……」都是「形勢一片大好」的套話。

結果,母親打斷了覺悟高的父親的話頭:「你不要專講這些。我摸黑起來去買豆腐,站排站了三個鐘頭,還只能買到兩塊不整齊的,有什麼好?」

熊秉明對這個舊式婦女的見識也有同樣的觀察。他回憶說,1972年他回國,到上海看望楊武之,振寧的母親和自己說了不少話,都是一些生活的點滴,不時用濃重的合肥口音插入一句:「不能說,不能說。」他說,楊振寧的母親浸在現實生活中,或者可以說生存在寒暖饑飽的層面上。與楊振寧父親偏於理智的訓導的講話不同,對於社會,她自有自己明確的見解和判斷。

讓熊秉明詫異的一件事是,600頁的《楊振寧論文選集》,楊振寧在扉頁上親筆題了四個漢字:獻給母親。雪白的版面上只印著這幾個黑字,十分醒目。他為何不獻給數學家的父親,而獻給母親呢?熊秉明的結論是:這是屬於生命的事,不待分析的。

梁啓超的第二位夫人王桂荃,也有奇情。

王桂荃是四川人,從小做丫頭,被轉賣過四次,最後隨梁啓超第一位夫人李蕙仙來到梁家。梁啓超給她起了這個名字。1943年,18歲的王桂荃在李蕙仙的主持下和梁啓超結了婚。

王桂荃出身貧苦,沒機會讀書識字,但她聰明伶俐,又勤奮好學。與梁啓超一起流亡日本後,接觸到現代文明,開闊了眼界,很快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東京話。李蕙仙逝世後,王桂荃一力承擔起了梁家的重擔,她長袖善舞,把這個大家庭的所有成員都照顧得很好,梁啓超說她是「我們家極重要的人物」,李蕙仙所生的幾個孩子,對王桂荃也極其敬重,梁思成說她是「不尋常的女人」。

王桂荃生活十分簡樸,自己的吃穿極為節省,對兒孫和親友卻極大方。雖然文化程度很低,但王桂荃卻很幽默,常講各種故事和笑話給孩子們聽。當年梁家老二梁思成學建築,老三梁思永學考古,老四梁思忠學軍事。王桂荃曾經非常得意地對別人說:「我這幾個兒子真有趣,思成蓋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裡,思永又去挖房子。」她的幽默,顯然是長期與梁任公相處薰陶而來。

令人痛心的是,王桂荃晚景悽涼。「文革」時,作為「保皇黨梁啓超的老婆」,王桂荃的全部財產被抄盡,手帕胡同房屋被侵佔,她被趕入陰暗的小屋裡,85歲高齡的她還要每天出來掃街。此時,她已患腸癌晚期。1968年,王桂荃孤獨離世。兒女不是「反革命」,就是「反動學術權威」,無一倖免。

(摘自《西南聯大北京校友會簡訊》第56期)

相關焦點

  • 吳官正及夫人現身清華大學,獲贈母校「學籍卡」
    吳官正及夫人現身清華大學,獲贈母校「學籍卡」 趙姝婧、曲田/清華大學官方網站 2015-04-26 00:24 來源:
  • 喜報丨熱烈祝賀名師薈教育學子被清華大學錄取,榮獲我校獎學金
    2020年名師薈再次以實力出圈,我校高考學子程尹麒以優異的成績被全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錄取!這次高考能被清華大學錄取其實是在他的意料之外。成績出來後他不負眾望,如願考入清華大學」。根據我校高考獎學金設立標準,程尹麒同學考上清華大學榮獲我校一等獎學金5000元,這為的充分發揚了我校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彰顯我校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名師薈教育設立獎學金機制旨在勉勵廣大學子,希望他們以優秀作為目標,把羨慕化為動力,學有所成,圓夢理想大學。
  • 居裡夫人面試中國學生,過程簡單令人詫異,卻讓中國感動至今
    於1929年在清華大學畢業。信件主人叫施士元,出生於上海的一個貧寒家庭,入學清華大學時是三門成績都滿分的天之驕子。當時,兩獲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早已成為學術泰鬥,學閥級人物,在當時比愛因斯坦名氣還要大,那麼居裡夫人如何處理東方弱國留學生施士元的申請呢?
  • 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成立
    2018年9月19日上午,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清華·大成經學論壇首場講演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清華大學文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彭剛教授、香港著名愛國實業家香港浸會大學榮譽院士馮燊均先生及夫人鮑俊萍女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萬俊人教授、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李伯重教授、臺灣大學榮譽教授夏長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國學中心主任鄧立光教授等海內外六十餘位知名學者與三百餘位各界來賓參加了成立大會。經學的重要性,歷來學者也不斷強調。
  • 諾獎得主巴裡·夏普萊斯受聘清華大學名譽教授 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
    諾獎得主巴裡·夏普萊斯受聘清華大學名譽教授  做客清華海外名師講堂  清華新聞網11月6日電   11月4日下午,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裡·夏普萊斯(Karl Barry Sharpless)受聘為清華大學名譽教授儀式暨主題演講會舉行。
  • 200萬年薪招名師,在線教育公司們到底圖什麼?
    走出瓶頸對於教育行業而言,搶名師從來都不是一件新鮮事。無論是教培行業老大哥新東方,還是後起之秀好未來,亦或者新生代作業幫、猿輔導等玩家,名師一直都是教育公司們爭搶的對象。原因不言而喻:名師們教學經驗豐富,提高學生成績效果立竿見影;因而名師往往也會成為培訓機構招生的金字招牌,是行業競爭中的殺手鐧;更重要的是,對於平臺而言,名師們的教研教學經驗能夠被沉澱下,進而提昇平臺整體的教學效果,提升核心競爭力。
  • 高崗夫人李力群和饒漱石夫人陸璀的百歲人生
    高崗和饒漱石高崗生前最高做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力群也無疑是一名國家領導人的夫人。但她和高崗陰陽相隔66年,這是所有高層領導夫人中的特例。超過了孫夫人的孀居時長。1925年,孫中山逝世,孫夫人於1981年逝世,中間孀居56年。李力群女士也是令人敬重的,她一生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丈夫。饒漱石夫人陸璀是女中俊傑,也是一位非常特別的革命女性,不僅才華卓絕,而且貌美大方。她和饒漱石都曾經在歐洲工作和生活,都精通英語,很有「國際範」。
  • 居裡夫人和她的中國學生
    我們小時候,都讀過居裡夫人尊師的故事。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作為開幕典禮上最尊貴的客人,居裡夫人卻越過鮮花、掌聲與人群,把自己的老師推上主席臺,留下一段佳話。當然嘍,大師也是人。居裡夫人不但有老師,而且有學生。有意思的是,大師的學生,往往還是大師,比如,施士元老先生。
  •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理工交叉、文理滲透的學科設置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和發展方向。一流的師資力量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一流大學的建設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
  • 雪潮:襄陽市實驗中學的名師們
    而名師效應在我校名校建設中,功不可沒。教學高度,教研深度,師德風範,師表示範,都是標高,都是引領,都是表率。彭敏老師被稱為"彭四省",是名至實歸。即省級特級教師,省級數學名師,省級骨幹教師,省級高級教師。彭敏老師系我校2001年建校時招聘的學科帶頭人。任教科室主任也有十幾年了。無數次被授予中考功勳教師。
  • 用老公稱呼不雅 介紹妻子也不能叫「夫人」
    摘要: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百家講壇「彭林說禮」的彭教授前晚在東南大學開講,為大學生們講解傳統的禮儀規範。眾人笑翻  彭林教授說,有的男士向朋友介紹妻子會說:「這是我的夫人。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百家講壇「彭林說禮」的彭教授前晚在東南大學開講,為大學生們講解傳統的禮儀規範。在彭教授看來,人們習以為常的一些稱呼鬧了大笑話。
  • 清華名師進中學助力「生涯規劃」
    本周,來自清華大學的6位知名教授「進駐」中學校園,開展為期一周的生涯規劃講座。由於「幸福來得太突然」,華中師大一附中的學生們為了搶到自己喜歡的講座,把校園網都搶癱瘓了。    6日下午,華師一可容納500人的報告廳被學生們擠得滿滿當當。
  • 《紅樓夢》:從王夫人討厭的小妖精們,聊聊「正室心態」和「婆婆...
    她看不順眼的人很多,尤其看不慣那些花枝招展的小妖精們。 有意思的是,從王夫人討厭的小妖精們身上,卻可以細細琢磨出某些傳統女人的「正室心態」和「婆婆心態」,幾百年過去了,這樣的心態依然沒有完全消失,直到今天還可以在一部分女性身上隱約看到。 01 王夫人討厭的第一個小妖精,應該是趙姨娘。
  • 放棄綿陽名校,投身培訓機構,考上清華大學
    不過,這樣的奇蹟就發生在名師薈,程尹麒便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今年8月,程尹麒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通知書,工科試驗班,文理通識類專業,9月8日開學。但程媽媽和辛勤培育了他10個月的名師薈老師們,都高興慘了——「這絕對是歷史性的突破」!據了解,根據名師薈教育的獎學金設立標準,考上清華大學的程尹麒同學,還榮獲了一等獎學金5000元。程媽媽悄悄告訴小編,「開始我還擔心(這裡)不行,現在事實證明,孩子還是選對了!」
  • 《逍遙法外》女主確定入駐Showtime新劇《第一夫人們》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逍遙法外》女主確定入駐Showtime新劇《第一夫人們》 2019-08-30 13:57 來源:TVLine
  • 【直播預告】校考三巨頭豹子全開,全科名師周俊偉重磅壓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考試新動向
    周俊偉杭州白牆畫室教學名師 業界名師 教學專家杭州白牆畫室清央部負責人 教學總督導全科專業帶頭人教學周老師從事高考美術教學培訓工作多年,所教授的學生除全國各省市聯考均取得優異成績和名次外,多數還通過清華美院
  •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可能是「擺攤界」學歷最高的存在
    ——梅貽琦已經上課幾分鐘,大學校長才滿頭大汗跑進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學生們解釋說:「遲到了幾分鐘,夫人忙不贏,幫她看了會攤子,同學們見諒!」這個校長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恐怕似乎不見得」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
  • AI領航,揚帆星河——集美中學開展清華名師人工智慧系列講座
    清華名師專場講座一:走進人工智慧時代6月29日,學校邀請胡遙老師開展了第一場主題為《走進人工智慧時代》的人工智慧科普講座。胡遙老師來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專業,初二取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銅牌後獲得保送清華大學的資格。
  •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一個擺過地攤的偉大教育家
    ——梅貽琦已經上課幾分鐘,大學校長才滿頭大汗跑進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學生們解釋說:「遲到了幾分鐘,夫人忙不贏,幫她看了會攤子,同學們見諒!」這個校長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恐怕似乎不見得」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梅貽琦是中國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1914年由美學成歸國。歷任清華學校教員、物理系教授、教務長等職。
  • 這一年,離開新東方的那些名師們
    需要交代的背景是,劉一男和趙麗均為新東方詞彙名師,代表兩種派系——劉研究詞根詞源,拆解單詞分析詞根詞綴的本意和來源,幫助記憶,是新東方「詞源派」代表;趙麗研究聯想記憶法,通過單詞構造中相似的部分,借事物間的聯繫幫助記憶,是「聯想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