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被公認為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座巔峰,這兩個朝代,湧現了大量詩人,其中唐朝誕生了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李賀、白居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等傑出的詩人,而宋朝則出現了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周邦彥、柳永、陸遊等傑出的詞人,而其它朝代沒有出現過類似的詩人星團效應,詩歌水平也很難和唐宋媲美,不過為唐代詩歌發展打下基礎的東晉劉宋時期,詩歌水平卻也不低,而且出現過陶淵明、謝靈運、顏延之、鮑照等在古代詩歌佔有一席之地的優秀詩人。
一、東晉時期,代表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的詩歌有田園詩和詠懷詩,其中田園詩是他獨創的,代表作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詩》等,表現優美的田園風光和怡然自得的心境,為詩歌創作開闢了一個新天地。後人稱之為「田園詩人」。他的詠懷詩則有代表作有《飲酒》《雜詩》《讀山海經》等。陶淵明的詩歌出語平淡,不事雕琢,風格清新,意境醇美,是情、景、理的統一。後代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柳宗元、韋應物、蘇軾、陸遊等頂尖詩人,都受到陶淵明的影響和啟發。
二、東晉至劉宋時期,代表詩人:謝靈運、顏延之
東晉至劉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詩人並稱「顏謝」,顏是指顏延之,而謝則指謝靈運,《宋書·顏延之傳》:「延之與陳郡謝靈運俱以詞彩齊名,自潘嶽、陸機之後,文士莫及也,江左稱顏謝焉。」
謝靈運熱衷於山水,他的山水詩觀察細緻,感受敏銳,往往能真切地描繪出山水之美,敘事、寫景、說理兼長,像「池塘生春草」「白雲抱幽石」等,都是傳誦一時的名句,具有清新自然的特點。他又以善於鍊句著稱,詩句含義深邃委曲,語言富豔精工。他是中國詩歌史上大力描寫山水的第一人,開創了山水詩派,也引領了南朝蕭齊的謝朓以及唐朝的王維、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詩創作。
顏延之的詩則具有典雅莊重的風格,對同時代和稍後的詩人有一定的影響,《詩品》卷下曾提到謝超宗、丘靈鞠、劉祥、檀超等七人,說他們「祖襲顏延,欣欣不倦,得士大夫之雅致乎」。
三、劉宋時期,代表詩人:鮑照
在「顏謝」之後,劉宋時期還出現了鮑照這樣的優秀詩人,其詩歌注意描寫山水,講究對仗和辭藻,詩風俊逸豪放,矯健凌厲,對唐人影響很大,此外,鮑照還創製了七言歌行,在詩體發展上大有貢獻。
除了以上四位著名的詩人外,東晉劉宋時期也是南方民歌產生最多的時期,代表作有《西洲曲》(有爭議)《子夜歌》《讀曲歌》等,這些作品多為五言四句,情調哀怨纏綿,豔麗柔婉,且喜用雙關諧音,語言活潑,當時文人仿作甚多。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