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舊金山當地時間6月14日下午,舊金山市立總圖書館禮堂,3歲的西班牙裔小女孩貝拉在奶奶的帶領下,目不轉睛地看完一場來自南京的崑曲《桃花扇》表演。散場後,貝拉對一盞由秦淮藝人創作並專門空運來活動現場的「秦淮花燈」紀念品愛不釋手,「我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這是珍貴的南京禮物。」
舊金山市立總圖書館
「魅力南京」文化與旅遊推介會在舊金山市立總圖書館禮堂舉行
當天,「魅力南京」文化與旅遊推介會在這個禮堂舉行,崑曲、秦淮花燈、「南京故事」系列小說輪番登場,這場南京文化秀贏得現場觀眾一陣又一陣熱烈掌聲。不少來逛圖書館的舊金山市民也被吸引過來,加入到南京文化的零距離體驗中。推介會還設置了關於南京和秦淮的知識問答,觀眾們不僅頻頻舉手參與,心急的還搶答起來,氣氛非常活躍。這一刻,南京與舊金山,在濃厚的文化氣息裡「遇見」彼此。
舊金山市立總圖書館館長湯姆福廷Tom Fortin在推介會上致辭
推介會上,舊金山市立總圖書館館長湯姆福廷接受了南京作家姞文贈送的3套15本中英文原創小說作品。姞文是一名新銳網絡作家,長在秦淮河畔,2012年移居加拿大後,為慰藉思鄉之情,開始寫作,2016年首部作品在網絡發布後,受到網友熱捧。短短兩年多時間,她創作了4部基於南京歷史文化的「南京故事」系列小說,涉及多處南京古今文化地標,如大報恩寺琉璃塔、江南貢院、朝天宮、瞻園等,被海內外讀者稱為「南京的文化使者」。去年,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巴黎站上,姞文的《琉璃世琉璃塔》《歌鹿鳴》英文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首發儀式。這次,她又跟隨中國南京創新周,來到美國舊金山灣區,再次向世界講述南京故事。
南京籍作家姞文在推介會上致辭,介紹她的「南京故事」系列小說
南京籍作家姞文(右)與舊金山市立總圖書館館長湯姆福廷(中)、秦淮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潘瑩在贈書儀式上合影
姞文告訴記者,最近正在寫一部名為《新街口》的小說,故事脈絡就是南京民企通過科技創新走出發展困境,不少人物故事原型都來自於她訪談過的江北新區、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企業。
雩劇坊青年演員在推介會後與熱情的觀眾合影留念
雩劇坊青年崑曲表演藝術家陳睿和同事完成了一場崑曲《桃花扇》表演,現場熱烈的掌聲讓他覺得連日來的辛苦排練非常有意義。「這是專門為此次活動改編的國際版《桃花扇》,採用了現代輕音樂彰顯秦淮河畔的風景,裡面還加入現代元素的臺詞和崑曲的念白,既保持古典崑曲的韻味,又對整場演出方式進行大膽創新,音樂和臺詞都做了簡化設置,就是為了能讓美國觀眾簡單快速理解《桃花扇》的故事。」陳睿說。
舊金山市立總圖書館禮堂外的「南京之光」圖片展
「能親眼見到崑曲這種藝術形式,我真是太激動了!」來自科羅拉多州的美國作曲家安蘭姆伯格對著記者連續用了好幾個形容詞來形容崑曲帶給她的感受,「崑曲既有詩歌般的歌詞,又有動人的旋律,同時演員的裝扮、動作全都令人著迷。」安告訴記者,她的表弟大衛是一名研究中國歷史的教授,娶了一位中國妻子。大衛經常向家人介紹中國的文化和藝術形式。因此全家都成了中國迷。身為作曲家的安正在為今年夏天即將演出的一臺芭蕾舞劇作曲,她將在第二幕的音樂中加入中國元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文化。
觀眾爭相參與南京知識問答環節
菲爾是舊金山本地的英語老師,他對中國文化興趣盎然,還自學了漢語。參加完推介會,他覺得南京的悠久歷史文化讓人心神嚮往,尤其對現場播放宣傳片中的夫子廟印象深刻,很想親自去體驗那種對教育尊重的氛圍。瑪麗娜是本地的退休居民,她曾經在1945年遊歷過南京,當時就覺得南京古城有著獨特的魅力。今天的推介會上,當她看到南京宣傳片時倍感驚喜,「『喜』在那些古老的建築還是令人熟悉,充滿著古老的氣韻,『驚』在城市的現代風貌讓人覺得煥然一新。」瑪麗娜說,如果有機會,她還想去看看新南京。
交匯點記者 張宣/文 陳向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