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釋法】原告未繳訴訟費而按自動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0-12-13 澎湃新聞

【以案釋法】原告未繳訴訟費而按自動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0-06-15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注我們↑

裁判要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據此,訴訟時效應從人民法院收到原告遞交的起訴狀的時間引起中斷,即使原告的起訴最終因其未按期繳納訴訟費而按自動撤訴處理,但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7)最高法民申331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祁文宏,男,漢族,1960年7月5日出生,住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

委託訴訟代理人:項春林,北京市京師(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訴訟代理人:景棟臣,北京市京師(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曾凡惠,女,漢族,1955年7月17日出生,住重慶市南岸區。

委託訴訟代理人:蔣麗,重慶市南岸區塗山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再審申請人祁文宏因與被申請人曾凡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2017)渝民終4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祁文宏申請再審稱:一、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沒有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一)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法院(2015)南法民初字第11052、11053號案件(以下簡稱南岸區法院11052、11053號兩案)受理時間是2015年10月10日,早已超過訴訟時效。(二)南岸區法院11052、11053號兩案民事裁定書並未生效,不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祁文宏是該兩裁定書的當事人(被告)享有訴權,該法院應向祁文宏送達該裁定書、民事起訴狀和證據材料,否則會剝奪祁文宏的訴權和救濟權。但是該法院至今並未向祁文宏送達,因此該兩裁定書對祁文宏沒有法律效力,不能作為本案認定訴訟時效的依據。(三)南岸區法院11052、11053號兩案是他人冒名起訴,不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曾凡惠提交的南岸區法院檔案室民事起訴狀及證據材料顯示,該案原告(程體明)的起訴狀具狀人處和《民間借貸合同》中程體明的籤字明顯不同,系他人冒名起訴。因第三人程體明本人並未起訴主張權利,不會導致本案訴訟時效的中斷。(四)南岸區法院11052、11053號兩案中原告(程體明)因未繳納訴訟費,視為放棄訴訟權利,不導致訴訟時效中斷。二、金額問題。實際借款金額是300萬元,不是800萬元。祁文宏和第三人程體明於2012年6月20日籤訂的《民間借貸合同》第二條明確約定是「本協議籤訂後的實際借款」,借款期限3個月,曾凡惠無證據證明該合同之前的500萬元和本案有任何關聯性。雙方並未就500萬元併入該合同做出任何意思表示,更沒有達成合意,一、二審直接認定該500萬元為一個月後籤訂《民間借貸合同》的實際借款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三、基本事實問題。本案可追加程體明為第三人或筆跡鑑定,以查明案件主要事實。本案曾凡惠請求權基礎是曾凡惠與程體明2015年3月29日籤訂的《債權轉讓協議》真實有效,祁文宏基於《民間借貸合同》實際向程體明借款800萬元。祁文宏認為該基礎並不成立,抗辯並非真實借款,而是代程體明支付巨森礦業收購款;並提出合理理由質疑《債權轉讓協議》、《債權轉讓通知書》的真實有效性、《債權轉讓通知書》、南岸區法院11052、11053號兩案民事起訴狀程體明籤字系他人冒名對祁文宏沒有法律效力,並抗辯《民間借貸合同》實際借款並不包含該合同籤訂前打款的500萬元。這些事實需要追加程體明為第三人或者進行筆跡鑑定來查明,一、二審法院在未查明上述事實的情況下,直接推定上述文書中程體明筆跡真實,認定《債權轉讓協議》、《債權轉讓通知書》真實有效,《民間借貸合同》實際借款包含該合同籤訂前打款的500萬元,無任何事實和法律支撐。為此,祁文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第九項的規定申請再審。

本院認為,本案再審審查主要涉及以下問題:一、涉案借款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二、涉案借款本金數額的確認;三、本案應否追加程體明為第三人或進行筆跡鑑定。

一、關於涉案借款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問題

本院認為,案涉借款並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首先,祁文宏在本案一審訴訟中僅對南岸區法院11052、11053號兩案民事起訴狀中程體明籤名的真實性提出異議,而未對該兩案民事裁定書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上述兩案民事裁定書確認程體明有起訴行為。其次,雖然祁文宏認為上述兩案民事起訴狀中程體明的籤名非其本人所籤,兩案是他人冒名起訴,但其並未舉示相應證據予以證明。最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上述兩案南岸區法院確認收到訴狀的時間為2014年8月29日,因此,即使程體明的起訴最終因其未按期繳納訴訟費而按自動撤訴處理,但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綜上,由於程體明在另案中的起訴,導致涉案借款訴訟時效中斷。作為債權受讓人曾凡惠,於2015年提起本案訴訟,並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二、關於涉案借款本金數額的確認問題

祁文宏申請再審稱,其與程體明2012年6月20日籤訂《民間借貸合同》,其中第二條約定「本協議籤訂後的實際借款」,曾凡惠無證據證明該合同之前的500萬元和本案有任何關聯性,因此,實際借款金額應為300萬元,而非800萬元。本院認為:首先,《民間借貸合同》第二條第1款約定:「借款期限為叄個月,從本協議籤訂後的實際借款之日起算。」合同第二條並未約定借款金額為協議籤訂後的實際借款金額,而是約定借款期限從協議籤訂後起算。其次,雖然《民間借貸合同》籤訂時間在程體明向祁文宏支付500萬元款項之後,但祁文宏已實際從程體明處收到500萬元款項(轉帳),祁文宏未對收取該500萬元款項作出合理解釋,亦未能舉證證明該500萬元系其與程體明因其他法律關係而發生的經濟往來,且法律並未禁止借貸雙方就合同籤訂之前的借款納入合同約定。因此,一、二審判決認定祁文宏的借款本金數額為800萬元,證據採信並無不當。祁文宏沒有證據證明訴爭的500萬元借款是基於其他法律關係產生。

三、關於本案應否追加程體明為第三人或進行筆跡鑑定問題

本院認為:首先,本案認定祁文宏與曾凡惠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係,以及曾凡惠與程體明之間存在債權轉讓關係,有《民間借貸合同》《債權轉讓協議書》《債權轉讓通知書》等證據予以證明,上述證據能夠相互印證,形成完整證據鎖鏈,因此,一、二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有相應證據予以支持。程體明作為債權轉讓人,並非本案的必要訴訟參加人。一、二審法院未追加程體明為本案第三人,並無不當。其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申請鑑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鑑定的事項與待證事實無關聯,或者對證明待證事實無意義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本案祁文宏在一、二審中雖然對程體明在相應文書中的籤字提出異議,但其並未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向法院申請筆跡鑑定,其在再審審查程序中申請對程體明在另案中筆跡的真實性予以鑑定,不符合上述規定,應不予準許。因此,祁文宏申請再審稱一、二審法院未追加程體明為本案的第三人或進行筆跡鑑定,導致本案認定事實不清,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祁文宏的再審申請事由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第九項規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祁文宏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李玉林

審 判 員 王季君

審 判 員 李曉雲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法 官 助 理 吳學文

書 記 員 方曉玲

來源:法務之家

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微信ID:dongyingzhongyuan

原標題:《【以案釋法】原告未繳訴訟費而按自動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因為撤訴是當事人依其意思表示放棄因起訴而發生的法律後果的行為,是當事人對其訴訟權利的處分,按照訴訟法上的「撤回的訴,視同未起訴」的訴訟規則,不發生起訴的效果,自然也就不產生訴訟時效的中斷。從訴訟時效的客體來看,其客體為請求權。
  • 最高院司法觀點: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當事人起訴後未依法繳納訴訟費,經催告仍不繳納,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因為撤訴是當事人依其意思表示放棄因起訴而發生的法律後果的行為,是當事人對其訴訟權利的處分,按照訴訟法上的「撤回的訴,視同未起訴」的訴訟規則,不發生起訴的效果,自然也就不產生訴訟時效的中斷。從訴訟時效的客體來看,其客體為請求權。請求權是相對權,必須向相對人送達才能產生請求權的效果。
  • 【法律知識】最高院司法觀點: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經催告仍不繳納,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因為撤訴是當事人依其意思表示放棄因起訴而發生的法律後果的行為,是當事人對其訴訟權利的處分,按照訴訟法上的「撤回的訴,視同未起訴」的訴訟規則,不發生起訴的效果,自然也就不產生訴訟時效的中斷。從訴訟時效的客體來看,其客體為請求權。請求權是相對權,必須向相對人送達才能產生請求權的效果。
  • 最高院觀點:法院裁定撤訴處理,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起訴後,訴訟人未依法支付訴訟費,法院裁定撤訴,不中斷時效。因為撤訴是訴訟人根據其意願放棄訴訟法律後果的行為,是對訴訟人訴訟權利的放棄。根據「撤回的訴訟應被視為未訴訟」的訴訟規則,自然不會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問題。從時效法的目的角度來看,其目的是請求權。
  • 按撤訴處理的當事人如何交納訴訟費
    【案例二】林某起訴丈夫李某離婚,辦理了立案手續,並交納了訴訟費,法院依法將開庭傳票送至雙方,但在開庭時,雙方均未到庭,後法院按撤訴處理。【分歧】上述案例中,法院按撤訴處理後應如何收取訴訟費用?第一種意見認為,案例一法院按撤訴處理後不再收取訴訟費;案例二按撤訴處理後退回林某一半訴訟費。
  • 只要當事人提起訴訟,訴訟時效即中斷,無論是否撤訴
    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期間中斷的事由消除後,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無論是否撤訴裁判要旨: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不論其此後是否撤訴,均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 【律師視點】高文婷:論債權人在保證期間起訴後又撤訴能否視為已向保證人主張權利
    尤其是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撤訴、訴訟材料未送達保證人的情形能否認定已向保證人主張過權利,難以找到具體的法律依據,導致各地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裁判思路混亂。為釐清上述問題,本文試圖從參照訴訟時效中斷的相關規定以及保護債權人利益等方面展開論述。
  • 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勞動仲裁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
    一、起訴不予受理或被駁回起訴,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有觀點認為,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起訴必須符合4個條件:(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只要當事人的起訴缺少其中的一項條件,法院便會裁定不予受理。
  • 律師隨筆 | 起訴後又撤訴是否能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斷?
    如在撤訴時,起訴狀副本已送達義務人,則撤訴具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反之,如果沒有送達,不具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提起訴訟」是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三種法定情形之一,提起訴訟這一行為的本身便能夠達到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後果,
  • 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包括哪些,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是什麼
    一、起訴不予受理或被駁回起訴,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有觀點認為,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起訴必須符合4個條件:(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只要當事人的起訴缺少其中的一項條件,法院便會裁定不予受理。
  • 訴訟時效中止與中斷的區別有哪些,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
    但是,權利人於起訴後又撤訴的,其起訴是否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呢?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通說認為,起訴已表明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事實,即使撤訴也僅是放棄公力救濟,其內含請求之意思並未因撤訴而撤銷,故應視為與請求相同的發生中斷時效的效果。
  • 關於民事訴訟撤訴制度的思考
    一,民事訴訟撤訴制度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民事審判活動中,撤訴主要有兩種情形,其一是民訴法第一百三十一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即原告申請撤訴。其二是民訴法第一百二十九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即按撤訴處理。
  • 淺議我國民事訴訟撤訴制度的完善
    有鑑於此,筆者認為,一百二十九條完全沒有必要作出「按撤訴處理」的規定,這一方面帶有明顯的審判權本位主義色彩,與私法領域的民事訴訟中強化當事人主義,尊重當事人意志的原則有明顯的衝突,另一方面也違反了民事訴訟中法官的中立性原則;筆者認為,原告不到庭完全可以視為是一种放棄起訴權和勝訴權的行為,因此,凡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法院可裁定駁回起訴,而無需按撤訴處理,以避免條文的隱性矛盾
  • 鉅沃科普|那些年,我們在訴訟時效上掉過的「坑」
    在實務操作中,導致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事由很多,但是對此類證據材料舉證的難度卻很大,且在訴訟時效的某些問題上,法律實務界也存在分歧。今日向大家分享幾則案例,共同探討關於訴訟時效的一些爭議問題。 爭議一: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後未繳納訴訟費,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是否構成訴訟時效的中斷?
  • 起訴時錯列被告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分歧】  本案審理中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朱某起訴何某時,已經一年有餘,超過了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1年訴訟時效期間,法院應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告第一次起訴雖然錯列了被告,但仍是積極行使權利的表現,能夠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故對原告的請求應予支持。
  • 原告撤訴後還能再起訴嗎?哪些情況下法院可以按照撤訴處理?
    雙方協商不了,那麼到法院起訴處理。在訴訟過程中,原被告雙方自行和解了,這時候原告需要向法院提出撤訴。除了原告主動申請撤訴,還有哪些情況下法院可以按照撤訴處理?原告主動撤訴後,還能否到法院再起訴?就上述問題,找法網小編將為您一一介紹。
  • 綺惠說法 | 信訪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二、信訪能否中斷訴訟時效信訪,主要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當事人向信訪機構反應情況,並要求主管機關介入處理的應視為主張權利,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權利人向依法有權解決相關民事糾紛的國家機關提出保護相應民事權利的請求」,訴訟時效從提出請求之日起中斷,該觀點也經最高人民法院予以認可。
  • 對帳單和律師調查筆錄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以證明其訴訟未超過時效。訴訟中,機械廠除了對欠款數額提出異議外,還認為橡膠廠的起訴超過了訴訟時效。  本案在判決時,對對帳單和調查筆錄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產生了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對帳單和調查筆錄是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的證據,可以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另一種觀點認為,在該對帳單上只有欠款的內容,沒有要求對方還款的意思表示,不符合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規定,不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在調查筆錄中,雖然有要求機械廠還款的請求,但由於當時調查時被調查人只是該廠的副書記,屬於權利人主張對象有錯誤,故該調查筆錄也不能作為時效中斷的證據。
  • 原告拒不到庭按撤訴處理的理解與適用
    ,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而被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這對原告來說,不僅其實體權益得不到維護,而且要承擔訴訟費用,意味著白打一場官司。  一、按撤訴處理裁定適用的主體範圍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定,適用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按撤訴處理的主體是原告,這裡的原告還應包括以下幾類訴訟主體:  1.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 檢察官指控法官「按撤訴處理」系濫用職權?
    2日,在原告提起訴訟後,被告四平市啤酒廠亦提起反訴,此案主審人崔某經過調查取證並進行現場勘驗,於2001年5月11日及2001年8月17日、11月22日分別進行了開庭審理,2001年11月27日,崔某本人向李某乙送達了限期交納訴訟費通知,李某乙為一般代理拒絕籤收,該卷宗結案日期為2001年4月17日,結案時崔某未向當事人下發按撤訴處理的民事裁定書,後崔某又對該案進行了審理,並製作民事判決書,此判決經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