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初始第一季度最忙的莫過於招聘。面試的人多了,忍不住生出很多的感慨。
1、職業初期3、5年,很多人容易「一年一跳」,而這種人面試起來經常覺得,他目前的能力往往不如他的三五年經驗所能到的。原因如同挖了很多坑卻看不到水的故事,可能最初的幾年會覺得很爽,每年一跳薪資增長得比原來公司快,卻不知越到後面能力差距也越來越大。
2、有些30歲左右的職場成熟人士,雖然工作經驗豐富,但數次轉換職業種類,職業跨度過大。導致很多人到了30歲左右還在和20出頭的小姑娘小夥子搶飯碗。結果可想而知。
3、還有面試官跟我反應,最近刷的簡歷遇到比較多28、9歲單身未婚的女性,不清楚是這個年齡段的女生找工作比較尷尬,還是因為深圳女生確實太多。這種女生一般工作5、6年,工作履歷裡沒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國家二胎政策倒逼了很多企業在面對這類女性的時候會因為這些原因略打折扣,可能女性的優秀程度要高於男性10分才能獲得同樣的機會。
第三點這讓我想起了最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的一句話,「很多女性想找成功男性做人生伴侶卻又排斥「直男癌」,卻不知很多男性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方式(心無旁騖只奔目標向前衝殺)才讓他們成功」。雖然不敢苟同這種行為方式和「直男癌」有什麼必然聯繫,但據我觀察同齡人中較為成功的男性確實是,目標篤定有規劃、心無旁騖奮勇向前的。而有上述品質的女性,比例卻會少很多。
女性在進入社會的十年之間,面臨兩大人生命題:感情和事業。雖然男性同樣有這兩大問題,但他們二者的關聯度會少很多,後果也會輕很多。看似大學畢業的時候,男生和女生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線,卻不知五年後,兩人的差距已經拉開了,起跑線都不一樣了。
女性在這寶貴的十年期間,要兼顧感情和事業,哪怕只成就了某一樣,可能都會在社會上受到某種歧視,比如我們耳邊經常迴響起這樣的聲音:
「事業做這麼強,難怪沒人要....」
「女生結婚了果然就影響事業,還是回家做家庭主婦吧....」
「孩子是需要時間陪伴的,工作哪有做得完的一天....」
「你還像不像一個做媽媽的....」
職場對女性的要求比男性要高10分,家庭對女性的要求比男性要多出90分,我們哪有那麼多的精力和能力去應付這一切?
這讓我想起了桑德伯格寫的《向前一步》,女性最大的障礙其實是自己,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做好一件事就了不起了。一心撲向事業的同時卻拒絕修煉感情的功課,沉迷感情或男性編織的「美夢」之後又忽視了自我的成長。《向前一步》裡寫到女性要克服對自己「做不到」的心理恐懼,勇敢的坐在討論桌的最前面(包括承接看起來艱巨的任務),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包括對老闆提出加薪的要求),讓另一半和你一起肩負起家庭的重任(成為你的「人生搭檔」)。
回望我過去的職業生涯,也曾經為這「兩全其美」而困惑過,天真的覺得自己能毫不費力的兼顧好這二者,卻不知未盡全力最終結果都不會令人滿意,而自己也不能找到問題的根本卻一味的抱怨外界。所幸這種狀態沒有維持的太久,我選擇了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接觸更多新的事物,認識新的朋友,發現新世界之後就不再將自我囚禁在自我的牢籠,這個世界有太多鮮活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拼盡全力,過分追求表面的一種平衡,過分計較自己的付出和得到,往往讓自己內心陷入各種不平衡。反而把你的付出本身當成一種樂趣,萬一有收穫就是意外之喜,用這種心態去對待工作和生活,反而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結果。
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很難平衡。生活其實哪有那麼一帆風順,成年人的生活其實都是「一地雞毛」,我們學會的是就在衝突的那一刻非常準確而快速的去判斷,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如果周末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那就好好陪伴他就當你沒有事業一樣;如果公司出了緊急事件需要你,那就找到安置孩子的最佳解決方案後奔向公司去解決問題。
每個人生而為人到這個世界走一遭,都有著自己的使命。女人也沒有理由非要靠犧牲某一些東西來達到某些目標,求得人生的不完美中的完美。好好規劃自己每個階段最重要的目標,活在當下勇往直前,才能在將來回望一生而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