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硬幣花生米 今年春節看看長春市兒童醫院都取出了哪些異物

2020-12-19 健康界

每年春節假期,都是孩子意外多發期。長春市兒童醫院內鏡中心主任醫師趙芳興介紹,就在春節前後的這幾天,長春市兒童醫院陸續接診了6例氣道消化道異物患兒。其中,包括2例幼童異物誤入氣管病例,4例誤吞異物到消化道病例。

農安21個月大男寶,除夕夜異物卡進氣管

正月初四, 21個月大的小何(化名)被家長急匆匆的抱到長春市兒童醫院。據小何的媽媽介紹,除夕夜,一家人團聚,吃乾果看晚會,好奇的小何無意中搶了榛子塞進嘴裡嗆了下,此後便哭鬧不止、咳嗽、陣發性喘息,在當地輾轉了幾家醫院,也都沒能得到有效醫治,也不清楚小何是受到驚嚇還是仍有榛子卡在呼吸道。

醫院馬上開啟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為小何做了檢查確認,果然有榛子仁卡在孩子左主支氣管處。

經電子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取出榛子仁

 「嬰兒氣管管徑細,咀嚼能力不完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保護能力相對弱,很容易就卡到了,不管是食物還是其他異物,一旦卡在氣管裡咳不出來,危險不言而喻。孩子被食物卡住氣管窒息的悲劇不在少數。」趙芳興立刻決定做手術取出,小何的爸爸媽媽也十分配合。

因為孩子較小,趙芳興決定採用經電子支氣管異物取出術為男嬰取出異物,經過半個多小時努力,趙主任帶領內鏡中心醫護人員成功取出榛子仁,手術順利完成。2天的觀察期過,小何也順利康復出院。

25個月大寶寶吃花生,哭鬧中嗆進氣管

在小何出院後,緊接著又有一位小朋友小彥(化名)被送到醫院。這位「熊孩子」今年25個月大,與年長的姐姐一起吃花生,嬉笑打鬧間,小彥哭了起來,而此刻嘴裡的花生豆也隨著抽泣直接進了氣管。家長發現後緊急送到長春市兒童醫院,內鏡中心醫護人員採用經電子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經過近半個小時,為其取出了卡在氣管裡的花生。

專家提醒:

這些東西,3歲前儘量別讓孩子碰

趙主任提醒,孩子氣道異物和消化道異物非常危險,家長們一定要有安全意識。在0至3歲這個年齡段,儘量避免讓孩子接觸到易拉罐環、紐扣電池、硬幣等小物件,以及花生、瓜子、豆類及其它帶核的堅果類食物。3歲以前的孩子要吃堅果,儘量碾碎做成糊狀。

誤吞異物,不要用饅頭醋往下咽

趙主任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吞食異物,不要用饅頭或者醋往下咽,這樣是不科學的,可能會導致異物被卡得更深,增加取出的難度。另外,送到醫院,醫生會做術前準備,需要麻醉,所以最好不要再給孩子喝水、吃東西,以保證手術能更早進行。

第一時間急救,學會海姆立克法

要第一時間採取急救措施,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2歲以前的孩子,可讓患兒趴在大人的膝蓋上,頭朝下,拍打其背部把異物吐出來。拍打要有節奏,力度大一點。稍大些的孩子,家長可站在其身後抱住孩子,兩手摺疊向其腹部使勁有節奏地向上頂壓,利用腹壓讓孩子把異物咳出來。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一旦發現孩子進食後出現劇烈嗆咳,懷疑嗆入異物,家長又無法自行處理,一定要儘快前往具備治療技術和經驗的大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別讓堅果成為「兒童殺手」!英德人醫又從患兒支氣管中取出花生米
    自今年3月,「兒童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在英德人醫兒科應用於臨床以來,已經收治多起被花生米、葵花籽等堅果類食物卡到支氣管的患兒。12月15日,又一患兒在英德人醫取出了卡在支氣管的花生米。
  • 春節期間氣管卡異物患兒猛增 僅兒童醫院接診41例
    本報訊(記者劉歡)這個春節長假,北京兒童醫院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護人員格外忙碌,幾乎每天都要接到氣管卡了異物的孩子。昨天該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張杰接受採訪時表示,春節長假期間,醫院共接診了41個氣管異物患兒,數量比去年春節時翻了一番。
  • 8個月大寶寶誤食硬幣 醫生2分鐘為其取出異物
    小病人章寶寶8個月大,11月28日晚上5點多玩耍時任性的要把五角錢硬幣當玩具,結果一不小心吞了下去,粗心的爸爸媽媽以為過兩天寶寶排便硬幣便可排出,所以當時並沒當回事情。到第二天,小寶寶吃不下也不願吃,餓了一整天。到晚上睡覺前,媽媽給孩子餵奶時,發現他怎麼都喝不下去,精神萎靡,無精打採。夫妻倆這才連夜打車把寶寶送到嘉興市婦幼保健院。
  • 春節不少幼兒因異物受傷:一根棒棒糖險奪走男孩性命
    原標題:春節不少幼兒因異物受傷 手術取出花生米瓜子開心果  春節期間,武漢兒童醫院收治了不少因異物受傷的孩子,異物卡喉、異物插腦、異物刺穿腸子,有的孩子險些丟了性命。  一根棒棒糖險些奪走3歲男孩性命  孝感王先生有個3歲兒子天天,從大年三十開始,天天頻繁嘔吐,喊肚子痛,全家都以為是胃腸炎,大年初二孩子幾近休克,送到武漢兒童醫院。醫生做完手術交給他一根7釐米長的棒棒糖棍子,王先生非常意外,媽媽這才想起幾天前孩子吃完棒棒糖後沒找到棍子。
  • 春節兒童氣管、食道異物風險增加 反覆肺炎需警惕氣管異物
    中國網財經1月31日訊(記者杜丁)春節將至,根據往年兒童門診數據顯示,嗆卡異物急症、胃腸道疾病以及意外傷害三類就診患兒明顯增加。  據北京東區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李建瑞介紹,春節期間,兒童氣管、食道異物風險增加,患兒總量比平日增加15%到25%。  兒童反覆肺炎需警惕氣管異物  「常見異物包括花生米、豆子、瓜籽等呼吸道異物以及雞骨、魚刺、塑料筆帽等食道異物,此外,將豆類、橡皮泥、小玩具等塞進鼻腔、耳道異物也很常見。」
  • 宿州兩歲男孩吃開心果遭了罪 氣管進異物手術取出
    孩子們最喜歡的春節假期也是各種意外傷害發生的高峰期,記者從安徽省兒童醫院了解到,節日期間醫院依然忙碌,氣管異物等意外傷患兒明顯增多。該院耳鼻喉科發布數據,春節7天共收治了20多例氣管異物患兒,最多的一天一次性收進了10名氣管異物患兒,是平日的3倍。
  •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電子支氣管鏡「網出」幼兒氣管異物 竟是花生米
    24日,家長帶孩子來到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檢查後發現,在小恩的氣管裡,有半粒花生。25日,內鏡室醫護人員通過鎮靜配合局部麻醉,僅用10分鐘,用電子支氣管鏡將異物取出。目前小恩已無大礙。「兒童吸入花生等堅果的案例是比較常見的。」內鏡室主任、醫學博士劉鋼鐵說,在小恩氣管中取出的花生,經測量, 大小約1cm*0.5cm。
  • 2歲寶寶反覆咳喘兩個月 醫生從胃裡取出一枚硬幣
    該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寧啟鵬等醫生,成功為一名14個月的寶寶取出了一枚卡在食管內的一角錢硬幣。而這枚硬幣,在寶寶食管裡待了2個月之久。於是,寧醫生又用一個特殊的鉗子,壓迫硬幣的一端,另一端翹起後成功取出了這枚硬幣。現場,所有醫護人員都鬆了口氣。「肉芽組織會繼續增生,有可能導致食管變狹窄。」寧醫生說,目前孩子住進了湖州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進一步觀察。
  • 女童玩耍時吞下一元硬幣 兩個多月後取出硬幣已發黑
    兩個多月前,鹽城一5歲的女孩玩耍時吞下一枚一元硬幣。9月28日下午,荔枝新聞記者在醫院病房看到前一天取出硬幣的孩子已能喝牛奶和稀飯。為孩子手術的周主任告訴記者,因為時間太久,硬幣已經腐蝕發黑。  據孩子的母親楊女士介紹,女兒已上幼兒園,今年暑假孩子去射陽縣外婆家玩。
  • 吉林15月齡男孩氣管卡碎花生 女醫生跪地半小時取出異物
    15個月男孩君君(化名)吃花生時發生嗆咳,碎花生進入主氣道,醫生跪地半個小時,將異物取出。16日中午11點左右,家人帶著君君來到長春市兒童醫院就診,內鏡中心為君君做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確定異物卡在主氣道接近左右支氣管分支位置。
  • 贛州市婦保院開展兒童電子支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術填補省內空白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周小梅、劉建平報導:近日,贛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內科為一名2歲半男童進行了電子支氣管鏡下呼吸道異物取出手術,異物為一枚完整的南瓜子,這枚「小小」的瓜子已經在孩子的氣管裡「住」了一個多星期了。
  • [春節小貼士] 兒童氣管有異物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長城網2月4日訊(記者 寧曉雪 李全)臨近春節,又到了親朋相聚、走親訪友的高峰期,不少家庭會購置堅果類年貨,或是製作年糕,用來款待朋友。但問題來了。節日期間,兒童氣管或食管發生異物傷害高發,而九成異物都是花生米和瓜子等食物。
  • 春節玩耍要小心!當寶寶有這種表現時,警惕誤吞異物
    春節是寶寶們的歡樂節日,小孩子聚在一起玩,別提有多開心了。可是隨著孩子玩具種類越來越豐富,患兒誤食的異物也是千奇百怪、層出不窮。像硬幣、紐扣、戒指、電池、發卡等已經屢見不鮮,更是消化急診的家常便飯。據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魏緒霞介紹,孩子誤吞異物後如果在胃內,大多是無症狀的,而食管異物往往表現明顯。 「食管異物嵌頓症狀,誤吞後多表現為哭吵、拒食、唾液分泌增加、吞咽時不適或疼痛,可出現進食後嘔吐,直徑較大的異物還有可能會影響呼吸。」
  • 1歲寶寶異物卡住氣管 支氣管異物取出術救其生命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8年5月22日,我院呼吸科小兒內鏡中心在麻醉科配合下,成功完成一例小兒舒適化支氣管異物取出術。
  • 發卡鑽戒硬幣…小孩吞下異物後第一件事該做啥?
    貴陽市兒童醫院胃鏡室暗藏一個小型「博物館」,展品包括李子核、釘子、發卡、耳環、金戒指等幾十種小物件。展品「提供者」,全是1至3歲的小娃娃,他們因為好奇,將這些小玩意通通吞進胃裡,由醫院通過異物鉗取出來。  據「博物館」的管理護師介紹,館裡一年新進「藏品」40餘件,上周至今,又有兩件「寶貝」入庫,一件是一枚面值5毛的硬幣,另一件是一塊電池。
  • 寶寶吞硬幣卡喉 寶寶不小心吞食異物怎麼辦
    近日,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薩家灣院區的兒童門急診,一對年輕的父母抱著孩子從救護車上跑了進來,直接衝到搶救室說道:「醫生,我家孩子吞了硬幣,卡住了,現在總是喊難受!」  原來,家住南京六合的凌凌今年只有2周歲,在家裡沙發上玩的時候,不知道從哪摸出一個一毛錢硬幣,媽媽見她拿起來往嘴巴裡放,趕緊說不許放在嘴裡
  • 春節期間爆竹炸傷、氣管異物患者多
    春節期間,合家團圓、走親訪友,雖是最幸福時刻,卻也是各種意外事故最高發的一段時間。記者2月15日從省城多家醫院獲悉,今年春節長假期間,鞭炮炸傷、異物卡喉等患者明顯增多。  「今年春節,鞭炮炸傷眼睛的患者不在少數,僅除夕當晚就做了5臺手術。」
  • 兩歲半幼兒誤吞硬幣 醫生藉助內鏡幫取出
    「媽媽,我咽下了這個……」2歲半的彤彤(化名)用手指著一枚握在手中的硬幣說。聽到孩子的話,彤彤的媽媽既害怕又緊張,立刻帶著孩子趕往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在濱河院區,胸片檢查顯示消化道有異物,直徑為25毫米,這印證了孩子吞食硬幣的說法。考慮到孩子比較小,臨沂市婦幼保健院門診醫生建議觀察幾天看看,儘量讓孩子自行排出。
  • 「馬大哈」家長忘記醫囑,硬幣在6歲娃胃裡待了一周,取出時已被腐蝕
    最近,揚州一名6歲男孩豆豆誤把一枚一元硬幣當成食物吃到肚子裡去了,由於家長"馬大哈",直到一個星期後,硬幣才被取出,取出時硬幣已經被胃液嚴重腐蝕。由於硬幣沒有稜角,有可能自行排出,醫生建議家長帶孩子回去觀察兩天,如硬幣沒有排出立即來複查。
  • ...塞進耳朵了……」耳鼻喉科收治了一批「小神獸」,取出的異物千...
    通訊員 應曉燕 記者 柯靜「醫生,快幫忙看看孩子的耳朵」,8月7日,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耳鼻喉科來了一位焦急的媽媽,抱著孩子進來,一邊小跑一邊喊著醫生。接診的醫生向孩子媽媽丁女士問明情況後,立即給小豆豆檢查治療,經過短短十多分鐘後,終於解除了豆豆耳朵上的「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