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勇者具匠心,榜樣力量促成長,這樣教孩子,效果比打罵強百倍

2020-12-15 寶媽帶娃日常

近年來「匠心」一詞高頻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提到匠心大家的第一感覺大都是與傳統息息相關,仿佛就是老一輩手藝人對工藝的堅守,但其實這種強調持久專注、精益求精地做好一件事在現代獲得很高的認同。因為匠心精神對大到國家發展,小到孩子教育、企業發展等等有著重要意義。

現實是做到擁有匠心的人少之又少,但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個新鮮的理念,培養「持久做一件事,做到最好,不斷突破的匠心精神」從娃娃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抓起。

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因為好奇和有趣而喜歡一樣東西。同樣的,他們也會因此喜歡上別的東西,這是因為兒童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對事物的判斷沒有認知基礎而往往比成人更加容易「見異思遷」。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尚可,但是一旦養成了這種做事情東一下西一下、半途而廢的習慣,以後再去改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俄國教育家沃多索娃指出,在兒童教育中,主要的是要培養有良好的道德習慣。但現狀是我們沒有從搖籃時期起就開始對兒童進行教育,教育往往是從學齡期開始。由於這時神經系統的可塑性小,頭腦不大起作用,而且已經指向了某個方向,所以在這個時期有些壞習慣已經紮下了根。如果家長不能夠合理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或稍有疏失對兒童關心不夠,或有時候偷懶起來,放鬆了對兒童的教育,有些壞習慣改正就會有些困難。

長此以往,甚至會直接影響其長大後為人處世、面對困難的態度,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培養他持之以恆,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對待任何一件事情的態度是很有必要的。

時代勇者具匠心 榜樣力量促成長

天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棄」,所以那些能夠把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當中,持續做好並取得成就的人,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他們是民族的英雄、國家的楷模,社會發展的動力,是具有匠心精神的平凡人,也是小朋友學會堅守和忍耐,用心與耐心的榜樣。

1960年,嚴重的大饑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袁隆平內心的壯志被激發起來了,他發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走在實驗田裡,突然發現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驚喜之下,繼續潛心研究。終於,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著名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經常出現在教科書中的人物。他因興趣所在、抱負所在,從「南優2號」到超級稻,幾十年來,對雜交水稻不斷改良。使雜交稻覆蓋了全中國和許多國家。如今快90歲的袁老,依然每天堅持到試驗田「打卡」,持續突破,不斷努力繼續攀下一個高峰。

這樣具有「匠心精神」的時代勇者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小朋友形成責任感、成就感、榮譽感,為其以後的成長奠下堅實的人格基礎。

建立興趣點,培養專注力

1. 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建立小朋友的興趣。

小朋友因為身體的大小和行動的範圍縮小了他認知這個世界的邊界,所以常常喜歡聽故事去了解更廣闊的世界,而有趣的故事能激發小朋友無限的想像力,抓住小朋友容易渙散的注意力,並建立對其中傳遞的價值觀的興趣。當然,故事要根據自己的語言風格和小朋友喜愛的角度切入去講述,不能太官方。

比如:袁隆平的故事,如果照著原本的故事講就太像新聞了。我們可以先將人物的身份隱去,從普通人的角度入手,講述一個小朋友從小挨餓,身邊的人的困苦,父母的艱辛,然後再從其面對困難不斷突破、不斷試錯最終為社會帶來了貢獻的故事,告訴小朋友每一粒米的來之不易,和堅持做好一件事,不斷突破的匠心精神影響很多人。

2. 巧用機會教育,培養小朋友持之以恆的匠人精神。

小朋友從幼兒起就愛玩具,因為玩具是小朋友認識「成人世界」的一種介質,也是兒童早期建立世界觀、秩序觀和認知觀的一種途經,所以我們可以用玩具和小朋友講有趣的故事,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同時培養其對事物的興趣,再通過製造「困境」激發小朋友的想像力突破傳統思維,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玩遙控車沒有電的時候,讓他自己去發現玩具車沒電的問題,琢磨遙控車或者拆解遙控車,發現遙控車的運動原理和內部構造,然後偷偷在他身邊放上新電池,讓他自己發現哪個電池好,哪個電池沒有電,等他自己換上電池繼續開心地玩,再拿著電池給孩子講是因為沒有電池了,然後把孩子小手按在自己的胸口,說:「電池就像人的心臟,有電池的話就會活力四射,要想遙控車玩兒得更久,就要用能夠提供更多電量的電池」。

這樣一來小朋友不是遇到問題就把玩具車丟到一邊,而是能夠以自己的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默默培養小朋友持久做一件事,做到最好,不斷突破的做事態度。相信他在以後成長過程中遇到人生難題不是逃避和推卸,而是能夠勇敢面對,堅持全力以赴,獲得成就。

相關焦點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羅森塔爾效應」讓誇獎力發威,比打罵強百倍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曾有網友諮詢過這樣一個問題,說自己的孩子今年8歲了,在學校裡調皮搗蛋經常惹禍,而且學習成績也不好,每次考試都在班裡墊底。其實打罵孩子所帶來的只有對孩子短暫的震懾效果,孩子或許會在短時間內因為恐懼而遵從家長的意願,但他們並不能從內心深處接納和理解那些義正言辭的大道理,恐懼過後他們依然會按照自己的習慣和意願去做事,所以打罵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我當時建議這位網友了解一下「羅森塔爾效應」,並按照該效應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過了幾個月後,我收到了該網友的反饋。
  • 孩子的缺點改良還在用懲罰和打罵?缺點優勢要看透,比打罵強百倍
    別低估了情緒殺手力,既無助又恐懼2、溫柔式的反覆「嘮叨」幾乎所有家長會在孩子犯錯後給孩子講道理,想讓孩子明白其中深意,來改掉缺點,可在實踐的過程中卻發現,這種反覆「嘮叨」的效果並不好,孩子左耳進右耳出,根本記不住,該犯的錯繼續,讓溫柔式父母無奈
  • 少年當更強,榜樣力量激勵少年成長
    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 中國強》。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還在和疫情鬥爭時,我們國家在「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護人民安全,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的感召下,全國十四億人聞令而動,積極投入到防疫抗疫的鬥爭中來,才保證各個學校順利開學,老師同學們坐在教室裡一起學習。這份成績來之不易,鍾南山、張定宇、陳薇、張伯禮、毛青……我們記住了這些響噹噹的名字,更為他們背後的付出動容。
  • 孩子的成長密碼,是一個靈魂觸碰另一個靈魂,成長需要榜樣
    這些優秀的學子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老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作為老師和家長,如何做好孩子成長的榜樣。一提到榜樣兩字,大家在每個年代每個時期每個歷史背景下都能找到代表一個時代的優秀人物。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成長榜樣
    這些優秀的學子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老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作為老師和家長,如何做好孩子成長的榜樣。還是榜樣沒有力量?不夠感人?……我認為都不是,對於孩子或學生而言,對他們能有直接影響的人是離他們最近的、每天都能與之接觸的那些人,他們樹立起好的榜樣才能更直接有效地影響孩子們的成長與未來。在家,父母是離孩子們最近、與孩子接觸最頻繁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做事態度決定孩子進入學校後過集體生活時的態度與習慣。
  • 致敬時代楷模 汲取榜樣力量
    孩子們在這些榜樣的鼓舞下,開始了新學期的奮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上好榜樣這堂課,可以引導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出版界推出的一批講述時代楷模、科學家等榜樣的圖書,其重要意義便在於此。選好選準真正的典型榜樣是什麼?榜樣就是「楷模」,是學習的對象。
  • 孩子習慣性說謊怎麼辦?家長這麼做比打罵有效果,3步教出誠實娃
    但是孩子總是很難能夠一直順著家長期待的步伐往前走,有時候在成長路上就容易發生些許偏差,比如說:孩子突然就學會撒謊了,而且還是讓各位家長感到頭疼的習慣性撒謊。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亮亮媽媽和孩子這樣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個例,許多家長面對孩子習慣性的撒謊情況總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家長自認為很有用的打罵帶來的效果卻很短暫,所以家長想要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應該先明白孩子行為背後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 孩子習慣性說謊怎麼辦?家長這麼做比打罵有效果,3步教出誠實娃
    但是孩子總是很難能夠一直順著家長期待的步伐往前走,有時候在成長路上就容易發生些許偏差,比如說:孩子突然就學會撒謊了,而且還是讓各位家長感到頭疼的習慣性撒謊。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亮亮媽媽和孩子這樣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個例,許多家長面對孩子習慣性的撒謊情況總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家長自認為很有用的打罵帶來的效果卻很短暫,所以家長想要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應該先明白孩子行為背後發生的原因是什麼。第二:孩子為什麼會說謊?
  • 孩子犯錯就打罵責罰?學做「南風父母」,寬容比管教更有力量
    導讀:孩子犯錯就打罵責罰?學做「南風父母」,寬容比管教更有力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犯錯就打罵責罰?學做「南風父母」,寬容比管教更有力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打罵孩子或許不對,但是有的時候打罵卻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打罵孩子或許不對,但是有的時候打罵卻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教育孩子這方面許多人都覺得打罵孩子是不對的,其實不光是這些人,就連我都覺得打罵孩子是非常不恰當的一種教育方式,因為在打罵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印象,甚至在長大後還會令他的性格發生很大的轉變,產生暴力傾向又是有可能的。
  • 孩子犯了錯不要打罵,幫助孩子快樂成長
    ② 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打孩子時會震動孩子的全身,這種振動的力量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使孩子的認知能力、創造力、想像力落後於同齡人。② 產生怯懦和逃避心理:長輩的打罵會讓孩子用怯懦和逃避的心理面對社會,害怕犯錯誤,不敢承擔責任,喜歡逃避人際交往,不敢做有挑戰性的事情,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影響都非常不利。
  • 不打罵咋讓孩子長記性?試試這樣的懲罰方式,孩子絕對長記性
    有幾個年長的看到這樣的娃,當時就說了這樣的話:「這種孩子就是皮癢了,不打不長記性!」小萱頓時滿臉通紅,因為小萱覺得管教孩子不應該用打罵的方式。但是面對孩子犯錯不長記性的行為,真的只能用打罵才行嗎?難道沒有其他懲罰方式讓孩子長記性嗎?今天就教給廣大家長這些好方法。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用這樣的方法,不用打罵就能教好孩子。
  • 打罵孩子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智商不夠拳腳湊」這種做法有大隱患
    許多年來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不聽話就要打,讓孩子受到教訓,感覺到疼痛之後,才會記住這次教訓。輕飄飄的指責,孩子很有可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用打罵孩子的方式,可以給孩子留下記憶點。他們太信奉暴力教育,從來沒有想過換一種方式去教孩子,用一種孩子更加容易接受的方法去教導孩子。
  • 經常打罵孩子,解決不了學習問題,教育孩子是細活,急不得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受到爹媽經常打罵的同時,嘴裡還不停在說:「我怎麼生了你這樣的笨蛋?」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教育孩子的義務,有適當懲戒孩子的權利,但問題出在經常二字上。如何讓孩子在父母經常性的打罵中,對自己學習成績不好學會自我評價與自我反省?如何和孩子一起去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幫孩子找回自信?如何讓孩子體驗他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的快樂,幫孩子找回尊嚴?
  •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今天青少年心中榜樣是誰
    本報記者陳娟孫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提到青少年榜樣,經歷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們都不會忘記這些人——雷鋒、陳景潤、張海迪、中國女排……直到今天他們仍然是奉獻、勤奮、不屈的精神象徵,激勵和影響了一代代的青年人。那麼,今天誰是青少年心中的榜樣?
  • 開學第一周 | 榜樣力量 激勵成長
    中華民族傳統禮儀之邦的優秀文化,順應時代發展而文明傳承!努力並堅持,就能成為自己的榜樣!也許量子萌娃們還不懂其中的道理,但他們已用行動踐行。不斷練習,不斷進步,成長已在量子校園悄然發生。開學典禮上,我們認識了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他是一位孩子的父親,也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在洪水來臨時,他毅然決然地奮戰在抗洪搶險的第一線。為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了取得抗洪搶險的勝利,他連續工作,一整天都沒有休息……他們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讓人由衷地敬佩,他們是真正的「榜樣」!
  • 孩子老是發脾氣打罵媽媽?那是因為我們沒有運用三步幹預法
    最重要的是,你的行為給他樹立了一個壞榜樣,讓他把攻擊行為內化成一種正常的行為模式。3. 孩子第一次打罵媽媽,媽媽沒有堅決制止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孩子第一次打罵媽媽,更多是一種社會實驗,他想看一下媽媽的反應,如果媽媽態度堅決地制止,那也就沒有接下來的N多次。可很所媽媽面對孩子的打罵,認為孩子小不懂事,選擇了包容和忍讓,這恰恰助長了孩子打人的囂張氣焰。孩子打罵媽媽,獲得了力量感,同時又沒人堅決制止,孩子就會百試不爽。
  • 學習榜樣的力量,成都棕北中學舉行優秀學子表彰活動
    有榜樣的地方,就有進步的力量,就有夢想在飛翔。9月14日,成都市棕北中學科院校區舉行了「少年當篤志 奮鬥向未來」2019-2020學年度下期期末檢測表彰主題升旗儀式;桐梓林校區舉行了「爭做時代好青年,優秀榜樣在身邊」主題升旗儀式。
  • 爸媽必備功課:給孩子展示「榜樣」的力量
    什麼樣的人,孩子感興趣?什麼樣的故事,對孩子成長有益?人物有力量:人格高尚、榜樣力量。生動的榜樣,比語言更容易使孩子信服,影響直接,印象深刻。培養價值觀,教孩子做選擇——小時候的他們,經歷了什麼,怎麼成長的?勇氣、夢想、堅韌、智慧。
  • 打罵的危害遠遠超越你的想像!用這樣的方法替代打罵效果更佳
    殊不知打罵的影響嚴重者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打罵的負面影響很多,以至於各國都需要通過立法來禁止體罰。二是對被教育者會產生難以消除的影響,孩子的承受能力所遠遠的低於成人,體罰對孩子所產生的恐懼和痛苦,是教育者體會不到的,精神壓力也會遠遠大於成人。即使在成人狀態,長期處於如此高壓狀態下,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或身體上的疾病。如果是外表或顯現力強的疾病,父母還能及時地處理,只要治療便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