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 羅仕 通訊員 梁彥蘭
圖/主辦方提供
11月29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以下簡稱「唱念卷」)的編撰工作如期完成,將於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即將首發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
據悉,該書編委會還計劃在今後兩年的時間裡,完成其餘三卷(「音樂卷」「舞美卷」「劇目卷」)的編纂和出版工作。
在發布會上,該書編委會名譽主任黎子流、《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主任陳建華、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劉瑜梅等分別發言。小神鷹、郭鳳女、曾小敏、吳非凡、黃春強現場表演了粵劇《趙子龍催歸》「甘露寺」選段、粵劇《苦鳳鶯憐》之「我叫做崔鶯娘」等精彩節目。
發布會現場合影
歷時3年完成「唱念卷」編纂工作
2017年9月,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正式啟動《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的編纂工程,並於2019年11月出版了五卷之一的「做打卷」。今年,該書編委會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完成了歷時3年的另一卷「唱念卷」的編纂工作。
「唱念卷」全卷共分「語音聲韻篇」「念白形式篇」「聲腔結構篇」「古腔名曲篇」「流派唱腔篇」「唱功技巧篇」。「唱念卷」比之「做打卷」來說,容量更大、音頻更多、篇幅更長。其中,僅頁碼就達到1060頁,是「做打卷」的兩倍多,是一部頗具規模的典籍。
主編倪惠英展示「唱念卷」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介紹,「唱念卷」在總體設計上集圖、文、音、像於一體,成為一部系統化、規範化、標準化、數位化的教科書和辭書。「唱念卷」收入了大量珍貴的音頻和視頻資料,全卷包括共收入340段範例音頻、50段實例視頻,還有6段演講視頻、7首示範曲目。
難得的是,在諸多音頻中,大多數為當年粵劇名伶原唱的曲目,這也是「唱念卷」跟其他粵劇著作的一個重要區別。
編出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
在「唱念卷」的6個分篇中,極具特色的是「語音聲韻篇」。這一篇包括廣州話聲韻和粵劇舞臺官話。其中詳細介紹了廣州話的聲調與分韻,這是首次在粵劇書籍中採用詳細而系統的聲韻開列方法。
粵劇名家曾小敏表演粵劇片段
過去,戲行內對粵劇舞臺官話一直缺乏系統的研究,都是靠口傳身授,以至各行其是,沒有一套規範的教材。《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輯部組織了一批老藝人,搜集了前輩大量演唱音頻,通過研究和論證,選出約1700個舞臺官話常用字,編出有史以來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填補了多年來在舞臺官話研究方面的空白。
在該書「唱功技巧篇」中,專家學者們還歸納出粵劇行內練聲經驗,並借鑑現在聲樂理論知識,編寫出一套唱功研習教材。這也是首次在粵劇書籍中,闡釋如何將聲樂的發聲方法和演唱技巧運用到粵曲演唱藝術中去。
粵劇名家小神鷹表演粵劇片段
【同場加映】
《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
12月8日上演
值得關注的是,《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將於12月8日晚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
屆時,由倪惠英、歐凱明、曾小敏、黎駿聲、彭熾權、梁耀安、郭鳳女、陳韻紅、麥玉清、瓊霞、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彭慶華、李虹陶、黃春強、劉建科、陸敏渭、李偉驄、李嘉宜、陳振江、李江林、吳澤東、黎傑等多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及優秀中青年演員進行精彩展示。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執行副主編何篤忠介紹,該場晚會表演的8個節目中,傳統排場戲佔了5個,傳統例戲1個。該場晚會演出的節目,將為下階段編纂「劇目篇」作鋪墊,並為錄製一批高質量的排場、例戲作出示範性的展示,讓古老的粵劇表演程式以新的面貌活化在舞臺上。
此外,12月9日在廣州東方賓館會議廳還將舉辦《中國戲曲(粵劇)聲腔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全國各地戲曲專家和粵劇專家進行藝術交流和研討。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黎存根
審籤|呂航
實習生|周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