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又一典籍問世!《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將於12月8日首發

2020-12-13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 羅仕 通訊員 梁彥蘭

圖/主辦方提供

11月29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以下簡稱「唱念卷」)的編撰工作如期完成,將於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即將首發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

據悉,該書編委會還計劃在今後兩年的時間裡,完成其餘三卷(「音樂卷」「舞美卷」「劇目卷」)的編纂和出版工作。

在發布會上,該書編委會名譽主任黎子流、《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主任陳建華、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劉瑜梅等分別發言。小神鷹、郭鳳女、曾小敏、吳非凡、黃春強現場表演了粵劇《趙子龍催歸》「甘露寺」選段、粵劇《苦鳳鶯憐》之「我叫做崔鶯娘」等精彩節目。

發布會現場合影

歷時3年完成「唱念卷」編纂工作

2017年9月,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正式啟動《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的編纂工程,並於2019年11月出版了五卷之一的「做打卷」。今年,該書編委會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完成了歷時3年的另一卷「唱念卷」的編纂工作。

「唱念卷」全卷共分「語音聲韻篇」「念白形式篇」「聲腔結構篇」「古腔名曲篇」「流派唱腔篇」「唱功技巧篇」。「唱念卷」比之「做打卷」來說,容量更大、音頻更多、篇幅更長。其中,僅頁碼就達到1060頁,是「做打卷」的兩倍多,是一部頗具規模的典籍。

主編倪惠英展示「唱念卷」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介紹,「唱念卷」在總體設計上集圖、文、音、像於一體,成為一部系統化、規範化、標準化、數位化的教科書和辭書。「唱念卷」收入了大量珍貴的音頻和視頻資料,全卷包括共收入340段範例音頻、50段實例視頻,還有6段演講視頻、7首示範曲目。

難得的是,在諸多音頻中,大多數為當年粵劇名伶原唱的曲目,這也是「唱念卷」跟其他粵劇著作的一個重要區別。

編出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

在「唱念卷」的6個分篇中,極具特色的是「語音聲韻篇」。這一篇包括廣州話聲韻和粵劇舞臺官話。其中詳細介紹了廣州話的聲調與分韻,這是首次在粵劇書籍中採用詳細而系統的聲韻開列方法。

粵劇名家曾小敏表演粵劇片段

過去,戲行內對粵劇舞臺官話一直缺乏系統的研究,都是靠口傳身授,以至各行其是,沒有一套規範的教材。《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輯部組織了一批老藝人,搜集了前輩大量演唱音頻,通過研究和論證,選出約1700個舞臺官話常用字,編出有史以來第一套粵劇舞臺官話讀音表,填補了多年來在舞臺官話研究方面的空白。

在該書「唱功技巧篇」中,專家學者們還歸納出粵劇行內練聲經驗,並借鑑現在聲樂理論知識,編寫出一套唱功研習教材。這也是首次在粵劇書籍中,闡釋如何將聲樂的發聲方法和演唱技巧運用到粵曲演唱藝術中去。

粵劇名家小神鷹表演粵劇片段

【同場加映】

《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

12月8日上演

值得關注的是,《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將於12月8日晚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

屆時,由倪惠英、歐凱明、曾小敏、黎駿聲、彭熾權、梁耀安、郭鳳女、陳韻紅、麥玉清、瓊霞、崔玉梅、蘇春梅、吳非凡、彭慶華、李虹陶、黃春強、劉建科、陸敏渭、李偉驄、李嘉宜、陳振江、李江林、吳澤東、黎傑等多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及優秀中青年演員進行精彩展示。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執行副主編何篤忠介紹,該場晚會表演的8個節目中,傳統排場戲佔了5個,傳統例戲1個。該場晚會演出的節目,將為下階段編纂「劇目篇」作鋪墊,並為錄製一批高質量的排場、例戲作出示範性的展示,讓古老的粵劇表演程式以新的面貌活化在舞臺上。

此外,12月9日在廣州東方賓館會議廳還將舉辦《中國戲曲(粵劇)聲腔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全國各地戲曲專家和粵劇專家進行藝術交流和研討。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黎存根

審籤|呂航

實習生|周嘉穎

相關焦點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12月8日首發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12月8日首發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羅仕  2020-11-30 該書編委會還計劃在今後兩年的時間裡,完成其餘三卷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粵港澳近200位藝術家攜手獻演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粵港澳近200位藝術家攜手獻演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宋金峪 梁喻  2020-12-08 本場演出彰顯傳統粵劇的鮮明特色和文化價值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發布,珍貴音頻多為當年粵劇名伶原唱...
    當天上午,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廣東粵劇促進會承辦,廣州粵劇院協辦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據悉,接下來12月8日將舉行新書首發式晚會,12月9日將舉行研討會。
  • 專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通訊員 梁彥蘭12月8日晚,粵劇典籍《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舉行新書首發,並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辦《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作為一項重大文化工程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以下簡稱《大全》),它除了受到粵劇界的重視外,還受到中國戲曲界的極大關注。那麼,它的編纂初衷與價值何在?在編撰的過程中有什麼故事?編纂者們又將如何展開《大全》餘下三卷呢?
  • 廣州全力打造中國粵劇文化中心,粵劇院新址7月前建成使用
    而為了拓展粵劇文化傳承發展空間,廣州積極落地建設多項工程。2016年12月,紅線女舊居經過近5個月的閉關升級後正式全面開放,人們能在這裡感受著名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的藝術人生和生活。 此外,廣州市先後投資8億多元建設粵劇藝術博物館和廣州粵劇院新址。
  •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怎麼去?粵劇博物館地鐵站是哪個?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怎麼去?粵劇博物館地鐵站是哪個?  行走於荔枝灣畔,穿過恩寧路,走過百年老校培正小學,突然有一座宏偉的建築出現在眼前!開始的時候以為只是荔枝灣畔普普通通的配套建築。  慢慢走到建築物的正面才知道,這是新落成的粵劇藝術博物館!透過花窗,看到裡面綠意盎然,古色古香——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
  • 為了這樁盛事,逾200名粵劇名家齊聚廣州
    2019-11-24 08:31羊城派文/羊城派記者 黃宙輝圖/主辦方供圖 通訊員 梁彥蘭11月23日晚,此物最相思——《粵劇表演藝術大全》首發式晚會在廣州大劇院舉行晚會現場全體謝幕《大全》「做打卷」率先出版《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以下簡稱《大全》)的編纂項目於2017年6月啟動,編纂人員對粵劇表演藝術進行追根溯源的發掘和梳理
  • 與前衛藝術混搭表演 傳統粵劇為走近市井百姓主動出擊
    粵劇觀眾一定是老人或者老土的人?一組趣味盎然的戲曲人物街頭照片,一場另類的粵劇與前衛藝術混搭表演,一次粵劇與動漫結合的新嘗試,還有幾場粵劇與詠春校園講座、快閃遊戲……這些「不約而同」的行為藝術,正顛覆著人們對傳統戲劇的認知與觀感。有贊有彈,有理解有費解。儘管有不同的聲音,但藝術家們似乎都意識到,傳統戲劇不再只是殿堂中的風雅,而需要主動走近市井百姓,尋找鮮嫩的生命力。
  • 粵劇藝術博物館館標公開徵集公告
    粵劇藝術博物館項目於2012年3月正式啟動,以建設具有嶺南特色的園林建築精品為目標,精心規劃、精雕細琢,穩步推進,2015年12月底,工程土建結構、設備安裝和園林景觀完成施工建設,2016年6月初完成布展,6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
  •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su_2020年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su資料下載_築龍...
    攝影師:郭景, 張超, 招志雄, 李曉雪   2012年,為保護和傳承廣東省唯一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藝術,廣州市政府決定於荔灣老城區建設粵劇藝術博物館。  廣州市荔灣老城區粵劇藝術博物館,為了更好的傳承粵劇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形式選擇指向了「嶺南傳統園林」。
  • 粵劇文化盛宴:廣州白雲區428名師生同臺展示粵劇傳統教育特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張曉莉 唐芬圖/主辦方提供12月19日,由廣州市白雲區主辦、白雲區同和小學承辦的白雲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教育聯盟現場會暨粵劇文化藝術節舉行。來自白雲區的6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428名師生匯聚白雲區同和小學的搭建舞臺,同臺展示聯盟學校在粵劇傳承教育方面的優秀成果。(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表演粵劇折子戲戲曲舞蹈及創意剪紙秀粵劇是嶺南特有的傳統藝術文化。
  • 2019粵劇新年盛會明後兩晚上演 廣東粵劇院當代表演名家演繹《梁祝...
    2019粵劇新年盛會明後兩晚上演 廣東粵劇院當代表演名家演繹《梁祝·情話》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8-12-27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 梁彥蘭報導:12月28、29
  • ...粵有戲」粵劇與時尚分享會 粵劇大咖與頂級服裝設計師共論國潮...
    當經典粵劇與時尚潮流碰撞在一起,會激起怎樣的火花?12月29日,「國潮起 粵有戲」粵劇與時尚分享會在廣州IFC[M空間]成功舉辦。,結合兒童的視角和觀點創作排練,將眾人耳熟能詳的哪吒故事搬上粵劇舞臺。
  • 曾小敏擔綱粵劇《紅頭巾》8月24日首演,致敬三水女人「下南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圖/廣東省粵劇院粵劇戲迷又有新戲睇!粵劇《紅頭巾》將於8月24日19:30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該劇重現了20世紀初三水女人去南洋當「紅頭巾」謀生的艱辛歷程,表達了對她們的崇高敬意。
  • 寶安新編粵劇《夫人計》將亮相世界級戲劇節
    深圳新聞網訊 受法國阿維尼翁市政府邀請,7月9日至21日,寶安區粵劇粵曲協會將攜新編粵劇《夫人計》亮相世界三大戲劇節之一——阿維尼翁戲劇節。這是今年4月阿維尼翁市議會審議通過與寶安結為友城後,雙方進一步深化文化交流的具體成果。屆時,寶安將向全世界戲劇藝術愛好者展示粵劇風採。
  • 國際粵劇節出新招:英語唱粵劇 網絡小說上舞臺
    南方網訊 名躁一時的網絡小說《悟空傳》改編成粵劇,而金髮碧眼的老外用英語唱傳統粵劇,夠「另類」吧?記者昨天(10月14日)獲悉,這兩場粵劇表演將在第四屆羊城國際粵劇節期間亮相。  「另類」演出吸引新人類  誰說粵劇只是唱給老人聽的?
  • 近200位粵港澳粵劇名家齊聚廣州唱好戲
    文/羊城派記者 羅仕 通訊員 穗外宣開票一小時即售罄!記者從廣州市委宣傳部獲悉,《粵劇表演藝術大全》首發式晚會將於11月23日(周六)19:30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屆時,來自廣東各地、香港、澳門等地的粵劇名家將獻上一場精彩的演出,展現南國紅豆的迷人魅力。
  • 2018粵港澳青少年粵劇藝術交流夏令營廣州開營
    粵劇表演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陳惠婷):每年暑假,粵港澳百名粵劇藝術青少年學員都要通過夏令營共同學習,交流文化。2018粵港澳青少年粵劇藝術交流夏令營日前在廣州開營。學員們在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開展為期六天的粵劇基本功學習。
  • 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如火如荼 粵劇如何傳承與創新?
    優秀劇目展演、華人華僑社團粵劇粵曲聯展、粵劇電影展映、粵劇研討會以及粵劇名師講座等活動,受到粵劇愛好者的追捧。粵劇於2009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今,粵劇入選「世遺」已步入第二個十年。11月29日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粵劇日」,從粵劇節期間的多項活動以及多方反饋來看,新時期粵劇的傳承與發展始終是人們關注的話題。
  • 粵劇進校園 | 粵劇文化體驗活動火熱進行中!
    12月21日下午,廣東粵劇院粵劇文化體驗活動火熱進行中,第一場迎來了暨南大學華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