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文化盛宴:廣州白雲區428名師生同臺展示粵劇傳統教育特色

2020-12-23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張曉莉 唐芬

圖/主辦方提供

12月19日,由廣州市白雲區主辦、白雲區同和小學承辦的白雲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教育聯盟現場會暨粵劇文化藝術節舉行。來自白雲區的6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428名師生匯聚白雲區同和小學的搭建舞臺,同臺展示聯盟學校在粵劇傳承教育方面的優秀成果。(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表演粵劇折子戲

戲曲舞蹈及創意剪紙秀

粵劇是嶺南特有的傳統藝術文化。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嶺南優秀文化,凸顯「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建設工作中,白雲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特色成果。本次活動既是白雲區粵劇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粵劇教育特色成果的展示,更是全區中小學校學習、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一個新起點。

「嶺南粵韻飄香,白雲童心綻放」是本次活動的主題。活動分為「粵劇文化超市」以及「粵劇成果展演」兩個環節。「粵劇文化超市」分有「生」「旦」「淨」「末」「醜」以及粵拍攝六個片區,通過粵劇名劇賞析、非遺文創義賣、粵劇臉譜創作等活動,激發學生們對粵劇的興趣與認識。

在「粵劇成果展演」環節,首先舉行廣州小小文藝志願者粵劇傳承服務基地授牌儀式和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愛心捐贈頒證儀式;接著,展演在聯盟學校師生演繹《梨園盛世》中拉開帷幕,嶺南童謠串燒、戲曲舞蹈、師生創作分享、粵劇折子戲表演等精彩節目匯聚成兒童歡樂的海洋;最後,由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中華全國青年委員吳非凡帶領全體參演人員表演了具有嶺南特色的歌曲《花城歡迎你》。

粵劇文化超市

同和小學教師跨界表演粵劇《神往花城》

白雲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健全學校美育協同發展的機制,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提升白雲區學校美育教育的質量,促進學生個體生命日益豐富圓滿,讓每顆童心自由、快樂的綻放。

謝幕合影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許欽松,廣州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副處長蔡恭良,廣州市白雲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區人民政府主任督學陳秀貞等領導嘉賓,以及相關單位、學校代表共750餘人參加了現場會。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周欣怡

審籤|謝哲

實習生|周嘉穎

相關焦點

  • 為了這樁盛事,逾200名粵劇名家齊聚廣州
    逾200名粵劇名家新秀為1600多名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粵劇藝術大餐。主辦方向廣東粵劇院等單位贈送《粵劇表本場晚會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本次演出以多種藝術手段呈現《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的豐厚內容,通過短小精悍、異彩紛呈的名劇名曲薈萃以及唱念做打表演,彰顯傳統粵劇的鮮明特色和文化價值,展示出當代粵劇人的敬業精神、團結風氣和藝術光彩。
  • 佛山小學開設粵劇特色課程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自從進了粵曲粵劇團後,我對佛山這項傳統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栩玥表示,她以前認為唱粵劇是老人家的活動,但現在她不但積極參加學校的粵劇特色課堂,還會經常在家裡練習,表演給父母看。    在西樵鎮第一小學,每天大課間,學生們都會做極具嶺南韻味的粵劇特色身段操。據悉,身段操結合男生和女生的體態和氣質,把粵劇的基本功融入其中,讓學生在鍛鍊身體的同時也感受到傳統粵劇的韻律和美感。
  • 龍獅、粵劇、風箏……中華文化瑰寶在職校「爭奇鬥豔」
    這些傳承項目有何特色?學校又如何將傳統文化融進職業教育中?記者採訪中發現,學校不僅通過傳統文化項目填補了職業學校人文素養培養薄弱的缺口,還讓這些古老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助力中華文化登上世界舞臺。在公共體育教研室主任張杰看來,職業教育以培養學生技術技能為主,在人文素養培養方面比較薄弱,尤其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業教育的研究成果較少,成功案例不多。
  •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su_2020年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su資料下載_築龍...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su專題為您提供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su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su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實景照片 位置:廣東 廣州 設計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歷史環境保護更新研究所)、 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攝影師:郭景, 張超, 招志雄, 李曉雪   2012年,為保護和傳承廣東省唯一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藝術,廣州市政府決定於荔灣老城區建設粵劇藝術博物館。
  • 大型粵劇《梁啓超》公演
    粵劇《梁啓超》劇照花城文藝風景線昨(15日)晚,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廣州粵劇院全新創排的大型粵劇《梁啓超》在廣州友誼劇院盛大公演,本次演出為「文旅薈萃 樂享廣州——廣州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表演樣式上,該劇最突出的特色是對傳統戲曲的「多時空同臺」樣式的繼承和發展。比如第六場,反派持槍威脅,學生勸梁啓超離開險境,梁啓超從「蕭蕭風雨滿天地,飄然一身如轉蓬」的蕭瑟,唱到豪氣幹雲的「掉頭不顧吾其東」,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緊接著,光線變暗,李蕙仙從舞臺左側出,與梁啓超對唱,訴說了夫妻離別後的相思和掛念。隨後,舞臺左側後方,披著龍袍的袁世凱的背影出現。
  • 廣州全力打造中國粵劇文化中心,粵劇院新址7月前建成使用
    頂層設計: 拓展粵劇文化傳承發展空間 粵劇是廣東傳統大戲,也是廣府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站在歷史文化名城的高度,振興粵劇,廣州責無旁貸。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發布,珍貴音頻多為當年粵劇名伶原唱...
    當天上午,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廣東粵劇促進會承辦,廣州粵劇院協辦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據悉,接下來12月8日將舉行新書首發式晚會,12月9日將舉行研討會。
  • 專訪|《粵劇表演藝術大全》主編倪惠英
    我經歷過粵劇的輝煌。1978年,廣州粵劇團開排《楊門女將》,這是樣板戲之後傳統戲劇的第一次復興。演出盛況空前——中山紀念堂連演一個月,觀眾還要通宵排隊。那時,兩張粵劇票是很貴重的禮物。我也經歷過粵劇的低潮。後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戲曲文化遇到極大的衝擊。
  •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怎麼去?粵劇博物館地鐵站是哪個?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怎麼去?粵劇博物館地鐵站是哪個?  行走於荔枝灣畔,穿過恩寧路,走過百年老校培正小學,突然有一座宏偉的建築出現在眼前!開始的時候以為只是荔枝灣畔普普通通的配套建築。  慢慢走到建築物的正面才知道,這是新落成的粵劇藝術博物館!透過花窗,看到裡面綠意盎然,古色古香——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
  • 在金牌講解員的帶領下,雲遊粵劇博物館
    「夕照對岸,會聽著粵韻輕唱,霧散見朝陽,高聲走貨出港......」9月25日,一首展現廣州港繁華景象的國風歌曲《風伴廣州港》,在粵劇藝術博物館中唱響。珠江、越秀山、西關騎樓等各類嶺南文化符號,以及世界級非遺粵劇,都在這首歌曲中得到新鮮演繹。
  • 粵劇藝術博物館館標公開徵集公告
    一、粵劇藝術博物館簡介粵劇藝術博物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127號,是廣州市和荔灣區結合舊城改造,著力打造「戲曲之鄉、魅力西關」文化品牌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她的落成是保護與弘揚傳統文化遺產,建設文化強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舉措。
  • ...弘揚粵韻 珠海粵劇粵曲進校園 1.3萬中小學生感受傳統戲曲藝術...
    1500名師生觀看了由珠海市戲劇曲藝家協會會員帶來的粵劇折子戲《紅線盜盒》《三岔口》《美猴王孫悟空》等,了解生旦淨末醜行當的劃分。粵劇班的孩子還進行了表演展示。   中國戲曲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傳承的重要載體。
  • 粵劇又一典籍問世!《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將於12月8日首發
    在發布會上,該書編委會名譽主任黎子流、《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主任陳建華、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劉瑜梅等分別發言。小神鷹、郭鳳女、曾小敏、吳非凡、黃春強現場表演了粵劇《趙子龍催歸》「甘露寺」選段、粵劇《苦鳳鶯憐》之「我叫做崔鶯娘」等精彩節目。
  • 2018粵港澳青少年粵劇藝術交流夏令營廣州開營
    粵劇表演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陳惠婷):每年暑假,粵港澳百名粵劇藝術青少年學員都要通過夏令營共同學習,交流文化。2018粵港澳青少年粵劇藝術交流夏令營日前在廣州開營。學員們在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開展為期六天的粵劇基本功學習。
  • 粵劇進校園 | 粵劇文化體驗活動火熱進行中!
    12月21日下午,廣東粵劇院粵劇文化體驗活動火熱進行中,第一場迎來了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 廣州荔灣區舉辦「西關新活力」2020年文化體驗月系列活動
    ,由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西關新活力」2020年荔灣區文化體驗月系列活動在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恩寧路、廣州文化公園等地舉行。系列活動包含文藝演出、讀書活動、文化講座、非遺展示等10餘項活動。
  • 超3000名海內外「粵劇人」參演 第八屆羊城粵劇節開幕
    11月17日晚,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在廣州大劇院開幕。自開幕當天至25日,羊城粵劇節將不間斷推出優秀劇目展演、華人華僑社團粵劇粵曲聯展、粵劇電影展映、粵劇研討會以及粵劇名師講座、藝術沙龍等活動。
  • 2019廣州荔灣粵劇嘉年華即將閃亮登場
    2019廣州荔灣粵劇嘉年華即將閃亮登場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2019-06-03 金羊網訊 記者李煥坤報導:仲夏時節,草木蔥蘢。隨著端午假期漸漸臨近,粵劇藝術博物館也將迎來開館3周年紀念。
  • 近200位粵港澳粵劇名家齊聚廣州唱好戲
    記者從廣州市委宣傳部獲悉,《粵劇表演藝術大全》首發式晚會將於11月23日(周六)19:30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屆時,來自廣東各地、香港、澳門等地的粵劇名家將獻上一場精彩的演出,展現南國紅豆的迷人魅力。據悉,《粵劇表演藝術大全》是在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由廣州市宣傳、文化部門和粵港澳粵劇界攜手合作的一項具有保護、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藝術之深遠意義的重大文化工程。今年喜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粵劇成功申遺10周年,《粵劇表演藝術大全》陸續出版發行,特隆重獻上這臺題為「此物最相思」的首發式晚會。
  • 嘆早茶,賞粵劇,廣府文化你知多少?
    廣府文化是什麼?即粵語文化地區之中的一個地域文化,包含粵語,粵劇,騎樓,早茶文化等等。廣府文化內涵豐富,你印象最深的廣府文化是什麼呢?粵劇一提起粵劇,你是不是以為這些「老掉牙」的曲藝,只有老一輩才會喜歡?其實走在廣州的大街小巷,無論是老人還是三歲小孩都能聽到粵劇的哼唱。粵劇,現已有200年的歷史,又被稱為「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是嶺南地區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