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女性在生產的過程中,想必最多的感覺除了痛還是痛。宮縮的疼痛,開宮口的疼痛,胎兒擠壓產道的疼痛,這些疼痛都會貫徹整個產程。
如今對於分娩知識的普及,很多準媽媽對於生產痛還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的,但在實際情況下,生產的過程除了痛,產婦還會有一些其他的感受。
前段時間閨蜜生寶寶,我前去看望,產後的閨蜜氣色不錯,看來身體恢復也很好。當我問起她對於生孩子的感受時,閨蜜竟然說出了讓我十分詫異的話。
據閨蜜說:之前總聽說生娃十分痛,把自己嚇得不輕,但後來親身經歷了之後才發現,生孩子的過程並非之後痛感,還有幾個瞬間讓人感覺特別的舒服,甚至感覺很「爽」。
1) 孩子從產道「衝出來」的放鬆
之前就聽到一位媽媽這樣形容把孩子生出來那一刻的感覺:就像是「千年宿便」被排出,隨著羊水和寶寶「呼啦」一下同時被娩出,肚子也空了,宮縮的疼痛感也消失了,那種感覺簡直是「如釋重負」,太爽了。
從生理上來講,產婦在宮口全部打開後,確實會有一種排大便的下墜感,這樣的感覺會讓產婦下意識地用力,進而把胎兒分娩出來。
產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胎頭對於宮頸和肛門周圍壓迫造成的,而這時醫生往往不會讓產婦過於用力,防止用力過度而導致產道撕裂。
所以在分娩的過程中,無論何時產婦都要聽從醫生的指揮,萬不可隨意自己使用蠻力。
2) 剖腹產術後通氣
對於剖腹產的產婦,自然無法感受到分娩一瞬間的「爽」,但在產後恢復的過程中也會同樣經歷一次「爽感」,那就是「排氣」的過程。
剖腹產的產婦在術後,是不能進食的,只有在排氣之後,才被允許吃東西。這是因為排氣是手術成功的標誌,手術過程中,麻藥會影響腸胃的蠕動,而排氣也是腸胃功能恢復正常的表現。
在產後,很多產婦都是筋疲力盡,飢餓難耐,但即使再餓,也不能進食,要等到身體排氣,所以這樣的過程也是十分煎熬的。
而終於等到排氣的那一瞬間之後,產婦也會覺得自己終於解放了,可以進食,雖然排氣時有些尷尬,但比起餓肚子,也就覺得算不上什麼了。
這裡給剖腹產術後的產婦一個小建議:剖腹產術後,可以嘗試喝一些蘿蔔水,可以幫助產婦通氣。
3) 奶水突然通了
在產後,一些寶媽就面臨「不下奶」的情況,胸部又脹又疼,甚至會疼的無法入睡。
之後在家人的種種通奶湯水的安排下,奶水終於通了,在通奶的那一瞬間,寶媽瞬間就感覺舒服很多,孩子也有母乳可以餵養了。
1. 有種「輕飄飄」的感覺
產婦在生產之後,尤其是順產後,由於身體缺少了一些重量,會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甚至走路也會重心不穩,腳踩不實的感覺。
這是因為整個孕期,身體已經習慣了長期「負重」的感覺,一旦孩子出生後,身體減輕了負擔,自然就會有種「輕飄飄」的感覺。
2. 呼吸順暢
在孕期,胎兒在發育的過程中,會迫使子宮壓迫到周圍的器官,尤其是孕後期後,準媽媽總是會感覺到胸悶,呼吸不暢。
而孩子出生後,這些器官又有了足夠的空間,自然就會覺得呼吸舒暢了。
3. 滿滿的幸福感
雖然整個孕期和生產的過程都是辛苦的,但媽媽看到寶寶的那一刻,內心還是滿滿的幸福感,母性的本能會忘記所有的疼痛,幸福感油然而生。
寫在最後:
生孩子的過程看似全程疼痛,但經過千辛萬苦,產婦也終將會在努力之後,體會到苦盡甘來的「爽感」。
今日話題:你在生娃時,有過上面幾種感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