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家樂福在中國連鎖超市業有巨大的歷史地位,我曾經很多提到家樂福是中國連鎖超市的老師,所有經營情況不錯的地區性本土連鎖超市或多或少都有家樂福的影子,都學習過家樂福、都聘請家樂福的管理人員。
9圖說超市1:老去的家樂福
家樂福從興到影響力一天不如一天,是有分界線的,應該2006年左右,主要應該是關於集權與區域分權的處理上,大量的精英流失……後來便沒有停止折騰。【零售人必讀】家樂福為什麼失去優勢:深刻反思
這幾年,家樂福也試圖改善內部生態,重新定義企業形象,從 【家樂福】中國新旗艦--北京四元橋店開業--保守的創新--難再成行業標杆 開始,後來拓展了便利型超市 Easy-【家樂福】加大物流投資力度推「小而美」業態Easy--社區便民超市 ,但總體來說沒有重新樹立家樂福在連鎖超市的領導地位。
從馬老師到盒馬金橋店嘗過超市現場加工的帝王蟹開始,新零售的概念就鋪開來,全國各地也興起了舊店改造熱潮--很多地區性連鎖超市在新店或改造的門店中增加了餐飲及類別。
家樂福天山路店是家樂福聯手騰訊打造的智慧門店,但從我現場的觀看及購買體念來說,沒有什麼驚人的地方,倒是覺得不倫不類的。
在賣場設計中,家樂福並沒有像盒馬及永輝那樣,將超市與餐廳嚴密結合,最可笑的是自助結帳,之後,不是像盒馬與超級物種那樣可以拿東西走了,而是要在出門前排隊經過服務人員用手機掃碼核銷後出門--這是何必呢?要是怕丟東西,就別弄這一套……不過從雜貨區的排面來看,家樂福依然是超市行業功底最為深厚的企業,這一點,較我們大多數本土連鎖企業,都要強很多。
不過別人是瑕不掩瑜,但我個人認為家樂福這個店卻談不上什麼智慧--沒有智慧,只看到放不下過去的思維,及若隱若現內部利益的糾結。
前幾天朋友圈及網站上都有家樂福與騰訊聯手打造智慧門店的信息,如下圖就是,不過這種信息,我只能稱為廣告。
打 個廣告
為了搞清楚,家樂福這家店有什麼不同,我特地到天山路參觀了一下,近地鐵口,周圍居民區不少,位置總體還是不錯的。
各個通道、入口都有家樂福的指示牌--家樂福的指示系統也是本土連鎖超市早年集體學習模仿的。
家樂福新的視覺體系放棄原來的紅藍結合的個性,選擇更加柔和的橙色。
賣場設計中的貨架區對於家樂福這種老牌企業來說,那是小菜,不過我們從平面圖看,與10年、20年前的賣場動線沒有什麼創新,當然創新有時並非必要。從圖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幾乎很少的堆頭,改用端架為主陳列促銷商品。
到了賣場入口--家樂福、微信支付--智慧零售旗艦店
到處有微信掃碼購
上海這種城市 ,網購太厲害,超市的百貨、雜貨區人都不多
家樂福的排面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這點依然值得大家學習
貨架區沒有轉多久,直接到生鮮區去,從這裡可以看到,牆面的裝飾非常的簡單,空白的地方大多數刷的是灰色
是不是有點過於簡單了?
家樂福經典的『省』字POP,原來不是這 樣的,很多超市還在用
到生鮮區了
我覺得遠處看去,光線用的不好
走近看,還可以
蔬果區人氣還不錯,但還是中老年居多,現在的超市有兩大最嚴重的問題:員工的老齡化和顧客的老齡化。
生鮮區除了裝修不同了,好像看不出什麼改變
在蔬果區看到怡顆梅,這批貨裡有爛的
我不得不說,老外也學壞了,不是說這檯面上的藍莓和樹莓有壞的,而是前兩年怡顆莓每盒都大小均勻,現在可好,大小裝一塊了。現在國產藍莓的產量這麼大,百年品牌居然不分大小裝盒,這也是自殺--零售商、消費者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收銀區,可以提供送貨服務
牆上有還有用微信掃碼購物的流程--不需要自助收銀機,用微信小程序就可以
這就是自助結帳機
這個比較坑爹,自己完成結帳付款後,還要在門店等服務人員用家樂福的手機掃碼核銷才能出門
就是這樣,人多的時候得排隊,人少的時候服務人員要把你手裡的商品點一遍……
最爛的應該是餐飲區域了,一個品牌的面積都非常的大,簡直像招商困難,沒有辦法了。
大家在這個平面圖上可以看到,右邊淺橙色的區域,中間那兩個面積得多大?
這是令我匪夷所思的,這麼大的面積,就這點品牌,又不與超市區域緊密結合起來,這生意怎麼能做起來?依然是20年前的行業領導者思維。
看看這個鍋盔面積有多大?幾平方就夠的項目……
最後是互動體驗區,工作人員不在,自己試了幾次,沒體驗成
對了,那個拍照的影子就是我
智慧在哪裡???就是用個小程序,就是也可以送貨?我估計騰訊並不會對這樣的店滿意
好像是拍廣告的,這個倒是挺起勁的,有什麼用呢?
還是那句話,有這麼時間折騰這業態、那業態,不如把採購部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