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發展史:從中本聰在比特幣創世區塊裡留下的那句話開始

2020-12-17 金色財經區塊鏈

上期的文章中,我們說到了蒂姆·梅(Tim May),說到戴偉,說到亞當·巴克(Adam Back),說到了很多比特幣誕生前的先驅們。正因為有他們,比特幣才有了誕生的基礎,現在,時間終於來到2008年!

2008年

對於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來說2008都是特別的,有眾志成城的抗震救災、有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還有創造歷史的美國大選以及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就在這不平凡的一年即將過去的時候,11月1日某個或者某幾個化名(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的人,在密碼朋克的郵件列表中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文中詳細描述了如何去創建一套去中心化、去信任的交易體系。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10年前,如果戴偉博士沒有把B-money停留在白皮書階段,也許20年後比特幣的時代就會變成B-money的時代,回望歷史,我們覺得B-money是因為沒有解決雙花問題而擱淺,但實際上也許僅僅只是缺了一份代碼。但是相較於後世一份白皮書十頁PPT就敢融資十幾億的項目而言,戴博士只能用厚道形容了。

與B-money不同,在比特幣白皮書問世前,中本聰就已經在著手開發比特幣的原始碼,在他發給Hal Finney的郵件中,就明確表示了「我的代碼比我的白皮書牛逼!」

就這樣,2009年1月3日,中本聰開發出首個實現比特幣算法的客戶端程序,並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比特幣正式宣告它的誕生。

比創世區塊更加出名的是中本聰留下的那句話:

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這句話來自於是當天的泰晤士報頭條:

原文是說英國的信貸壞帳和銀行的系統性風險讓央行頭痛,而在很多的解釋中,都把這句話當做了中本聰對全球的金融體系的諷刺,其實是有些過度解讀了。將這句話作為時間戳,與現實世界對照的意義更大些。

順帶一說,聽過這句話的人多,親眼看到過這句話的人沒幾個,這句話其實藏在coinbase參數裡。

後來coinbase的參數也成為了記帳的廣播方進行自我聲明的方式。而收到創世區塊50個BTC獎勵的地址,至今都會有陸續收到各種小額轉帳。

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

如果中本聰要證明自己是誰,只要動用該地址裡的轉帳就OK,所以,關於中本聰是誰的所有傳聞,其實當做娛樂新聞來看就行。

這裡也要和大家強調,最初的這50個比特幣是無法被交易的,因為這筆交易並不在交易資料庫中,也就是說,這50個比特幣沒有交易來源,所以不是合法的UTXO(未花費交易輸出),當然也無法被交易。

2019年1月9日,中本聰向密碼朋克郵件列表裡發送了比特幣的第一版客戶端Bitcoin v0.1.0,並邀請大家建立節點來幫助比特幣網絡正常運行。

曾經提出可重用工作量證明的Hal Finney第一時間運行了比特幣的客戶端,並與中本聰在郵件中交流相關的技術問題,而中本聰在測試時給哈爾芬尼轉的10個幣,成為了比特幣世界的第一筆交易。

Hal Finney,2014年8月因漸凍症去世

這筆交易只是證明了交易系統的可行,並不代表比特幣開始有了價值,但是比特幣已經在一小群密碼朋克中悄然傳播開來。

2009年10月,一個名為新自由標準(New Liberty Standard)的小網站確定了比特幣和美元的匯率,用計算機耗電量折合美元,然後除以挖到的比特幣,最後得出了:1美元=1309.03比特幣

隨後,用戶MarttiMalmi在該平臺以5.02美元的價格購買了5,050 BTC,比特幣的最初價格應該是0.001美元。

但是,在這個時間,對大多數人而言,比特幣依然只是一個極客玩具,其價值約等於一文不值!

2010年5月18日,在中本聰創建BitcoinTalk論壇中,一個名為Laszlo Hanyecz的程式設計師發帖稱:

「用比特幣換披薩?」

Laszlo說:「我會花1萬比特幣來買一些披薩,比如兩個大份的。你可以自己製作披薩,並帶到我的住處或在某個訂購的地方幫我訂一份......」

帖子響應者寥寥無幾,終於,4天後5月22日,Laszlo發出交易成功的炫耀帖,表示已經和一個叫Jercos的哥們完成了交易,成功換到了價值25美元的打折披薩,Laszlo按照約定和Jercos交易了10000枚比特幣(區塊高度57043)。

Laszlo只是認為自己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但比特幣而言,這時它第一次打通虛擬與現實的邊界,比特幣有了第一個公允價格:0.0025美元。

而後來的事情,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這兩塊披薩成功成了世界上最貴的披薩,最貴的時候價值1.8億美元。而交易的這天,5月22日,成為了區塊鏈行業的披薩節。

世界上最貴的披薩,沒有之一

雖然Laszlo也是最早開始GPU挖礦的人,但現在依然不是富翁,過著普通安定的生活,不過作為吃過這個世界最貴披薩的人,很多問題還只能他來回答,比如:

幾百萬的披薩好吃嗎?

幾千萬的披薩好吃嗎?

幾億的披薩好吃嗎?

2010年7月,比特幣首次被科技媒體Slashdot報導,大量用戶湧入開始了解、研究比特幣,未來區塊鏈行業的三位大神級人物即將登場:

Jed McCaleb

eDonkey的創始人Jed McCaleb第一次在看到比特幣白皮書後就被其分布式構架所吸引,從而投身此行業,7月18日上線了全球第一個交易所Mt.Gox門頭溝交易所,創立半年後自己轉手賣了,因為他開始做自己認為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創建一個名叫瑞波Ripple的項目,然後再創建一個叫恆星Stellar的項目……

ByteMaster

ByteMaster,BM,本名Daniel Larimer,這個時候正活躍在論壇裡和中本聰互懟,3年後他將開發第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所——Bitshares,6年後開發Steem以及第一個鏈上社交應用Steemit,8年後,EOS公鏈上線,BM成為連續成功開發三個去中心系統的區塊鏈創業者。

Vitalik Buterin

第三位大神Vitalik Buterin,剛剛才刪除了他的魔獸世界,開始撰寫關於比特幣的文章賺取稿費,4年後,這位真正的天才將創立第一個圖靈完備的區塊鏈系統,並親手開啟Token經濟的序幕……

2010年11月,比特幣價格達到0.5美元。2011年2月,比特幣與美元同價,6月,比特幣已經達到31美金,之後迅速下跌至2美金。

如此空前的漲跌幅僅僅是個開始,2013年,比特幣從年初的13美金,直接漲到了1147美金,在之後3年中,比特幣開始不斷的反覆,一度跌至200美金,於是更多的媒體報導了比特幣,當然,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在宣布比特幣的死亡,僅2014年到2017年,就有200多篇文章宣告了比特幣的死亡。

2017年,比特幣用全年1700%的漲幅刷了一波存在感。在2018年好好的熊了一年後2019,比特幣再次從3300美金漲到了10000美金。

未來會怎樣,我們真的無法預知

經過十年孕育期

比特幣誕生了

跨入十年的發展期

這個載著密碼朋克夢想的新生兒

正在好奇的接觸這個世界的一切

並嘗試給世界留下一些淺淺的印記

我們看到區塊鏈被更多的人接納理解

我們看到投資者將加密貨幣看做次時代的風口

當然,我們也看到浮躁且盲目的市場期待

回望初心

也許我們更應該期盼這個新生兒的成長

一切都還尚早

又何必如此急切的給比特幣

給區塊鏈一個定性呢?

相關焦點

  • 從區塊鏈到比特幣
    交易記帳由多個節點共同完成,而且每個節點記錄的都是完整的帳目,每一筆交易都會被廣播到網絡中,而這筆交易也會以隱藏交易者、交易用途的方式被公開。雖然沒有中央伺服器進行交易監管,但分布式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對交易進行審核與監管,有權投票交易是否合法。這種監管會導致在網絡開始將你的交易加入一個區塊來確認該交易到你可以使用接收到的比特幣之前有一個平均 10 分鐘的延遲。
  • 比特幣是什麼?5分鐘了解比特幣的基礎知識
    比特幣(Bitcoin)是在2008年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所發表的論文」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端對端電子現金系統)中所提出的概念,並在2009年1月3號正式上市,也就是創世區塊正式誕生(創世區塊就是區塊鏈的初始區塊
  • 中本聰: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是比特幣的信仰
    4.智能合約   1994-1995年,Nick Szabo提出「智能合約」構想,在被懷疑是中本聰本尊的長名單裡,Nick Szabo長期排名第一。   我想,如果當時全世界都拋棄了中本聰,那比特幣還會出現嗎?如果沒有對比特幣的信仰,那區塊鏈技術還有機會發展到現在嗎?   It's hard to say.   哈爾·芬尼開始幫助中本聰,他是第一個運行比特幣系統的人。
  • 中本聰發明比特幣時住在倫敦,你信不信?
    大俠已去,江湖只留下傳說!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在2011年4月離開社區後,留下了太多迷案。不過他在從事比特幣工作時,仍有很多蛛絲馬跡,可對他的下落進行深入研究。在中本聰自己創建的加密郵件列表和比特幣郵件列表上的34封電子郵件中,他討論了該項目的長度,很多人關注雙花問題以及比特幣的解決方法。由於中本聰發送給一部分人的電子郵件,無法驗證其時間戳是否使用UTC格式。因此,本研究僅使用加密和比特幣郵件列表中的數據。
  • 比特幣10年 | 中本聰憑什麼讓我們找了7年?
    沒有中本聰主導的比特幣,已經運行多年,這是不是意味著:比特幣不需要中本聰?區塊鏈項目也不需要領袖人物?但如果這樣,中本聰憑什麼讓我們找了7年?1給中本聰畫像一直以來,比特幣追隨者們對中本聰的了解,僅限於他活躍過的密碼朋克和密碼學郵件組裡留下的痕跡。
  • 區塊鏈和比特幣對學術研究有什麼影響
    至少我們可以推測,反對比特幣的敘事之戰在財務上是有偏見的。 儘管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那些試圖將比特幣相對於區塊鏈的潛在價值最小化的人,在BTC開發的幌子下,在致力於拆除比特幣的其他人的幫助下,取得了輕而易舉的成功。除了大型金融結算之外,比特幣的前景黯淡,原因在於不願擴大規模,以及比特幣的許多功能和能力被移除與限制。
  • 澳本聰100億美元比特幣訴訟案,法院決定庭審
    自2018年以來,澳本聰與其前同事大衛的胞弟艾拉,就大衛留下的100億美元比特幣遺產,在法院上唇槍舌戰。由於澳本聰四處宣稱他就是中本聰本人,也因此遭社群唾棄並被戲稱作澳本聰。這場官司糾紛要追溯到2013年,當時染病逝世的大衛,在生前與澳本聰共同開採了110萬枚比特幣。
  • 金色觀察|比特幣減半倒計時160天:2020年還有這些事情值得期待
    減半元年無論你承不承認,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的肯定會成為加密貨幣行業中最被熱議的話題,圍繞這個話題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爭議。減半全稱為「區塊獎勵減半」,中本聰在初始代碼中設定,每挖出21萬個區塊,獎勵就會減半。
  • 比特幣區塊鏈的數據結構是個什麼樣子的
    我們回到兩個人轉帳交易的過程中,去理解比特幣區塊鏈的數據結構。 我發起一筆交易,即我向整個區塊鏈網絡廣播,我和你兩個人想進行這筆交易:我向你的地址中轉入一筆比特幣,無須你的許可。 但只有當這筆交易被打包進最新的比特幣區塊中時,這筆交易才真正完成。通常來說,當在一筆交易所在的區塊之後又增加 5 個區塊,即包括它自己在內一共經過 6 次確認時,這筆交易可認為被完全確認。
  • [投稿]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個,到底為什麼?
    比特幣其中一個有爭議的屬性就是它的固定供應量,這一屬性保證了它不會通貨膨脹的基本設計理念,也成為了最近8年來瘋漲萬倍的關鍵因素。但是2100萬的總量上限到底為什麼呢?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中本聰寫在算法裡的,固定的數額,可是他這麼設計的原因確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出於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比特幣2100萬的總量為什麼這麼設立。
  • 對話真本聰——關於DeFi比特幣跨鏈解決方案的看法
    Daniel:首先,我的理解是區塊鏈只有一個行業,就是金融,因為區塊鏈本身就是設計用來解決金融問題的,區塊鏈出現之前,網際網路只有一個行業沒有顛覆,加上區塊鏈,可以做到了。區塊鏈可以+很多東西,藝術品、數據、遊戲等等。但仔細想,解決的還是藝術品、數據、遊戲中的金融問題。
  • 吳志峰,田惠敏:比特幣白皮書
    歡迎您繼續收聽,由吳志峰博士和田惠敏博士聯合推出的《區塊鏈論綱》系列文章,今天推出第3篇——《比特幣白皮書》。2008年的美國發生金融危機,波及到世界各地,各國法定貨幣大幅貶值,人們手裡的錢變得不值錢了。
  • 比特幣和它的「兄弟們」:分叉幣系列大盤點
    第一,比特幣區塊大小開始限制和影響比特幣的發展隨著比特幣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挖出的比特幣越來越多,使得比特幣的區塊開始造成擁堵,網絡處理速度愈加緩慢。隨著越來越多人參與比特幣的發展,比特幣自身的性能亟需優化。
  • 多位早期比特幣礦工否認2009年地址轉出的50枚比特幣與他們有關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區塊律動BlockBeats律動BlockBeats 消息,昨晚比特幣早期挖挖礦地址突然轉移出 50 枚比特幣,這引發了加密社區的熱烈討論。 Whalealert 甚至發推特認為這或許是中本聰的早期地址,但隨後被眾人否決了這個猜想。
  • 解密中本聰:一個人用一臺電腦挖出110萬個比特幣?
    7 年解密「中本聰」中本聰在 2009 年留下比特幣後就消失無蹤。中本聰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他當時是如何挖出比特幣的?圍繞著「中本聰」,後來的人們有很多疑問。2013 年 4 月 17 日,勒納在發表的第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中本聰的挖礦代碼對 ExtraNonce 欄位的增量與默認比特幣代碼的增量不同,這使得他得以發現中本聰的挖礦特點。
  • 「加密大佬」為比特幣喊單,OKEx帶你回顧比特幣起源
    比特幣時代已到Galaxy Digital創始人邁克·諾沃格拉茨(Mike Novogratz)最近探討了機構投資者開始對比特幣產生興趣的問題,他表示如果機構投資者現在還不入場的話,他的公司就會把比特幣都「吸光」,因為現在就是比特幣的時代。
  • 比特幣的挖礦原理(比特幣是如何產生的?)
    比特幣可以用來在比特幣網絡裡轉帳或購買產品和服務。不一樣的是,在論壇和遊戲裡,論壇管理員或遊戲運營商(也是管理員)可以給用戶積分或扣除用戶積分,管理員擁有至高無上的權限。在比特幣網絡裡,由於是去中心化的,沒有任何管理員,應該獲得多少積分是通過比特幣軟體來定義的,同時因為比特幣軟體是開源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閱讀其代碼,了解比特幣運行原理和獎勵規則。
  • |比特幣秘史(二十四)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哈希派作者| 哈希派-LucyCheng大家都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是區塊鏈領域最大的迷案;那麼問題來了,他又是如何在網絡發達的現如今成功隱身的呢?Bitcoin.org域名註冊於2009年8月18日比如說,那兩個沒能給出任何有用信息的域名。根據歷史資料顯示,中本聰早在上線比特幣項目之前就註冊了http://bitcoin.org的域名,同時保護性地註冊了http://bitcoin.net。
  • 核心開發者宣稱比特幣失敗 清貨離場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
    他是一名英國程式設計師,兩年前,他辭去了在谷歌(微博)的工作,開始一心一意開發比特幣。但是現在,他感到有些絕望。他說比特幣已被中國控制,而比特幣賴以生存的網絡「正瀕臨技術崩潰的邊緣」。「我們現在已沒有理由相信,比特幣能比現有的金融系統做得更出色。」赫恩撰文說,「它的基礎已崩潰。無論它在短期內的價格如何變化,它在長期內的價格走向將是持續下行的。
  • 比特幣發展十年,中文社區倒退十年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挖出標誌著比特幣順利誕生,也開啟了全新的貨幣時代。中本聰將當時泰晤士頭條留在了創世區塊上。回顧比特幣過去的十年,正如比特幣開發者Jimmy Song在推特總結2018年比特幣發展時候所說的經過十年的發展,比特幣已經成為世界都在探討的新型貨幣體系,比特幣已經在其它加密貨幣群體中脫穎而出,並將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