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如何變清波?記者實地探訪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

2020-12-23 太原日報

圖為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二步工程生物池 付明麗 攝

5月19日上午,在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二步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廠區道路修繕工作。記者跟隨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二步工程項目經理張均來到生物池區域,站在池子上往下看,9米深的池子裡,黑色的汙水從進水口翻湧而來,激起白色的泡沫。

5月15日,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二步工程正式通水運行,日處理汙水20萬噸。據張均介紹,一期一步工程已於2018年12月29日通水運行,日處理汙水15萬噸。目前二步工程還在進水工藝調試階段,出水達標後進行三個月試運行,之後將正式投入運營。

圖為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一步工程出水口 付明麗 攝

「這些汙水主要是來自太原南部區域的生活汙水,經過一系列處理後,水質可以達到Ⅳ類水標準,然後排入汾河。」張均告訴記者。

那麼,汙水是怎麼變成清水的呢?張均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管網輸送的汙水先進到粗格柵,好比你打了一盆髒水,第一步要先把上面的漂浮物等固體垃圾過濾掉,這就是粗格柵的作用。

汙水裡有很多泥沙需要沉澱,汙水從粗格刪流出經過細格柵和曝氣沉砂池後,體積較小的泥沙等固體垃圾也將被過濾掉……

經過預處理後,水到達生物池。生物池是去除汙水中氮、磷和有機汙染物的重要環節。在這裡,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菌種就會把有機汙染物給「分解吃掉」。

之後,水進入MBR膜池,它的原理就跟家裡的淨水器一個道理,只不過這是一個大型淨水器。

圖為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二步工程膜池 付明麗 攝

張均介紹,二步工程比一步工程更為先進,它運用到了MBR汙水處理工藝,利用孔徑1微米的濾膜對汙水混合液進行泥水分離,出水水質優質穩定。此外這種工藝將傳統汙水處理的曝氣池與二沉池合二為一,可大幅減少佔地面積。

在出水口,記者看到,清澈透明的水流穿過藍色瓷磚砌成的出水渠,汩汩排入瀟河,最後匯入汾河。「處理後的水可以用來灌溉、城市綠化、道路養護等,對汾河的水質也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張均說。

圖為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平面圖 付明麗攝

據太原市城管局、二級調研員王保定介紹,太原市南部地區排水設施較為落後,一些未經處理的生活汙水和經過處理後仍超標的汙水,過去曾經直接或間接排入汾河,成為汾河太原段的主要汙染源之一。

為了儘快改善汾河南部水體環境,同時解決太原南環過境高速以南、汾河以東太原界內區域的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太原市啟動了太原汾東汙水廠一期工程,該工程位於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東裡解村,佔地面積205.65畝,為地上汙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為日處理35萬噸,目前是太原最大規模的汙水處理廠。

此外,太原市將根據城市需求,適時啟動二期工程,建成後汙水處理總規模將達到日處理54萬噸。

「汾東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對提升太原市城市南部汙水處理能力意義重大,將為6月底前汾河流域國考斷面全面消除劣Ⅴ類水環境治理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王保定介紹說,三年來,太原市下大力解決汾河太原斷面水質問題,有序推進了雨汙分流、截汙納管、九河治理、汙水處理廠的新建擴建和提質增量。

圖為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河面 董童 攝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人口密集區、糧棉生產區、經濟發達區。汾河養育了41%的山西人,是山西的「母親河」。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提出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要求。

時隔近三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考察汾河水治理及兩岸生態保護、城市環境建設等情況。習近平指出,治理汾河,不僅關係山西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也關係太原乃至山西歷史文化傳承。

近年來,山西先後出臺有關規劃,全面啟動汾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汾河流域13個國考斷面中,劣V類水質斷面由8個減少到3個。此外,汾河水量漸豐,地下水位連續10年回升。

今年,山西將繼續通過沿線城鄉截汙納管、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措施,確保6月汾河流域水質全部退出劣V類,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西頻道 付明麗

相關焦點

  • 廣州增城:「花園式」汙水處理廠讓濁流變清波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朱卓東、鍾林威):剛剛完工驗收的廣州市增城區永和汙水處理廠四期工程(新塘鎮永和汙水處理二廠),完全顛覆大家對汙水處理廠的傳統印象——十多道汙水工序基本封閉式進行,整個廠區聞不到一點臭味
  • 每日5萬噸濁流變清波!增城永和汙水處理廠四期工程投用
    碧波盈湖、魚翔淺底、藍天白雲相映成趣……走進日前剛完工驗收的永和汙水處理廠四期工程(新塘鎮永和汙水處理二廠)看到的是與刻板印象中的汙水處理廠完全不一樣的景致。目前,這座高標準、高規格建設的「花園式」汙水處理廠,每日可讓5萬噸濁流變清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廣州「花園式」汙水處理廠:每日5萬噸濁流變清波
    增城新塘鎮永和汙水處理二廠的人工溼地。增城區委宣傳部 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5月12日電 (程景偉 朱卓東 鍾林威)走進廣州增城永和汙水處理廠四期工程(新塘鎮永和汙水處理二廠),10多道汙水處理工序基本封閉式進行,幾乎聞不到臭味。在汙水處理最後一環的人工溼地上,只見碧波盈湖、鳥語花香。目前,這座「花園式」汙水處理廠建成並投入使用,每日可讓5萬噸濁流變清波。
  • 記者實地探訪青島海泊河:萬噸汙水溢流盼治理
    記者實地探訪青島海泊河:萬噸汙水溢流盼治理 來源:大眾網   作者:王琨   2013-07-11 15:40:00
  • 濟南泉城廣場北側護城河水變渾?記者實地探訪
    那麼,濟南護城河水變渾濁,到底是因為雨水、汙水混入,還是另有其因?11月18日、1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實地探訪和調查,多個部門進行了回應。現場探訪:護城河泉城廣場段河水突然變渾濁11月17日至18日,濟南市迎來立冬後的首場降雨,綿綿細雨中的護城河宛如江南水鄉,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然而,護城河泉城廣場段的河水卻突然變得渾濁了,這與黑虎泉附近清澈見底的河水形成鮮明的對比。
  • 記者探訪向公眾開放的武漢環保單位和設施,黑臭汙水20小時「長跑...
    「環保設施公眾開放,讓公眾現場實地探訪,能有效化解誤會、爭取支持。」湖北省生態環境宣教中心主任方芳介紹,僅2019年湖北省107家環保開放單位開放358場,參觀人次1.5萬餘人。這些環保處理設施平時是如何運作,都有什麼樣的「尖板眼」呢?30日,記者探訪了武漢的兩家單位。
  • 仙居新聞網丨參觀汙水處理廠
    暑假裡,我和媽媽還有同學們一起駕車來到位於楊府經濟開發區的汙水處理廠。下了車,看見很多高年級的同學已經到了,我們二(6)班的同學在廠保安室門口領了小記者馬甲、帽子,穿戴好後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和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操控室。
  • 讓濁流變「清泉」——安徽宣城市敬亭圩汙水處理廠見聞
    讓濁流變「清泉」——安徽宣城市敬亭圩汙水處理廠見聞北極星環保網訊:知道宣城市區每天會排出多少生活汙水嗎?這些汙水進入下水道後又流向何處?又會經過怎樣的處理排出去?日前,記者跟隨「宣城環保世紀行」採訪團一行,走進市區唯一的生活汙水處理廠——敬亭圩汙水處理廠一探究竟。
  • 生態環保和清潔能源「兩翼齊飛」 蕪湖這個汙水處理廠不一般
    即將開放的朱家橋尾水淨化生態公園備受廣大市民關注。公園旁邊其實就是提標改造完成、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的朱家橋汙水處理廠一、二期和正在如火如荼擴建的三期工程。利用汙水處理廠水池上方空間及建築物屋頂,三峽集團首個「長江大保護+清潔能源」項目——蕪湖汙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項目也在加緊敷設組件中。9月7日,記者一行特意趕到現場,實地探訪一個汙水處理廠帶動的資源開發利用新模式。
  • 一滴汙水是如何「洗白」的? 小學生探秘汙水處理廠
    3月27日,長沙市天心區新開鋪小學的孩子們走進新開鋪汙水處理廠開展「世界水日」主題活動。在工作人員的接待和指引下,同學們井然有序地開始了「親水之旅」。同學們近距離地感受汙水處理的複雜工藝。紅網時刻3月28日訊(記者 胡曉春 通訊員 王寧)「曾經一到夏天就臭烘烘的圭塘河你們還記得嗎?經過我們的努力,現在它已經變成了一個風景優美的沿河公園。」3月27日,長沙市天心區新開鋪小學的孩子們走進新開鋪汙水處理廠,探索汙水「洗白」的秘密。
  • 從汙水橫流到清水綠岸——《焦點訪談》聚焦太原汾河完美蛻變
    今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太原視察時,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聽取了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情況匯報,沿河岸邊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兩岸生態保護、城市環境建設等情況。太原汾河沿岸生態環境的滄桑巨變,正是全國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的豐碩成果之一。
  • 小記者探秘「水精靈」神奇之旅
    □記者譚萍李想    核心提示┃鄭州的汙水流向了哪裡?汙水處理廠變了怎樣的「魔術」,將汙水變成「清波」……4月9日上午,來自鄭州市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的40餘名大河報小記者,走進鄭州市汙水淨化有限公司五龍口汙水處理廠,近距離體驗城市汙水處理技術,揭開汙水「變廢為寶」的秘密。    「水精靈」大戰「垃圾軍團」小動漫揭開大秘密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 「大河強音」生態篇:渾水變清波 景美人安樂
    一路向東,距離蘭州700公裡的陝西延安,延長縣七裡村街道寺家河口村的村民也見證了一場臭水溝的華麗變身。 順著寺家口村的溝道一路前行,隨處可見白鐵皮包裹的粗管道,當地幹部告訴記者,這是汙水收集管道。村民只要將生活汙水倒入自家門口的收集口,汙水就順著管道輸送至延河箱涵,再由箱涵輸送至汙水處理廠處理。
  • 常州市金壇區薛埠鎮茅東汙水處理廠改擴建、儒林鎮汙水處理廠移址...
    招標編號:JSHX2018-C-002號   江蘇省華廈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常州江東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委託,就金壇區薛埠鎮茅東汙水處理廠改擴建、儒林鎮汙水處理廠移址新建、直溪鎮汙水處理廠移址新建項目可研、勘察、設計進行公開招標採購,歡迎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前來參加投標。
  • 即時報⑨「三互三評」看現場:水韻服飾、汙水處理廠、華川集團集中...
    浙江新聞客戶端義烏頻道記者 蔣守洋 樓雅琪今天,義烏市2015年度各鎮街、市機關各單位「三互三評」(即互看、互學、互比,評幹勁、評效能、評業績)活動正式開展。
  • 從汙水橫流到清水綠岸!《焦點訪談》聚焦汾河完美蛻變
    今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太原視察時,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聽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情況匯報,沿河岸邊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兩岸生態保護、城市環境建設等情況。太原汾河沿岸生態環境的滄桑巨變,正是全國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的豐碩成果之一。
  • 《人民日報》刊髮長篇通訊:太原治「九河」
    張建 攝探 路變「九龍治水」為通盤整治,變「小修小補」為綜合施策 每天清晨,家住南沙河附近的太原市民高吉林都會和丈夫沿著河岸散步。「看看現在的南沙河,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多好!」 曾經的南沙河可不是這樣。 2001年2月,山西日報刊文《何日治理南沙河?》。
  • 記者探訪灃三乾渠臨時截汙管道工程
    灃三乾渠臨時截汙管道初見效果 見習記者郝鍾毓 記者王旭東 攝經過幾個月截汙納管等整治改造,目前效果如何?昨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灃三乾渠未央漢城段進行實地探訪。  記者看到,進入冬季,渠內自然水位不高。在渠底左側,一排明管已經鋪設完畢。下到渠內,能聽到明管內水流聲音,灃三乾渠內已經看不到汙水排入。「現在渠不臭了,沒啥異味。」一位路過的市民告訴記者,「看著渠裡流過的灃河水還挺乾淨的。」
  • 鄭州馬寨汙水排進西流湖 清澈湖水已變黑變臭
    汙水排進賈魯河,進而流進西流湖  市民反映有惡臭黑水經賈魯河流進西流湖 河南商報記者實地探訪  搜索5  河南商報記者 熊曉輝/文 張鬱/圖  最近幾天,在鄭州市中原路西流湖公園晨練的市民總會聞到一陣陣惡臭,原來在公園附近,有個水泥槽正在向西流湖排放汙水。  市民稱,這個情況已經有好幾天了,西流湖清澈的湖水已經變黑變臭。這些汙水從哪裡來?昨天,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