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向公眾開放的武漢環保單位和設施,黑臭汙水20小時「長跑...

2020-12-1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利鵬 樊碧波 陳倩 攝影 劉中燦

近日,全國向公眾開放的第三批環保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名單公布,湖北省24處入圍。加上此前公布的16家,目前,全湖北省共有40家單位被確定為全國四類環保設施開放單位。

「環保設施公眾開放,讓公眾現場實地探訪,能有效化解誤會、爭取支持。」湖北省生態環境宣教中心主任方芳介紹,僅2019年湖北省107家環保開放單位開放358場,參觀人次1.5萬餘人。

這些環保處理設施平時是如何運作,都有什麼樣的「尖板眼」呢?30日,記者探訪了武漢的兩家單位。

遠眺漢西汙水處理廠

黑臭汙水「變身」要闖三關

將腥臭墨黑的水,變成如純淨水般清澈無味。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進位於武漢金銀湖畔的漢西汙水處理廠,這裡每天都有約65萬噸黑臭的汙水「洗盡鉛華」。該廠工程師李誠說,要發生這樣的變化,汙水需要「連闖三關」。

工作人員在對處理的汙水進行取樣

目前,漢西汙水處理廠承擔著漢口城區西半部的生活汙水處理,每天處理量約為65萬噸。通過在地下綿延的管網,汙水從每家每戶的下水管道匯集到該廠入口,便開始了長達約20個小時的淨化過程。

第一道關口是物理淨化關。在該廠的粗格柵間,進廠的汙水首先要被像「大篩子」一樣的粗格柵篩一遍,將水中的垃圾、石塊等攔下,隨後,旁邊一座進水泵房,將汙水提升至四五層樓高的細格柵間,再篩一次,然後自流進入沉砂池,沉澱泥沙。

經過第一道關的汙水此時變得「身輕如燕」,可是卻依然又黑又臭。「黑臭是因為水中的有機物,將水中的氧氣都消耗完了。」李誠說,第二關生物淨化關,汙水就要開始除黑除臭了。

工作人員在操作汙水處理設施

該廠廠區有一片區域,建得如回形跑道一般,汙水流經這裡,就開始了12小時的「長跑」。路程中,鍾蟲、輪蟲等微生物就開始敞開肚皮,吃掉汙水中的磷、氮及有機物等。旁邊的鼓風機房,則不斷向水中吹進氧氣。跑完了這段路程再進入二沉池,此時的汙水褪去了黑臭,肉眼看上去,已經與淨水無異了。甚至二沉池中,還生出了不少魚類。

第三關深度淨化,汙水進入最後一處接觸消毒池,通過精密過濾器濾去水中懸浮物、紫外線燈管照射殺毒、藥劑殺滅大腸桿菌,才真正變成可循環利用的中水,順利從汙水處理廠「畢業」。

今日,在漢西汙水處理廠出水口,楚天都市報記者和該廠工作人員打起一瓶處理完畢的中水,只見水質清澈透亮,肉眼看上去與自來水無異。「我們出廠的水已經達到一級A標,用於園林灌溉、設備冷卻、景觀營造等綽綽有餘。」李誠說,目前該廠的出廠水質環保部門會隨時檢測,確保符合排放要求,同時也減輕了府河流域水體汙染,提升了市民生活質量。

處理後的中水與處理前的汙水對比明顯

1噸垃圾產電300多度

武漢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庫,可以堆放大約1萬噸垃圾。每天,200多輛垃圾車會帶來青山區、武昌區、洪山區等地約1200噸生活垃圾。

漢西汙水處理廠的汙水處理設施

與垃圾山一牆之隔,記者竟未聞到刺鼻的氣味。公司人事行政負責人孫利芹向記者解釋,垃圾儲存池是完全密封的,氣壓遠小於外部,異味不會外溢。而垃圾存儲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臭味又全部抽進爐中燃燒分解。

「左邊這個是焚燒區,今天就能燒完;中間的是堆料區,有六七千噸;右邊的是新進區,這三個區輪流運轉。」在垃圾吊控制室裡,操作員胡玲莉雙手分別搭在左右兩個操作杆上,指揮著空中橙色「大鐵爪」來回走動。她告訴記者,由於溼垃圾居多,燃燒熱值不高,剛運來的垃圾往往都要在這裡發酵5到7天,等水分瀝乾後,再進行焚燒處理。

「焚燒爐的溫度穩定保持在850度到1100度之間,能保證垃圾充分燃燒。」孫利芹介紹,現在,公司三爐兩機24小時運轉,全廠日處理垃圾1050噸。垃圾燃燒產生的高溫蒸汽,推動汽輪機組轉動產生電能,年發電量能達1.4億千瓦時。

「燃燒一噸垃圾產生電量300多度,可供一家三口使用半年。」武漢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虹算了一筆環境帳,相對於垃圾填埋,垃圾發電不僅能吃進垃圾吐出電能,節省土地,還能減少汙染,其焚燒後的爐渣也可以回收利用製作成磚,可謂一舉多得。

孫利芹介紹,武漢綠色動力整個園區的綠化率達到40%,是首批「國家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示範單位」及省、市「中小學生」環保教育基地,每年,這裡要接待一萬多人才前來參觀學習。

相關焦點

  • 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
    近日,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公布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陝西有24個單位名列其中,設施種類包括檢測、汙水、監測等。此次公布的名單共包括全國31個省(區、市)的876家設施單位。
  • 山西完成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目標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聯合公布《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我省大同、朔州、忻州3市的10家單位上榜。至此,全省11個地級市圓滿完成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目標。
  • 全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名單公布 德州有兩家
    德州新聞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公布了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名單共包括全國31個省(區、市)的876家設施單位。其中,我市的齊河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和德州龍瑞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 汙水變清水 感受「零距離" 環保公眾開放日活動舉行
    汙水變清水 感受「零距離" 環保公眾開放日活動舉行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8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1月28日消息:11月28日上午,溫州市生態環境局蒼南分局組織來自我縣的30餘名小記者團小衛士們、市民代表及志願者代表來到蒼南汙水處理廠及環境監測站地參加環保公眾開放日活動
  • 第四批公眾開放名單公布!我省這些設施單位名列其中
    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公布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的務實舉措,對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構建最廣泛的生態環保統一戰線具有重要意義。
  • 環保部談"鄰避":省會要定期開放汙水處理等設施
    日前,環保部在大連市召開2017年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座談會暨現場會。環保部副部長翟青表示,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可以有效化解普通民眾對於環保設施「鄰避」問題,今年各地開放名單已經報送環保部,將儘快公布。
  • 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 宜昌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三峽大學開展環境監測實驗室開放與體驗活動
    本期宜昌環保設施線上公眾開放,帶我們走進宜昌監測中心實驗室,開展環境監測實驗室開放與體驗活動。,結合「大學生在行動」科普活動,開展環境監測實驗室開放與體驗活動。三峽大學水汙染研究重點實驗室的20名師生走進宜昌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活動現場,實驗室負責人介紹了宜昌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及工作情況,並帶領學生參觀了實驗室,講解了氣相色譜儀、熱電氣相色譜儀等的構造原理、檢測項目和操作方法,展示了水質分析中氨氮、總磷的分析過程等,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
  • 青浦華新一河道黑臭十餘天 記者在現場看到油汙和垃圾
    長達十餘天的黑臭從何而來?為何遲遲無人處理?淤泥堆積油汙漂浮12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華新市河。該河位於紀鶴公路和新鳳北路交叉口南側約30米處,長300多米。河南側是居民樓,北側是一條雙車道水泥路,路北邊坐落著一排商鋪。剛走上新鳳北路的華朝橋,臭味便不時飄來。
  • 生態景觀河道為啥遇大暴雨會黑臭? 汙水排入雨水管道所致
    西虯江河道暴雨後變黑臭  有市民在5月26-28日間上網反映,西虯江河(真北路段)這兩天出現較嚴重的黑臭,路過時臭得要命,河道傍就是商務區和住宅區,黑臭給在周邊工作、生活的員工和居民帶來較大影響,走過路過此地的市民只能捂鼻遮口匆匆而過。
  • 記者探訪灃三乾渠臨時截汙管道工程
    >   2018年6月,國家住建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督查組認定灃三乾渠未央漢城段為黑臭水體,中央環保督查組指出灃三乾渠漢城段普遍存在生活汙水和企業直排現象,沿岸有屠宰場以及豆製品加工作坊直排汙水進入河道問題。
  • 環保設施開放|守護最美涼山,我們都是行動者
    我州積極組織開展「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公眾開放日」活動,通過開放三峰垃圾焚燒發電站、邛海汙水處理廠、西昌市環境監測站,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帶領群眾體驗環保、認識環保、參與環保,切實保障了群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培養了公眾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增強了公眾對環保設施的科學認識和監督意識。
  • 轉塘黑臭河何日現清流 餐飲汙水直排入河治汙設施形同虛設
    江晨 攝   浙江在線03月26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江晨 包敦遠) 本報接到舉報: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轄區內的二輕浦河汙染嚴重,因臭味濃烈,行人在河上的雙石橋不能久站,沿線存在餐飲店直排汙水入河的情況。  近日,記者兩次實地暗訪,每次均沿二輕浦河徒步3公裡,發現除多處有汙水直排的情況外,這裡還存在治汙設施形同虛設的問題。
  • 居民自製環保酵素能治河道黑臭?專家: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原標題:居民自製的「環保酵素」能包治河道黑臭?專家闢謠: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消息,稱普通居民自己動手製作的「環保酵素」可治理一些水域的黑臭問題。這種「環保酵素」按照1份黑糖、3份廚餘垃圾、10份水的比例製作,經過3個月發酵,成為一種棕色液體,有柑橘般的刺鼻氣味。
  • 鄭州馬寨汙水排進西流湖 清澈湖水已變黑變臭
    河南商報記者 熊曉輝/文 張鬱/圖  最近幾天,在鄭州市中原路西流湖公園晨練的市民總會聞到一陣陣惡臭,原來在公園附近,有個水泥槽正在向西流湖排放汙水。  市民稱,這個情況已經有好幾天了,西流湖清澈的湖水已經變黑變臭。這些汙水從哪裡來?昨天,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追蹤:疑似汙水混入雨水管道,華山湖黑臭水源頭在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7月10日,齊魯晚報A09版以《黑臭水排華山湖 排汙口至少兩處》為題報導了濟南市華山湖景區出現兩處排放黑臭水體排汙口的事情,其中一處仍在排水。7月8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跟隨袁先生來到現場時,其中一處排汙口仍在向外湧水,該區域水體呈現黑色,與周圍水體有明顯界限;7月9日下午,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歷城分局、歷城區城鄉水務局、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等多個單位做出回應,並決定次日到現場聯合調查、採集水樣。
  • ...文:2019年底 全省所有新建生活汙水處理廠出水排放執行一級A標準
    湖北將重點提高武漢、黃石、宜昌、荊州、荊門、孝感、鹹寧、恩施等市(州)城鎮汙水處理設施進水濃度與削減效益,加快漢江中下遊、清江流域、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等區域內汙水收集管網特別是支線管網建設。通知提出,2019年6月底前,所有鄉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全面轉入試運行;2020年底,全省鄉鎮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75%。
  • 事關武漢南湖!
    省交通運輸廳推進港口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設施建設,截至6月底,全省建設完成船舶汙染物固定接收設施3138個,配置接收船85艘,接收車輛37輛,實現了固體垃圾接收設施碼頭全覆蓋,生活汙水和含油汙水接收設施碼頭覆蓋率分別達到88.5%、87.3%。省農業農村廳促進涉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截至目前,全省83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內所有8429艘退捕漁船已全部拆解,1.6萬餘名漁民全部上岸。
  • 晉江五裡工業區汙水滲入 村內井水發黑髮臭
    閩南網(微博)4月25日訊 晉江市靈源街道張前社區,半個村莊的井水,這幾天變得又黑又臭。昨天,海都記者現場調查發現,晉江經濟開發區所屬的五裡綜合工業園區的汙水管道裡溢出汙水,滲透進入地勢較低的張前社區。
  • 記者實地探訪青島海泊河:萬噸汙水溢流盼治理
    記者實地探訪青島海泊河:萬噸汙水溢流盼治理 來源:大眾網   作者:王琨   2013-07-11 15:40:00
  • 明年底消除中小河道黑臭,還有多少「攻堅戰」
    匯北河:排查汙染源找黑臭成因   地下鋪設的管道30多處年久失修發生破損,導致一些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從破損處流入同樣有破損處的雨水管道,未經環保處理直接流入匯北河。   黑臭只是結果、表象,治理要見效,還需摸清家底,對症下藥。但這個癥結找起來遠比預料的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