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西虯江河(真北路段)是一條被整治過的生態河道,但在急劇的大暴雨落下後,一夜間河道出現黑臭,路過市民捂鼻遮口。當地居民擔心,接下來的夏季大暴雨頻次會增多,如果再因此出現黑臭,就等於再次受害遭殃。據悉,網上這條反映河道黑臭問題的信息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水務部門表示,他們正在採取積極措施,把大暴雨可能帶來的河道黑臭降到最低。
啥事情?
西虯江河道暴雨後變黑臭
有市民在5月26-28日間上網反映,西虯江河(真北路段)這兩天出現較嚴重的黑臭,路過時臭得要命,河道傍就是商務區和住宅區,黑臭給在周邊工作、生活的員工和居民帶來較大影響,走過路過此地的市民只能捂鼻遮口匆匆而過。消息發出後,很多不知情的網民議論紛紛,認為原本整治得清清爽爽的河道,經不起大暴雨衝擊。還有網民甚至認為,這條被治理過、種植了浮遊植物的景觀河道,是花高價錢打了水漂。
事發後,記者專程來到西虯江河(真北路段),發現該河道周邊環境優雅,被治理過的河道兩邊綠化鬱鬱蔥蔥,生態浮床漂浮在河道裡,河道兩邊走道清潔、乾淨。不過,大概是離網民反映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等記者趕到時,黑臭情況已經明顯好轉,仔細聞過,只感覺空氣中略微留有臭味。
周圍一位居民告訴記者,該河道原本清清爽爽,是一條標準景觀河道,因為此地景色較美,晚間會有很多市民來此地散步休閒,一些在周邊商務樓工作的員工也會在中午時來這裡散步聊天。但不知道啥原因,25日大暴雨後,從第二天開始這裡就聞到了臭味,這種情況大概持續了三天左右。
「以往好像也有類似情況。不過平時蠻好,只是大暴雨出現後,河道就會出現黑臭。接下來就是夏季,大暴雨出現的頻率會急劇增加,如果反覆出現黑臭,那麼生活在周邊的居民可要遭殃了。」
啥原因?
排入河道雨水被汙染所致
就此,記者聯繫了普陀區河道管理所。該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西虯江河(真北路段)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進行過河道疏浚,隨後進行過生態治理,做過生態浮床,上面種植了水生植物,底下放了生態基和生物填料,整個工程於去年底結束,水質基本達標,屬於生態和景觀河道,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黑臭,這次網民反映的問題應該與5月25日的大暴雨有關,是大暴雨造成的。
那麼,為啥生態景觀河道經不起大暴雨的襲擊再現黑臭呢?記者隨後聯繫了市水務局排水處,該處一位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解釋了生態景觀河道出現黑臭的原由。據他解釋,西虯江河(真北路段)位於一雨水泵站旁邊,雨水泵站的主要功能是在大暴雨出現後,及時將雨水管道收集的雨水就近排入周邊河道,避免造成城市內澇。大暴雨的初期,由於雨水對地表的衝刷,以及周邊居民和商戶、企業將汙水排入雨水管道,致使雨水排入河道時混有汙水,排入河道水就會出現汙染。西虯江河(真北路段)就屬於這種情況,即周邊居民、企業等將汙水接入雨水管,大暴雨時排入河道的雨水存在汙水所致。
據了解,上海中心城區現有360個雨水泵站,都設在相關河道邊上,大暴雨過後,如果該雨水泵站排水時汙水和汙染物較多,就會出現西虯江河(真北路段)汙染情況。水務部門啟動的相關調查表明,住宅小區居民以及周邊企事業單位、沿街商戶(包括餐飲企業等)將汙水排入雨水管較為普遍,其中將汙水混接入雨水管的居民小區就佔調查居民小區總數約20%。
啥辦法?
多舉措合圍徹底解決難題
為了徹底解決河道治理最後難關,也就是整治後源頭水汙染瓶頸,水務等部門現已開出多味良方,合圍徹底解決生態河道被汙染難題。據悉,水務部門正在規劃新建三條調蓄管道,一條建在蘇州河底下,另外兩條建在上海的北部和南部。調蓄管道屬於很大的管道,主要是在大暴雨出現後,將雨水儲存在管道裡而不立即排入河道,等大雨過後,進入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再排入河道,這樣既不會造成周邊馬路積水,也不會因為直接排入而汙染河道。目前蘇州河底下調蓄管道已經在試驗段建設。
雨水汙水分流改造工程也在加緊進行中,按照要求,今年底前將完成市政混接點改造,即今年年底前,市政道路上的支管錯接,雨、汙水管道連通等情況不再出現。同時,在2020年前基本解決企業、居民住宅小區將汙水排入雨水管道問題,同時加強執法管理,發現汙水排入雨水管道,將嚴格依法處理,包括罰款處理。
另外,水務部門已經在部分道路的雨水口試點安裝截汙裝置,有截汙掛籃及截汙球兩種,也就是在雨水口裝個「籃子」及雨水井中安裝個「毛刺球」,雨水進入泵站前,大量的雜物、汙染物會沉澱在「籃子」和「球」裡,排入管道的水受汙染的情況將會大大減少。
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他們將積極跟上相關的管理措施,包括嚴格杜絕旱天向河道裡排水,原則上不允許泵站檢修時往河道裡排水,加強截汙設施運行等。平時加大管道及泵站清淤力度,完善雨水泵站排水和泵閘調水聯動機制等,盡最大努力減少泵站向河道排水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