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景觀河道為啥遇大暴雨會黑臭? 汙水排入雨水管道所致

2020-12-23 東方網

  普陀區西虯江河(真北路段)是一條被整治過的生態河道,但在急劇的大暴雨落下後,一夜間河道出現黑臭,路過市民捂鼻遮口。當地居民擔心,接下來的夏季大暴雨頻次會增多,如果再因此出現黑臭,就等於再次受害遭殃。據悉,網上這條反映河道黑臭問題的信息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水務部門表示,他們正在採取積極措施,把大暴雨可能帶來的河道黑臭降到最低。

  啥事情?

  西虯江河道暴雨後變黑臭

  有市民在5月26-28日間上網反映,西虯江河(真北路段)這兩天出現較嚴重的黑臭,路過時臭得要命,河道傍就是商務區和住宅區,黑臭給在周邊工作、生活的員工和居民帶來較大影響,走過路過此地的市民只能捂鼻遮口匆匆而過。消息發出後,很多不知情的網民議論紛紛,認為原本整治得清清爽爽的河道,經不起大暴雨衝擊。還有網民甚至認為,這條被治理過、種植了浮遊植物的景觀河道,是花高價錢打了水漂。

  事發後,記者專程來到西虯江河(真北路段),發現該河道周邊環境優雅,被治理過的河道兩邊綠化鬱鬱蔥蔥,生態浮床漂浮在河道裡,河道兩邊走道清潔、乾淨。不過,大概是離網民反映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等記者趕到時,黑臭情況已經明顯好轉,仔細聞過,只感覺空氣中略微留有臭味。

  周圍一位居民告訴記者,該河道原本清清爽爽,是一條標準景觀河道,因為此地景色較美,晚間會有很多市民來此地散步休閒,一些在周邊商務樓工作的員工也會在中午時來這裡散步聊天。但不知道啥原因,25日大暴雨後,從第二天開始這裡就聞到了臭味,這種情況大概持續了三天左右。

  「以往好像也有類似情況。不過平時蠻好,只是大暴雨出現後,河道就會出現黑臭。接下來就是夏季,大暴雨出現的頻率會急劇增加,如果反覆出現黑臭,那麼生活在周邊的居民可要遭殃了。」

  啥原因?

  排入河道雨水被汙染所致

  就此,記者聯繫了普陀區河道管理所。該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西虯江河(真北路段)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進行過河道疏浚,隨後進行過生態治理,做過生態浮床,上面種植了水生植物,底下放了生態基和生物填料,整個工程於去年底結束,水質基本達標,屬於生態和景觀河道,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黑臭,這次網民反映的問題應該與5月25日的大暴雨有關,是大暴雨造成的。

  那麼,為啥生態景觀河道經不起大暴雨的襲擊再現黑臭呢?記者隨後聯繫了市水務局排水處,該處一位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解釋了生態景觀河道出現黑臭的原由。據他解釋,西虯江河(真北路段)位於一雨水泵站旁邊,雨水泵站的主要功能是在大暴雨出現後,及時將雨水管道收集的雨水就近排入周邊河道,避免造成城市內澇。大暴雨的初期,由於雨水對地表的衝刷,以及周邊居民和商戶、企業將汙水排入雨水管道,致使雨水排入河道時混有汙水,排入河道水就會出現汙染。西虯江河(真北路段)就屬於這種情況,即周邊居民、企業等將汙水接入雨水管,大暴雨時排入河道的雨水存在汙水所致。

  據了解,上海中心城區現有360個雨水泵站,都設在相關河道邊上,大暴雨過後,如果該雨水泵站排水時汙水和汙染物較多,就會出現西虯江河(真北路段)汙染情況。水務部門啟動的相關調查表明,住宅小區居民以及周邊企事業單位、沿街商戶(包括餐飲企業等)將汙水排入雨水管較為普遍,其中將汙水混接入雨水管的居民小區就佔調查居民小區總數約20%。

  啥辦法?

  多舉措合圍徹底解決難題

  為了徹底解決河道治理最後難關,也就是整治後源頭水汙染瓶頸,水務等部門現已開出多味良方,合圍徹底解決生態河道被汙染難題。據悉,水務部門正在規劃新建三條調蓄管道,一條建在蘇州河底下,另外兩條建在上海的北部和南部。調蓄管道屬於很大的管道,主要是在大暴雨出現後,將雨水儲存在管道裡而不立即排入河道,等大雨過後,進入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再排入河道,這樣既不會造成周邊馬路積水,也不會因為直接排入而汙染河道。目前蘇州河底下調蓄管道已經在試驗段建設。

  雨水汙水分流改造工程也在加緊進行中,按照要求,今年底前將完成市政混接點改造,即今年年底前,市政道路上的支管錯接,雨、汙水管道連通等情況不再出現。同時,在2020年前基本解決企業、居民住宅小區將汙水排入雨水管道問題,同時加強執法管理,發現汙水排入雨水管道,將嚴格依法處理,包括罰款處理。

  另外,水務部門已經在部分道路的雨水口試點安裝截汙裝置,有截汙掛籃及截汙球兩種,也就是在雨水口裝個「籃子」及雨水井中安裝個「毛刺球」,雨水進入泵站前,大量的雜物、汙染物會沉澱在「籃子」和「球」裡,排入管道的水受汙染的情況將會大大減少。

  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他們將積極跟上相關的管理措施,包括嚴格杜絕旱天向河道裡排水,原則上不允許泵站檢修時往河道裡排水,加強截汙設施運行等。平時加大管道及泵站清淤力度,完善雨水泵站排水和泵閘調水聯動機制等,盡最大努力減少泵站向河道排水對環境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追蹤:疑似汙水混入雨水管道,華山湖黑臭水源頭在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7月10日,齊魯晚報A09版以《黑臭水排華山湖 排汙口至少兩處》為題報導了濟南市華山湖景區出現兩處排放黑臭水體排汙口的事情,其中一處仍在排水。調查:黑臭水體湧入源頭到底在哪此前,歷城區城鄉水務局相關工作人員稱,排入華山湖的黑水初步調查是周邊商戶向雨水井篦子傾倒泔水所致,而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相關工作人員認為是湖底淤泥。那麼,黑臭水的源頭到底在哪?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發現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 明年底消除中小河道黑臭,還有多少「攻堅戰」
    天天盯著工業園區內的企業排汙口,沒有發現異樣,都按規定排放進對應的汙水管道;可碰上下雨天,匯北河沿岸的雨水管道還是會有五顏六色的刺鼻汙水跑出來。   汙水管道裡的水,怎麼會跑進雨水管道?   「去年,我們檢測過100條中小河道,發現黑臭主要源自生活汙水、市政放江(水通過泵站排入河道)、工業廢水、畜禽養殖等四方面。」市環保局水環境和自然生態保護處負責人鄭愷表示,近幾年,汙染源自工業廢水、畜禽養殖的黑臭河道都得到有效治理。比如,浦東的南四灶港、宏偉港,以及金山的下橫涇河,都在關閉或整治沿河的養豬場後,於去年基本消除黑臭。
  • 疑似汙水混入雨水管道流進華山湖 工作人員採集七處水樣,相關檢測...
    ◤醜父路上一處雨水管道疑似被汙水管道私接。7月10日,齊魯晚報A09版以《黑臭水排華山湖 排汙口至少兩處》為題報導了濟南市華山湖景區出現排汙口的新聞。報導刊發後,濟南市城鄉水務局、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歷城分局、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等多部門開展聯合調查,並進行了水樣採集分析。
  • 華山湖排入黑臭水問題整改方案出爐
    「網紅打卡地」華山湖排入黑臭水體的原因初步查明以後,相關的整改方案也「出爐」了。7月1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歷城區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專門印發了《關於做好華山湖雨汙混流等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整改內容包括排查周邊排汙口等三項內容。
  • 排水管網完善與修復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重中之重!
    近幾年,我國河道黑臭治理初見成效,主要工作包括拆除違章建築、清理垃圾、疏浚底泥、建設生態護坡、建設濱水景觀等,但是治理反覆、反覆治理問題也普遍存在,已成為我國黑臭河道治理頑症。黑臭水體治理面臨的挑戰中國城市建成區管網密度從1981年的3.17km/km²提高到2016年的10.61 km/km²。
  •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心圩江公司踐行南寧市全流域治理黑臭水體理念,打造了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心圩江是南寧市第二大內河,主河道起點為老虎嶺水庫溢洪道,終點為江北大道邕江出水口,主河道長約17.93公裡,流域匯水面積達132平方公裡,匯入支流12條。
  • 惠州西湖邊搖蚊肆虐,根源是汙水直排入湖所致
    也就是說,如果發現有汙水排湖,西湖管理部門可以依據《條例》,立即採取措施徹底封堵這些排口,但在採訪中,各有關部門的回覆卻充滿顧慮和無奈,畢竟強行封堵這些排汙口,肯定會造成該片區一些地方的汙水回灌,會引起更大的社會矛盾。也就是說,仍然是必須加大力度完善管網,徹底截汙才是當務之急。
  • 市北投1.97億治黑臭水體
    ,市北區明年將投資1.97億元,下大力氣解決城區骨幹河道黑臭水體問題,鞏固國家級衛生城市創建成果。    據統計,市北轄區範圍內共有12條河道,河道總長度約為40千米,流域面積約64平方千米。存在黑臭水體現象的主要有6處:湖島河(興隆路—湖溪路)、水清溝河(開封路—唐河路)、昌樂河(大港緯五路—入海泊河口)、李村河下遊(四流中路以東)、海泊河下遊(杭州路河—擋潮閘)、杭州路河(海岸路—海泊河)。通過前期調查摸底,發現這6條河道流域存在至少近百處汙染點源。
  • 居民區旁河道黑臭難聞 有關部門提出整治方案清理管網
    小區旁一條河道突然惡臭難聞,河面還漂浮著死魚,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近日,嘉定區嘉苑新村的居民向本報反映此事。   記者隨即來到嘉苑新村。門前的河道叫長涇河,由南朝北延伸至小區內。居民何先生正巧在附近散步,他告訴記者,這條長涇河原先還算乾淨,但8月初起,河水突然變得黑臭,居民不敢開窗,也不願意在河邊散步了。
  • 深圳市福田河:治水提質,打造生態景觀
    整治前,雙崗湧流域河湧周邊房屋密集,城中村片區支管和截汙主管不完善,排水系統混亂,部分地方雨水及汙水管錯接漏接嚴重,汙水管堵塞;小散亂企業多,汙水直排河湧;根據2017年初水質監測數據顯示,雙崗湧氨氮濃度為15.5mg/L,屬於重度黑臭水體。
  • 青島整治完成12處黑臭水體 有你家附近的嗎
    市北區李村河下遊(勝利橋以東)本次整治全長500米,水體黑臭是由於初期雨水在河道蓄積不流動以及河道南岸部分區域管網缺失等問題造成。該項目2016年3月份開工整治,2016年9月份完工。李滄區李村河中遊(青銀高速—君峰路)本次整治全長3000米,水體黑臭是由於河道內現有截汙管線年久失修無法滿足排水現狀,以及沿線商戶、附近小區私自敷設管道將汙水直接排入河道等。該項目2015年12月份開工整治,2016年年底完工。
  •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治理前,部分河道狹窄,最小處僅為6米,過水能力無法達到十年一遇防洪要求;沿河兩岸施工建設不規範,致使原生植被破壞、岸坡黃土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周邊汙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汙染水體,破壞生態環境。為徹底改變心圩江生態環境,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心圩江公司勇挑國企擔當與責任,發揮產業鏈優勢,堅決落實南寧市全流域汙水收集、雨水收集及汙水、雨水、河湖系統治理理念,按照「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的治理順序,大力實施河道整治、沿河截汙、管網完善、生態恢復、景觀及亮化等工程建設,流域內截汙管網不斷完善,汙水亂排直排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汙水處理能力全面提升
  • 小區黑臭景觀河道變美了
    本報訊(見習記者 楊歡)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正深入開展。
  • 蘇州「科技治水」有作為 相城區黑臭河道變成美麗湖
    核實過程中發現問題重重:槍堂村金裝絲絨印染有限公司地表水取水口因取水設備老化,取水管道閥門漏水;該公司地表水取水口管理房改造時未經批准,私自在界涇河沿岸搭建鐵皮棚,侵佔河岸線;該公司內部掛靠企業工業生產廢水未接入汙水管網,而是將生產廢水排入界涇河沿岸的一艘廢棄船隻內,將廢棄船隻當作汙水池,一旦遇到降雨天氣,船艙內汙水漫溢後將會流入界涇河水體,對界涇河水質造成影響。
  •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存在問題與治理措施
    柏楊巍博士撰寫《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存在問題與治理措施》一文,現全文刊載,以饗讀者。一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的工作背景是什麼?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人類文明與城市文明產生及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是人居環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城市建成區範圍內流經的河流、湖泊以及其他景觀水體,承載著提供水資源、發揮生態效應、承載城市生活等多種功能。
  • 海綿城市建設下汙水處理行業發展新契機
    在城市雨水資源管理和雨水徑流汙染控制第二代「最佳管理方案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BMP) 」中強調與植物、綠地、水體等自然條件和景觀結合的生態設計,如植被緩衝帶、植物淺溝、溼地等,大量應用由屋頂蓄水或入滲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組成的地表回灌系統,以獲得環境、生態、景觀等多重效益。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以前,生活汙水和雨水在這排在一起,夏天最臭的時候我們都寧願繞遠路走!」東岸社區居民陳阿姨表示。工業汙水分類施策,統籌考慮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重點抓好沿河截汙、水質治理,並與城市景觀結合,修復建設生態廊道,著力打造良好水生態。
  • 成都重拳治水:汙水不曉得哪兒來? 「蛙人」下井追汙
    青羊區城管局水務科負責人張丹告訴記者,截汙最直觀的效果就是河水變清、不臭了,其中「蛙人」潛入地下管網、查清河道汙染癥結功不可沒。據悉,青羊區今年對全區41條河道溝渠下河排汙口進行了全面排查,擬於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治理。現場探訪:昔日黑臭河變身景觀河道下午正值陽光最烈、氣溫最高之時。
  • 治水「速度」——四年消除50條黑臭水體
    黑臭河湧「蝶變」:從臭水河到幸福河  全區50條黑臭河湧已全面消黑除臭,過去的黑臭河湧變成如今的花香河道,一幅幅生態美景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番禺治水人啃下了一塊塊治水「硬骨頭」丹山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主要對丹山河流域範圍內新增或漏接的排汙口進行完善,對沿線部分截汙管高於合流管的管道進行整改,並沿西湧、捷進西路—西環路和禺山大道—平康路鋪設10.119公裡汙水管道,將區域內汙水收集後輸送至前鋒淨水廠進行處理,實現晴天無汙水排入丹山河及黃編湧,使河湧水質得到改善。
  • 雨水管道汙水直排福州屏東河 百米河段惡臭難聞
    雨水管道不斷排出汙水,屏東河受汙染  閩南網4月24日訊 昨日上午,李先生撥打海都報新聞熱線反映,福州華屏路龍峰新村大門外上百米屏東河河水汙濁  昨日中午12時許,記者現場看到,屏東河河水呈黃色,河床上方一個直徑約為1米的圓形管道正往河裡排放黃色的汙水,汙水流入內河並不斷向四周蔓延,現場臭味難聞。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再次來到屏東河。此時,記者發現,上述管道排出的汙水由黃色變成了黑色,河面上還漂浮著一塊塊黑色不明物,河水很快就被染成了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