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韶華:2019年卻有5萬多名本科生「玩丟了」學位!

2020-12-16 教育透鏡

一年一度的教育統計數據又公布了。2019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

全國高等教育普通本科畢(結)業總人數3947157人;授予學位人數3891750人;兩者相差55407人。

有的網友得出結論,這55407人是未獲得學位的人數。從畢業時間這個節點看,這個結論是大致準確的。在55407人當中,應該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畢業但只有畢業證、卻無學位證,一種是結業,連畢業證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有學位證書的。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有的說,一年就有5萬多本科生未能正常完成學業,太驚人了,怎麼有這麼多的本科沒能正常完成學業,都是什麼原因?有的說,一年才有5萬多本科生未能正常完成學業,太少了!

到底是多還是少?不能孤立地看一個數據,還得看其它數據,更要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本號一貫拿數據說話,以事實為憑,並進行深入分析,今天同樣分析一下5萬多本科生沒能完成正常學業的情況。

1、人民日報極其罕見地痛批沉睡中的大學生!

看問題不能只看一個點,還得前後發展過程。5名多本科生未正常完成學業,有一個情況需要回顧一下。2017年7月,人民日報發文《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不容!》,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在高校引起強烈反響。應該知道,長期以來,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不用說痛批,即使輕飄地說上幾句也是不可以的,社會各方都是極力呵護,生怕有所傷害。那麼,人民日報為何卻是痛批呢?看一看文中所列事實就知道了。此文談到:

上課時——清醒沒有發呆的多,發呆沒有睡覺的多,睡覺沒有玩手機的多;下課時——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遊戲多。考試時——不給範圍就不會考試,給了範圍也只是複印同學準備的答案。畢業前——上大學前填報志願,你說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好吧,大學畢業找工作了,同樣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專業課——學技術不肯動手,學理論不肯動腦。等待你的除了失業還能是什麼?

這是說的學習態度和用功程度,該文還列舉了能力方面的問題:

你說,你修完了《計算機基礎》,但真實水平卻連個PPT都做不好。你說,你修了兩年英語,然而,你的水平卻連與外國人日常對話都打怵。你說,你修了《思想修養》,但你根本就沒聽。你敢說,除了課堂上睡眠的抗幹擾能力得到提升外,在思想修養和道德品德方面,得到了應有的提升嗎?你說,你修過《閱讀與寫作》,但你讀的是手機,你寫的是微信。對語文,自己都沒信心,你還想指望別人對你有信心?

學習過程如此不認真,能力方面又存在明顯缺陷,不得不說人民日報的畫像還是十分逼真的。這是一種風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糾正的。直到今日,這種現象依然比較嚴重。一些千辛萬苦考進大學的人,抱有混文憑的想法,在校園裡渾渾噩噩混日子,把上課睡覺、逃課掛科、沉迷遊戲等看作是本事或是個性,而且這些學子往往能夠順利畢業。

可是,用人單位對此卻是十分的不滿,於是出現一種矛盾現象:一邊是有工作無人幹,一邊是有人無事幹;一邊是用人單位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一邊是一些找上門去求職的大學生用人單位卻不要。原來在哪裡?在於文憑太水,能力缺乏。須知,單位只想找個幹活的人,而不只是想找一個拿著一紙文憑的人。正如人民日報所描述的那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還有誰能認識你?」「你的競爭力在哪裡?」「自己都沒信心,你還想指望別人對你有信心?」「你如果是老闆,會僱用像你這樣的員工嗎?」#大學#

2、摁下「嚴進嚴出」改革鍵,「快樂」的大學模式走向終結!

2018年8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對畢業論文質量提出明確要求。不知道這與人民日報的痛批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從邏輯上講,人民日報就此事發表如此文章,說明已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非個別現象,教育行政部門採取相關措施也是理所當然。

從這個通知的具體內容看,等於摁下了高校「嚴進嚴出」鍵,一改高校過去「嚴進寬出」的做法。此通知明確要求,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嚴管嚴抓教學秩序,把從嚴管理的規矩立起來、把課堂教學建設強起來、把課堂教學質量提起來

此通知還明確要求,切實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加強對選題、開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要嚴格實行論文查重和抽檢制度,建立健全盲審制度,嚴肅處理抄襲、偽造、篡改、代寫、買賣畢業論文等違紀問題,確保本科畢業生論文(設計)質量。這就是兩手抓,既抓學習過程,又抓畢業出口,目的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2018年11月1日,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會議上,高教司吳巖司長作《全面把握形勢 全面振興本科教育 全面發揮教指委作用》專題報告,他提到三個「一去不復返的日子」,分別針對學生、教師和領導而言,其中關於學生的「一去不復返的日子」是:

不能搞「玩命」的中學,也不能辦「快樂」的大學!一部分學生天天打遊戲、天天睡大覺、天天談戀愛,「醉生夢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一年之後的2019年10月,教育部再次下發《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規範性文件形式明確要求:

9.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綜合應用筆試、口試、非標準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科學確定課堂問答、學術論文、調研報告、作業測評、階段性測試等過程考核比重……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嚴格學士學位標準和授權管理,嚴把學位授予關。

隨著「嚴出」規定的頻頻出臺,一些學生沒有混到畢業就混不下去了,中途被淘汰;一些學生雖然混到了畢業,然而卻沒有拿到學位證;還有一些學生最終拿到手的是大專畢業證書和或本科結業證書,自然與學位無緣。2019年年正好是「嚴進嚴出」元年,有55407名本科畢業生未獲得學位(或結業)很是正常。

3、5萬多本科生未能正常完成學業,淘汰率是高了還是低了?

對於這個數據,看起來似乎很是嚇人,5萬多啊!有的驚呼:怎麼有這麼多學生未能正常完成學業?因此認為,畢業把關標準太嚴了,淘汰力度太大了。

對於這個數據,有的人卻不以為然,也是在驚訝:未獲學位者只佔1.4%!怎麼比例這麼低?1%多的淘汰率無論如何不能說是嚴,標準太鬆了。

到底是嚴還是松,未正常完成學業者是多還是少呢?不妨看一看具體情況。

中國科學院大學被稱為「兩難」大學。每年本科招生人數只有300人左右,是國內「最難考」的大學之一。同時,中國科學院大學也是國內「最難畢業」的大學,比如14屆,在332名本科生中,延期畢業的就有30人,約佔10%,退學的人數有10人,約佔3%,未能正常完成學業的高達12.7%。

復旦大學2013年招收本科生3174人,4年後只有2789人按時拿到了畢業證,385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拿到畢業證,退(休)學率為12.1%。

與名牌名校比較起來,全國高校1.4%的本科生未獲學位,比例實在是太低了。名牌大學都有10%左右的淘汰率,他們招進的可是尖子啊。如果按照名牌大學的標準,一般大學的淘汰率應是倍數關係。如果全國高校淘汰率按10%計算,在2019年3947157名普通本科畢(結)業生中,應該有39萬多人拿不到學位證。即使按5%計算,也應該是19萬人左右拿不到學位證,而實際上只有5萬多人,約是四分之一。是嚴是寬,從數據上看 得一清二楚。

淘汰率關係到高教的健康和持續發展,這是保持教育質量的手段之一。如果進了大學就等於進了保險箱,學不學、學好學差都能一樣地兩證齊全,必須形成負激勵,使得一些學生加入到混日子和混文憑的行列當中。如果這些人到時也順利拿到雙證,用人單位自然要用腳投票。這等於高教自廢武功,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淘汰率是「鹿群裡的狼」,不可缺少。

4、在挑戰的時代,高校學子首先要應對挑戰。

這個世界,競爭太激烈了,無論國與國之間,還是地區與地區之間,或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充滿著競爭。競爭即挑戰。只有勇於面對挑戰的人,才會成為強者。一年幾百萬人考進大學,就是勇於面對挑戰的勝利者。

這裡需要提醒跨進大學之門的學子,要極為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也是使國家未來充滿希望的機會,真的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想當初,金榜題名時,自己和家人還有親戚朋友是多麼的喜悅,是多麼地充滿希望,如果跨進大學之門之後懶惰不學,在結束大學四年(甚至五年)學習生活時連個學位證甚至畢業證都拿不到,除了你自己的面子有些灰溜溜之外,你未來的生活也是難說的。

更重要的,多數家庭砸鍋賣鐵供子上學,其子也承擔著改變家庭命運的重任。承擔如此重任的學子,如果只是因為自己的任性而將這一切化為泡影,你的家人是多麼的失落?對於旁人的譏笑,你可以置之不理,然而面對家人你還會無愧於心嗎?與其這樣,不如珍惜四年的學習機會,圓滿完成學業。學習雖然辛苦,比起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為了你的上學而長期打工或是成年勞作相比,不知要輕鬆多少倍。

大學四年正值青春年華,是一生中最為寶貴的一段時間。人們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要珍惜時光、不負韶華,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年華。可是,最終因為自己未能正確把控自己,渾渾噩噩混了四年,最後一無所獲,你的家人雖然十分悲傷但也會接納你,但是工作單位卻不會,這就是現實。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吃不得學習中的苦,也就嘗不到生活的甜。如果連學習中的苦都不吃,那麼工作中的苦就更不用說了。人生與苦相伴,沒有苦也就沒有甜。但願所有考入大學的學子們,珍惜美好時光。這個時光是用於學習的,不是用於揮霍的。網友們,你們同意這一點嗎?

(本文為原創,百家號首發;文中資料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19年名校模擬高考作文練習: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河北省衡水中學2019屆高三年級語文考試作文題)材料一:2018年5月,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頒發,其中一位獲得者是應用電子專業畢業的「80後」青年王碩成。當身邊的同學都在一線城市從事高薪工作時,他選擇來到離自己的理想最近的研究所。研製海上巨艦,並迅速成長為「艦船研製國家隊」的中流砥柱——國產航母總體副總設計師。
  •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農學院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本網訊 解民之艱,以夢為馬;一懂兩愛,不負韶華。6月24日上午,農學院2020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西區新樓報告廳舉行,300餘名畢業生齊聚線上線下,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
  • 不負韶華的出處在哪裡
    2019年12月31日,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網際網路,發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賀詞最後,習主席殷切希望: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新年賀詞中,習主席用到了「不負韶華」。有朋友不甚理解,問到我。韶華就是美好的時光,不負韶華就是不辜負美好的時光。是前面的只爭朝夕的引申。我從百度上找了一下,有人說出自郭沫若的筆下,有人說是席慕蓉的大作。郭老,不論其他,其文字功底還是相當了得。卻想不起他曾經使用過不負韶華。席慕蓉,幾乎是我青年時代的偶像。
  • 不負韶華什麼意思 不負韶華怎麼解釋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是2020年的一句新年賀詞。賀詞提到:「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2020年1月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非中心發布18種外語版本的「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那麼,這裡的「不負韶華」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 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現場 | 期待你的遠方
    7月7日上午8時,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在東大操場舉行,3000餘名本科畢業生身著學位服參加典禮。畢業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邱勇發表講話。精密儀器系1976級校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作為校友代表發言。工業工程系2015級本科生張薇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清華大學副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教務長楊斌主持典禮。
  • 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之德語:不負韶華...
    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之德語:不負韶華,「德」償所願 2020-04-24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韶華」有沒有對應的單詞呢?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又帶火了「韶華」這個詞,引發不少小夥伴爭相去問,韶華到底是什麼意思。前幾年有一個短句很火,叫「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韶華」經常出現在古代詩詞中,比較有名的是這句,「韶華不為少年留」出自宋代詞人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這首詞還有一句特別有名,「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至於「不負韶華」,嚴格來說,這個短句並不來自於哪一首古詩詞或現代詩,只是一個仿古短語而已。
  • 只爭朝夕加油幹 不負韶華再出發
    「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發表2020年新年賀詞,他的新年賀詞既飽含力量,又帶著濃濃溫情,為奮進2020年吹響了衝鋒號,使人備受鼓舞、深受激勵。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 【立德樹人 榮耀師者】馬龍:不負韶華 做幸福的奮鬥者
    其中影響因子>5分19篇,影響因子>9分4篇。文章總引用次數大於750次,H-index>15。發表的文章被百餘種英文SCI期刊、英文著作及多項國際專利引用。先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面上項目、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及若干橫向項目等。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和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的分別出處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經常出現在學校或者是珍惜青春大好時光的一些情況下出現。但是這句話是一種拼湊的格言,他沒有出自一個完整的典故。我們所熟知的以夢為馬出自於孩子的詩歌,祖國或者稱之為以夢為馬。而不負韶華是成語。
  • 致敬青春 | 不負韶華 奮力追夢
    致敬青春 | 不負韶華 奮力追夢 2020-05-05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只爭朝夕加油幹 不負韶華再出發 | 全區各街婦聯2019年特色亮點...
    只爭朝夕加油幹 不負韶華再出發 | 全區各街婦聯2019年特色亮點工作大聯展——辛安渡街 2020-01-18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你的願望是什麼?在「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路上,聽聽大家...
    河南商報記者韓忠林劉鶴洋陳媛媛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網際網路,發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賀詞中提到,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2020年已經嶄新到來,這一年,在不負韶華的路上,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哪些新年願望和計劃呢?
  • 蒲公英團隊:不負韶華,我們從韶華開始!
    蒲公英團隊:不負韶華,我們從時間開始!為使學生充分具備時間觀念,不負韶華,8月3日,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團隊陽光支教的隊員們展開了一節有關珍惜時間的主題課。現如今,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視頻、遊戲軟體鋪天蓋地,因而學生極易陷入網絡陷阱,養成一系列不良學習習慣。而本次主題課便圍繞當前現狀展開,旨在引導學生做到珍惜光陰及學會合理規劃時間。
  • 「每日一習話」珍惜韶華 不負青春
    習近平:不論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還是擔當時代的神聖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內在素質,錘鍊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這段話出自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大青年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指引廣大青年抓住苦練本領、增長才幹的黃金期,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
  • 願你笑靨如花,不負韶華
    願流年不負,時光不悔,歲月可期。願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哪怕生命總以刻薄荒蕪。心懷感激,堅定不移!笑靨如花,不負韶華!願所有付出都會有收穫,願所有期許都不負初心,願歲月靜好,你亦無恙,願流年匆匆,不負韶華,願你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召開「不負韶華 奮進文綠」2019年度教育教學...
    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召開「不負韶華 奮進文綠」2019年度教育教學頒獎典禮 2020-01-15 09:08:00來源:央廣網河南分網
  • 2019 感恩有你,一路相伴 2020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本期,就讓我們一起告別2019,展望2020,帶著愛與勇氣,一路向前,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劉偉達:2019年總結一句話:奮鬥著是美麗的。為學習奮鬥,為健康奮鬥,為人生精彩而奮鬥。也祝願每一個人都能願望成真,有福,有愛。梁 鈺:轉眼間,春夏秋冬又一年。2019年我和往年有了不一樣的收穫。6月份,我參加了由浙江省戲劇家協會、上海市戲劇家協會、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和福建省戲劇家協會聯合舉辦的「越美中華——越劇青年演員大匯演」,並幸運地榮獲了越秀組的佳藝獎。
  • 「未來可期,不負韶華」 是什麼意思?
    「未來可期,不負韶華」 是什麼意思?戀愛婚姻家庭經營需要把握三個階段:過去現在未來戴浩然 2020年12月11日所謂韶華,是指美好的春光年華,就是荷爾蒙比較旺盛,能折騰的好年代。未來可期,不負韶華,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婚戀觀,一般也就多見於30歲以下的女人.為什麼是30歲為界限?因為女人三十豆腐渣這個俗話深入人心。過了30,就算覺得未來可期,也不好意思說韶華了。在我的戀愛婚姻家庭字典裡,未來可期的年限是這樣設定的:女人,60歲還可以很優雅滋潤;男人,經常鍛鍊的可以折騰到八十歲。
  • 實幹擔當,不負韶華——感謝信紛至沓來
    實幹擔當,不負韶華——感謝信紛至沓來 2021-01-1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