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教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師德修養。2018年6月,作為學校第一期中青年骨幹教師&34;成員,赴延安進行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通過培訓,加深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的理解。加深了對&34;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和永恆主題的思考。教師肩負著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重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長的引路人。進一步增強了做&34;優秀教師的內生動力。
科學研究不僅僅是時代對大學教師的要求,是我校爭做特色研究型大學的需要,也是一名教師為學生服務的資本。大學教師應該以科研經歷豐富自身對教書育人的理解,並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科研上,馬龍教授積極探索,勇於克服困難,近年先後發表48篇SCI文章,其中44篇發表於I、II區雜誌,文章總影響因子大於220。其中影響因子>5分19篇,影響因子>9分4篇。文章總引用次數大於750次,H-index>15。發表的文章被百餘種英文SCI期刊、英文著作及多項國際專利引用。先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面上項目、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及若干橫向項目等。曾獲2015年天津市&34;,2016年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34;,2017年度天津市&34;,2017年度天津市高校&34;,2018年度天津市&34;第一層次,2019年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34;等多項榮譽稱號。
馬龍教授擔任2014級製藥工程班導師,他建立師生聯繫群,定期開班會,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和學生溝通交流;定期走訪宿舍,關心班中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不讓每一位同學掉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扣好進入社會前的第一粒扣子。馬龍教授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參與生物學院的特色助學項目&34;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一些家庭困難或對學習、生活迷茫的同學。他激勵學生刻苦學習,教育引導學生愛國、勵志、力行。要求學生在能力允許範圍內增加投入學習的時間,引導學生多讀書、深思考、善提問、勤實踐。詢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身體力行的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思想上的&34;。這樣得到的是學生的充分信任,使學生在&34;過程中提高自信,提升能力。他接納&34;對象進入實驗室,利用課餘時間進行科學研究,激發科研興趣,同時定期和學生交流實驗感受,鼓勵學生&34;,提出想法。指導的&34;王瑩同學於2018年獲得UK—ChinaStudentsAccelerateEntrepreneurshipTasterSessions全額資助赴英國學習交流一周。藉助這個機會,馬龍教授鼓勵她出國留學,為其寫了積極客觀的推薦信並多次為其修改未來科研計劃。結合自身努力,王瑩同學不僅獲得了世界著名高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資格,並且獲得了豐厚的獎學金。馬龍教授獲得2015年天津科技大學&34;先進個人。2014年指導本科生參加天津市第四屆大學生生命科學基本實驗技能競賽並獲一等獎。2015年指導本科生參加&34;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校級獎勵並代表學校參加全市比賽。指導兩名學生分別獲得2019年天津市第五屆藥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創新論壇三等獎。2019年4月份斯裡蘭卡發生恐怖襲擊後,生物學院留學生Dilshani(美蓮)同學因為其父親工作的公司距離爆炸點很近,她表達了對家人的擔憂,馬龍教授多次和美蓮同學談心安慰,舒緩其緊張情緒,使其學業得以順利進行。
在指導研究生科研的過程中,馬龍教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給學生強調為誰學,學什麼和怎麼學?他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34;馬龍教授抓住&34;建設的重要契機,結合學校和專業特色與優勢,培養複合型人才,面向產業,為地區經濟建設服務。學生在校期間不僅科學素養和實驗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理性面對、解決問題。入職以來培養的每個學生基本都能獨立發表一篇以上Ⅰ、Ⅱ區文章。其中的幾名學生發表多篇高水平文章,個人發表文章總影響因子大於10。指導的2013-2018級研究生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獎學金、一等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等。其中的2016級研究生孫娜娜同學獲得在學期間發表兩篇Ⅰ區文章,一篇Ⅱ區文章,總影響因子大於15,並獲得天津科技大學第七屆研究生十佳&34;及&34;稱號。指導的2015研究生劉海豔同學獲得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論文。馬龍教授也因此獲得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專業學位優秀指導教師。
馬龍教授積極加強師德修養,把個人理想與追求、本職工作與祖國發展、人民幸福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34;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最大的熱情在三尺講臺奉獻自己的青春,不負韶華,做幸福的奮鬥者。
圖文來源/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
本期編輯/李梓鈺
本期審核/康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