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 榮耀師者】馬龍:不負韶華 做幸福的奮鬥者

2020-09-14 天津科技大學
  • 馬龍,男,37歲,中共黨員,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參加工作以來,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忘教育工作者的初心;醉心三尺講臺,甘為人梯;積極創新進取,力爭在科學研究上有所建樹。

刻苦鑽研 勇於創新突破

馬龍教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師德修養。2018年6月,作為學校第一期中青年骨幹教師&34;成員,赴延安進行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通過培訓,加深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的理解。加深了對&34;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和永恆主題的思考。教師肩負著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重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長的引路人。進一步增強了做&34;優秀教師的內生動力。

科學研究不僅僅是時代對大學教師的要求,是我校爭做特色研究型大學的需要,也是一名教師為學生服務的資本。大學教師應該以科研經歷豐富自身對教書育人的理解,並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科研上,馬龍教授積極探索,勇於克服困難,近年先後發表48篇SCI文章,其中44篇發表於I、II區雜誌,文章總影響因子大於220。其中影響因子>5分19篇,影響因子>9分4篇。文章總引用次數大於750次,H-index>15。發表的文章被百餘種英文SCI期刊、英文著作及多項國際專利引用。先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面上項目、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及若干橫向項目等。曾獲2015年天津市&34;,2016年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34;,2017年度天津市&34;,2017年度天津市高校&34;,2018年度天津市&34;第一層次,2019年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34;等多項榮譽稱號。

潤物無聲 春風化雨

馬龍教授擔任2014級製藥工程班導師,他建立師生聯繫群,定期開班會,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和學生溝通交流;定期走訪宿舍,關心班中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不讓每一位同學掉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扣好進入社會前的第一粒扣子。馬龍教授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參與生物學院的特色助學項目&34;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一些家庭困難或對學習、生活迷茫的同學。他激勵學生刻苦學習,教育引導學生愛國、勵志、力行。要求學生在能力允許範圍內增加投入學習的時間,引導學生多讀書、深思考、善提問、勤實踐。詢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身體力行的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思想上的&34;。這樣得到的是學生的充分信任,使學生在&34;過程中提高自信,提升能力。他接納&34;對象進入實驗室,利用課餘時間進行科學研究,激發科研興趣,同時定期和學生交流實驗感受,鼓勵學生&34;,提出想法。指導的&34;王瑩同學於2018年獲得UK—ChinaStudentsAccelerateEntrepreneurshipTasterSessions全額資助赴英國學習交流一周。藉助這個機會,馬龍教授鼓勵她出國留學,為其寫了積極客觀的推薦信並多次為其修改未來科研計劃。結合自身努力,王瑩同學不僅獲得了世界著名高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資格,並且獲得了豐厚的獎學金。馬龍教授獲得2015年天津科技大學&34;先進個人。2014年指導本科生參加天津市第四屆大學生生命科學基本實驗技能競賽並獲一等獎。2015年指導本科生參加&34;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校級獎勵並代表學校參加全市比賽。指導兩名學生分別獲得2019年天津市第五屆藥學專業大學生自主創新論壇三等獎。2019年4月份斯裡蘭卡發生恐怖襲擊後,生物學院留學生Dilshani(美蓮)同學因為其父親工作的公司距離爆炸點很近,她表達了對家人的擔憂,馬龍教授多次和美蓮同學談心安慰,舒緩其緊張情緒,使其學業得以順利進行。

匠心築夢 甘為人梯為研究生的科研和發展鋪路

在指導研究生科研的過程中,馬龍教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給學生強調為誰學,學什麼和怎麼學?他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34;馬龍教授抓住&34;建設的重要契機,結合學校和專業特色與優勢,培養複合型人才,面向產業,為地區經濟建設服務。學生在校期間不僅科學素養和實驗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理性面對、解決問題。入職以來培養的每個學生基本都能獨立發表一篇以上Ⅰ、Ⅱ區文章。其中的幾名學生發表多篇高水平文章,個人發表文章總影響因子大於10。指導的2013-2018級研究生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獎學金、一等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等。其中的2016級研究生孫娜娜同學獲得在學期間發表兩篇Ⅰ區文章,一篇Ⅱ區文章,總影響因子大於15,並獲得天津科技大學第七屆研究生十佳&34;及&34;稱號。指導的2015研究生劉海豔同學獲得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論文。馬龍教授也因此獲得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專業學位優秀指導教師。

馬龍教授積極加強師德修養,把個人理想與追求、本職工作與祖國發展、人民幸福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34;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最大的熱情在三尺講臺奉獻自己的青春,不負韶華,做幸福的奮鬥者。

圖文來源/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

本期編輯/李梓鈺

本期審核/康世龍

相關焦點

  • 立德樹人,不負韶華
    二初中教師左建果發言鎮中心小學教師郭新芬發言優秀校長代表、一初中校長石元振,優秀教師代表、二初中教師左建果同志、鎮中心小學教師郭新芬先後結合工作實際做了發言四是堅守師德,立德樹人。廣大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人格魅力樹立教師威信,用自己的德和行,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感染,讓學生自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劉集鎮鎮長郭靖宇在主持會議時強調, 今年的教師節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
  • 【立德樹人 榮耀師者】尹娜:堅守初心 無私奉獻
    人民幸福;還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你我「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的生動實踐。2年的基層輔導員鍛鍊經歷,8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務工作經歷,多次主動請纓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的特殊經歷,讓尹娜老師找到了「幸福」的答案:善於思考,加強實踐,在有高度的價值引領中創造「幸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有溫度的管理服務中感知「幸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有態度的擔當作為中延續「幸福」!
  • 不負韶華:徐德凝的詩歌與奮鬥
    一位與共和國同齡的古稀老人卻用自己執著奮鬥與睿智達觀的人生態度,成功「留住了」這一最美好的時光——早已功成名就的他至今依然每天都有新的努力。新的期待,新的作為,新的收穫。作為一位著名的古建專家、民謠詩人、道德模範和勵志導師,徐德凝老師不僅成為眾多年輕人崇拜的偶像,更在腳踏實地踐行著總書記「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的時代寄語。
  • 中國農大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舉行
    9月9日上午,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隆重舉行。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為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獲得者吳常信院士授獎。校領導張東軍、秦世成、錢學軍、寧秋婭、李培景,校長助理吳衍濤與400多名教師齊聚盛會,共同慶祝第36個教師節。黨委常務副書記張東軍主持大會。
  •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大學》裡講到:「德者,本也」。做人,要以德立本,無本不立。只有本立,才能道生,只有道生,才能萬達,即所謂的人無德不立。《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也是在強調,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千百年來,雖然對「傳道授業解惑」的理解,不同的時代各有側重,但是,教育承載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大使命卻從來沒有改變。
  • 吳常信院士榮獲我校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
    傳道授業立德本,因材施教躬行先。獎掖後進,勉勵門人,一往相濟寬嚴。科技攻關,扶貧克堅,融會產學研,恰立地頂天。春風化雨潤心間,更澤湖田。常懷忠信,篤敬情深,師者成蹊不需言。9月9日上午,我校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在東校區舉行。校領導、獲獎教師代表、新入職教師代表、各職能單位各學院負責人、師生代表等400餘人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向吳常信院士隆重頒發 「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證書和獎盃,並向其深躬致敬。
  • 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良教圓夢託舉希望
    同學們祝福全體老師:健康幸福,節日快樂!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胡昌國同志帶領全體教師莊嚴宣誓,鏗鏘誓言指引全體教師努力前行,激勵著全體教師獻身黨的教育事業,不忘初心,砥礪奮進。這不僅是師者的誓言,更是對國家、對社會、對廣大家長和學子的莊嚴承諾。
  • 新時代教育如何立德樹人
    【關鍵詞】教育  立德樹人  目的性指向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好壞,是決定其一生走什麼路、做什麼人的大問題,因此,提升人的道德素質,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問題。
  • 不負韶華什麼意思 不負韶華怎麼解釋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是2020年的一句新年賀詞。賀詞提到:「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2020年1月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非中心發布18種外語版本的「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那麼,這裡的「不負韶華」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 擔負起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情深意切、催人奮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和廣大教師的親切關懷與特殊厚愛,是對教育系統的鞭策,並為當前統籌做好教育系統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全面復學提供了思想指引。
  • 立德樹人師德為先
    黨的十八大報告就已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立師德、鑄師魂。」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確提出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以「教人者教己」的師德理念。作為教師,就要學會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好的言傳身教於學生。「師者,傳道授惑者。」
  • 不負韶華!青春之美,奮鬥之美
    答案肯定多種多樣,但都無外乎這樣的共同出發點: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在最好的年華做最有意義的事情。疫情發生以來,舉國上下同心戰疫,青年的表現可圈可點。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千錘百鍊,方能成鋼。抗疫一線不止苦和累,還有著威脅生命安全的巨大風險,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眾多「90後」在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中忠誠擔當、無私奉獻,在經受風雨洗禮中破繭成蝶、淬火成鋼,讓人們見證了青春的蓬勃力量、青年的志存高遠。
  • 只爭朝夕加油幹 不負韶華再出發
    「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發表2020年新年賀詞,他的新年賀詞既飽含力量,又帶著濃濃溫情,為奮進2020年吹響了衝鋒號,使人備受鼓舞、深受激勵。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 立德樹人 奮進擔當 | 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大會以立德樹人、奮進擔當為主題,向光榮退休和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表示感謝,表彰一年來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和榮譽的老師,歡迎新入職老師,以熱烈、簡樸、隆重的方式慶祝全體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節日。校領導劉波、宋學鋒、曹德欣、蔡世華、付恆升、周國慶、卞正富、王增國、周福寶出席大會並在主席臺就座。
  • 品鑑經典.不負韶華——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品鑑經典.不負韶華——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2020-06-20 0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德樹人  奮進擔當
    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為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增強教師對教育事業責任感和使命感,2020年9月16日,鄭州市鄭東新區龍崗小學開展了以「立德樹人,奮進擔當」為主題的師德培訓活動。
  • 【立德樹人】我院開展慶祝教師節系列主題活動
    【立德樹人】我院開展慶祝教師節系列主題活動 2020-09-18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師者法律素養 立德樹人更具力量
    (9月10日《法治日報》)此番討論,讓筆者想起了今年教師節的主題: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教師的法律意識不能成為立德樹人的短腿!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一個班集體,科學合理的班規對立德樹人將會事半功倍,對學生成長,對於班集體建設更是如虎添翼。
  • 【聚焦】恩平華僑中學學子:追夢不負青春,奮鬥不負韶華!
    【聚焦】恩平華僑中學學子:追夢不負青春,奮鬥不負韶華!供稿:市教育局運營:恩平市融媒體中心(恩平廣播電視臺)原標題:《【聚焦】恩平華僑中學學子:追夢不負青春,奮鬥不負韶華!》
  • 王金髮教授:立心鑄魂 立德樹人
    王金髮教授的講座生動風趣13日下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金髮教授作《立心鑄魂 立德樹人》專題講座。講座以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為序,圍繞教育的時代使命、教師的時代使命、立心鑄魂、立德樹人、終身學習和奮鬥換幸福六個方面展開闡述。他表示,育時代新人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目標指向,「四有好教師」「四個引路人」「六個下功夫」「四點希望」是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心中裝著學生才能立心,有奉獻精神才能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