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是油菜籽經壓榨或浸出而得到的一種食用油,簡稱香菜油、菜油,主產於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地區。
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著稱的川菜,製作時就少不了菜籽油的靈魂一勺。因為不管是辣椒、花椒,還是豆瓣、香料,菜籽油都能將諸味的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2020年11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自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間關於菜籽油的質量抽檢情況。
結果顯示,近5年監管部門抽檢中發現不合格菜籽油439批次,主要涉及酸值/酸價、過氧化值、苯並[α]芘、溶劑殘留量等項目。
品牌方面,籽磨香、金疆綠洲、新綠洲、川菜王、三沈硒鄉、三月花、海北花不合格次數較多。此外,部分知名品牌如多力、長康、惠宜、弘大、南街村亦有上榜。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多力、長康、惠宜等上榜
抽檢結果顯示,同一菜籽油生產企業不合格次數最高有4次,涉及7家。
例如標稱由安縣輝達油脂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川菜王100%濃香菜籽油(900mL/瓶,2016/1/11)、川菜王100%濃香菜籽油(900mL/瓶,2016/8/30)、川菜王純香菜籽油(27.17L/桶,2016/6/22)3批次溶劑殘留量檢出值分別為215mg/kg、12.8mg/kg、15.7mg/kg,該項指標按規定在壓榨菜籽油或一級、二級浸出菜籽油不得檢出,另外還有1批次川菜王純香菜籽油(2015/7/1,1.8L/瓶)脂肪酸組成不符合標準,其中油酸C18:1偏低,芥酸C22:1超標。
此外,標稱由青海通達油脂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海北花菜籽油(5L/桶,2014/12/27)、海北花菜籽油(清香型)(5L/桶,2014/7/29)、海北花菜籽油(5L/桶,2014/12/29)、海北花菜籽油(純香型)(1.8L/桶,2014/8/1)4批次均為標籤不合格,如未標示配料表、營養成分表表題標示與標準不符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檢出不合格的還有消費者較熟悉的多力、長康、黎紅、惠宜等品牌。
標稱由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生產的多力濃香菜籽油(1.8L/瓶,2015/6/10),脂肪酸組成不合格,其中花生一烯酸C20:1檢出值為2.2%,標準值則為3.0%~15.0%。據悉,該公司所屬的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前身是美國桂格(QUAKER)集團,2003年進入食用油市場,以生產「多力」品牌食用油被公眾熟知。
另外,標稱由湖南省長康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長康正宗壓榨菜籽油(1.8L/桶,2015/5/8)酸值/酸價(KOH)超標以及脂肪酸組成不符。
不合格的還有沃爾瑪旗下自有品牌「惠宜」。標稱由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委託遵義中土糧油收儲有限公司分裝的惠宜菜籽油(900mL/瓶,2017/5/25)脂肪酸組成不合格,包括亞油酸 C18:2、油酸 C18:1、棕櫚酸C16:0。
同樣涉及脂肪酸組成不合格的還有華潤五豐控股的「黎紅」菜籽油(1.8L/瓶,2015/3/2),其標稱由四川五豐黎紅食品有限公司分裝。
據了解,脂肪酸組成是反映油品純度的指標,每種食用油都有特定的脂肪酸組成比例,如果摻入其他食用油,則其脂肪酸組成比例會偏離標準範圍。
一款菜籽油酸值超標20倍
從原因上看,新鮮度指標不合格是菜籽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酸值/酸價超標157次,過氧化值超標96次,兩者佔不合格比例的52.0%。
菜籽油被學界認為是脂肪酸組成較合理的一種食用油,飽和脂肪酸僅佔10%左右,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其中油酸約佔80%,亞油酸約佔7%。但是「不飽和」也意味著「不穩定」,菜籽油也相對來說更容易發生酸敗。
酸值/酸價和過氧化值是食品的品質指標,反映了食用油酸敗的程度。
酸值/酸價越小,說明油脂質量越好,新鮮度和精煉程度越好。過氧化值高表明樣品中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到了一定程度,吃起來有酸敗、哈喇等異味。
標稱由湖北紅蓮春香油調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紅蓮春土榨特香菜籽油(4L/瓶,2015/8/28),檢出酸值為4.0mg/g,標準要求≤0.20mg/g,則該款菜籽油酸值超標近20倍!
標稱由石碾鎮李四妹副食店銷售的純菜油(散裝,2015/7/25)過氧化值為2.32g/100g,是標準值(≤0.25g/100g)的9.3倍。
一般情況下,酸值/酸價、過氧化值略有升高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如發生嚴重的變質、哈喇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
GB/T 1536-2004《菜籽油》規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菜籽油(包括壓榨成品菜籽油和浸出成品菜籽油)酸值的最高限值依次增加,而一級、二級菜籽油的過氧化值亦要求高於三級、四級菜籽油。
簡而言之,無論是壓榨還是浸出成品菜籽油,一級菜籽油通常「最新鮮」。
菜籽油非「越香越好」
1933年,科學家從瀝青中分離得到苯並[α]芘,研究發現其可誘導小鼠產生皮膚癌。由此,苯並[α]芘被確認為是第一個化學環境致癌物。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苯並[α]芘歸類到一類致癌物(已經明確對人類有致癌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長期吸入或食用含苯並[α]芘較高的食物易誘發肺癌、肝癌、腸胃道癌症等。
目前,我國製備菜籽油的加工工藝主要有低溫冷榨、高溫熱榨、水酶法提取、有機溶劑(如正己烷)浸出和進一步的精煉。一般熱榨和浸出法菜籽油中苯並[α]芘含量最高,這是因為制油工藝中的高溫使菜籽燒焦碳化,生產的苯並[α]芘殘留在油中。
菜籽油檢出苯並[α]芘超標,很可能是因為有些企業為了迎合市場對菜籽油香味的追求,採用極高的炒籽溫度導致的。
抽檢結果顯示,標稱由烏拉特中旗海旺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的格兒此老菜籽油(1L/桶,2015/7/19)苯並[α]芘嚴重超標,檢出值為326μg/kg,其是標準值(≤10μg/kg)的32.6倍!
無獨有偶,標稱由四川柏稼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柏稼樂雙低菜籽油(1.8L/瓶,2017/6/7)檢出苯並[α]芘165μg/kg,此值也遠遠高於最高限量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食物在燻制、烘烤和煎炸過程中,脂肪、膽固醇、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在高溫條件下能夠形成苯並[α]芘,尤其是當食品在煙燻和烘烤過程中發生焦糊現象時,苯並[α]芘的生成量將會比普通食物增加10~20倍。
【特別聲明】:本篇內容所採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國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如相關抽檢結果數據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實及認定後確認有變更事實的,請及時聯繫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