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粉抽檢報告:嘔吐毒素超標居多,香滿園、五得利等上榜

2020-12-18 消費者報導

疫情期間,你都會做些什麼來消磨時間?

一些社交平臺上,很多消費者正潛心進修廚藝——挑戰做蛋糕。即使物資的匱乏也絲毫未能減退他們的熱情:沒有烤箱就電飯煲上陣,沒有打蛋器就安排自己的「鐵臂」,沒有低筋小麥粉就搗鼓捏饅頭......

一包小麥粉在手,誰還不是廚藝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呢?

2020年3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和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部分省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自2015年2月~2020年2月對小麥粉的質量抽檢數據。

結果顯示,近5年監管部門共檢出235批次不合格小麥粉,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真菌毒素超標,其次是檢出「麵粉增白劑」。

品牌方面,標稱企業為駐馬店市天中麵粉實業有限公司、濟源市愚公農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小麥粉不合格次數最多。此外,一些知名品牌,如「五得利」「五朵梅」「親民食品」「水杉」「香滿園」等也在黑名單之列。

「益海嘉裡」「北大荒」旗下品牌上榜

在235批次小麥粉中,80.9%生產廠家出現不合格的次數僅有1次,出現2次、3次、4次、5次不合格記錄的生產廠家依次佔12.8%、3.8%、1.7%、0.9%。

由此可見,多次出現不合格的生產企業仍佔極少數。其中「勤生」「綠水源」等品牌小麥粉上榜次數最多。

標稱由駐馬店市天中麵粉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小麥粉有5次不合格,包括勤生小麥粉(2.5kg/袋,2018/7/7)、勤生小麥粉(5kg/袋,2018/7/11)、勤生小麥粉(5kg/袋,2018/7/7)、勤生小麥粉(5kg/袋,2018/7/17,同一批次省抽和國抽均不合格),不合格的原因都是真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標。

標稱由濟源市愚公農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綠水源小麥粉(5kg/袋,2018/9/16)、綠水源小麥粉(2.5kg/袋,2018/9/14)、綠水源小麥粉(2.5kg/袋,2018/6/12)、綠水源小麥粉(5kg/袋,2018/6/17)4批次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標,其他1批次小麥粉(5kg/袋,2018/9/22)為重金屬鎘超標。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知名品牌也榜上有名。

例如五得利集團旗下「五得利」、五朵梅食品旗下「五朵梅」、北大荒旗下「親民食品」、中國石化集團旗下「水杉」,這些品牌的小麥粉皆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標。

此外,標稱由東莞益海嘉裡糧油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香滿園廣式饅頭用小麥粉(1千克/包,2015/1/31)鋁的殘留量項目不合格(檢出值29.1mg/kg,規定不得檢出),後經監管部門核實是原料問題。

「嘔吐毒素」超標佔近八成

抽檢數據顯示,在235批次小麥粉中,不合格涉及14個項目,主要是真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赭麴黴毒素A、黃麴黴毒素B1、玉米赤黴烯酮)、麵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二氧化鈦)、輕/重金屬殘留(鋁、鎘、鉛)等。

當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標是小麥粉不合格最突出的問題,共發現180次,佔不合格比例的76.6%。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毒素(DON)廣泛存在於溫暖潮溼地區的糧食作物中。

它是由產毒真菌(主要是禾穀鐮刀菌和黃色鐮刀菌)產生的一種次生代謝產物,因易引起豬的嘔吐,又稱為「嘔吐毒素」,主要汙染小麥、大麥、燕麥、玉米等穀物。

DON在體內可能有一定的蓄積作用,且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其急性中毒症狀表現為5~10分鐘內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和頭痛等。

GB 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明確規定,在食用的玉米及小麥當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毒素的含量需要小於1000μg/kg。

抽檢結果顯示,180批次DON超標的小麥粉中,DON平均含量為1894μg/kg,最低值為1045μg/kg,最高值為5591.2μg/kg。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評估認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暫定每日最大耐受攝入量(PMTDI)為1μg/kg·bw,即一個體重60kg成人的每日最大攝入量不超過60μg,就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風險。

標稱由懷遠縣前昌麵粉有限公司生產的白月壹等粉(散裝稱重,2016/8/30)中檢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為5591.2μg/kg,即一個60kg成人食用該麵粉10.7g就已達到DON的上限值。若按做一個饅頭所需小麥粉50g計算,10.7g該麵粉僅夠做1/5個饅頭。

小麥粉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標,可能是原料小麥受到該毒素汙染,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導致。

值得一提的是,DON毒素在穀物儲藏期間,由於未經充分乾燥或儲存不當,也可能產生。這提醒消費者,開袋後的小麥粉應儲存在通風乾燥的條件下。

警惕麵粉增白劑

一白遮百醜,這句話本用於形容人,卻也同樣適用於濫用增白劑的麵粉。

過氧化苯甲醯(BPO),即俗稱「麵粉增白劑」的主要有效成分。BOP能釋放出活性氧來氧化麵粉中極少量的有色物質(如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等),從而增加麵粉的白度;同時生成的苯甲酸,能對麵粉起防黴作用。

不過,長期過量攝入過氧化苯甲醯,容易造成肝、腎、腸、胃等臟器的損傷,誘發多種疾病。如胃黏膜長期受到增白劑的慢性刺激,形成慢性胃炎,最後造成胃黏膜潰瘍、穿孔。

過氧化苯甲醯自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其曾被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添加於麵粉中。

2013年,原國家衛生部正式發布公告稱,禁止在麵粉生產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醯,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不得生產、銷售「麵粉增白劑」。

抽檢數據顯示,有15批次小麥粉檢出過氧化苯甲醯,含量在0.02~190mg/kg,涉及鑫源、盛雪、天康、富生金、莘糧、久健、恆立達、滙豐、靖宸、惠康等品牌。

標稱由寶雞扶風雪馬麵粉廠生產的天然小麥粉(5kg/袋,2014/10/31)過氧化苯甲醯的檢出值為190mg/kg,是所有不合格小麥粉中過氧化苯甲醯濫用最嚴重的一款。

《消費者報導》提醒,違規添加麵粉增白劑只是個例,消費者不用過於擔憂。

抽檢數據顯示,檢出過氧化苯甲醯不合格小麥粉集中於2015年、2016年等生產批次,近兩年生產的小麥粉中檢出過氧化苯甲醯已經有所下降。

此外,一些感官判斷也能有助於消費者粗略鑑別麵粉是否「增白」。

正常的麵粉或饅頭呈乳白色或輕微的淡褐色,仔細觀察可發現微小的褐色星點,是麥麩的細微顆粒。而增白的麵粉或饅頭呈雪白色或慘白色,即白得出奇、不自然。但需注意發黴的麵粉則顏色發暗。

【特別聲明】:本篇內容所採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國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如相關抽檢結果數據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實及認定後確認有變更事實的,請及時聯繫本刊。

相關焦點

  • 河南遠徵麵粉集團今年第六次上黑榜 小麥粉被檢出毒素超標
    永城新地標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河南遠徵麵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小麥粉(多用途麥芯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出值為2.20×10³μ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1000μg/kg。此前,河南遠徵麵粉集團有限公司已經多次被檢出小麥粉不合格。
  • 河南永新麵粉公司所產小麥粉多次被通報毒素超標,慎買!
    永城新地標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河南永新麵粉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小麥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出值為1360μ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1000μg/kg。此前河南永新麵粉公司就被通報過據查,2019年4月24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4類食品172批次樣品。通報亳州市譙城區雪雪生活超市經銷的河南永新麵粉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小麥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出值為1360μ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1000μg/kg。
  • 綿陽仙特米業小麥粉毒素超標 宜賓綠源食品公司所售腐乳防腐劑超標...
    綿陽高新區飛揚生活超市銷售的標稱由綿陽市信王食品加工廠委託綿陽仙特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小麥粉」,不合格項目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驗結果為2363 μg/kg,標準規定為≤1000 μg/kg。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是小麥、大麥、燕麥、玉米等穀物及其製品中最常見的一類汙染性真菌毒素,由於具有引發動物嘔吐的特徵,也被稱為嘔吐毒素。
  • 夫妻喝了一碗粥雙雙中毒 因「嘔吐毒素」所致
    ­   (記者 劉蓉)每年的四五月,廈門進入溼度高,雨水多的天氣模式,高溫多雨易使玉米和小麥等穀類作物黴變,產生毒素。廈門市疾控專家提醒市民,人和動物誤食該毒素汙染的食品後若出現厭食、嘔吐、腹瀉、發燒、反應遲鈍等急性症狀,極可能是嘔吐毒素中毒。­  近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接診了一對因為喝了一碗陳米粥導致嘔吐毒素中毒的夫婦。
  • 糧食中嘔吐毒素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去除方法!
    糧食收穫階段穀物收割階段溫溼度也會影響穀物嘔吐毒素的含量。每年在我國小麥的收穫季節,由於連陰雨天氣的影響,都會產生相當數量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標小麥。尤其是在2009年和2010年的河南、江蘇、湖北、安徽等省份的部分地區,超標小麥比例接近30%或更高。
  • 「五得利」麵粉疑添加致癌物
    21日,五得利麵粉集團對此事正式發表聲明稱,其生產的全部產品是安全的、健康的,無論是抽檢還是送檢的產品均未發現問題。而記者採訪得知,「五得利」麵粉在太原仍在正常銷售,暫未受到不良事件影響。  20日有媒體報導稱,河北「五得利」麵粉因涉嫌添加致癌物硼砂,近日被工商部門查封,其工廠也被勒令停工。
  • 京東所售花生醬黃麴黴毒素B1超標 北京華聯所售麥片黴菌超標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調味品、方便食品、水果製品、糧食加工品、酒類、乳製品、冷凍飲品、蜂產品、蛋製品和食用農產品等10類食品2332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12批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規定,花生醬中黃麴黴毒素B1的最大檢出限量為20μg/kg。花生醬中黃麴黴毒素B1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花生原料在種植、採收、運輸及儲存過程中受到黃麴黴黴菌汙染,企業在生產時沒有嚴格挑揀花生原料和進行相關檢測等。
  • 北京市食藥監局抽檢糧食加工品111批次 樣品全部合格
    通用小麥粉、專用小麥粉抽檢項目包括二氧化鈦、滑石粉、過氧化苯甲醯、溴酸鉀、甲醛次硫酸氫鈉(以甲醛計)、總汞(以Hg計)、鉻(以Cr計)、鉛(以Pb計)、總砷(以As計)、黃麴黴毒素B1、玉米赤黴烯酮、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赭麴黴毒素A、鎘(以Cd計)等14個指標。
  • 多品類小麥粉激發料理靈感,香滿園美味不設限
    而麵食的口感好壞主要取決於小麥粉,因此選擇一款優質的小麥粉十分重要。香滿園小麥粉,專為中國家庭定製,多品類配方滿足不同麵食的製作需求。香滿園優質特精小麥粉香滿園小麥粉上市多年,憑藉創新的生產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精品小麥粉。香滿園小麥粉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良的產品品質,也讓它成為大眾心中的口碑品牌。
  •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抽檢小麥粉樣品20批次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6月28日,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發布《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19年第26期)》。信息顯示,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小麥粉樣品20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全部合格。
  • 全民勤學白案手藝,香滿園小麥粉成超市暢銷單品
    在線下商超,包括香滿園小麥粉、香滿園酵母在內的多款白案必備原料都成為暢銷單品。在短視頻APP上,各類白案面點的製作教程熱度居高不下,簡易的製作方法和較低的翻車率,讓越來越多的人對鑽研廚藝產生興趣,也加大了市場對香滿園小麥粉等原料的需求。
  • 新疆:糧食加工品評價性抽檢 2批次黑小麥粉樣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0月3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信息通告(2019年第19期)。據通告,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16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61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生物毒素問題。
  • 餃子用小麥粉哪家強?河套、金龍魚、古船、五得利麵粉包餃子測試...
    這一串神秘的數字,曾讓無數江湖中人競折腰,這背後隱藏的,就是餃子用小麥粉的行業標準。圖片看不清?不要緊,給你一張高清無碼大圖你還是看不懂的,耕耕也一樣。你可知,耕耕抱著這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餃子用小麥粉》輾轉反側了幾個深夜,終於有一天凌晨,初代中華小當家託夢給耕耕,點醒了自以為聰明的我,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實驗。
  • 國際食品汙染物法典委員會擬制定穀物及穀物產品中嘔吐毒素和嘔吐...
    在會議報告中,委員會同意通過執委會向食品法典委員會提出制定穀物及穀物產品中嘔吐毒素和嘔吐毒素乙醯化物的最大限量等項的新的工作內容。    此次關於嘔吐毒素的工作是針對人們食用的穀物而不是飼料。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表示,由於嘔吐毒素會產生嘔吐的現象,所以動物不會食用高含量的嘔吐毒素飼料。也有關於嘔吐毒素從動物飼料轉移到人們食用的食品的提案,但目前此提案還沒有確定。
  • 方便食品抽檢報告:110批次不合格,螺螄粉、火雞面等「網紅」皆有上榜
    來源:消費者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湖南長沙一家米粉店採取了「限號吃粉」的措施,進門需要實名登記並測體溫。此舉讓網友們感嘆「嗦粉不易」的同時還羨慕不已,畢竟留守在家的多數人只能換著口味吃吃泡麵、煮煮螺螄粉。
  • 麵包粉小麥粉發黴,雞精調味料不鮮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今天公布上海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食糖,蛋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7大類食品抽檢結果。在共抽檢的561批次中,上海家得利田林超市的魯王牌麵包粉小麥粉、上海眾客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聯華超市)的雞精調味料等2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魯王麵包粉小麥粉不合格項目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標。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是穀物黴變的重要指標之一,許多糧穀類都可以受到汙染,如小麥、大麥、燕麥和玉米等。
  • 對於真菌毒素超標的小麥追查不利糧食局的相關人員可能構成瀆職罪
    案情簡介:歌某2014年至案發前任某市糧食局政策法規科科長,負責處理某市境內涉糧違規違法事件、監測某市境內糧食品質、糧食收購許可審核發放;某市糧食局真菌毒素超標小麥的監管工作由被告人歌某負責。2017年4月,某市某糧油公司的趙某借用某市某飼料廠資質,從某省糧食交易市場網競買購得儲存在中儲糧某庫點2010年真菌毒素超標小麥5185噸,購得儲存在中儲糧某北庫點2010年真菌毒素超標小麥685噸,共計5870噸。2017年4月12日--5月12日某縣糧食局工作人員張某通過微信向被告人歌某通報某市某飼料廠在某縣出庫真菌毒素超標小麥的情況,得到被告人歌某的回覆。
  • 冷凍飲品抽檢報告:七成系大腸菌群超標,光明、北冰洋等多次上榜
    南都鑑定測評實驗室梳理了近三年冷凍飲品抽檢不合格相關數據,經統計,2018年至今有近87批次冷凍飲品抽檢不合格,其中,超七成不合格產品系大腸桿菌超標,知名品牌北冰洋、光明等冷凍飲品也「中招」,華義、天牧、奧雪等品牌有多批次上榜。
  • 安徽檢出一批次小麥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標5倍
    千龍網北京5月25日訊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近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了4類食品149批次樣品的監督抽檢。其中,茶葉及其相關製品70批次,全部合格;糕點20批次,全部合格;調味品28批次,全部合格;糧食加工品31批次,合格30批次,不合格1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