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英語走了,臨走時還不忘來了個優雅的謝幕。
6月22日,迪士尼英語在其官網上發布了《致迪士尼英語學員及家長的一封信》,信件的內容很長,包含兩部分:正文的情況說明和附頁的退費流程。
從去年起,培訓機構關門的事件不斷出現,其中英語培訓佔據了半壁江山。無論是當年的「大品牌」韋伯開心豆,還是線上的口碑小機構萌塔英語,無不是鬧得「滿城風雨」。機構跑路、家長維權甚至變成了一個常規操作,一時間,讓家長們報任何機構都心存芥蒂。
而這一次,一切顯得很理性,退費流程藍底白字寫得清清楚楚,最後更是細心地將諮詢電話用大一號的字體突出顯示。可見,迪士尼英語不但沒有「跑路」的意思,而且是布置好了善後工作,讓我們再次恢復了對於「大」品牌的信任。
官微的推文迅速就突破了十萬加,留言區沒有謾罵,而是一片的惋惜之聲,甚至有家長表示「願意提前續費」,哪怕只是杯水車薪。
從2008年在茂名路的第一家門店,到12年後的今天,迪士尼英語已累計服務了超過10萬名學員,一家在少兒英語行業響噹噹的機構如今選擇閉店,我只想說,也許疫情只是一個導火索,而迪士尼英語的退出是這個時代的必然。
從華麗的開場到沉寂,最後退場,仔細梳理一下,無論對於想了解英語啟蒙,還是想了解英語培訓市場的人,也許都有啟發。
01 。
以英語啟蒙為名
一個「蹦跳」時代的開始
時光倒回到2008年,當時的少兒英語,正進入一個「群雄割據」的時代。
這些機構如今也都已經成為了線下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的領軍品牌,每一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理念和特色。
迪士尼也是如此,2008年,它選擇了上海作為進入中國的著陸點,也許正是看中了上海國際化程度高,家長對於英語培訓的需求「剛」的特點。
而相比於其他幾家,迪士尼對於孩子來說有著先天的優勢——迪士尼的IP。一個個經典的卡通人物成了孩子們連接英語學習的天然橋梁,耳熟能詳的歌曲也成為了最具傳播力的學習資源。
△外教+大熱的動畫IP,這樣的課程誰不愛呢?截圖自迪士尼英語(世紀公園中心店)的大眾點評頁面可以說,那時的家長們大多對於英語學習的認知,還處於混沌時期,英語學習的資源還比較匱乏,可能大部分人腦海裡還停留在《新概念英語》的認知範圍內。而這些機構的出現,給出了一個真正的新概念——英語啟蒙。
迪士尼英語專家團成員,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應用語言學副教授,世界英語教師協會協調委員劉迪麟博士曾說過:「這套全新的課程專為年幼兒童設計,它的推出展現了一種概念,即孩子越早開始學習英語,他們就越善於掌握這門語言。」
十幾個孩子一個班,由外教帶著孩子們唱歌做遊戲,生動精彩的課件成為了大家心目中英語學習的「新標杆」,甚至成為了一種時尚——周末帶著孩子去上課,孩子往培訓機構一扔,夫妻倆去逛個街。
和遊樂場相比,孩子不但玩得開心,也能學點知識,成年人也有了自己的空間,豈不是美滋滋。因此,英語機構的門店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商場,成為了人們日常休閒生活的一部分。
在當時素質教育被大力吹捧的環境下,這種模式給了家長們一個新的方向,「原來學英語可以是這樣的」,於是給了這些機構一個名稱——蹦跳機構。
這在當時是一種褒義的稱呼,並且確實讓素質教育有了一個非常堅實的落腳點。如果你看現在的其他培訓機構,哪怕不是英語,只要是啟蒙,都或多或少會帶有一些「蹦跳機構」的影子。
而從實際效果來看,也是有所收穫的。
筆者曾經和自己的太太有過討論,她在給學生進行研究生面試的時候,明顯感到北上廣地區的孩子,無論是發音還是表達的自信程度,都在英語能力上要更突出。這也許正得益於這些地區孩子接觸英語的時間相對較早,啟蒙的種子早早生根發芽,為之後的英語學習打下了一定基礎。
所以,關於「蹦跳機構是否有效」的討論,我認為也許並沒有太大的價值,因為在當時看來,這就是最符合大家期待的產品,應該感謝他們,為我們拓展出了一片新大陸。
△一位家長在大眾點評上發的迪士尼英語上課實景
02 。
需求的精細化
你追我趕之間推動歷史的車輪
然而新大陸的開拓,必然吸引了一大批人前去開發,圍繞著「英語啟蒙」,越來越多的人帶來了自己的新理念。
如剛才所說,外教、遊戲、資料,成為了少兒英語啟蒙的三大元素。如果說迪士尼等機構依靠這個框架坐穩了這個市場,那麼新進場的競爭者,只有兩種選擇——在這三個元素上繼續深挖,或者開拓出一個新的框架。
嘗試兩種路子的人都不少,我們將其分為「後繼者」和「開拓者」。
▷「後繼者」:
迪士尼的官方信中提到,關閉的原因主要還是「近幾年線上英語的發展擠壓了自己的生存空間」。不少人可能覺得,線上英語和線下英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但我認為,其實線上英語,依然是在線下英語原有的框架下發展壯大的。
2017年,筆者曾經參加過在杭州舉行的網際網路分享交流大會——雲棲大會。當時請到了VIPKID高級副總裁項碧波為大家做了分享,在分享中,他介紹了VIPKID一些列的「黑科技」,不但著重介紹了如何解決與海外連線的流暢度問題,還包括語音分析、情緒識別、知識圖譜、優化預測等人工智慧手段,都被用到了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說讓人耳目一新。
△VIPKID通過面部識別技術量化分析孩子的課堂學習表現,不僅是VIPKID,現在各種線上學習課程都在不斷更新自己的「黑科技」
然而仔細思考一下,所有的這些,其實都依然沒有跳出迪士尼這樣的機構在之前打下的基礎。
連線,和誰連?毫無疑問是外教。
為什麼需要AI技術?為了提醒老師該如何吸引孩子注意力,改善課堂氣氛提高效率,那和遊戲的作用有什麼不同。
互動課件,只不過是將原先線下機構的課件,做得更有互動性而已。
因此,真正讓線上英語對線下機構產生衝擊的,其實是幾個關鍵的細節:
昨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個家長的長文評論:
正如她說的,英語啟蒙對於家長來說,其實就是兩個希望:好老師固定,上課開口機會能多一些。
而這正是線下機構最頭疼的問題,上課形式看起來生動活潑,但其實孩子的自主發揮時間並不多。畢竟一個班大約15個孩子,每人上前講2分鐘就已經用了30分鐘,加上老師講課和過課件,一節課45分鐘,孩子真正開口的時間,可能不超過5分鐘。
另一方面,線下機構的老師流動性大,是出了名的。曾經一個朋友的孩子在迪士尼就讀,對我說,自己孩子班上的老師很不錯,但同上的另一個班老師就經常換。畢竟外教在中國教學,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而這兩個問題對於線下機構來說,都很難解決。班型是成本決定的,線下機構的成本本來就高,一個業內人士稱,一個中心光裝修就要500~600萬,教材的開發很多也是美國做的,成本很高。
小班型決定需要更多的外教,而外教本來就不夠用,因此生存壓力一直都很大。從我們之前做的統計數據來看,家長們對於線下機構的詬病,也大部分集中在老師流動性問題上。
而線上機構用技術解決了外教池的問題,不少機構也採用了固定外教的模式,即使不能固定,也可以通過約課系統,實現2~3個外教輪換。加上上課開口時間更多、時間安排方便、更靈活的課程包形式,使得家長的偏好發生了變化。
6月4日,中科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推出《2020年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市場報告》顯示,目前約有疫情期間體驗過在線英語產品後,39%的家長認為,線上教學質量已經趕超線下機構,同時具備便捷和省時省力的優勢、選擇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的家長佔比33%、只選擇線下機構的佔比為28%。
▷「開拓者」:
如果說線上機構依然沒有跳出原來的框架,那麼接下去說的這些,可能就完全走了一條創新的道路。
2009年,海歸夫婦「安妮鮮花」開始更新自己的博客,將北美基礎教育的做法一點一點呈現了出來,之後又推出了暢銷書《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
和之前蹦跳機構一樣,家長們又看到了一片新大陸。這一次,英語學習從「蹦跳式」飛躍到了「母語式」。音素意識、自然拼讀、原版閱讀等概念,也許不是安妮鮮花提出的,但這些新的理念開始越來越被家長們所接受。
隨著網絡資源開始越來越發達,家長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搜集到各類原版教材、原版圖書,英語啟蒙也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東西,而是在家就能自己解決的了。
這就導致,家長對於英語機構的態度產生的變化:之前是,「願意付錢給你是因為你能做的事兒我做不了」;而現在,「我發現我也能做了,為什麼還要每年花幾萬元給你呢?」
和安妮鮮花類似,各類「母語式」英語學習開始遍地開花。比如以嘰裡呱啦以首的各類「磨耳朵」概念產品,以原版分級閱讀為核心的閱讀課程,從根本上顛覆了原有的「蹦跳」機構英語學習模式。
尤其在北上廣這些國際化教育選擇豐富的地方,這條路徑成為了更有效、更經濟的選擇。它不但在效果上更能量化,而且給了不少參與實施者(尤其是媽媽們)巨大的成就感。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留給迪士尼這樣的機構的空間越來越少。曾經一個朋友向我透露過一個數據:哪怕幾家青少年英語培訓的巨頭市場份額加起來,也不超過一半,可見整個行業呈現出的多元和長尾效應。
03 。
疫情不是原因
拒絕改變才是那「最後一根稻草」
「迪士尼英語致力於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樂趣無限的英語學習環境,令孩子們在一種身臨其境的過程中接受高品質的英語學習。第三所培訓中心開學以及『妙趣看世界』(Hello,World!)課程的推出,迎合了上海家長對高品質早教英語的需求,同時有力詮釋了迪士尼英語樹立兒童英語培訓新標杆的承諾。」
這是2009年迪士尼在中國的第三家門店——徐匯店開業時,迪士尼英語總經理兼高級副總裁唐安祖先生的原話,從中可以看出當時迪士尼英語的自信態度。
而11年後,當我在群裡問了幾個徐匯區的家長之後,得到的最多的答覆是:「我們不在迪士尼上,也沒太了解過。你可以問問上兩屆,說不定有人在哪裡上過。」
「樂趣」似乎不再能吸引家長、「標杆」也似乎識別度不高,這就是殘酷的現狀。
面對這種現狀,很多機構都做出了改變。
其他的包括新東方、學而思、樂寧等知名英語培訓機構,也早早的布局了線上內容。
△「爸爸真棒」也早在2018年就對當時已經做得很穩定的9家線上英語進行過評測
可以看到,大部分線下機構所採用的方式,是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同時,吸取線上教學的優勢,開發線上線下一體的教學形式。從家長的反饋來看,也得到了比較好的效果,總體能夠保持穩定。
然而迪士尼英語卻有點「後知後覺」,一直主打「沉浸式」教學的他們,卻把沉浸式狹隘地理解為了「線下課」,因此,儘管也開發了像「樂學會」這樣的APP,但始終沒有把線上教學作為一個趨勢去看待。
直到今年3月,出於疫情的影響,才決定開設線上課程。儘管課程採用免費的形式,效果也不錯,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但從整體發展的進度來說,已經遠遠的落後於其他機構了。
在這個高度多樣、競爭極度激烈的環境下,拒絕改變就意味著被淘汰。
經常有家長問,什麼樣的英語機構是一個好機構?
我們也曾經嘗試著去做一些量化測評,但其實,在英語學習方面,家長們的需求已經高度精細化,如今的家長,早已不是2008年對於英語啟蒙幾乎一張白紙的狀態了,現在很多家長甚至比機構的課程銷售老師都「懂」。
因此,英語機構的好壞,很難用一個標準的尺度去衡量。從這次事件來看,迪士尼英語可以算一家「好」機構,無論是課程質量、家長反饋,都已經對得起「大品牌」的稱號。
但「好機構」一定能生存下去嗎?筆者認為,對於希望持久地在這個機構接受優質服務的家長和孩子來說,無論是不是體面的退場,最終都是一種傷害和損失吧。
我們之前對線上線下英語機構,以及三大英語能力測評體系,做過全面盤點和分析,更有上萬字的良心乾貨《K12英語學習白皮書》。
👇獲取方法👇
掃碼關注「去哪上夏校」
回復「英語測評」即可獲得
你還「在看」嗎?
有細心的朋友發現,微信推送現在不按時間排序了。如果大家還希望和從前一樣,每天準時和「去哪上夏校」見面,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在下面點個「在看」;
第二步:星標成為我們的「常讀用戶」,就能每天第一時間看到「去哪上夏校」的文章了。你的喜歡對我們很重要,期待再次按時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