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柏洋村全貌。 新華網發(福鼎市委宣傳部供圖)
從「家家竹木房、頓頓難揭鍋」,到「家家小洋樓,戶戶領工資;門對小公園,村像大花園」,這是福建福鼎硤門畲族鄉柏洋村20多年來的變化。11月27日,在柏洋村,「網絡扶貧公益行暨脫貧振興看閩東」活動採風團參觀了村文化廣場、村史展示館等,了解這個全國小康明星村脫貧致富歷程。
20多年前,柏洋25個自然村分散各處山頭,村民以地為生,生產生活條件惡劣,農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村財負債高達43萬元。2000年,柏洋村整村搬遷到高速公路沿線的一處平地,村民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如何讓搬下山的村民真正過上好日子?2002年,村裡興建柏洋村工業小區,先後引進8家企業。如今,工業小區年產值近2億元,帶動1300多位村民轉崗就業,83人成為個體戶、專業戶和民營企業主,100多戶村民入股企業分紅,每年增加村民收入700多萬元,實現村民變工人、變商人、變股東的「三個轉變」。
2010年起,柏洋村抓住比鄰寧德核電和福鼎工業園文渡項目區的優勢,大力發展服務業和生態休閒農業,形成「以產帶村、以村促產」的互動發展模式。
柏洋村黨委第一書記劉端斌介紹,村裡以村企合作的形式,投資興建「永和苑」寧德核電承包商營地,從2015年起,通過物業租賃,每年為村財增收500萬元。1500名核電工人的入住,也有效帶動村內酒店、超市和交通運輸產業發展,還有近400名村民與寧德核電及其下屬承包公司合作,實現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同時,通過流轉山區閒置的土地、果園、林地500畝,引進農業開發企業,一期投資3500萬元,打造集農業觀光和農產品產銷為一體的田園綜合文化體,目前農家樂、民宿、休閒泳池等區塊已對外營業。
2019年,柏洋村實現社會生產總值24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725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6元。如今的柏洋村,整齊的樓房從街頭延伸至街尾,幼兒園、小學、衛生所、農貿市場、養老院、文化廣場、休閒公園等設施一應俱全。
「總投資5500萬元的柏洋商務中心酒店項目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2021年元旦前後可投入運營;總投資5000萬元的柏洋幸福園及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已完成填方及地質勘探,預計2021年底可以投入運營……」談起柏洋村的發展後勁,劉端斌如數家珍。
劉端斌說,力爭到「十三五」末,柏洋村要實現「三三一」工程(即到2020年,實現社會生產總值達30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000萬元)和「兩區兩園」(即甲染片柏洋工業小區、永和新村片寧德核電服務區、金山片農耕文化園、田頭片水果採摘園),全面建成「黨建強、產業旺、村民富、村莊美、文化興、鄰裡和」的新時代產村融合小康建設示範村。(劉豐)
柏洋村裡,一幢幢風格統一的樓房從街頭延伸至街尾。 新華網發(福鼎市委宣傳部供圖)
寧德核電比鄰柏洋村。 新華網 劉豐 攝
柏洋村內的永和文化園一派江南園林風光。 新華網 劉豐 攝
柏洋村內的永和文化園一派江南園林風光。 新華網 劉豐 攝
柏洋村內幼兒園、小學等設施一應俱全。 新華網 劉豐 攝
來源:新華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