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福鼎嵛山鎮:立足海島生態資源 助推旅遊高質量發展

2021-01-15 人民網

編者按: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是中央賦予福建的重大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是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中共福建省委十屆十次全會對此作出決策部署。日前,福建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員以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為主題,結合學習《習近平在福建》採訪實錄和自身工作實踐,撰文暢談學習體會。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面對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危機與新機、挑戰與機遇、變局與新局共存的時代,作為基層一線的人民「勤務員」,我覺得基層工作大有可為,不斷提高群眾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感,是凝聚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力量源泉,是鞭策我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福鼎市嵛山鎮旅遊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海島生態資源,保護好現有的海島生態環境,開發好海島生態資源,以生態宜居為抓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書寫嵛山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篇章。

一、立足海島生態優勢,高質量發揮生態效益

嵛山島地處福鼎東南海域,是全省十二個海島建制鎮之一,海岸線長達31.2公裡。嵛山島既有「山、湖、草、溪、瀑」等自然「山」色,又有「藍天、碧海、奇礁、沙灘、海灣」等天然「海」景,可謂濃縮匯集「山、湖、草、海、島」之奇景,「山、海」盛景交相輝映,資源景觀豐富,風光奇特秀美,素有「海上天湖」「南國天山」之美譽,被譽為「海上明珠」,先後獲評「中國最美十大海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級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等美譽,2019年接待遊客達18萬多人次,旅遊收入突破一億元。

為保護好嵛山島純美生態環境,嵛山鎮大力開展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常態化清理海漂垃圾,打造碧海銀灘美色。積極推進海島生態林保護和補植綠化,落實河湖長制,實施萬畝草場和海上天湖生態修復,保持綠水青山底色,融合發展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揮海島生態效益,實現生態富民奔小康。

二、立足海島生態資源,高質量發展旅遊產業

一是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力促完善旅遊基礎設施。積極對接落實嵛山島「一島一議」省級交通精準扶貧項目,總投入1600多萬元,完成天湖港灣式客運站、馬祖旅遊碼頭安保工程、馬天灶半環旅遊公路安防工程、新購置1艘遊艇及10部旅遊巴士。實施總投資5000多萬元的馬祖遊客服務中心(綜合運輸站)工程建設。協助供電部門實施總投資2000多萬元的海底II回電纜工程。實施總投資5600多萬元的馬祖一級漁港項目,推動漁旅產業升級。推進蘆竹至魚鳥5公裡長的四級公路項目建設,增強旅遊通達力。

二是以美麗村鎮建設為抓手,力促構建環島旅遊格局。堅持以美麗村鎮建設為抓手,以天湖景區為軸心,積極引導海邊環線5個漁村藉助美麗鄉村建設契機打造海邊漁村休閒旅遊點,構建環島全域旅遊線路。共投入3000多萬元有序開發了馬祖大使沙洲、魚鳥陽光鼓、芒壋月亮灣、東角玻璃觀景臺、東角桃花谷、灶澳羊鼓尾軍旅基地、牛欄仔夢海莊園、南風湖古民宿村等旅遊經營點。加快培育全島旅遊民宿產業,共投資民宿業資金達3600多萬元,島上現有民宿72家,遍及全島5個村,共有1200多個床位,涉及從業人員200多人,年經營總收入達1500多萬元。

三是以人才驛站建設為抓手,力促打造旅遊發展新名片。充分發揮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駐點優勢,積極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以東角駐點村為人才驛站平臺,共投入700多萬元分四期建設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打造清華大學嵛山島研學基地,目前項目一期已完工,二期、三期正在施工。人才驛站投建以來,吸引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上海大學等10多所高校學子來島研學實踐,引留10位清華大學學子為榮譽島民。充分發揮高校學子專業所長,完成天湖茶坊、東角村鄉村振興大禮堂、馬祖旅遊綜合體、嵛山島漁特產包裝等鄉村振興項目設計並陸續著手實施。

三、立足海島生態特色,高質量發展全域旅遊

立足嵛山生態濱海旅遊資源特色,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讓生態旅遊發展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一是加快旅遊品牌建設。推進「旅遊+文體」融合發展,謀劃舉辦以「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為主題的第四屆漁旅文化節,著力打造海島體育休閒小鎮。促進「旅遊+漁業」有機結合,培育現代休閒漁業關聯產業,打造全國知名休閒遊釣基地。藉助清華大學茶文化協會平臺,培育嵛山島天湖有機茶試驗田,建設福鼎白茶體驗工坊,打造嵛山海島茶旅精品路線。

二是釋放民宿發展活力。發揮鎮投公司作用,持續開展閒置民房、宅基地等流轉收儲,積極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破解民宿發展瓶頸問題。著手成立嵛山文體旅協會,發揮行業自律,規範民宿發展。積極引進品牌民宿企業落地投資經營,打造高端高品位精品民宿。

三是致力打造「一村一品」。加快馬祖村海洋文化特色街區建設進度,進一步提升旅遊窗口形象。發揮東角村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引領作用,創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研學基地。打造魚鳥村特色民宿集群村落,培育「民宿+文創」新興業態。打造灶澳村漫時光休閒漁村,建設洋鼓尾軍旅文化體驗區。打造蘆竹村醉美海港漁村,建成海鮮美食廣場。

(作者:楊世凌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第13期鄉鎮長(街道主任)培訓班學員,寧德市福鼎市嵛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責編:陳藍燕、吳舟)

相關焦點

  • 福鼎新增一批寧德市級「美麗鄉村」!都有哪些?
    讓我們一起看看福鼎哪些鄉鎮、村莊這麼優秀旅遊景區周邊的村莊福鼎市嵛山鎮馬祖村福鼎市嵛山鎮東角村福鼎市嵛山鎮東角村馬祖村系福鼎市嵛山鎮集鎮所在地,位於全國十大最美海島之——嵛山島的西部,擁有全島最優良的港口,北與馬祖村接壤,南鄰蘆竹村,東至天湖景區7公裡,距著名對臺貿易開放港口——三沙古鎮4海裡;面對牙城港,相距3.87海裡;與太姥山下漁米之鄉--秦嶼鎮相距7.2海裡。村域面積3.8平方公裡,現全村農業人口168戶,441人。
  • 春節特別節目 | 寧德: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寧德人民廣播電臺《閩東新聞》春節特別節目。「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十三五期間,我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立足我市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抓好「一村一品」建設布局,全市形成了茶業、蔬菜、水果、中藥材、食用菌、畜牧業、漁業、林竹花卉和鄉村旅遊「8+1」特色產業,築牢了群眾脫貧致富的長久支撐。
  • 福鼎管陽鎮:生態鄉鎮的綠色經濟
    連日來,天竹村的地瓜粉絲通過物流銷往寧德、福州等地,乾頭村的檳榔芋開始收成、運往工廠加工成旅遊休閒食品,河山基地的福鼎白茶開始採摘……近年來,福鼎市管陽鎮的土特產品牌悄然興起。管陽地瓜粉受到消費者青睞,管陽高山的福鼎白茶更是「香餑餑」。管陽鎮是福鼎重要的水源地保護區。
  • 砥礪奮進的五年:寧德創新旅遊扶貧模式擺脫貧困
    寧德以「景區帶村」為突破口,近年來不斷挖掘特色資源,創新旅遊扶貧模式,走出一條興村富民、擺脫貧困的綠色之路 原標題:山海川島,處處流金淌銀 入夏,福鼎九鯉溪景區旅遊旺季開啟。慕名而來的遊客,忙著漂流、CS、拓展訓練,縱情山水,其樂融融。
  • 專家齊聚福鼎,為白茶生態茶園建設支招
    11月21日,首屆中國·福鼎生態白茶發展論壇在硤門畲族鄉瑞雲村(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舉行,論壇聚焦福鼎白茶產業生態發展,共同探討如何構建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平衡,實現福鼎白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 福鼎這些單位和個人被政府表揚了!看看都有誰...
    福鼎第一門戶雜誌 讓您不出門知福鼎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福鼎論壇網址:www.fuding.co
  • 舒城:立足資源優勢 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安徽六安市舒城縣山川秀麗,旅遊資源豐富,有「皖中花園」的美譽。近年來,該縣依託一山(萬佛山)、一湖(萬佛湖)、一泉(湯池溫泉)、一城(周瑜城古遺址)等特色旅遊資源,把發展旅遊業列入縣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著力將旅遊業培育為支柱產業,加快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體育+旅遊+音樂的「嵛」悅之旅,妙啊~
    迎著徐徐海風,伴著碧海青山,12月12日,以「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為主題的中國體彩·嵛山島第四屆文化旅遊節暨戶外體育嘉年華活動在嵛山鎮大使澳開幕。市領導林乃平、藍青、莊超和出席開幕式。開幕式在熱力四射的曳步舞中拉開了帷幕。
  • 寧德接續奮鬥舊貌換新顏系列報導之二:念好「山海經」 閩東產業興
    牢記總書記囑託,寧德念好「山海經」,因地制宜發展好水產、茶葉、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藥材、畜牧、林竹花卉及鄉村旅遊「8+1」特色產業,鄉村活力迸發。「在完成了習近平總書記交付的『擺脫貧困』歷史重任基礎上,我們圍繞『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群眾正加快從脫貧走向致富。」寧德市委書記郭錫文說。
  • 海島公園、民俗文化旅遊……定海文體旅如何融合發展?聽聽她的介紹
    邀請區屬各部門、鎮(街道)一把手暢談和分享各地各單位在建設花園式國際人文港城,促進高質量發展中勇於擔當善於作為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經驗。第六期小編帶大家聽聽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孫豔青是怎麼說的?
  • 桃源生態文明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日,廣東的蔣先生一家人在桃源遊玩幾天後感嘆道,這是桃源縣推動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每年旅遊人數超3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生態文明建設為桃源經濟社會注入了全新活力。「生態興則文明興」。桃源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政府主導、部門主推、鄉鎮主抓、村組主為、居民主創,開展萬人綠色出行、倡導綠色消費、保護母親河等活動將生態環保理念植根桃源大地。
  • 福建寧德創新旅遊扶貧模式鋪百姓「致富路」
    福建寧德曾是典型的「老少邊島窮」地區。然而,近年來,寧德市通過創新旅遊扶貧模式,幫助欠發達地區擺脫貧困,讓「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盤活「蝸居」的資源,還讓鄉村社會面貌煥然一新,鋪築百姓「致富路」。
  • 習水「立足資源稟賦 發揮比較優勢」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利用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撐起了習水的戰略藍圖。   「術」說2020,習水「術」中有「數」立足當下,習水正繼續夯實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奮力衝刺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確保建成能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小康社會。
  • 立足古韻、茶韻、畲韻,將民族資源、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板橋畲族鄉緊抓畲漢兩族人民和諧共居的特點,將畲族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名人文化、古建文化和廊橋文化有機結合,通過立足古韻、茶韻、畲韻「三韻板橋」發展戰略,將民族資源、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走出了一條民族鄉鎮特色發展的新路子。
  • 寧德今喜提「全國文明城市」,一起數數這些年國家級、世界級榮譽……
    霞浦灘涂 你好 寧德 這裡是,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 福鼎嵛山島 你好 寧德 這裡是,中國十大生態養生旅遊福地
  • 簡訊|廣東:深度開發濱海和海島旅遊市場,發展高質量海島經濟
    2、河南: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發行文旅等消費券日前,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鼓勵發行消費券、促進假日消費、鼓勵景區門票實行優惠等10條意見。
  • 政聲|溧陽蝶變:生態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爭先進位
    近年來,溧陽市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六個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區域競合中以生態為基礎變量、核心資源和比較優勢,把單純的自然「原生態」創新為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新生態」,催化生態與產業、科技、人才的融合,加速產學研醫等高端資源集聚,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在縣域高質量發展上努力探索以「生態創新」為特質的蝶變之路
  • 大力發展「四種類型經濟」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大家一致認為,市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大力發展「四種類型經濟」,是落實新發展理念,提升經濟治理效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我們一定要立足全市發展現狀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城市、區域、園區、生態「四種類型經濟」,與「4+4」現代產業共同組成全市現代經濟體系的基本架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的動能。
  • 喜訊:盧氏縣入選「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高質量發展實驗區」
    7月20日,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深呼吸小城旅遊文化節暨全域旅遊與度假康養論壇在山西省沁源縣舉行。盧氏縣作為首批入選「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高質量發展實驗區」特邀代表出席會議,盧氏縣委副書記韓際東在會議論壇上做「全域旅遊助推脫貧攻堅」精彩分享。
  • 佛山供電局:創新舉措 助推佛山高質量發展
    南方電網廣東佛山禪城供電局共產黨員服務隊負責建設的V3.0版智能配電房,是南方電網廣東佛山供電局助力佛山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南方電網廣東佛山供電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積極貫徹落實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實施《南方電網廣東佛山供電局全面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2年)》,助力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打造廣佛極點的核心、立足灣區的門戶、吸納創新資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