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師羅小峰舉辦愛滋病相關講座。蘭州大學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5日電 (胡萬軍)「說實話,有關性與愛滋病的內容的講解很具挑戰性,用風趣幽默語言,將課程講授得既有科學內涵又不低俗老套。」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師羅小峰說,有同學稱他「萃英山車神」,沒想到,後來還在學生中慢慢傳開了。
談起這個暱稱,羅小峰說,這要從他的一門課程說起。他一直想給學生專門開設一門愛滋病課程,2017年在開設的本科生公共選修課《大學生健康教育》中涉及了部分內容,但同學們普遍認為該課在課程名稱上不具有針對性。
圖為羅小峰課堂上與學生互動。蘭州大學供圖
他發現,大家對性和愛滋病部分內容有更高的學習熱情,其團隊經過認真考慮,統籌規劃,依託《蘭州大學本科通識教育實施方案》平臺,成功申請到通識選修課《大學生的性與「艾」》。
課程一經開放,選課人數激增,經同學們口耳相傳,很快成為蘭州大學熱門選修課,學生到課率甚至超過了很多專業課,已成為蘭州大學教學改革示範課程建設項目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重點培育項目。
畢業於復旦大學的羅小峰,2010年以來,深入雲南、廣州等地開展愛滋病流行病學研究。近年來,一直活躍在甘肅省愛滋病健康教育一線,承擔了高校、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的愛滋病科普工作任務。
考慮到當下高校學生愛滋病流行現狀和學生需求,羅小峰表示,其團隊於2019將課程內容製作成為MOOC(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並面向全國開放。目前累計瀏覽量557餘萬次,累計選課人數1萬餘人,累計互動次數19萬餘次,已惠及全國近600所學校的萬名學生。
羅小峰坦言,很多人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地處西部,疫情並不嚴重,沒有必要進行此類健康教育。大學生正處在青年期,精力旺盛,思想活躍,性交流頻繁,但是他們性知識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淡薄,高危行為頻發,使得性及愛滋病問題逐漸凸顯。
「殊不知,不同省份、甚至不同國家的學生都會聚集在同一個校園,未來我們的防治任務將更為繁重,局面將更為複雜。」他說,沒有高危人群,只有高危行為,而行為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因此要從源頭上進行科學引導。
不可否認的是,愛滋病已然入侵了校園。羅小峰認為,從專業角度來講,病毒攜帶者比愛滋病病人更危險。這些病毒攜帶者(尤其是自己並不知曉感染狀態者)在交友、戀愛乃至後期的婚姻中會造成新的感染者機率極大。
據《2019-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統計,近70%的學生會主動上網搜索性知識,但在性知識問答中有近70%的人不及格。「這說明了這種『主動式』學習方式達不到預期目的,而大學中進行的此類教育也是『補課式』。」他說。
羅小峰引用了中國愛滋病領域首席科學家吳尊友的一句話:「清潔針具和安全套就像開車時的安全帶,是為了減少死亡和傷殘,並不是縱容違反交規,更不是鼓勵出車禍」。健康教育也是一樣,是為了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減少高危行為發生,而非其它。
羅小峰說,雖然疫情在局部可能不是很嚴重,但是高危行為的發生率很普遍,且學生的心理狀態不足以應對高危行為及行為後產生的後果,他們能做的就是在取得學生信任後給予及時、正確的疏導。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確定的94所愛滋病防控試點單位之一。羅小峰說,要引導學生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希望能夠真正實現有愛的世界沒有『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