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愛與性

2021-02-23 青春都在西北政法

十年前,我在廣西某大學任教時,學校安排年輕老師當班主任。因為每個系每個年級有幾百人,只有一個輔導員,管理很難細緻到位。不再有家長和老師耳提面命,不少大學生六神無主,自由自主容易導致墮落無助。我當過高中教師,了解高中生到大學生的心理轉變,很贊成這種班主任制度,能幫助大學生順利過渡到自主管理。

我每個月給學生開一次班會,每次一個主題。大二上學期,我給學生談到了戀愛與性問題。當時,高校很少有這方面的講座。我徵求過學生的意見,他們都說希望能得到指導。我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也有個人作為教師和家長的認識。

十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學生已經結婚生子。如今,大學生群體對戀愛與性關係的認識變化很大。一是戀愛不一定以結婚為目的;二是認為發生性關係沒什麼要緊;三是將來結婚也不在乎對方是否處男或處女。不少大學生已經發生性關係,長期租房同居者有之,周末去酒店或民宿同居者有之,不定期同居者有之。

結合大學生戀愛觀念和現狀的變化,我重新修改原文,發出來給有需要的家長和大學生看看。文章基於一般情況,側重女生角度,不包括特例。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文末留言交流。

大學生性教育的缺失

 

現在,法律規定的法定婚齡,男性不早於22周歲,女性不早於20周歲。國家提倡晚婚晚育。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22歲,正是戀愛的黃金時期。

 

如今,高校不反對大學生談戀愛,不像過去因為談戀愛影響學生評優和入黨。如何對待大學生戀愛中出現的問題,被提到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議事日程。無論是大學生家長,還是大學管理者,對大學生的性教育問題似乎都默契地採取了迴避態度。或者認為不需要講;或者認為不好講,也講不好,乾脆不講。中學開設了生物課,但生理衛生部分,老師基本不講。我國大學生接受正規性教育的渠道很少,只有部分高校在開設新生入學教育課時,涉及這方面的內容。

 

保守的教師認為,大學生應以學業為重,要提倡他們把精力放在學業上,不必去教育他們怎樣對待性關係。開明的教師認為,有必要教給大學生包括性愛、避孕、預防性病等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性觀念,這樣才能有效降低婚前性行為帶來的傷害。

 

大學生的性知識來源,一是同齡人之間的交流;二是書籍、影視和網絡。大學生正值青春期,如何建立健康的性愛觀,尤為重要。雖然現在網絡很方便,但是大學生在發生性關係前不一定主動了解性知識。有人認為這是動物的本能,不用學習。有人認為可以在實踐中摸索。有人不好意思去了解。高校如果能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增加戀愛與性健康教育,也是關愛學生的舉措。


大學生的戀愛態度令人擔憂


大學生對待性關係的觀念和態度是糾結矛盾的。談戀愛的同學態度未必認真,發生關係的同學也未必謹慎。

 

20世紀80年代,已經提倡戀愛自由,但人們的性觀念還很傳統,婚前發生性關係的人較少。當年,女孩如果發生婚前性關係,就會擔心男友不和自己結婚,擔心自己再沒人要,親友知道了也會責罵。甚至有的女孩和別人發生關係後,發現男友不可信任,但認為自己已經是他的人了,而強迫自己嫁給他,造成不幸的婚姻。90年代,大學生認為只要相愛就可以發生性關係,這也表明他們的關係將進一步發展,直至確立婚姻關係。

 

近二十年,部分大學生仍然認為相愛才能發生性關係,但並不意味著一定要與對方結婚。有些大學生主張性自由,認為只要感覺不錯,彼此願意,就可以發生關係,不在乎認識多久了解多少,更不在乎是否相愛。

 

這些變化說明人們的性觀念越來越開放。但是,不管時代怎樣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怎樣開放,對愛侶忠誠的要求其實很難有根本性的變化。這是與人的本能相關的,愛與性都有排他性。當代大學生認為:可以不要求對方是處男處女,但與自己戀愛的階段必須專一。也就是說,他們所要求的忠誠不必是永久性的,但至少是階段性的。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西方性開放觀念的傳播,網絡社交媒體的渲染,使年輕人發生性關係的年齡提前了。年輕人對待性的看法變化很大。有人認為:趁年輕趁自由時多交幾個異性朋友,積累一些經驗,更有利於選擇合適的配偶。實際上,無論男女,一旦隨便對待性關係,以後就很難再認真對待。

 

莎士比亞說:一切不以婚姻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這句話被年青一代嗤之以鼻:誰說戀愛就要結婚?以結婚為目的,戀愛多無趣多可悲?跟大齡相親有啥區別?專心享受戀愛,才是單純的戀愛。年輕人的觀點本身沒錯,問題是實踐中被念歪了經。有人因此玩弄感情,有人因此遊戲人生。

 

曾經有個男學生跟我說:老師,我談了幾個女朋友,感覺她們都很虛榮勢利,只會要我花錢。我體會不到她們的真情。我非常失望,不再相信愛情。我告訴他:你先要用心觀察女生的品行,不要匆忙投入太多金錢。你自己也要付出真情,才可能收穫真情。

 

據說有個男生玩弄了幾個女生,而那些女生還被他騙得暈頭轉向。他在宿舍向室友講述他如何忽悠不同女友發生性關係,有個男生很鄙視,斥責他說:「你如果不愛別人,可以離開她,人家也不會死,更不會嫁不出去。何必拿這種事情炫耀呢?看在人家真心和你好過的份上,你也不該這樣糟踐人家的名譽。你這些話傳出去,叫人家姑娘怎麼做人呢?」

 

現實中,這種花心無品的渣男不少,也有這樣義正詞嚴的男生。男生可以捫心自問,自己屬於哪一類?女生也要思考:應該和什麼樣的男生戀愛?

 

分手見人品。如果兩個人分手了,無論是男生女生,除了跟可以信任的親友傾訴一下,最好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提及你們的戀愛經過與分手原因,因為分手後難免失之客觀。雖然一件事情總有人該負主要責任,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你總是指責對方,甚至污衊對方,不僅不會贏得同情,還會被人輕視,甚至嚇跑新的異性朋友。所以,於人於己,都不宜多提感情經歷。

有些大學生無所適從,隨波逐流。發生性關係的同學,如果造成不良影響,比如懷孕、流產等,學業受到嚴重影響的,學校還是會採取措施,比如勸其休學或退學。這些同學在校期間也承受了較大的壓力,雖然大家說起來都比較開放,生怕別人笑自己保守落伍,實質上還有不少大學生認為發生性關係是不妥當的,尤其是租房同居的情侶,也擔心被老師和同學發現,並不敢明目張胆地公開。

有些學生到了大四,遺憾沒談過戀愛,甚至認為畢業時還是處男處女說明沒本事沒魅力。於是,畢業季「黃昏戀」開始了,匆忙戀愛甚至做愛,不管畢業之後是否分道揚鑣。作為老師,我認為家長(尤其是女生家長)多半不希望孩子成為這種人或這種人的獵物。

正確處理戀愛中的性關係

 

愛意萌動的青春期男女,產生性幻想和性慾,是正常的性心理反應。年輕異性間的性吸引,本應通過適當的異性交往來滿足愛慕期的渴求。大學生在生理上已經成熟,但心理還不夠成熟,尤其是性心理不成熟。具備發生性關係的條件,不一定是付諸行動的適宜時機。因為大學生還不具備承受發生性關系所產生的一切後果的能力和精力。但是,如果實在控制不住,或者決定發生關係,就要慎重行事。

 

首先學會正確看待性,認識戀愛與性的關係。戀愛不一定發生性關係,但性關係最好建立在戀愛的基礎上。很多男生認為性關係是戀愛的必然結果,甚至把發生性關係作為徵服異性的標誌,作為向同性炫耀的資本。男生把同意發生性關係作為女友真愛自己的證明。愛情包括性愛,但愛無需性來證明。

 

從朋友到戀人之間,交往了解的時間最好長一點。保持純潔戀愛關係的時間長一些,在一起的幸福感也強烈持久,因為彼此的信任感更強。人性的確是不太珍惜容易得到的東西。當然,也不是無限期延長,故意考驗對方。

 

一見鍾情的感情,多半是曇花一現。激情不可能持久。尤其是女生,確認對方是值得信賴的人,才能考慮是否發生關係。只要男生真愛女生,多半會尊重女生的意願。所以,主導權還是在女生手裡。

 

有些開放的女生也把吸引異性作為自己有魅力的證明,把發生性關係作為留住男友的手段。當男友提出性要求時,女生自己也有需求,但謹慎的女生還是感到為難。不答應,擔心影響感情;答應,擔心造成不良後果。責任感強的男生會因為女友願意和自己發生性關係而更加珍惜,但也有不少男生因此而逐漸疏遠厭棄女友。發生關係後,兩個人的狀態就不斷發生變化,暴露缺點,產生衝突,不再互相包容遷就。如果雙方對這些正常的變化都缺乏思想準備,就可能導致感情疏離甚至釀成悲劇。

 

以前,人們把發生性關係看成是女性的奉獻和犧牲,喜歡用「獻身」這個詞,「貞潔」只針對女性。現在人們承認性是男女雙方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只要雙方自願,不存在誰犧牲奉獻。男生感嘆大學找不到清純女孩,但是不敢公開宣揚這種觀點,據說如果有男生在意女生是不是處女,就會被女生集體鄙視疏遠。這是女權鬥爭的結果。只是,世俗眼光和道德輿論對女性造成的壓力還是很大。

 

現在,婦女地位得到較大提高,但在仍然以男權為主導的社會,女性依然處於弱勢地位。意外懷孕和流產對未婚女性造成的身心傷害難以估量。這是客觀事實,不容否認和迴避。所以,女生還是應該更謹慎對待性關係。當然,男生也應該慎重,不要輕易被不值得愛的異性誘惑。畢竟,戀愛不是嫖娼。有愛的性才美好,無愛的性只是獸慾衝動,事後很可能會讓你們感到難堪甚至懊惱。

 

大學生之間談戀愛,相對比較安全。如果女生和校外已經工作的人談朋友,更要注意自我保護。因為他們畢竟更有社會經驗,比較熟悉女性心理。在殷勤備至的攻勢下,在小恩小惠的利誘下,的確有不少女生上當受騙,尤其是在缺少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女生。不了解對方是否已婚,甚至明知對方已婚,還是難以割捨;或者利慾薰心,甘願錢色交易。這種情況能有多少感情成分?最後受傷的多半還是女生。

 

女生想找家庭條件較好的男生,可以理解。但是想憑美色踏入豪門,恐怕付出的代價更大。如果不想這樣,女生就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因為虛榮心太強而被蒙蔽。考上大學不容易,父母培養你們更不容易。大部分父母還是希望子女過社會認可的正常生活。作為女大學生,將來能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也會找到年齡相當素質匹配的男友,不需要依靠他人,何必委屈自己、為難父母呢?

建議與忠告(特別針對女生)

由於大學生之間發生性關係可能帶有突發性,缺乏準備,場所可能不太安全,緊張和恐懼也會造成不良後果。校外便宜的民用出租房不太衛生,有可能感染疾病。酒店的洗漱用品消毒情況並不理想。最好不在酒店浴缸洗澡,還要注意座便器的衛生。儘量自帶洗漱用品,千萬不要共用牙刷。儘量選擇比較正規安全的酒店,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

大學生發生性關係,一定要在事前採取避孕措施,最好使用保險套。(男同性戀也要戴套!)不僅為了避孕,也是避免感染性病。性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母嬰、血液、性交。婦科醫生忠告:女生不要隨便吃避孕藥,有副作用。如果沒有準備而發生性關係,事後72小時內可服「緊急避孕藥」,宜早不宜遲,但是這類藥物副作用大,最好少吃。

 

萬一懷孕,一定要儘早到正規醫院諮詢醫生(千萬不要因為害羞和圖便宜而去私人診所,以免出醫療事故,做不好還會導致終身不育),檢查不是宮外孕才能做流產手術,五十天以內可以採取藥流,超過五十天最好採取人流。藥流要在醫生的監督下按時間間隔服用,醫生觀察已經流出胚胎才安全。千萬不要自己到藥店買流產藥服用,如果沒流乾淨,還要做清宮手術,不僅痛苦,對身體損害也很大。如果男友不陪同去醫院,女生一定要請親友陪同。(這種沒擔當的男友趕緊甩!)

 

流產後,身體虛弱敏感,至少要請假休息一周,多喝紅糖水,多吃溫補食物,不要吃辛辣和寒涼食物。最好不要洗頭洗澡,忌用涼水洗衣物。千萬不要因為怕別人知道而堅持上課或劇烈運動。

 

其他女生對於懷孕或流產的女生,不要嘲笑歧視,要愛護她們的自尊心,保護她們的隱私,關心她們的健康,儘量照顧她們術後的日常生活。請以姐妹情懷體諒她們的行為,給予精神安慰。

最可怕的是,現在愛滋病感染人數增多,高校也有,感染者九成以上是男生。在這裡我特別要提醒男生:不要以為男生不會懷孕就不會有任何風險!目前,男同性戀比例高於女同性戀。還有部分雙性戀。如果在同一時期有不同的性夥伴,感染愛滋病的機率將大大提高。一直以來,女生家長更擔心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現在,男生家長更擔心了!

 

家長最擔心的是:不少感染者有報復心理,主動拉人下水。希望同學們能夠潔身自愛,提高警惕!儘量不和校內外行為不端的人交往,少去校外娛樂場所。不要接受來歷不明的飲料,沒有喝完的飲料,在離開自己視線後最好不要再喝,以防被人放入毒品。吸毒和濫交往往密不可分,因為一般人買不起毒品,只有被迫賣身,而濫交的結果之一就是愛滋病。目前,吸毒者很難戒掉,愛滋病治癒率很低。萬一與疑似愛滋病人發生了關係,24小時內可找疾控中心或大型醫院購買「阻斷藥」,可以降低感染機率。

 

孩子們,自由永遠是一個相對概念。追求性自由,是自取其辱和自取滅亡。放縱只在一念之間,自律卻須警鐘長鳴。交友不慎,要你性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你們的健康與安全,是父母最大的牽掛,希望你們珍惜生命,珍惜父母多年的心血!衷心希望你們都能勇敢追求真摯的愛情,懂得享受安全健康的性愛!

 

本文作者胡海容,西北政法大學宣傳部老師。本文轉載自作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溫潤如玉。

(本文系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轉載敬請聯繫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性行為心態錄
    ,被保安人員發現……  一女大學生私自與男友在校外租房同居被學校查出……  兩女大學生在市區某歌舞廳當「三陪女」被公安人員當場抓獲……  面對這一件件性越軌事件,人們愕然了:現在的女大學生是怎麼了?為保護女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目前許多高校均相繼安放了保險套自動售賣機,應該說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有學者曾專門對某高校女大學生的性心理進行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發現當代女大學生對男女性行為的認識在過去的十年裡發生了巨變。在20世紀90年代初,女大學生認為只有在相愛的兩人之間才可能發生性關係,這也暗示了他們的關係將進一步發展,直到確立婚姻關係。
  • 大學生戀愛與性心理衛生
    正值青春期的大學生,沒有了學業的重壓,沒有了父母的管束,沒有了老師的叮嚀,就如同打開了鳥籠的小鳥,在蔚藍純潔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隨著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發展,渴望愛情,想談戀愛已成為大學生中較為普遍的心理狀態。但是,由於大學這個特殊的社會環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許多人在承受學習壓力的同時也承受著戀愛與性有關的各類問題的困擾。
  • 蘭大教師風趣直面大學生的性 冀有愛的世界沒有「艾」
    他一直想給學生專門開設一門愛滋病課程,2017年在開設的本科生公共選修課《大學生健康教育》中涉及了部分內容,但同學們普遍認為該課在課程名稱上不具有針對性。圖為羅小峰課堂上與學生互動。蘭州大學供圖他發現,大家對性和愛滋病部分內容有更高的學習熱情,其團隊經過認真考慮,統籌規劃,依託《蘭州大學本科通識教育實施方案》平臺,成功申請到通識選修課《大學生的性與「艾」》。
  • 性太自由,後果很嚴重——性學專家解讀《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
    這項針對5萬多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大學生接受婚前性行為(男生75.14%,女生55.03%),超六成人對開房或同居持接受態度(男生83.85%,女生60.97%),但超過四成的人無法做到每次性行為都採取避孕措施,導致有過性行為的女大學生中,有5%左右意外懷孕,且九成以上選擇了人工流產來處理。
  • 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性觀念很開放,性知識很缺乏
    《2019-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出爐,調查結果顯示:男大學生需求程度明顯高於女生 。該項調查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期間進行,由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中國青年網絡共同發起並實施。
  • 大學生性行為逐漸開放
    十年前,大學生對談戀愛還欲語還休,可如今他們談起性生活不再遮遮掩掩。昨日,一項針對高校大學生性行為和態度的調查報告出爐。數據顯示,近七成大學生接受婚前性行為,三成承認有性行為,而半數學生在第一次性行為時沒有採取避孕措施。專家表示,大學生性觀念、性行為逐漸開放,但掌握的避孕知識有限,令人擔憂。
  • 大學生性行為——如何才能健康、安全?
    上期跟大家分享了當前大學生性行為的現狀,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性行為已經是較為普遍的狀態(佔41.49%)。
  • 大學生遇學習壓力大、性認識偏差等三大"迷惘"
    從接待的大學生求助者來看, 學習壓力、人際關係不和諧和情感壓力是困擾大學生心理的三大問題。    事件    大四女生小譚與男友小陳交往兩年多。面臨畢業時,小陳提出在婚前發生性行為,認為這是女友證明愛自己的最好方式,而小譚卻一直憧憬著結婚時的幸福時刻,將自己全身心地交給男友。
  • 調查顯示大學生性行為戴保險套率不足四成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吳瑕 梁健敏 實習生 陳穎欣) 昨天上午,「世界華人性學家高峰論壇暨廣東省性學會第14次學術年會」在廣州召開,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張楓作了《廣東省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研究報告》。
  • 大學生性行為調查發布 校園興起與陌生人「約吻」
    大學生群體對待性以及性行為又是怎樣看待的?本報告由騰訊大閩網和情趣電商他趣APP聯合發布,數據來源於他趣App3千萬用戶大數據(其中包括36%以上大學生用戶)、2萬份用戶調查以及實地走訪高校對大學生的訪談。
  • 中日大學生戀愛關係中的性文化情節比較
    我們注目於大學生並非因為他們的性觀念尤其激進;而事實上,國內關於性行為的調查總體上顯示,國內大學生的性行為比社會上其他人群更加保守(潘綏銘,楊芯,2004,2007)。我們之所以選擇大學生為樣本,是因為大學校園本身的特殊環境以及他們在此期間所要經歷從少年到青年、從學校到社會等人生的重大轉變。 當代全球通俗文化對不同國家地域文化的影響愈來愈深。
  • 2019-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發布!
    近日,《2019-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發布,為全面評估新時期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SRH)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改進我國青年政策與健康福祉提供了資料支持。感情是否圓滿不一定和時間長短、是否走向婚姻有關,如果這份感情讓你更了解自己,學會了如何去愛別人和愛自己,這就是最大的收穫。失戀後的自我調節十分重要,不要用一段感情的結束來否定自己,如果情感創傷難以平復,並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可以及時尋求心理援助。
  • 大學生性行為頻率比你以為的高!
    事實上大學生性行為頻率遠比學校和家長想像的高。《2019-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內有過性行為的學生中性行為的頻率集中在「每月幾次」和「每年幾次」。這是來自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的《2019—2020年全國大學生性與健康調查報告》的一個數據,根據上面的圖表顯示,過去一年中有過性行為的學生中性行為的頻率集中在「每月幾次「和」每年幾次」,這樣的頻率是不是有點超乎我們的想像呢?雖說大學生已經成年,但是畢竟是學生,很多夫妻也未必能有這樣的頻率,這樣的頻率下,學習什麼的,估計就要往後讓一讓了。
  • 未成年人的性與愛
    這本書因為包含了20位未成年人的性經歷採訪,曾被西部某教育機構視為淫穢讀物查封。但書單君卻覺得,它是目前為止,我看過最好的性教育讀本之一。面對未成年性行為這件事,成年人要麼迴避,要麼訓斥,很少有人像這本書的作者張引墨一樣,站在平等的視角與青少年們探討性與愛。
  • 超過50%女生沒有自慰過,19%大學生約過P|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
    71.28%的大學生經歷過失戀的痛苦,43.60%的大學生感到比較痛苦或非常痛苦。男生感到痛苦的比例和程度都高於女生。 Tips:失戀可能帶來痛苦、悲傷、失落感、羞辱感,這都是正常的心理活動。感情是否圓滿不一定和時間長短、是否走向婚姻有關,如果這份感情讓你更了解自己,學會了如何去愛別人和愛自己,這就是最大的收穫。
  • 大學生性行為調查——現實與被想像的性
    這周,我們如約奉上這份大學生性行為調查報告——不要害羞,填了的那幾百位同學們,你們誰也跑不了。我們將用問題來引導這篇報告,歡迎你強行對號入座。不過要說明的是,由於各種條件限制,它不可能是一份嚴格嚴肅的學術報告,但我們一定尊重數據,盡力讓關於性的現實從刻板印象、從你的想像中釋放出來,同時請你包涵我們的措辭,如有冒犯,絕無惡意。
  • 2021《超星爾雅》大學生戀愛與性健康答案
    超星爾雅有一個大學生戀愛與性健康的課程,不少小夥伴都在學習,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帶來了超星爾雅大學生戀愛與性健康答案2021,大學生戀愛與性健康章節考試答案大全,有需要的小夥伴不要錯過了!
  • 女大學生是怎樣談論「性問題」的?說出話題真相,很難讓人認同
    女大學生是怎樣談論」性問題「的?結果訂了婚之後,被老實人發現孩子不是他的,老實人當然悔婚,這綠帽子,相信誰都受不了,但是女生就說了:你愛我的人,還是愛我的身體?更奇葩的是有一堆女生出來批評這個男生,說這個老實人分明不就是變心嘛。
  • 山東:女大學生宿舍看「島國愛情片」性啟蒙
    不到五成大學生用安全套避孕  5月9日,濟南大學學生韓聰在他的微信公眾號「濟南大學助手」上發布了大學生性行為問卷調查。「一周的時間,共有3000餘人參加調查,收到有效樣本2627份。」韓聰說,濟南大學助手共有48000多人關注,以濟南大學學生為主,此外還有部分其他高校學生。
  • 調查:臺灣大學生性行為愈發開放 性教育存短板
    原標題:調查:臺灣大學生性行為愈發開放 性教育存短板   7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臺灣大學生的性行為越來越開放,但性知識和性教育卻亟待加強。   臺灣性教育學會與臺灣性諮商學會7日在臺北舉辦聯合學術研討會,會上發布了這份由臺灣杏陵醫學基金會完成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