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課中的立德樹人】裘瑩:將「珍惜生命,呵護你我「的信念根植...

2020-12-16 清華大學新聞網

大家好,我是醫學院的裘瑩,我承擔的是本科生的「走進醫學」通識榮譽課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錦囊:

裘瑩

在此之前,我上過很多醫學生的專業課。在「理論-案例-求證-反思」中穿插遊走的醫學課程融入「醫學思政」,為的就是培養一批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服務人民群眾的卓越的好醫生。而面向非醫學專業的學生,我思考了很久,《走進醫學》這門通識課程到底該怎樣向學生們傳達醫者的信念和情懷?

以從生命的起源作為課程的開始,通過給學生講述生命的誕生-成長-成熟的艱辛歷程過程後,學生們反饋於我的是他們對生命產生了更崇高的敬畏。在急救方法這一講中,課程組老師與他們討論了一個路人在黃金四分鐘裡搶救一個呼吸衰竭病人的案例。對於病人來說,這四分鐘可能處於生與死的邊緣,而對於這個路人來說,在這有限的時間裡,他根本來不及思考自己的責任和利益。通過這一案例,我想他們體會到了作為一個人,在他人患難之時,分秒必爭,與生命賽跑,救死扶傷、呵護他人的精神。

點擊音頻聆聽裘瑩老師的同行錦囊

當進入到傳染病一節,我們與學生分享了一幕幕醫者-患者與新冠抗爭的驚心動魄、起死回生、互相照顧、關心你我的動人故事,課堂上屢次響起的掌聲讓我感觸到與學生的心靈碰撞。這些掌聲或許給了我一種反饋:通過這門課程,我們不僅傳遞了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救治知識和科學思維,我們更多的是向他們傳遞了作為一個普通人應該具有的信念,那就是「珍惜生命,呵護你我」,並將其根植於每個人的心中。

供稿:教務處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呂婷

相關焦點

  • 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也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導向和實踐指南。因此,我們試圖從「知」「意」「行」三個層面認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過程。   立德樹人何以必然   立德樹人是必然之選。《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
  •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也是在強調,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千百年來,雖然對「傳道授業解惑」的理解,不同的時代各有側重,但是,教育承載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大使命卻從來沒有改變。「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 釐清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德」的含義
    學術界對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和實施方法有過很多討論,對立德樹人之「德」的含義,大都是從道德品質層面進行界定,認為主要是指道德。釐清「立德樹人」基本內涵特別是「德」的含義,不僅是值得探索的理論與學術問題,更是關係到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實踐問題。理解立德樹人的「德」,要立足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
  • 在閱讀和寫作中立德樹人
    來源:《陝西教育》教學2020年9期,作者:範希望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育以其類型來劃分,可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這其中的自我教育又可以說是教育的最高層級,因為它體現並檢驗著一切教育的最終結果。老子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可見,自我教育是最智慧的教育。
  • 新時代教育如何立德樹人
    【摘要】新時代我國將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切實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就要找準立德樹人的基點,興師德、育師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引導青年學生加強自我修養。
  • 在情感認同中推進立德樹人實踐
    原標題:在情感認同中推進立德樹人實踐 今年2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意見明確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職責,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範、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七個方面。
  • 未來中高考,立德樹人將是「真金白銀」!| 新高考啟示錄
    「今後的中考、高考,立德樹人將是『真金白銀』!」今年高考前,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原校長、正高級特級教師、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副會長吳甡曾在多個講座和論壇中明確表達過這個觀點。在新時代下,在新的中高考中,立德樹人一定是重要的考核點,也是學生分數的主要來源。吳校長說,如果哪個學校能把立德樹人抓好了,學生分數一定能夠提升。著眼未來,教育不能培養一批做假貨的人,不能培養一批沒有醫德的醫生,而是要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那麼立德樹人應該怎麼做?立德樹人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種好主幹、深耕土壤、修剪枝葉。
  • 新時代如何立德樹人
    高校思想道德建設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立德樹人,「德」字為先。如今,越來越多高校把學生日常表現納入考核目標,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範為基礎、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標,開展德育教育。  探索多元德育教育途徑,構建自主化教育機制  立德樹人,入心為要。
  • 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
    報告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論斷,其中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首次提出,是我黨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奮,倍受鼓舞。 中華民族是重視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為我國古代所謂「三不朽」之一,《左傳》載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 人民日報:立德樹人是根本
    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樣回答:「在幼兒園,我學到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做錯事要道歉、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生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幼兒園?最重要的東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這位諾獎獲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樹人。   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釐清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德」的含義-光明日報-光明網
    學術界對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和實施方法有過很多討論,對立德樹人之「德」的含義,大都是從道德品質層面進行界定,認為主要是指道德。釐清「立德樹人」基本內涵特別是「德」的含義,不僅是值得探索的理論與學術問題,更是關係到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實踐問題。理解立德樹人的「德」,要立足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
  • 立足新時代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立德樹人思想是習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於高校來說,立德樹人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高校的「生命線」。這是對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十七大提出的「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是今後教育改革發展方向。
  • 「我的芳華變成了學生的芳華」 北航表彰「立德樹人」獲獎教師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攝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孫慶玲)「我從1970年參加工作就在教書,到現在50年了。每當我看見我的芳華變成了學生的芳華,我覺得就是對我最大的獎賞。」
  • 立德樹人要往實裡去
    堅持立人先立己,做明道信道的道德先行者「立人先立己」,要求高校教師要堅持育人者先育己,立德者先修德原則,將立德修身、自律自強作為立德樹人工作的首要前提。《論語·憲問》記載:「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人。」
  • 堅持五育並舉,著眼立德樹人
    堅持五育並舉著眼立德樹人麓湖小學是成都市與紐西蘭哈密爾頓市兩地攜手打造的國際化友城教育合作項目,於2019年9月正式開校,目前已開設11個班,學生人數280餘人,中外籍教師40餘人。學校採用「政府主導、企業參與、中外合辦」創新辦學模式,堅持根植傳統、融匯中西,採用面向未來的「全人」教育,構建以國家課程為核心,公園城市課程為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
  • 「立德樹人,託舉希望」成都溫江湧幼致敬師者
    弘揚新時代教師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教育和引導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堅守教育報國初心,勇擔築夢育人使命。近日,成都市溫江區湧泉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以「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提升內涵託舉希望」為主題的教師節慶祝活動。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參加活動。
  • 不忘立德樹人 回歸教育初心
    不忘立德樹人 回歸教育初心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冰心老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在永無止境的教學路上,晉安實幼將懷揣著夢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張副書記對幼兒園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同時,勉勵幼兒園教師要珍惜人民教師這一神聖稱號,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創建平安校園;要結合幼兒身心特點開展適宜幼兒的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要寓教於樂,將幼兒園打造為幼兒樂園。
  • 立德樹人為中國教育鑄魂
    立德樹人重要地位不斷凸顯。新時代以來,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得以確認。進入新時代,經濟全球化、信息化使人類德性面臨嚴峻挑戰。鑑於此,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十七大「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理念的基礎上不斷深化,首次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確立下來,體現了黨對教育如何培養人這一教育本質的新認識。
  • 北航4位「立德樹人獎」獲獎教師首次開講師德
    王雷:教育根植於愛  「『教育根植於愛』,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這樣你再嚴厲,學生也可以理解。」北航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王雷在分享中說,對教師而言,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需要通過具體的行動,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讓學生理解老師的嚴格要求。
  • 【立德樹人】吳宏春:深化立德樹人內涵 規範教書育人行為
    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始終秉持建校122年及遷校62年所形成的優良師德文化,傳承「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堅持「四個服務」和「四個統一」,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標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全面推進「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識育人、感情育人」,通過建立研究生導師落實立德樹人職責的評價機制,引導教師把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實到研究生培養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