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大叔在杭州種藕20年 「種」出三套房三輛車!小學文化的他還...

2020-12-14 杭州網

都市快報訊 「對,對,對,你往橋洞這邊過來,從下面的石子小路開進來……」電話那頭老盛扯著大嗓門,一口安徽普通話。

蕭山新塘霞江村,開過一段顛簸的石子小路,就到了老盛的藕塘。

老盛,58歲,穿一件髒髒的條紋polo衫,愛笑,笑起來臉上一道道深深的黝黑褶皺。

老盛帶我參觀藕塘,正值盛夏,荷葉碧綠一片,荷花開得正盛,一陣風吹來,搖曳多姿。

老盛是安徽巢湖人,父母都是農民。巢湖多丘陵,沒有大面積土地,老盛小時候經常挨餓。

1996年,老盛34歲,聽村裡很多人在說,上海和杭州都有地方實行兩田制,農民可以把自家的田地租給外地人種。

「你們杭州啊,平原多,土地平,面積大,我又是老婆又是三個孩子,不能讓他們在老家挨餓啊。」那年老盛帶著老婆和三個孩子,和很多安徽老鄉一樣,登上了東去的火車。先去的上海,後來聽說杭州能給外來務工者減免些孩子上學的費用,就帶著全家來了蕭山。

老盛用東拼西湊借來的8000多元錢,一下子承包了50畝田,一畝一年租金200元,一年就是1萬元。老盛細細算過,稻子一斤賣1元錢,一畝地一年產1000斤,去掉租金化肥各種成本,一年能賺1萬元左右。

開始兩年,確實如老盛預想,收入穩定。1999年,農產品價格突降,原本還能賺現在要倒貼,眼看老鄉們一批一批離開當地回到老家,老盛想來想去,還是決定留下——

當年一起出來的四五百個老鄉,現在還像他這樣留在蕭山種田的,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為什麼人家走了你要留下?我問老盛。

「哎呀,主要是我有老婆和三個孩子,不想帶著他們跑來跑去,還有一個就是,我確實覺得這個地方蠻好的。」

老盛白天打零工,運水泥、搬磚、幫人卸貨,給錢就做,晚上和老婆戴著頭燈在田裡幹活,全家度過一段吃大米就鹹菜的苦日子。

老盛說,那段時間,累得呀,自己一天光米就要吃掉兩斤半,孩子們上學帶的菜只有鹹菜和辣醬。

我說,現在好了吧?

老盛笑了,眼睛只剩一條縫,「現在好,現在好,呵呵呵呵,現在好……」

轉機發生在2000年,政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老盛也考慮轉型,種些其他東西。

他發現蓮藕在蕭山市場供貨不多,但市場行情好,價格比較高,自己以前在老家也種過藕,於是拿出7畝田,改造後改種藕。第一年,光藕就賺了1萬元。

老盛不滿足,又苦苦追尋好藕種,除了蕭山當地和鄰近的諸暨,還去過江西、江蘇、福建……

「藕要矮胖粗才好賣,好品種不好找的,有的賣相好產量不行,有的產量好,賣相又不好。」

老盛只有小學文化,但他好學,一邊種田實踐,一邊讀書鑽研,直到現在,他每年都要花幾百塊錢買書訂報。最辛苦的那段時光,白天幹零活,晚上下田,回到家還要點燈看書,直到深夜。

「那時候我經常聽中央農業廣播學校的廣播,老師會推薦書,打電話給他們就可以買書郵寄過來,碰到不懂的呢,可以打電話問老師,但是電臺有時候打得通,有時候打不通……」

老盛還上了浙江省農林廣播電視學校,從初級一直考到高級,拿到了國家認證的「農業技術指導員」高級技工證書。

在去武漢水生蔬菜研究所學習時,他買到了理想的藕種。

「最好的就是鄂蓮5號,產量高,賣相好,我現在藕塘裡的都是5號慢慢改良過來的。」

老盛說,現在他的藕塘從頭年7月可以收到次年5月,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收兩三千斤,差一點一天也能收五六百斤。很多批發商認可他的藕,直接把貨車開到藕塘邊。

現在一年能賺多少錢?我問老盛。

「嗯……這個不知道,都是我老婆在管錢,錢的事情我不管的……」老盛一邊笑一邊說。不過聊到他買的三套房,老盛一臉自豪和盤託出。

第一套是2007年,買在蕭山商業城,火車南站旁邊,80平方,當時4000多一平方,老盛花了30多萬,現在還在住。

第二套是2015年,買在蕭山開發區信息港,花了130萬,89平方,首付7成,給小兒子住。小兒子蕭山11中畢業,當兵兩年後回來,現在濱江一家保險公司上班。

第三套房,買在拱宸橋附近,2016年買的,花了快300萬,房子給了大兒子。大兒子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畢業回到杭州,現在在一家單位做財務。「女兒嫁人了,家裡有房子,就沒給她買。」

兩個兒子都很爭氣,老盛給的房子後來都靠自己的能力換成了更大的。

老盛又買了三輛車,送給了三個孩子,他說這樣他們回家看看就更方便。

相關焦點

  • 59歲的大爺靠這個,在杭州買了三套房!
    盛業存不僅蓮藕賣得香,還靠著種藕在杭州主城區、蕭山買下三套房,成為「勵志」典範。不將就,就要保質又保量夏日陽光下,盛業存的藕塘裡一片綠意盎然。穿著一件破舊迷彩外套的盛師傅就是這片藕塘的主人,他笑著說,「今年藕的價格好,我們從7月5日就開始挖了,能挖到明年5月10日,現在每天能挖1000斤呢!」
  • 晉南58歲大叔種果樹收廢品,年頭忙到年尾,他說一年最多掙三萬
    圖裡這位正在發動三輪車的大叔姓鄭,今年58歲了。鄭大叔是個果農,家裡有二十來畝果園,不過他眼下開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可不是賣水果,他家的果園有三畝是桃樹,其餘十六七畝種的蘋果。鄭大叔剛把自己家的桃子賣完,利用這蘋果還沒熟的閒暇時間,他就開上三輪車走街串巷收廢品。
  • 世界看湖南|一個農民家裡三輛車?「種橘者」在線分享致富之路
    湖南國際頻道「世界看湖南」欄目全新推出《鄉村新發現》系列紀錄片,力邀原《鄉村發現》主持人李兵重返鄉村舞臺,進行一次「鄉村新發現」,節目於2020年12月31日18:20全球首播,敬請期待!這次兵哥要去發現的地方早就被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弄得名揚天下,後來人們不斷的概括永州:如果張家界是一幅畫,那永州就是一本書;最近也有專家學者總結概括永州:華夏的聖地、歷史永州,文化的高地、走心永州,生態的美麗、景秀永州,風情的樂地、多彩永州,整個一個高大上。兵哥這次「永州發現」只對一個事情感興趣,那就是——一個農民家裡能有三輛車?!
  • 入學萬能攻略,杭州小學錄取優先級一文全解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杭州還沒有跨區域的學區,就近原則的前提是同一個市區。第一種情況,小團的爸爸媽媽在杭州有一套房,且戶口都在這套房名下,那麼小團要讀這套房劃分的學校,就屬於一表生第一批。第二種情況,小團的爸爸媽媽在杭州沒有房,但爺爺奶奶有房,且小團從出生起,戶口就落在爺爺奶奶名下這套房內,若小團要讀這套房劃分的學校,也屬於一表生第一批。
  • 失去雙腿的貴州大叔:用雙手「種」出美好生活
    【脫貧故事】失去雙腿的貴州大叔:用雙手「種」出美好生活  【解說】58歲的黃正福是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的一名村民,27年前,一次意外的事故奪去了他的雙腿。從臥床8年到下地幹活自給自足,再到種植生薑和當地民眾一起付出勞動脫貧致富,這位年近6旬的大叔,靠自己的拼搏,在大山裡用雙手「種」出了美好的生活。
  • 期末綜合測試卷——小學三年級數學
    2016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5、一輛車上午11時從杭州出發,下年3時30分到達玉環。下午3時30分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 ),這輛車從杭州到玉環行駛了( )小時( )分6、18×500的積的末尾有( )個。
  • 注重傳統文化和國際範的杭州長江實驗小學,你被種草了嗎?
    浙江省限審批地招生後,大家都很關心杭州各區的教育資源,下城區的教育資源怎樣?民辦學校有哪些?下城區公辦小學有21所,四所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安吉路實驗學校、景成實驗學校、大成實驗學校、明珠實驗學校)。民辦小學2所,分別是長江實驗小學(沒有初中部)以及觀成實驗學校(九年制,有初中部)。
  • 60歲大叔深山養30箱蜜蜂,年收穫200斤,種3畝地只收21袋玉米
    韓大叔患有較為嚴重的腰間盤突出,外出打工幹不了重活,在家養點蜂,餵兩頭牛,種了幾畝坡地。 距離鄉鎮太遠,村子裡也很少有外面的人進來,韓大叔割了蜂蜜,只能求著鎮上的朋友,幫他代賣。 「不出去打工,去不成,不幹活又不中,就一個娃子,26了,還沒成家,你說熬煎不熬煎?」
  • 鯽魚來增氧黃鱔幫鬆土 水泥堵「嘴」種藕畝產大增
    這不,管發勇就遇到了——&nbsp&nbsp&nbsp&nbsp去年他種的藕,被1米多深的泥巴「護」著,採挖不起來,白白爛掉。&nbsp&nbsp&nbsp&nbsp「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種瓜得瓜,山西7旬老人種瓜20年得了個「博士帽」,咋回事
    圖中這位70歲的老人名叫李傑,是山西晉南垣曲縣南聯村的一位農民。他堅持20年種植瓜菜不間斷,在實踐中總結出一整套瓜菜種植成熟經驗,並且喜歡管別人家的閒事情,經常是放下自家的農活不幹去幫著村民去種瓜種菜,主動擔當技術顧問,雖然他只有小學文化,但他種植瓜菜的技術全面精湛,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博士」,村民都說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老李幫人幫成了老博士,他是實至名歸,名副其實。」
  • 三套房契稅多少
    就目前情況來看,購買第三套及第三套以上住房需繳納購房價的百分之三作為契稅,繳納過程中沒有減除額,不僅如此,還要求購房者全額繳納契稅,並不允許購房者辦理貸款手續,也就是說購房者在全額繳納契稅的同時,還需全額支付房款。
  • 大叔痛風20年酒肉不忌 最後真的「痛死」了
    辦好了杜大叔的身後事,直到昨天,他的家人還沒緩過來。杜大叔得痛風20年了,他覺得這毛病治不好,乾脆破罐子破摔,嗜菸酒吃魚肉,而且堅持不上醫院。痛了吃片止痛藥,手腳爛了就自行包紮,結果因痛風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撒手人寰。
  • 那個募捐治病的人 他有三套房……
    幾年前,那個「住大別墅,開瑪莎拉蒂」、自稱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20歲女孩郭美美將紅十字會推上風口浪尖。
  • 有種「脫胎換骨」叫阿爾法植髮,曾像極40歲大叔的他,現如今讓你...
    提起童星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宋祖兒、關曉彤、楊紫張一山等人,但是有一位童星似乎被大家忽略了,他就是在星光大道上非常閃耀的孩子阿爾法。
  • 城北街道趙吉春:種下「故鄉藕」,創富解鄉愁!
    一大早,湖北妹子趙吉春就來到了藕池裡採摘蓮蓬。邊採蓮蓬,邊唱歌,趙吉春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唱了出來。「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是滿意,如皋是我的第二故鄉。」十幾年前,趙吉春帶著對家鄉的一份眷戀,嫁到如皋,如今的她在平園池村承包了百畝藕池,慰藉鄉愁的同時也有了一定的收益。身居如皋多年,有意無意間她總還是喜歡哼起家鄉的民歌。
  • 杭州夏衍小學新校區發出三道徵集令,「我的學校我做主」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孫佳今年9月 ,杭城又將有一大批新校投入使用,杭州夏衍小學(二小校區)就是其中一所。這所新校位於杭州江幹區彭埠街道,東至備塘路,南至艮山東路,西至環站東路,北至元寶塘南巷,佔地面積20多畝。
  • 藕的14種素食做法!不是『藕』然愛上你
    下面為大家推薦幾種蓮藕的素食做法:1、涼 拌 蓮 藕材料:蓮藕一節、泡椒4、糖醋藕片材料:蓮藕兩個、白糖四湯匙、白醋四湯匙、鹽一湯匙、辣椒油三湯匙青紅椒洗淨切成圈;2、鍋燒熱,放油,中大火,油熱倒入青紅椒圈爆出香味;3、倒入藕絲不斷翻炒至藕絲開始變透明;4、加入一勺老乾媽豆豉醬;5、加一點鹽,再加一點點白糖;6、保持中大火,翻炒均勻,出鍋。
  • 7歲男孩對58種食物過敏 喝牛奶紅疹遍布全身(圖)
    經過測試,7歲男孩晨晨(化名)對58種食物過敏。  「我當了30年的過敏科醫生,現在接診的患者是當年的300倍!」昨天,武漢同濟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劉光輝教授說。該科室去年接診的過敏患者高達36000多人。劉光輝指出,跟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精神壓力和環境變化密切相關。
  • 成都一中學設"校園農場" 上課就是種藕栽花捕魚
    (原標題:成都一中學設「校園農場」 上課就是種藕栽花捕魚)
  • 74歲大叔打工養兔子,兔糞種出好蘋果,卻成老人心中遺憾
    圖中老人名叫範慈宗,是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眾合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瀨兔飼養員,今年72歲,因為兔子飼養的好,已經在合作社養兔4年。問起來70多歲為什麼還要到合作社打工,老人收斂了慈祥的笑容:「莫辦法呀,我娃木有了,我得掙錢養家呢……」老人的身後,是塬上常見的溝壑,對面有幾孔報廢了的窯洞,秋日的涼風從塬下吹上來,有一些寒意,老人早早經戴上了帽子。合作社裡的養殖員工有兩個,另一位家裡有事,這幾天需要大叔一個人在這裡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