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是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種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國溼地類型齊全,是世界上溼地數量較多的國家之一。
▲深圳灣溼地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各級政府部門在溼地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在2020年1月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全國溼地保護率達到52.19%;全國有國際重要溼地57處、溼地自然保護區602處、國家溼地公園899個、省級重要溼地781處以及數量眾多的溼地保護小區,全面保護溼地已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長期以來,自然教育與保護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合理科學的保護是自然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為開展宣教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場域和豐富的教學資料;而成體系的、科學的教育方式,則可以引導、帶動更多人親身走進溼地、了解溼地,進而參與保護,最終形成閉環。
2018年1月18日第一屆溼地教育研討會
2018年9月10日,第二屆「溼地教育中心」研討會順利舉行。此次研討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原國家林業局溼地保護管理中心)、保爾森基金會、老牛基金會和紅樹林基金會(MCF)共同發起了「中國沿海溼地保護網絡溼地教育中心項目」(以下簡稱「項目」)。
2018年9月第二屆溼地教育研討會
項目旨在通過發起建設中國溼地教育中心行動,助力沿海溼地保護網絡成員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秀溼地教育中心,使溼地保護地成為連接溼地與公眾的重要教育場域,以專業化宣教工作整體推動中國沿海溼地保護工作。
項目三大目標:
1、制定符合中國溼地情況的溼地教育中心標準體系;
2、在3年內培養3~5個中國溼地教育中心的樣板點;
3、搭建中國溼地教育中心交流、研討的專業網絡,為眾多溼地教育中心的建立和發展提供支持。
為了實現項目目標,項目組在後繼的兩年時間裡,完成了對21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區宣教情況的線上調研報告,並實地走訪了華北、華東和華南15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區,基本摸清了這些溼地保護地開展宣教工作的現狀。同時確定了包括河北北戴河國家溼地公園、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保護區、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在內的三個溼地教育中心樣板點,並協助這些樣板點的工作人員分別制定了溼地教育中心發展規劃。
▲2020年10月,在鹽城開展溼地教育-學校課程培訓
在與溼地教育工作者緊密的聯繫中,項目組意識到,在中國建立溼地教育中心並不缺乏從業人員的情懷與努力,缺乏的是一套有理論支持和實踐檢驗、又適應中國溼地發展現狀的溼地教育中心創建和運營指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項目組在參考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以及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在溼地教育方面的相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在樣板點編制溼地教育中心發展規劃的實踐經驗,編寫了《中國溼地教育中心創建指引(討論稿)》(以下簡稱《討論稿》)。
繼2018年1月和9月先後召開了第一屆和第二屆溼地教育中心研討會後,2019年10月16日,第三屆溼地教育中心研討會(點擊回顧)在海南海口舉行。
▲參會嘉賓合影
項目組邀請了國內外環境教育方面的學者和實踐者作為項目專家顧問,組織來自溼地保護區/溼地公園的一線環境教育人員和自然教育機構的夥伴,就優秀溼地教育中心創建經驗、評估策略開展交流,並按照創建溼地教育中心的四大要素,對《討論稿》進行了充分研討。
研討會後,項目組根據研討會參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對創建指引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以使其更符合目前中國各溼地保護地開展溼地教育的現狀。
前後三年打磨,終於形成了中國第一本溼地教育中心建設指南——《中國溼地教育中心創建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並編寫了配套的《中國溼地教育中心創建指引實踐手冊》(以下簡稱《實踐手冊》)。
本周,《指引》將正式發布!
由保爾森基金會、老牛基金會和紅樹林基金會(MCF)聯合主辦的《中國溼地教育中心創建指引》發布會暨溼地教育中心發展研討會將於12月16日以線上形式舉行。發布會將針對指引進行詳盡的解讀,並邀請國內外溼地教育從業者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