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談為什麼讀書?
從前有一位大哲學家做了一篇《讀書樂》,說到讀書的好處,他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意思就是說,讀了書可以做大官,獲厚祿,可以不至於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輕的漂亮太太。
可見,讀書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用的。我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讀書不能僅僅是死讀書,要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於孩子來說,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了解世界的能力。閱讀不僅僅只是讀書本書,更是讀生活,讀經歷。
所以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有人認為,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就是讓孩子沒完沒了的看書,多看書,總是沒有壞處的。要麼就是直接把孩子帶到圖書館,不讀完某本書,不能回家或者不能玩耍之類的。
這樣其實就是一種狹隘的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方式。「處處留心皆學問」,帶孩子去看電影,去遊樂場,逛動物園……這些都是一種閱讀的方式。
比如在逛動物園的時候,看到了獅子,這個時候就給孩子講他昨天在家裡書本上看到的獅子,讓孩子感受到現實世界的樂趣,這也是培養閱讀習慣的一種好方法、
2.急於求成,一下給孩子很多書
現在的家長其實都壓力很大,無論是自己在職場工作,還是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都背負 著巨大的壓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家長都知道的一句話。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很多家長正在做的事情。
所以在這種壓力下,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就變成了一下給孩子塞一大摞書,並且規定時間,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把這些書看完。
在這種壓力下,本來孩子在閱讀中的一點點興趣,會隨著這些限制的壓力而變得討厭讀書。
3.只給孩子讀「有用的書」
很多家長覺得,時間就要花在有用的事情上,包括讀書也是一樣的。既然是讀書,那讀些閒書有什麼用,還不如讀「有用的書」。於是給孩子的也是自己認為有用的書,買回來之後發現孩子根本就不愛看,為什麼呢?
因為你給孩子看的書,僅僅只是你自己覺得有用的書,說句心裡話,自己都不一定愛看的書。那又如何讓孩子會喜歡上閱讀呢?
讓孩子愛上閱讀,培養閱讀習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一樣,不要心急,要慢慢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