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讓孩子的內力覺醒

2021-02-26 特zhong特教育

點擊加關注「特zhong特教育」,每天和你聊「教育/讀書/心理/理療」,身心健康每一天!

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孩子自身教育/家長自身教育

讀書:閱讀方法/知識積累/好書推介/

心理:心理諮詢/心理普及/文獻分享/臨床案例/

理療:文化養心/情緒調理/心通祛病/

孩子健康成長,特中特可以

英語教育專家曲剛曾在博客中寫過一個故事:

 

他曾經接待過一個來自四川小城市的媽媽,她帶著自己12歲的女兒到北京來學英語,待了大半個月,期間他們有過很多次的交流。隨著交流的深入,曲剛發現這位母親看似給孩子尋找最好的教育,卻對什麼是好的教育充滿迷茫。

她的女兒很優秀,在她那座小城市都是出了名的。但媽媽說,女兒的優秀完全來自媽媽的監督和努力。她上小學這六年來,從未放鬆過對她的督促,稍一放鬆,孩子的成績就會下滑。

 

這位媽媽說,她全部的精力都撲在了女兒身上,每天照顧她的生活、送她上下學、放學後檢查她的作業,還要每天監督她背論語國學、英文單詞.

 

她已經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撲在了女兒教育上。不過她也很擔心,隨著女兒年齡的增加,監督也不管用了,到時候她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聽完這位媽媽的煩惱,曲剛直言不諱地說:「你在教育女兒上所做的一切犧牲和努力可謂感天動地,但遺憾的是,你和很多天下父母一樣,忽視了一個最重大的問題——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斯魯德和奈德·詹森在《自我驅動的孩子》一書中提出,我們正在養育最焦慮的一代孩子。

兩位作者提出,美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與孩子和青少年壓力相關的精神障礙就不斷上升,包括焦慮、抑鬱和自我傷害。過去10年,這種現象尤甚。他們認為,這一代孩子壓力增長的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控感的降低。

 

想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這一代家長是空前負責的家長,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嚴陣以待,孩子入學、升學、大學畢業,乃至找工作結婚,每一個環節都有父母精準規劃的影子。孩子只需要乖乖執行父母給他們制定的行程。

 

在諮詢中,斯蒂克斯魯德和詹森卻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他們的動機模式都處在極端狀態。要麼偏執地想要成功,要麼覺得一切努力都毫無意義。很多孩子都覺得自己很累,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或者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發言權。

總之,他們大都覺得對自己的人生毫無控制感。

為什麼這些孩子會覺得對自己的人生毫無控制感呢?

 

作者分析了很多原因,比如睡眠不足、社交媒體的壓力、來自同伴的壓力等,但歸根到底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孩子玩得更少了。

 

根據人類進化學的解釋,人類有比其他靈長類動物更漫長的童年,這是進化的需要。人類需要兒童期的混亂、無序來探索這個的世界,應對多變的氣候變化。童年的孩子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們的好奇心,探索心和強烈的玩的意願,是自然選擇塑造的。

 

在玩耍中,孩子們學會了長期生存的關鍵技巧。比如他們用身體的方式玩,追逐打鬧,由此發展他們協調的肢體動作,訓練大腦和身體的反饋。他們玩各種遊戲,躲貓貓之類,從而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恆常性。有時候他們會玩一些危險的遊戲,在黑暗中前進,他們學會了如何克服恐懼,獲得勇氣。他們通過玩過家家,掌握協商和溝通的能力。

 

他們在玩耍中獲得一定程度的控制感,而控制感是他們內在動力的源泉。在自由自在,毫無目的的玩耍中,孩子們的內力在逐漸覺醒。

 

但可惜的是,這樣進化史美好的存在——混亂的童年,卻被精密的、有序的現代教育替代了。

還有一個增加孩子控制感的辦法就是增加選項。讓孩子接受一件事情的竅門時給他幾個選擇。

上周我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臨走時他鬧著還要玩一會,但再不走末班車就要開走了。無論我怎麼解釋,他回答就只有一句話「不嘛,我還要玩一會兒。」

 

最後我給他出了一個選擇題:你想要走著去車站,還是跑著去車站,或者滾著去車站?

 

小朋友噗嗤一下笑出來,可能是想到滾過去的樣子怪可笑的。他說:我要跑著去車站。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在可能的範圍內增加選項,會讓孩子感覺好受些,因為總有些事情,他能夠控制了。進入青春期,孩子可能會更叛逆,什麼事都跟父母對著幹,就是為了證明「我能控制我自己了,你管不了我了」。

 

父母也是一樣的,也需要選擇權,增加自己的控制感。試試看雙方都給對方幾個選項,事情會不會就不那麼複雜了。

要相信有些事情你能控制的,有些事情是你控制不了的,而你應該只關注你能控制的東西。

 

這句話聽上去有一些雞湯,但如果真的能運用起來,你跟孩子可能都會更好。


擁有足夠的常識,就不會那麼慌張

關於家庭教育,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是問題,父母肯定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我想說的是,有很多實例告訴我們,家庭健全不等於健全的家庭教育。

教育/不一樣的寒假,我們應有不一樣的做法!

改變/既學到了又玩到了,何樂而不為?

改變/孩子在這裡蛻變

成長/學習吧,媽媽!

成長/還會給我帶來哪些震撼?

相關焦點

  • 不激發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你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前些天,我們發布了曲剛老師的文章《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內力覺醒》,文章裡要各位家長學會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文章發布之後,後臺很多家長來詢問到底怎麼樣才能喚醒孩子的生命內力?生命內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很莊嚴的概念,家長們必須帶有足夠的敬畏心來看待孩子的生命內力,並用足夠的虔誠心和行動、耐力來喚起它的覺醒。家長們切不可簡單地把孩子的生命內力看成是人體上的一個指標,如血壓、體溫、脈搏等,期待找到一個竅門或一副藥,一吃下去就立刻喚醒孩子的生命內力了,這樣養孩子的想法肯定不對。
  •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內力覺醒
    那麼我告訴你,再有名的大學也不過只是個牌子而已,而不是保險箱,只有讓孩子的心理內力覺醒了,賦予她一生使不完用巨大力量,才是你送給她了一個最好的禮物……寫這篇博客源自於我最近和一位年輕媽媽的對話,這位媽媽來自四川的一個小城市,她無比愛她的女兒,她帶著12歲的女兒來北京向我學英語,在北京呆了半個月。
  •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內力覺醒
    最好的教育是喚醒孩子的內力覺醒英語教育專家曲剛曾在博客中寫過一個故事: 他曾經接待過一個來自四川小城市的媽媽,她帶著自己12歲的女兒到北京來學英語,待了大半個月,期間他們有過很多次的交流。聽完這位媽媽的煩惱,曲剛直言不諱地說:「你在教育女兒上所做的一切犧牲和努力可謂可歌可泣,感天動地,但遺憾的是,你和很多很多天下父母一樣,在教育問題上忽視了一個最該做到的大問題——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
  • 北京別墅群中藏「內力覺醒大學」 學生一年交25萬
    別墅外被綠植環繞,並未掛著任何機構的牌子,如果不通過仔細看門牌號以及別墅內孩子們發出的吵鬧聲,很難找到這所「取之有道內力覺醒私塾」(又稱內力覺醒大學)。「裡面孩子說話聲音特別大,有時候他們走在路上大聲說話,拍球的聲音特別吵。他們剛開學的時候,家長送孩子來上學,一下子好幾十輛車停在小區裡面,把我們的車位都佔上了,而且拉箱子的聲音非常吵。」
  • 教師節:以一份教育的赤誠,激發學子內力的覺醒
    之後,我主動和他的爸爸打電話交流,談及我對他孩子的初步印象,開學初的具體表現,羅列了一些初步問題。同時,還找熟悉小丁的同學、同寢室的同學談話交流,經過這三個不同對象的「訪談」,我對小丁同學的各個方面慢慢熟悉了起來。在隨後的學校生活中,作為班主任,我每周必有一次和小丁進行比較深入地交談,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正的要求和建議。
  • 【菩提之約57】「狠心」是中國家長最急缺的喚醒孩子內力的大愛
    我的內力覺醒教育系列博客發出後,總有家長追問如何操作。好,本篇博客就寫一篇操作的,並不惜以上萬字詳細描寫其中每一個微小的心理活動,以期待使您從中體會到心靈的喚醒是一件多麼細膩的事。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一切問題都起源於浮躁和粗心,而內力覺醒教育需要家長首先做到的就是細心、靜心、耐心。
  • 《父母的覺醒》《愛與自由》的閱讀交流會|2019級9班「心連心」家教閱讀共同體閱讀活動...
    《父母的覺醒》《愛與自由》,2019級9班「心連心」家教閱讀共同體也在班級的QQ群裡正式啟動閱讀,第一批有20個閱讀者,經過一個多月的閱讀,先在群裡進行了閱讀交流。三年來,她共閱讀了26本書,她不僅自己閱讀,還帶領她的兩個孩子一起閱讀,每周,兩個孩子都會到圖書館看書。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她還帶領公司的員工一起閱讀。(向右滑動查看圖片)她告訴家長們:其實父母是要做孩子的導師,做孩子的鼓勵者,不管她在外面或平凡或者優秀,學習怎麼樣,我們都要用愛來接受她,對她的認可要表現現出來,告訴孩子她在我們心目中是最優秀的,最棒的。
  • 雙紅卡覺醒爆料!
    各位大俠好,我是嫣兒,這幾天很多大俠都在問嫣兒覺醒消息什麼來~嫣兒也很期待這兩位俠客覺醒一直在關注,而且得到了新消息,這兩位俠客國慶也會開啟結交哦~一起來看看兩位俠客的覺醒技能吧! 大漠蒼狼—覺醒
  • 喚醒孩子內在驅動力的覺醒,做好這兩件事就夠了
    ,孩子入學、升學、大學畢業,乃至找工作結婚,每個環節都有精準規劃的影子。我們昨天發的文章:我家的孩子實在是太普通了!可他媽非要讓他上「清華北大」 。為了孩子上清北,文科媽狠狠心重拾高中理科,比用自己高考還大的勁頭親自給孩子輔導功課,硬生生把兒子推進了武大。作者,也就是孩子他爸感嘆:到最後,孩子依舊無緣清北,他媽媽倒成了超級媽媽。文章發出後,後臺留言「炸」了,爭議特別大。
  • 分享一篇關於教育孩子的文章
    我回答:「這個真沒法簡單回答你,人的內力一旦覺醒是無限的,不好用語言來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內力覺醒的孩子走過成長教育的道路肯定比其他孩子簡單輕鬆得多,快樂容易得多,至少不用大人陪寫作業了吧。哈哈!」我的話吸引了這位媽媽,她被「內力」一詞打動了,她像看到曙光一般眼裡流露出希望的眼神,並很好奇、很真切地問突然我:「曲老師,你有孩子嗎,你的孩子是怎樣教育的,你孩子的內力覺醒如何,你能給我說說嗎?我很好奇,也特別特別想看到一個真實的內力覺醒的實例!」「這……」 我猶豫了,因為我從不在眾人面前提及我孩子的成長經歷,這是我孩子對我的要求,她希望能安靜地成長,不受外界打擾。
  • 引家長深思,一位老師和一個孩子媽媽的對話.
    這位媽媽聽了我講話本想立刻動筆就記,但聽到「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時她一下停住了,她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奇怪名詞搞愣了。我見時機成熟了就直接地說:「請原諒我把話說得非常直白,非常刻薄,甚至非常狠毒 —— 所有沒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家長都不不合格家長,都是愚蠢的家長,都是葬送了自己又去高風險地賭注孩子的家長,搞不好還是殘害孩子的家長!
  • 內力不要外顯!
    老師:我每年口乾舌燥重複--受力圖上不要畫內力,可是你們總有若干人等在受力圖上畫內力
  • 蕭峰內力究竟有多強,為什麼許多人說他內力較弱?
    蕭峰內力究竟有多強,為什麼許多人說他內力較弱? 《天龍八部》中,蕭峰的內功到底如何? 蕭峰是《天龍八部》中最主要的主角之一,也是整個整個天龍八部的靈魂。他的身影貫穿故事始終,也為我們闡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真諦。
  • 喚醒孩子內在驅動力的覺醒, 做好這兩件事就夠了
    為了孩子上清北,文科媽狠狠心重拾高中理科,比用自己高考還大的勁頭親自給孩子輔導功課,硬生生把兒子推進了武大。作者,也就是孩子他爸感嘆:到最後,孩子依舊無緣清北,他媽媽倒成了超級媽媽。文章發出後,後臺留言「炸」了,爭議特別大。有人對媽媽的做法欽佩有加,感動淚目。也有潑冷水的,覺得這樣「推「出來的孩子沒有自驅力,沒有學習自驅力的孩子,就算進了北大清華都沒有用。
  • 力學結構的內力與內力圖
    如果組成彈性體的物質在彈性體中的分布是均勻而且連續的,彈性體內各部分的內力組成連續分布的力系。由於整體是平衡的,因此對於截開的每一部分也是平衡的——作用在每一部分上的外力必須與截面上分布內力相平衡,形成平衡力系。2.
  • 「生命覺醒班主任家教智慧公益培訓講座」觀點集萃
    通江超前外國語實驗學校在全國僅有60個培訓名額中爭取到2個名額,並安排老師參加了在重慶召開的「生命覺醒班主任家教智慧公益培訓講座」。通過實地聽課、專家現場答疑等方式,與會人員無一不被專家深徹的教育理論和高超的教育技巧深深折服,很多觀點使與會人員覺得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現擷取一組觀點與大家分享。
  • 替孩子開門的人只能是他自己,作為家長,需要陪伴孩子找到鑰匙。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兩股力量,一個是我們表面上看得到的身體力量,這叫做生命外力;另一個是我們表面上看不到的心靈力量,叫做生命內力。有人說,內心的覺醒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一位心理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話:「誰也無法說服孩子改變,因為每個孩子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無論動之以情,或是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孩子開門。
  • 《父母的覺醒》:唯有不斷自省的父母,才能養出內在快樂的孩子
    我的表姐和表姐夫都是高知分子,從小成績很好,如今在事業上也小有成就,但他們的孩子各科成績卻很一般,於是我表姐夫妻花了很多錢,請家教給孩子補課,可效果甚微。父母未覺醒的原因既然未覺醒的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經常會和孩子起各種衝突,導致雙方都很痛苦,那麼他們為什麼不試著去覺醒呢?
  • 覺醒的家長,覺醒的教育
    但女兒的圖表顯示,這是一個活得很真實、輕鬆、快樂的「小孔雀」,雖然媽媽的口中有那麼多的毛病問題,但是孩子依舊呈現出高滿意度。所以,這是個偉大的媽媽,為了適應孩子的特質,做出了顛覆自我的調整。雖然很辛苦,但女兒活出了自我,並且自我認同,也是值得的。我寬慰媽媽說,現在孩子小,一定是家長順應孩子的特質去養育孩子。
  • 上海一家長給孩子找了個家教,結果家教滿嘴汙言穢語!還讓孩子...
    每位家長也總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便會請家教老師來上門培訓,讓孩子分數更過得去甚至節節高升。真的也是操碎了心,感覺錢包的錢都像打流水一般~上海的張先生這不就給12歲的女兒找了個家教,卻未曾想,學了小半年,孩子的成績竟越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