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後的影視人:月虧損增加20萬,賠錢也要攢人氣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燃財經

作者 | 李秋涵

編輯 | 趙磊

繼數天的餐館雜工兼職後,和175天之前那樣,7月20號早上9點,放映員小波第一個到達電影院。開門打卡,打開空調,再打開放映機測試 ,第一場電影定在10:20,他告訴燃財經,要放映的是影院復工後第一部定檔新片《第一次的離別》。很多時候周一早上沒有觀眾,但根據預售情況來看,這一次他的觀眾有6位。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20號0點,全國近200家影院成功預售出票,總人次達3.8萬,實時票房超100萬。停擺175天後,影院正在被激活。

7月20日零點場,浙江某影城復工後迎來首批觀眾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從7月16號開始,影片定檔海報、宣傳物料在行業群裡蔓延開,有人同時在為7月25日正式開幕的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忙碌。各地影院人討論著當地復工情況,「這邊在積極準備批文」,「我們周一檢查(防疫情況)」,還有在群裡求「疫情防控的應急預案」的。

「求購二手影院座椅600個」、「需要做票紙會員卡的影城歡迎聯繫我們」、「提供影院座椅清洗服務」,一些相關服務群也開始變得活躍起來。

基層員工沉浸在復工的喜悅裡,但影院總經理、店長們反倒向燃財經表達了擔憂。

「剛一復工,就會被捅一刀子。這麼說有些誇張,但真的很糾結,很焦慮」,這是某院線副總裁林木看到復工通知後的心情。資深電影人印鋼同樣向燃財經做了一個相似的比喻,「這樣簡單的復工,電影院會心臟驟停的。」

經營者們面臨著政策監管、疫情時代市場環境、影院內部經營三重壓力。「不開,沒有人好意思向你要租金,開了業總得支付吧」,印鋼說。

這場等待太漫長,近半年沒繳的幾十甚至上百萬房租、物業、水電,到底該怎麼辦?復工上座率不能超過30%,排片量降至一半,主要盈利來源零食,被規定原則上不能售賣,影院到底能有多少收入?而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座位與人次管控持續,未來影院該生存該如何維繫?

資本市場同樣不看好。7月16日消息一出,影視股集體大幅下跌。截至7月17日收盤,除接連有影片定檔的光線傳媒與橙天嘉禾小有漲幅,華誼兄弟、上海電影、橫店影視小幅下跌,北京文化、幸福藍海、萬達電影、金逸影視等頭部公司跌幅均超5%。

停工還可以苟延殘喘、逃避面對,復工影院就真的要面臨一場大失血手術了。不過,不論什麼時候開啟,影院都將經歷這個艱難時刻,畢竟,開門才有希望,不開門是絕望。

艱難復工

當下影院復工首先要面臨三大關,做影院衛生、接受防疫檢查,接收影片硬碟與密鑰。

這幾天與影院人交流,他們不是正在做衛生,就是在去做衛生的路上。清理影院雖然繁瑣,卻是其中最簡單的。「當時我們挨個坐,挨個擦,爭取要給顧客一個好的感受。」某頭部院線影院員工李飛告訴燃財經,本來影院有20多員工,現在只剩下他們5個人了。

上一次傳出的復工消息是定在618,他們從六月初開始就特別認真地做衛生,把地板擦得錚亮,不能讓顧客看到灰塵,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新發地疫情。只要影院一天沒復工,他就擔心又有疫情反撲的消息傳來。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這種擔心乃至恐懼,還將會伴隨影院人一段時間。當下復工,影院最重要的即是防疫工作。

湖南某小縣城影城經理李小順採購了大量防疫物資。他對燃財經回憶,當時影院不能開門,在家裡閒著沒事,他花了1個月時間用60副牌,3000多張撲克,做了一個手工花瓶。現在他一天忙得脫不開身,準備復工材料到凌晨12點。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電影局下發通知後,省、市、區、縣相應政府機關會依據當地政策制定防疫要求,影院需經宣傳部和衛生局審批和檢查後,才能夠正式復工。根據燃財經獲取的消息,四川、湖南、福建等部分地區影院復工,員工還需統一做核酸檢測。

在李小順分享的文檔裡,上報材料涉及疫情應急預案、承諾書、恢復營業說明函,還有影城恢復開放密鑰申請等。他得在這兩天準備完畢,周一工作日才能送審,「20號開不了,太急了」,這也是大多數影院無法在7月20號當天統一復工的重要原因。

影院一切準備就緒,在復工前一天,放映員小波就收到了影片硬碟,成功下載密鑰。現在,在已經錯過了春節檔、情人節檔、清明檔、五一檔、端午檔等重要檔期後,行業能否恢復活力,取決於影院和片方能否處理好「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關係。

不論是原計劃排期上映的國產影片,還是好萊塢新作,都在疫情爆發後宣布延期至2021年或無限期延期。據拓普數據統計,截止目前,2020年上半年共計83部有影片推遲上映,其中包括73部國產影片和10部進口影片,《唐人街探案3》《中國女排》《姜子牙》等春節檔大片最受矚目;2020年下半年共計18部影片暫時定檔,其中以定檔國慶節的獻禮片《我和我的家鄉》體量最大。

影院歸根結底為零售行業,需要優秀內容產品供給,才有機會迎來復甦。

現在明確上映的影片,有以《蕎麥瘋長》《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第一次的離別》等為代表的中小成本影片,以及以《當幸福來敲門》《哈利波特》系列為代表的經典影片。推遲上映中最受期待的大片還沒有動靜,倘若沒有有爆款潛質的新片出現,預期中的報復性觀影或難以實現。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復工肯定是好事」,某影視公司總裁對燃財經表示,他手中的院線電影已經積壓了大半年,但他目前還沒有定檔計劃。觀望的原因是想等到市場恢復得差不多的時候,比如不限制上座率,日票房能達到與去年同比的水平等。這是很多影視公司負責人的共同心理。

復工之初,走進影院的觀眾不夠多,這意味著巨大的票房風險,但沒有新片,對觀眾的吸引力不高,這會是一個惡性循環。並且等待市場恢復本身也是一種理想狀態,何時才能不限制上座率,就與疫情防控何時能結束一樣,充滿未知數。

「一堆爛攤子事兒在等著呢」,某院線工作人員忍不住對燃財經嘆了口氣,復工真的難。

不賺錢,先攢人氣

誰都不容易,就算困難重重,也總得先幹起來。

這次復工要求嚴格,電影局下發的《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裡涉及經營營收規定的主要有四條。首先是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其次日排片減至正常時期的一半;再者是電影放映場所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最後是控制觀影時間,每場不超過兩個小時。

林木給燃財經算了一筆帳,一家影院收入至少要減少八成。

影院的營收由票房、零食售賣、廣告三大部分組成,其中票房是大頭,佔比超80%,其次是零食售賣,佔比10%-15%左右,最後廣告佔比5%左右。保利國際電影員工文秋向燃財經介紹,票房中顧客每買一張票,電影專項基金扣5%,稅費扣3.3%,有40-43%歸電影製片方和出品方,只有50%多一點由院線、電影院獲得。由於票房要層層分帳,而零食的毛利率高達70%,所以在影院利潤佔比中,零食同樣是重要支柱。

根據財報數據,2019年萬達電影毛利潤中商品銷售佔比29%,橫店影視的賣品毛利潤佔比達32%,李飛告訴燃財經,一家影院利潤佔比中零食售賣甚至可達40%-50%,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的復工規定,就砍去了影院近一半利潤。

來源 / Pexels

而在最為重要的票房收入上,林木介紹,年平均上座率為15-20%,周末及節假日可到50%,當有爆款電影時,黃金時段上座率甚至可達100%。復工規定中一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以及排片減少至正常時期的一半,則意味著票房失去了節假日高峰期營收的機會,收入至少再下降一半。

每場不超過兩個小時的市場限制,也讓部分影片無法上映。而一部影片即便沒有超過,也高度接近兩小時,剩餘不多的時間也讓影院少了部分映前廣告的機會。不過有個好消息是,現在上映的影片,主要集中在中小成本新片及經典影片復映,電影專項資金減免,並且後者大多由片方公益供給不用分帳,也就是說一張票超90%的收益屬於影院。

但這背後也存在隱憂。「都知道是公益的片子,賣不上價格的」,林木告訴燃財經,雖然觀眾紛紛表示支持影院,但人們抗拒不了實惠。之前因為有分帳要求卡著,影院有一個不能跨過的成本價,現在公益片價格由各家影院制定,他預測緊接著的就是價格戰,「以前一張票可以賣三四十塊,現在九塊九,甚至五塊都有可能。」

這樣的猜測並非沒有依據。近日成都某一影院復映首日票賣光的新聞在社交媒體上刷屏,165張票全部售完,但收益其實只有16.5元。每張票售僅賣3.1元,據影城方面表示,其中有3塊錢是售票平臺受的服務費,每張票影城實際收入僅0.1元。

這顯然是無奈之舉,一切都是為了先恢復影院客流量和上座率,不排除未來有影院效仿。但這樣的復工,也意味著影院觀影人次下降,單價也上不上去。儘管目前票房收益難預估,燃財經詢問多家影院經理,他們都坦言,復工肯定比不復工虧得更多。

進退兩難

在燃財經交流的影院裡,一二線城市當下的影院月租金在10-30萬不等,三四線城市月租金7-15萬不等。不論如何壓縮,人力成本至少在2萬-5萬不等,停工月虧損在20萬的影院居多。

「這麼長的時間,很多影院都欠了上百萬的錢。」某影城店長柳月告訴燃財經。現在等著他們的是新的虧損。

復工之後的帳該怎麼算?

某頭部院線影院經理王強負責的一家影院地處上海非市中心區域,月租金15萬,不算貴。停業員工每月總工資壓縮至4萬,電費1.5萬,總計月虧損20.5萬。復工後房租15萬不變,影院運作起來員工人數和費用都要上漲,工資保守漲至7萬,水電費增至6萬,新增保潔費2萬,總計月虧損30萬,至少多出近10萬的虧損。

華安證券7月17日發布的研報指出,參考「非典」後影院採取隔行入座的措施,在電影院開放的初期,受到電影院上座率的限制,以及優質影片的缺席,預計8-9月份國內整體票房將為歷史同期的20-30%左右。

來源 / 視覺中國

王強負責的這家影院去年全年票房400萬,平均一個月票房33萬。由於票房收入嚴重依賴旺季,春節檔15天甚至就可佔全年的10%,8-9月淡季票房肯定不及月平均,如果票房如華安證券預估,則這一個月票房最多只有6.6-9.9萬。

復工多虧損10萬,換來幾萬塊的票房,並且還不考慮分帳、防疫、物資損耗,如此理想的計算方式下,復工仍舊比不復工虧損更多。即便是李小順所在的競爭壓力小、房租更便宜的湖南小縣城,計算下來也同樣如此。

更要命的是,復工虧更多錢,房東還可以正大光明開始收影院欠了半年的房租、水電、物業費。

「房東已經決定20號開始記租」,林木手裡有影院承租國有物業,運氣好,疫情期間有減免租金優惠。本來他們只用承擔每月7萬的融資費用,但復工通知一下發後,房東決定開始收租,影院虧損大幅擴大。

他同樣向燃財經算了個帳。復工前,30萬房租全免,疫情期間影院只維持社保公積金的繳納,人力成本只有0.5萬。而一但復工,30萬租金要付,去年同期花費水電空調費近4萬,即便自己打掃衛生,省去保潔費,人力工資壓到5萬,也要多虧損39萬。

他們去年全年票房780萬,月平均65萬。按照華安證券預估的票房下降至同期20-30%,今年一個月票房最多在13-19.5萬。多虧損39萬支出換來不到20萬票房,虧損擴大20萬。

各家有各家的困難,房東們已經按捺不住了。王強告訴燃財經,之前有房東一聽說上海政府給影院補貼,就第一時間來向他們要房租,「我跟他們說有發,但一共不到4萬,我把合同都遞給他們看了,他們才沒問下去。」

當然,每家影院房東態度不一樣。王強聽說有不錯的國有物業,影院停業期間房租全免,還對復工的商戶房租打六折。但同樣有急需用錢的房東,急切地找上門討租,兩方不歡而散後,緊接著可能就是斷水斷電的「非常措施」。

在電影院下發復工通知之前,影院才有機會和物業談免租。「現在這就不算是疫情期間了,還想減免?你覺得虧更多錢不想開,這個時候他們也會逼著你開工。說別人家誰誰就開了,你怎麼不開?」林木有些激動,自問自答道,「這要我們怎麼做?」。而要知道,更多私人商戶是不會優惠房租的。

他粗略算了一個帳,平均復工一家影院將多虧損10萬,旗下有20家影院,那一個月就是多虧損200萬,大規模的院線一個月多虧損上千萬。好幾個私人影院老闆告訴他,今年都不打算復工了,起碼還沒有費用花出去。在燃財經與影院方的交流中,萬達、保利、博納、大地等頭部院線都有了復工計劃,而獨立運營的影院復工的不算多。

「這是特別雞肋的復工。團隊再不復工就廢了,但復工又要虧錢,只能兩害取其輕。」林木感嘆。

疫情之下,影院如何活下去?

不論什麼時候開啟,影院也必將會經歷這個艱難時刻。開門是希望,不開門是絕望。

目前已定檔新片裡,集齊黃景瑜、馬思純、鍾楚曦的《蕎麥瘋長》,算是陣容卡司最強的。「七夕是我們能選擇的最好的檔期。不想再往後拖了,再往後沒有好處。」其製片人藤井樹告訴燃財經,做出定檔決策非常快,之所以會如此果斷,是她先明確了一個大環境背景,即「防疫常態化」。

「難道熬到十月、十一月,影院就會全面放開嗎?疫苗沒出現的話,這個可能性很低。」

國內疫情嚴防嚴控,國外疫情仍舊嚴重,當疫苗沒有誕生且大範圍普及時,影院防控可能不會出現根本性改變。所以當下這個關口,對於影院運營者而言,更嚴峻的問題是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順利復工並走向盈利。

印鋼向燃財經介紹,國內院線可分為國有企業 ,以中影集團、上影集團、幸福藍海和保利文化為代表;房地產進軍梯隊,以萬達集團、恆大地產、新城控股為代表;上市公司,如大地電影、金逸影視、華誼兄弟和橫店影視,以及民營企業華人文化、博納影業等。

根據新浪財經統計,從頭部院線發布的業績預告來看,萬達電影預計2020年上半年淨虧損15億-16億,虧損原因為旗下公司下屬600多家國內影院停業,粗略計算每家影院每月虧損40萬左右。金逸影視預計上半年虧損3.1億-3.9億,旗下擁有近200家直營影院及200多家加盟影院,粗略計算每月虧損16萬左右。

頭部尚且如此,其餘院線情況更不樂觀。在4月份,國家電影局相關負責人在一次行業會議上估算2020年全年的損失票房不低於300億。燃財經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我國上半年影院企業的註銷或吊銷數量達8852家。

投資人胡仕成告訴燃財經,「影院一直不是很好的投資標的,那麼多影院賺錢的不多。除了一線城市其他的上座率一直很低。很多時間都被空置,分成、廣告營銷、飲料爆米花,它的營收都是很傳統的營收。去影院的人目標都很明確,不是看電影就是等著看電影,太單一了。」

疫情把這個看似年輕實則古老的行業存在的脆弱屬性徹底暴露出來。2002年,華納兄弟開拓中國市場,國內擁有了第一家電影院。現在,影院增長至12000家,銀幕總數增加到7萬餘塊,總票房也由當時的9.8億激增至2019年的642億。迅速發展的數字掩蓋了影院野蠻生長背後的頑疾,不止一位採訪者告訴燃財經,真正實現盈利的影院不到5成。

「必須要做改變了」,某院線前市場總監楊光,在4月離開了這個從事並熱愛了8年的行業,他坦言等待這個行業復甦,還得一兩年。

截至目前,《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春潮》《灰燼重生》及即將上線的《徵途》7部院線電影選擇網絡播出,優愛騰瓜分奶酪,再加上疫情常態化下消費一端流量被嚴格管控,數量驟減,影院面臨的是產業鏈最上遊製作端,以及播放終端兩端的夾擊。內憂外患下,還死守著「票房+零售」這兩塊很長時間都沒有創新過的傳統模式,影院生存只會更加困難。

不少人期待著這一次的絕境求生,能讓影院經營者重新思考創新模式。而不論復工與否,這都是這個行業必須直面並解答的。「不做影院行業永遠都這麼落後,總要有人做,就看誰站出來做了。」林木說。

當然,目前行業最為要緊的,還是讓影院先「活」起來。

目前有不錯陣容的影片定在8月25號七夕檔,影院和片方都還有1個月調整時間。在藤井樹看來,如果七夕檔票房不錯,能激發更多片方定檔在國慶節,影院的復甦才能逐漸踏上軌道。不過如果國慶檔仍舊如此控制上座率,恐怕也難吸引片方定檔。對於票房,不論是《第一次的離別》出品人吳飛躍,還是《蕎麥瘋長》製片人藤井樹,都用了「盡人事,聽天命」六個字。

「觀眾都在問我是不是20號開業了,太想念電影院了」,在採訪裡,李小順反覆向燃財經強調,「後面別忘了加希望,雖然開業比不開業虧的還多,但開業才是希望。我們相信都會過去的,會越來越好的。」

最後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阿彌陀佛,哪個地方不要再爆發了」,藤井樹祈禱道。

*題圖來源於受訪者。應受訪者要求,小波、林木、李飛、柳月、文秋、李小順、王強、楊光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復工首日菏澤暫無影院營業!低價過渡、虧本運營 影院人直呼「開局...
    疫情之下,影院復工是一場硬仗,曙光已現,影院人只有奮力掙扎,絕地求生,才能突出重圍,在這場洗牌中「活下來」。根據菏澤中影星美影城負責人李女士提供的《近期片單》顯示,目前僅有3部低成本小眾新影片在影院復工首日定檔,其他待定新片中,《我在時間盡頭等你》《1917》《新封神:哪吒重生》《動物特工局》等,選擇在復工後上映,但具體檔期均未確定。部分動畫電影已經準備在暑期檔上映,而愛情類型片則大概率選擇在七夕上映。
  • 前三季度虧損嚴重仍斥資設立基金 金逸影視優化線下經營
    對於淨利潤虧損,三季報中解釋稱,「主要為報告期內受疫情影響,公司旗下的院線及影院停止營業數月,營業收入減少,利潤虧損所致。」一般來說,院線能分得一部影片約三分之一的票房,而票款首先沉澱在院線,之後再轉結給製作、發行等機構。金逸影視目前存有較多的待轉結款,一旦分帳結算,或許給公司現金流帶來一定壓力。
  • 半年虧損50萬,這家餐廳用五招起死回生,月淨賺20萬!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 一家燒烤店開業 6個月虧損50萬,經過一系列的調整,第七個月就實現了淨賺20萬的利潤,第八個月的利潤更是突破了25萬。 我們一起復盤一下整個案例,希望給餐飲人一些借鑑。
  • 時光早報:英國影視產業7月有望復工!
    過去12小時內,全球影視新聞哪些值得關注?時光網為你專業甄選。01. 英國影視行業有望7月復工!  英國的影視行業距離復工又近了一步!根據外媒報導,英國的視效與後期部門發布了冠狀病毒疫情新防疫指導方針,規定了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包括保持個人與環境衛生,以及讓人與人之間儘量保持2米距離,還規定劇組所有人員都必須在開工之前,在網上進行防疫訓練。包括《蝙蝠俠》、《神奇動物3》、真人版《小美人魚》等在英國拍攝的影視作品,有望最早在7月開拍。
  • 理髮店從瀕臨倒閉到月入20萬,只用了這一招
    一天下來扣除房租水電人工費等等,老闆不僅沒賺錢還賠錢了。而這家理髮店的啟動資金是老闆夫妻兩人辛辛苦苦打工幾年攢下的全部積蓄,這一天天不斷賠錢,老闆夫妻兩個人是急得團團轉。好在後來老闆遇到了一個高人,經高人指點之後,他的理髮店變成了整條街生意最好的理髮店,每天客流不斷。
  •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這是復工後餐飲同行李老闆的自述……, 我們復工有5天了,這幾天的營收實在不敢拿出來給大家看,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慘不忍睹」!連交水電費可能都不夠,更別說房租和人工了。
  • 影院復工緊急叫停!你買的電影票能退嗎?
    此前受復工消息影響,幸福藍海、金逸影視、橫店影視等多個院線股上漲明顯。隨著2020年一季度即將結束,電影行業仍處於停滯狀態。面對生存壓力,有影院開始做起「副業」。繼春節期間電影院轉戰「線上電商」賣爆米花、可樂之後,每經記者了解到,如今還有影投的人做起了「賣口罩」的生意。「影城是目前疫情傷害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以後不讓雞蛋放進一個籃子。」
  • 1.23萬家影視企業等不到復工,華誼老總王中軍賣房賣畫
    其中,多家公司已經連虧兩年,今年一季度還在繼續虧損,面臨退市壓力。面對困境,賣房賣畫、轉賣股權、引入國資……影視上市公司和實控人掀起「自救行動」。原本復工有望,無奈疫情反彈,疫情重挫下的影視行業路在何方?
  • 舉步維艱的影視行業:16家虧損,6家賣身,2家面臨退市風險
    創業板是直接虧損兩年虧損三年的退市。2020年12月14日,滬深證券交易所發布了退市體制改革徵求意見稿。在這次最新的「新規」中,取消了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改為*ST,這是一個財務標準,連續兩年觸發財務標準後終止上市。原來淨利潤虧損指標改為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退市的另一個財務指標是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結束時經審計的淨資產為負。
  • 影視業生死時速:超6000家影視公司註銷,有影院經理開始兼職微商保險
    「如果復工,一天的人工水電租金等固定成本就有七八千。」一家廣西賀州的中小影院負責人麥青(化名)告訴《財經》記者,他們已經做了6個月不復工的準備,遣散了90%的員工,「等復工了,大家願意回來的再回來。」 影視上市公司也苦不堪言。根據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萬達電影(002739.SZ)等4家公司虧損金額均超億元。
  • 探訪復工後的松江車墩上海影視樂園:這裡的春日靜悄悄……
    4月15日,天氣晴好,在松江車墩上海影視樂園,遊客們漫步「三十年代的南京路」,打卡「離別的火車站」;新人在「老洋房」前定格幸福瞬間;劇組也逐步開始復工拍攝.....
  • 萬達電影巨虧15億 成上半年影視股虧損王
    影視公司陸續交出了2020年的「期中成績單」。8月31日,澎湃新聞記者梳理影視股半年報發現,在影院停擺的半年間,大部分A股影視公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不僅是以院線業務為主的公司遭重創,電影發行公司預期上映的影片也被迫延期,導致前期的資金無法回收。不過,以電視劇業務為主的部分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盈利。
  • 我是35歲程式設計師,失業後幹啥都賠錢,愁得頭髮都掉光了!
    我,35歲失業程式設計師,幹啥都賠錢,月薪3萬這樣的好日子再也沒有了!小王所在的部門屬於實驗性項目,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疫情到來後公司砍掉了這個不賺錢的業務,把小王所在部門的人員抽掉去了另外一個項目裡,並且全員降薪30%。35歲的小王被公司優化掉了,年齡太大,公司領導說要給年輕人機會,小王拿了20萬的補償金離開了這家公司,也離開了程式設計師這個崗位。
  • 賣包子、茶葉蛋、團餐……杭州星級酒店「攢人氣」,扛寒冬
    有五星級賓館的負責人坦言,疫情之下生意慘澹,總要找一些方法自救。◎五星級賓館賣起包子「攢人氣」星級賓館門口支起蒸籠賣包子價格親民受市民熱捧昨天是「雷迪森」支起蒸籠賣包子的第二天。按照之前的估算,每天限賣300個,7點開始賣10點收攤,不過第一天,9點不到就賣完了。「我們酒店的大廚凌晨2點多就起來幹活了。
  • 電影票價5元起 深圳影院復工首日打出低價牌
    從業9年來,孟凡第一次碰到影院停業6個月的情況。「有期待也有擔憂。終於等到(影院)復業開門,期待恢復影院昔日的熱鬧。但又有點擔憂近期影片不夠『硬』,觀影熱情不夠。」7月20日,影院復工首日,深圳市龍崗區某影院經理孟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她複雜的心情。
  • 影視行業復工忙:電視劇拍攝逐步進行 綜藝節目雲錄製
    但對於剛剛進入「甦醒期」的影視行業而言,企業復工並不意味影視項目的重啟,影視行業真正意義上的復工復產仍面臨重重考驗。影視行業不僅面臨資金壓力,而且要應對因不確定性帶來的創作進度拖延等多方面阻力。「目前復工的進度不會太快,像建組、搭景這樣需要很多人力的工作,是受到明顯影響的。一個200人的組,要確保每個人都已經隔離14天才行。」一位製片人如是說。
  • 影視行業復甦指日可待 電影、電視劇行業將迎來拐點
    大洗澡後再出發  2018-2019年,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出現整體性業績大降或虧損,除了終端銷售價格驟降的主因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即政策收緊、行業調整導致不少上市公司併購標的業績承諾不達標而大額計提商譽減值損失;下遊渠道方收縮使許多已製作完成的影視項目延期或無法播出,導致影視公司大額計提應收帳款壞帳損失和存貨跌價損失。
  • 博納影業老總墜樓身亡,影視行業寒冬幾時休?
    黃巍先生墜樓原因雖未明確,但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年疫情對影視行業的衝擊,工作和心理雙重壓力是墜樓身亡的重要誘因。影視行業到底有多難?電影行業是此次疫情停工最早,復工最晚的行業之一,疫情對行業的衝擊著實不小。
  • 疫情壓力仍在,但國內Livehouse的復工已經在路上了
    位於上海的育音堂Livehouse從5月22日開始復工,經理凡木除了負責育音堂音樂兩家店面的日常經營外,還參與組織育音堂辦的一個樂民集市,累並快樂著;與此同時,深圳HOU LIVE的主理人木瓜也沒閒著,他們在未開業之前就已經安排了四五十場巡演,等著七月份演出恢復;而濟南Livehouse「生意興隆「的企劃人劉先生也告訴新音樂產業觀察,七月份也要恢復演出了
  • 國家電影局通知:7月20日低風險地區院線可復工 行業板塊剛遭遇大跌
    而值得一提的是,7月15日,月內漲幅不俗的影視板塊遭遇大跌,板塊整體跌幅為3.39%。院線復工上座率不得超30%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本次國家電影局發布院線復工通知,不僅對疫情風控有明確規定,還對影院的上座率和播放場次做出了明確規定。通知顯示,本次低風險地區復工電影院線,將調整售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