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非常實用的思維可視化工具和技巧,對我的學習和工作幫助都非常大,玉印老師在思維導圖上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思想沉棠下,相分也的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申一帆
「圖樣單詞」APP創始人、《最強大腦第三季》人氣選手
最近一直在學習狀態,我便學習並應用了「導圖思維」,令學習變得輕鬆許多,感覺很奇妙!
幾年前接觸了一些圖像記憶的皮毛,帶孩子背詩、背社會主義價值觀,特別容易。本想了解思維導圖,但顧慮重重:沒有太多的時間,能學會嗎?沒有繪畫功底,能畫好嗎?就算真的學了,能有用嗎?……真討厭自己猶猶豫豫的性格,耽誤了我兩年的時間。
Mindmap 思維導圖
上周,偶然看到這本書,《思維導圖工作法》,就像看到一位失聯好久的老朋友一樣,我馬上申請,我要讀這本書,第二天就郵到我的手裡。
我好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我細細閱讀好幾遍,而且,即刻就學以致用,把另一門在學習中的新媒體課程,都用思維導圖繪製出來。沒想到,學起來這麼容易上手,真佩服作者王玉印老師,講解得深入淺出,一學就會。
我竟然也輕鬆成為了東尼 博贊思維導圖的實踐者。
我本人的自我介紹,看中心圖,誰能猜到我的真實姓名,歡迎留言評論
首先,我了解到許多孩子學習跟不上,職場人士的工作效率不夠高是因為思維方式沒有用對!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更高效地學習和工作。
我們平常所說的思維,就是廣義上的思維方式,零亂、散落,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樣,雜亂無章,缺少層次、順序和重點,這樣的思考往往是低效的。
那麼高效的思維模式,即狹義上的思維方式,是連貫的、有結構的,像原子 、分子的排列一樣,有順序、有層次、有重點、有邏輯,這樣的思考往往是高效的。
顏色、圖像、線條、文字,這四個元素是思維導圖的外在表現形式,雖然說,思維導圖的心法(關鍵詞技巧、內存邏輯、創意思維),內在思維能力更重要。
但就像一位美女,「沒有人透過邋遢的外表去了解她的心靈美」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一定要能夠繪製有吸引力、容易懂的導圖,也能夠讀懂別人繪製的圖。
中心圖,也就是一張思維導圖的核心的在。一張紙橫放,中心圖位於紙張的中間,這有利於思維 呈360度放射性發散。
大小佔九分之一或略小一點,顏色要三種以上,構圖宜穩定結構。構思很重要,中心圖要貼合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看一眼就有深刻的感受,並能很好地記住。
插圖,除了中心圖以外,那些小的圖標、簡圖等統稱為插圖。插圖就像一個違反常理的元素,起 到引人注目的作用,令人加深理解和記憶。插圖數量不限,不宜太大,顏色與相應的主幹顏色有 所區別就好。
線條顏色的選擇我們首先要從內心的感覺出發,若我們繪製的內容跟」規則「有關,可能會想到藍色,因為藍色比較理性;若我們繪製的內容跟「媽媽」有關,可能會想到橙色;若與植物有關,我們會想到綠色。注意「同支同色」。
柔和的線條更能體現思維的靈活性。現在有很多思維導圖的軟體, iMindMap 是最接近手繪的,其他線條都是直的,不夠柔和,不免有些遺憾。不過這些軟體應用起來非常方便,後文中我們也會介紹。
線條的先後原則,先主幹,後支幹;先右後左。
繪製思維導圖,外在表現形式,三種:全圖型、全文型、圖文並茂型。
對於跟小朋友交流,全圖型可以牢牢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但對於嚴肅場合,或我們無法解說的場合就不適用了。
全文型,都是文字,對於講究效率的人往往比較喜歡,由於缺乏圖像,看起來不是那麼吸引人。
我個人比較喜歡圖文並茂型。結合全圖型和全文型的優點,既吸引人,又能快速繪製、精準表達,快速捕捉重點。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下篇文章我會繼續分享思維導圖的其他知識,比如讀書筆記、寫作、活動方案、SWOT分析法、決策分析、時間管理、空間管理、應試、教學……
拿起《思維導圖工作法》這本書,不禁再次向王玉印老師表示崇敬,把思維導圖的知識講解得這麼清楚,小白也能學得明明白白。
書中講解許許多多思維導圖案例:對比、引導、剖析……講解得特別明白,無論誰拿起這本書,都能學得會思維導圖。
我分享這篇文章就是讓你也跟我一樣,輕鬆學會這項技能,所以寫的很細緻,沒有把所有的內容都寫出,當然你可以自己買書來看,也可以等我後續的文章!我願意手把手教你「思維導圖」,不見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