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中學校長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甡

2021-03-04 民主與法制時報

「暑假在家好空虛啊,還是學校好,真想早點開學!」廣渠門中學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小魏(化名)這樣說。在廣渠門中學,和小魏有類似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在「開學恐懼症」盛行的當下,有這樣「反常」的想法,學校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超越放假給學生帶來的誘惑呢?

  這一切與廣渠門中學的傳奇校長吳甡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思想密不可分。他倡導要辦「好人學校」「用生命影響生命,以尊重贏得尊重。」

從「不願意」到熱愛教師職業

  「我是一個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從年輕時就工作在普教戰線上的教育工作者。」吳甡這樣描述自己,而他真正的生命經歷卻並非這麼平淡。

  吳甡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家庭,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對讀書的愛好成為少年時的吳甡最主要的生命特點。高中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到農村插隊,改變了他的生命狀態。出發時,吳甡帶了一箱子書到農村,開始他的插隊生涯。

  「現在回看,那幾年插隊的生活從某種程度上是我的寶貴財富,並不是什麼災難。所以我也以此經歷提醒我們後來的年輕人,年輕時承受的痛苦將是你人生的寶貴財富。」

  1976年,22歲的吳甡回城後成為一名數學老師,每月37.5元的工資艱難維持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生計。

吳甡說:「插隊回來以後,我是非常不情願地做了老師,雖然我家並不是教育世家,但是老師這個職業我們家裡已經有很多人在做。大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都願意當醫生、願意從事商業活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愛上了這個職業,看到學生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你會在心靈上產生震動。而且,那些前輩,他們熱愛教師職業、熱愛學生、不知疲倦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一幹就是一輩子。他們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包括我後來對事業的追求,以及我畢生的信念。」

  北京178中學是吳甡教育生涯的起點,站在178中學的講臺上,臺下的學生幾乎跟他一樣大。當年的學生,現在已經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廣渠門中學上學了,他們還能回憶起吳甡當年給自己上課的情景:「條件實在簡陋,為了畫一個圓,吳老師試了千百種方法,最後他把一個臉盆扣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令人滿意的圓。」

  今天的吳甡依然在畫著這個圓,吳甡說,生命不止,他就將一直這麼畫下去,直到後來人接過他手中的教杆,繼續描繪著那個與心一樣大的圓。

「臨危受命」的傳奇校長

  2001年,吳甡出任廣渠門中學校長。那時的廣渠門中學可謂是百廢待興,為建設新校舍,學校整體拆遷,異地教學。一校三址、兩年周轉上課更讓學校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時學校生源數量滑落到建校50年來的最低點,除「分配」之外,沒有學生願意來上學,學校聲譽也一落千丈。在廣渠門中學工作多年的老教師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仍不免唏噓:「落差讓很多教師都難以適應。」吳甡在這時候接任廣渠門中學的校長可謂是任務艱巨。

  「2002年上學的時候操場被拆掉了一半,2003年的時候我們搬到天壇東門的周轉校,2004年去了位於安化樓的高三校區。」2004年畢業的學生楊燚稱,「那時吳校長要求我們,不管在哪裡上課,都要做到要特別有禮貌、特別守紀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有志氣,特別有作為。」這「六個特別」本是1995年廣渠門中學設立的宏志班的班訓,後來升級為校訓,成為廣渠門中學的辦學特色。

  2004年,廣渠門中學裝修完畢,學校硬體設施先進完備,能滿足全校師生開展文體活動需要。同年7月,吳甡從探索機構改革入手,進行學校資源重組,撤銷了學校原有的總務處、德育處、教務處,成立資源部、學生部、課程部,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管理思想。

  其中,學生部下設學生服務中心。學生能夠以無記名的方式,藉以書信、問卷調查、學生會、團支部、微博、微信和校園網等手段向學校建言獻策,學校保證會在24小時之內做出答覆。

  經過10餘年的不斷發展,吳甡的努力有了回報,廣渠門中學的新生入校成績從2003年的330分上升至2013年的520分左右,分數的提高是教學質量提高的直接體現,廣渠門中學的成績與水準得到了學生家長和整個社會的認可。一位家長說:「把孩子放在廣渠門,我們做家長的放心。」

  廣渠門中學資深教師穆秀穎這樣描述吳甡任校長十幾年來學校取得的進步:「廣渠門中學高考大學一本率從2003年的20%上升至2012年的100%。同時,廣渠門中學在2006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9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被評為全國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11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2012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堅持「用生命影響生命」

  「做教育不能盲目跟風、不能浮躁;做教育要心平氣和,盡人力。做自己的教育,不問結果、心存善良、不存功利,心平氣和地去做,要有自己的定力,善待每一個孩子,熱愛每一個生命……」吳甡每每談到自己的教育理念總是滔滔不絕。

  吳甡率先在全市推廣「自助餐」式體育課,讓全校學生一起參加體育運動,展示自己的特長。「全校學生百分之百參加,搞這個活動就是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比如打籃球,這個孩子一米五,怎麼打?但他有愛活動的項目,給他搞桌球顛球,自創節目。」吳甡介紹到。

  「我在學校裡推廣一種教育叫好人學校,什麼叫好人學校?每一個人都做一個好人,每一個人都用良好的生命狀態影響身邊的人。其實每一個孩子都不是被教出來的,是被周圍的生命影響出來的,一個好老師寫一手好字,將來學生也會寫一手好字。」吳甡解釋道。

  吳甡說:「我當了40年老師,20年校長,抓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老師的生命狀態。我相信,一個良好的生命狀態對培養一個好的生命是有益的,所以我們一直在推廣好人學校。老師要善良、厚德,要用愛心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孩子。」推廣好人學校,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氛圍。向善、厚德成為學校追求的風氣,形成育人最本質的環境。在吳甡的努力下,一批優秀好人典型如2012年度「首都十大新聞人物」魏發團等優質教師在學校不斷湧現。

  同時,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信仰」教育,在學生中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一校、一課、一書、一員、一信」,即辦好黨校、開好黨課、編好讀本、做好輔導員,寫好回信的「信仰」教育,以革命先輩的堅定信仰和身邊教師的一言一行來感染學生。

  在吳甡「好人學校」的辦學理念引領下,廣渠門中學逐漸探索出一條獨特道路。「好人學校」帶給學生的是優質的生命狀態,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無形中奠定了學生未來競爭中的優勢,學生在這裡得到正能量的補充,促進今後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河北創城記】高山流水遇知音 志同道合謀發展——北京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理事長「吳甡校長工作室」落戶保定
    ,充分發揮名校長帶動和輻射作用,提升我市校長辦學能力,促進教育人才隊伍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帶動保定市中小學基礎教育向更高層次邁進,成立了我市首家名校長工作室—"吳甡校長工作室",工作室秘書單位是保定市第十七中學。
  • 名校長吳甡:做樸素而不普通的教育
    吳甡,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理事長,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德育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曾獲得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等多項榮譽。「這是一所樸素而不普通,平常而不平凡的學校。」2018年北京市教育大會召開前夕,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考察後,用這樣一句樸素的話語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成效。
  • 吳甡:五個「多一點」 讓家庭教育潤澤生命
  • 如何為校長勝任力提升加碼助力?——保定市「吳甡校長工作室」現場...
    ……12月12日,華北大地正值隆冬,保定市第十七中學英華學校二層會議室裡,保定市「吳甡校長工作室」首期結業式正在舉行,與窗外大霧陰沉的天氣不同,室內暖意融融、氣氛熱烈。工作室成員校長向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理事長吳甡,工作室學術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鐵道等與會嘉賓分享了自己三年來的成長收穫。
  • 北京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甡:好爸爸勝過富爸爸
    前幾日,去女兒學校,聽了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甡的教育講座,受益滿滿。對一個在教育一線奮鬥了四十多年的資深教育專家來說,教育沒有那麼高深,其實就是返樸歸真:家長和老師都做好人,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用生命影響生命。這些才是可以傳給孩子的豐厚的精神財富。說白了,就是修身養心,做好榜樣。
  • 吳甡:做一名「明」校長
    校長的價值觀如果被功利裹挾,學校又該走向何方?所以,校長應該追求成為「明」校長,明確自己對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價值引領作用,而非借升學率進行大肆宣傳作「名」校長。 教育就是栽培生命。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立德樹人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務,教育首先是培養學生成人。所以,校長將教育的價值與升學率、分數掛鈎的做法,顯然是本末倒置。
  • 人物|平鄉二中校長王贊嶺:用生命點亮不滅的燭光
    用生命點亮不滅的燭光——追記平鄉縣第二中學校長王贊嶺王贊嶺。(資料片)平鄉縣教育局供圖校園裡的鮮花開了,他卻再也看不到了。6月3日凌晨,平鄉縣第二中學校長王贊嶺因癌症晚期離世,年僅54歲。身患癌症22年來,他一邊以頑強的意志和病魔作鬥爭,一邊帶病堅持工作,先後帶出兩所高質量中學,直到生命最後一刻。親友、同事,還有遠道而來的家長、學生,自發站在道路兩側,揮淚送行。
  • 問道資訊時代,把脈科研興校 ——保定一中「吳甡校長工作室」專家主題研討會紀實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吳甡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時俊卿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李芒教授、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張鐵道院長、中國教育報時曉玲主編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北京東城區、房山區和保定市的50餘名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北京廣渠門中學:用閱讀滋養學生心田
    □本報見習記者 李美霖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李志偉今年向高一新生贈送的圖書《蘇菲的世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通知書「大禮包」中,還有「廣中專屬」的定製書籤。廣渠門中學 供圖「我們在通知書中附贈了一本哲學長篇小說——《蘇菲的世界》,已經陸續寄送到學生們手中。」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中學副校長邢穎9月6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向學生贈書是廣渠門中學倡導書香進校園的傳統,此次借《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向學生們傳遞一種正確的哲學觀和價值觀。
  • 吳甡:校長修身與學校管理實踐
    在吳甡校長看來,「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是因人的生命需求而存在的,學校教育應該是『栽培生命』的過程。」因此,學校內部首先要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讓幸福的教師和快樂的學生相互影響,相得益彰。「栽培生命」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而教育正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幸福快樂的教師可以培養更加幸福快樂的學生,幸福快樂可以讓教師排毒養顏!」吳甡說,「關注教師的幸福感受」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 北京市地區校長推薦名單
    北京市地區校長推薦名單 2009年09月07日21:21 [我來說兩句     區縣 學校 校長 李仲秋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劉炳輝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 吳甡 北京市前門外國語學校
  • 【河北創城記】京保攜手勤耕教壇 合和共進長卷生輝——吳甡校長工作室第一次活動紀實
    ,培養一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優秀中青年骨幹人才,帶動保定市中小學基礎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於2017年5月正式成立我市首家「吳甡校長工作室」。市教育局副局長李娜新(左二)和協同辦主任趙聚輝(左一)與吳甡校長(右二)、李梅校長(右一)合影8月26號,在市教育局李娜新副局長、協同辦趙聚輝主任積極奔促大力支持下,吳甡校長工作室第一次全體成員校活動在工作室秘書單位保定市第十七中學展開
  • 廣元中學校長蘇國剛:教育要尊重每一個生命 |《21城 · 21人》
    校長簡歷圖據廣元中學官網廣元中學校長蘇國剛:四川省蒼溪縣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四川省特級教師。現任廣元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聽說您在廣元中學任職的第一次開學典禮上就放話:「有同學討論,新校長到任以後會收拾哪個年級?……我要收拾每一個年級!」四年了,你是怎麼收拾這些年級的呢?蘇國剛校長:(笑)這你們都知道。
  • 長沙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陸佳賓:生本教育綻放生命的美好
    長沙大學附屬中學(以下均簡稱長大附中)是長沙市雅禮中學合作學校(實為幫扶)。作為教育部首期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雅禮中學劉維朝校長工作室學員校長,我注重學習,立足長大附中現實,依託雅禮中學《提升學校發展內涵、涵養學校生命氣象——基於內涵發展的普通中學學校戰略發展研究》課題實驗,引領學校師生積極踐行生本教育,讓長大附中在傳承雅禮文化精神的基礎上,更增添了實現自身特色內涵發展的動力。
  • 【薦讀】洪志勇:學校的生命意義 ——從三所學校的文化說起
    對於上面的三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最主流的意見是:1.學校是一個生命體,其生命力來自學生、老師、校長、家長、社會人士等與學校有著各種聯繫和共同價值追求的人。2. 學校成功的最終標誌在於它能夠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生命園地,使生活在其中的學生、教師和校長都能獲得一種幸福感。
  • 吳甡:這個世界也許真有毀滅,那最後一個毀滅的也應是教育人 大家說
    所以廣中的教師們從不追求學生起點的優劣,而是不斷追求教育加工力的增量,追求教育最大的附加值。60年一甲子,這種附加值真實地在一代又一代學生身上得到了體現,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良好素養,看到了他們美好的人性。」
  • 共抗疫情|清大知好樂助力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停課不停學」
    在此背景下,清大知好樂為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免費提供AI智能作業和清大悅讀平臺,全面助力「停課不停學 停課不停教」,而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正是其中一所學校。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應用數據及微課資源廣渠門中學是一所由北京市東城區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學,2005年被批准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 【中國夢·踐行者】中學校長胡東:創新教育讓生命自覺和突破自我
    廣州市天河中學是天河區一所名校,近年來除了升學率不斷提升,同時形成了科技創新、身心健康、人文素養的三大辦學特色。胡東校長表示,學校是精神的凝聚地,是素養的提升地,也是生命不斷提升和進步的場所;天河中學的辦學理念,是為學生提供適合發展的學校,辦師生共同享受成長的學校。
  • 雅禮校長劉維朝:堅守初心,開鑿滋養生命的大河
    約採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任雅禮校長20年,極少接受媒體公開採訪。新世紀以來,雅禮幾乎是一路高歌的姿態向前奮進,清華北大自主錄取連續4年全國第一、五大學科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大滿貫等成績,更增添了外界對這位全國首批「領航校長」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