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報導再次引發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各界對奶粉是否會導致嬰兒「性早熟」眾說紛紜。武漢3名女嬰家長懷疑奶粉質量問題導致嬰兒「性早熟」,而奶粉廠家稱奶粉質量沒有問題,專家則認為「性早熟」成因複雜,需科學看待。公眾急切期待政府職能部門儘早介入調查,儘快查明公布事實真相。
家長:女嬰「性早熟」與奶粉有直接關係
9日,記者幾經周折,找到了家住武漢市江夏區的鄧女士,她家1歲多的女兒是較早疑因奶粉導致「性早熟」的。她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前,她發現10個月大的女兒乳房變大並出現硬核,特別是左乳,像十一二歲的女孩那麼大,而且屁股發紅。初次就診被告知無礙,但硬核一直沒消退。今年7月5日,家人帶著女兒再次就診,被初步診斷為「性早熟」,懷疑與奶粉有關,醫生建議更換奶粉。
鄧女士說:「我女兒一直吃的是『聖元』配方奶粉,從醫院回來停掉奶粉改喝米湯,屁股發紅症狀基本消失,應該是奶粉有問題。」在武漢,嬰兒出現乳房長「硬核」等「性早熟」症狀的,不僅僅是鄧女士的女兒。家住武漢東西湖區吳家山的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和漢陽一名10個月的女嬰,也被發現乳房有「硬核」。
三名女嬰出現「性早熟」症狀,讓家長們將目光聚集到孩子們一直所喝的同一品牌的同一系列奶粉——「聖元」配方奶粉,家長們認為,該品牌奶粉應該就是導致孩子「性早熟」的「元兇」。
其中一名孩子家長說:「孩子出生就喝這個牌子的奶粉,當時女兒才4個月,也沒吃別的食物,出現『性早熟』症狀,不是奶粉的問題還能是什麼呢?」鄧女士說,此事報導後,聖元公司的工作人員曾先後三次登門探望慰問母女,並提出協商解決意見。鄧女士很擔心地對記者說,這關係到孩子的成長,誰來對她一生的健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