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過這些美術館?不好意思說自己喜歡美術了

2020-12-22 小眾藝術

作為一個經常逛各種館的妹子來說,最開始可能只是為了裝逼,拍拍照啊發發朋友圈呀,但是時間一久,自己了解的越多,也會多美術館和藝術館真的喜歡,被藝術薰陶的呀,接下來我就整理一些個人推薦的藝術館給你們,歡迎在評論補充和說說你們的感受。

首先是中國美術館,看到頭銜就知道這個管會有很多收藏價格極高的東西,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1963年正式對外開放。主樓建築面積18000多平方米 ,一至五層樓共有17個展覽廳。在官網也是可以查看近期的展覽等信息的,還是比較方便,但是個人可能會覺得稍顯枯燥,可能年紀和閱歷大的去會比較合適。

開放時間: 9:00—17:00,周一閉館

館內場景

樹美術館

樹美術館 被譽為「天堂美術館」,現在甚至已經成為北京宋莊地標式的建築,由年輕的建築師戴璞先生設計,通過真實的材料和純淨的空間,將自然光,綠植和水體完美融合在一起。庭院內沒有一絲餘波,平靜的水面會幫你過濾掉外界繁雜的心緒,靜下心享受這裡的展覽。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10:00am-5:00pm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館內設計其實是很喜歡的,看的我都想去學習設計了!

館內場景

入口

館內場景

夜景-從室外看室內展品

館內場景

多功能會議室

你們也可以去官網看,其實我覺得裝潢什麼的還是很簡單舒服的,名字就很文藝啊,有機會的可以去看看。

鴻坤美術館

鴻坤美術館白色的外立面在紛亂繁雜的街道中十分醒目。拱形的門寓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在古典與現代的交融中進入空間,視線不由得會隨流水般的弧形起伏而移動。牆面上的圓形鏤空設計交錯重疊,讓藝術品和觀者的想像力有了更完美的互動。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10:00am-6:00pm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螺旋藝廊

坐標:上海

這座藝廊採用了螺旋弧形的樓梯和牆壁的進門方式,參觀者在步入建築的同時可以感受到空間由公共慢慢變得私密。此外,你可以直接進入空間內部,也可以選擇先上到較高處再慢慢進入,這個故意拉長的路程中,由於視角和視高不斷變化,令參觀者產生了一種從風景中進入藝廊的感覺。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間舍私人美術館

坐標:煙臺

被簡易的工棚式住宅及家庭作坊包圍,這也許是一個環境條件都並不太如意的地方,但建築師車飛仍然決定建一間有「質量」的小型美術館。間舍中所謂的「間」,代表著當地的建築空間的基數單位。而他所謂的質量並非指昂貴的材料,而是建築師所看重的結構、構造及空間使用。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am-5:00pm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ower Station of Art)成立於2012年10月1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簡稱大煙囪。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築由原南市發電廠改造而來。它不僅見證了上海從工業到資訊時代的城市變遷,也揮別了對能源無度攫取的過去。其粗礪不羈的工業建築風格更是為藝術家的奇思妙想提供了豐富的可能。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四方當代美術館

坐標:南京

四方美術館被稱作國內目前最好的私人美術館之一。從遠處看,它像一個白盒子扎入了山野。美術館設計因空間層次交錯而形成不同的觀望視角,同時與周遭的園林及水域相結合,用黑白兩色鋪墊,把東方的神秘感詮釋到完美,也被譽為最美的山中美術館。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am-5:00pm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南京博物院

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除了館內面積大外,相較於其他的博物館來說,裡面最有特色的是民國館,蠻好的還原了民國的街道和建築,裡面也有小吃不過味道一般般啦。開放時間是周一9:00-12:00/周二至周日9:00-17:00,去的朋友記得帶上身份證(因為之前看了紅色,所以專程跑去參觀的,放一下拍的圖)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韓美林藝術館

坐標:銀川

韓美林先生曾經說過,當他第一次看到賀蘭山的古巖畫,才感到自己真正找到了藝術的家。2010年,他將自己的的眾多作品捐贈給了銀川市政府,銀川韓美林藝術館也正因此而興建。藝術館選址於賀蘭山巖畫遺址景區內,以當代建築和當代藝術的形式對當地巖畫重新詮釋,展現了遠古文明與現代藝術的傳承延續。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am-5:00pm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公望美術館

坐標:杭州

王澍的新作浙江公望美術館近期正式開館,美術館具了可觀、可居、可遊的多重性能,這也是王澍一直以來堅持的建築與山水相融的理念。美術館建在黃公望的故居富春江畔,與背後的富春山融為一體,仿佛重現了《富春山居圖》的美景。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am-5:00pm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館內場景

上海外灘美術館

坐標:上海

上海外灘美術館曾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之一——上海博物院,現在是一家開放而活躍的當代藝術館,亦是充滿活力的全球藝術領域中最棒的參與者之一。

館內場景

執掌建築修繕和設計規劃重任的是曾主持柏林「博物館島」設計的英國著名建築師David Chipperfield。當年為了突出歐洲西方建築形式與上海本土相協調,在設計中採用了中國傳統的裝飾與風格,形成獨具價值的混合風格。

館內場景

中國臺灣亞洲現代美術館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為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臺灣的第一座建築作品,也是在全世界校園中第一座安藤忠雄美術館。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美術館坐落於臺中市霧峰區,整體選材依然是安藤標誌性的清水混凝土,前衛的造型在田園牧歌的包圍下分外搶眼。歷經2年多的精雕細琢,這座風格獨特的清水模美術館終於矗立在亞洲大學校園,也代表著臺灣建築新地標的誕生。整棟建築分三層,從「三角形」概念出發,內部空間錯落有致,衍生出無數個「小三角」。

館內場景
館內場景

這裡是建築迷們不可錯過的地方,如果你喜愛建築、空間題材,相信這個美術館一定能夠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9:30am-5:00pm

上面介紹的都是一些比較大眾的美術館,稍微小眾的下次再做總結,看完的寶寶們可以給一個關注收藏,如果你去過上面的美術館,也可以在評論下方談談你的感受。或者有推薦的美術館和藝術館,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哦!

相關焦點

  • 沒來過這幾家美術館,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文藝青年?
    大抵每個人都在著名美術館遭遇過相似的尷尬經歷:人們摩肩接踵,擠在某一幅世界名畫或者展品前,裡三層外三層,舉著相機,伸長脖子和手臂,努力將自己的臉和美術作品納入一個取景框裡——也許還要加上嘟嘴和小樹叉的可愛姿勢。
  • 沒嘗過這些軍營味道,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當過兵!
    沒嘗過這些軍營味道,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當過兵! 在這個年紀, 有人選擇在學校沐浴知識, 有人選擇去社會拼博創業, 但也有人選擇來到部隊,歷練自己。
  • 去廈門沒吃過這些美味,都不好意思說去過,盤點廈門的6種美食
    去廈門沒吃過這些美味,都不好意思說去過,盤點廈門的6種美食這個國慶,朋友們過的是否還盡興?我也曾有出去逛過,入眼都是攢動的人頭,熱鬧是熱鬧了,但是難得的卻是尋得一片寧靜之地。那麼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關於廈門的幾道美食,去廈門不嘗嘗這些美食,都不好意思說是去過廈門了,一起來看看吧!第一道,沈家腸粉這道美食,可用來當做早餐,也可以當做飯後小食。嘗起來,這味道的確是美味,這腸粉白嫩細膩,粘上醬料之後更加的香鬱,而且順滑軟嫩,美味可口,拌著裡面的配料來吃,最為美妙了!
  • 去長沙玩必去吃的5家餐館,沒去吃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過長沙
    去長沙玩必去吃的5家餐館,沒去吃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過長沙假期快到了,去長沙玩的朋友們注意啦,選餐廳的講究其實有很多。其實很多名聲在外的店鋪,只是名聲大而已。也不要一味迷信大眾點評上的評分,在大陸,評分高的店一般都是大眾口味。
  • 還沒去過中國美術館 快來一次免費的藝術之旅
    中國美術館位於我國首都,是國內最為著名的美術館之一。館中不僅收藏了國內眾多美術大家們的畫作,還有國外畫家的一些作品,是值得我們一去的藝術寶地。如果你的身體中還流淌著文藝的血液,如果你還想在有生之年做一次真正的藝術青年,那中國美術館絕對你的不二之選。
  • 今天以前,我還沒去過四川美術館
    天府廣場四周一下就多了好幾個嶄新的大型的文化公共場所 省圖裡面查過資料趕過作業 成博,最近的阿富汗珍寶展 影子之城展覽都看過美術館說來慚愧,我之前還不曾去過 儘管它就在隔壁上周去了一趟剛剛換上幾場新展,這周找空又去了一趟 好像有點意思,至少類別豐富《局部》第二季裡,陳丹青老是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習慣性地說成大都會美術館,兩者的界限大概並不是那麼明晰。
  • 江蘇省美術館展出「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
    「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展展廳現場「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展11月26日起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由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市青少年宮主辦,江蘇省美術館公共教育部承辦,正人國際藝術教育集團、海棠小天使組委會協辦。
  • 中國人不愛去美術館?北京不是!
    先給你出道填空題:「我       美術家。」 你會填什麼字詞進去? 喜歡?欣賞?迷戀?不要說公開宣稱,光是想一想,很多人都會覺得「開什麼玩笑?」即使在最狂野的夢境中,大多數人也不會如此自稱。在他們的理解裡,美術和嚴肅、神聖、難懂、晦澀等詞聯繫在一起,美術家則和天才、瘋子、酗酒、孤獨、窮困潦倒、天生、才華等詞聯繫在一起。如果我告訴你,這些其實都是社會、文化灌輸給我們的偏見和謊言呢?
  • 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今卸任 執掌中央美術學院
    與此同時,公共教育活動的形式日益多樣,周末學術講座、兒童美術活動常年不斷,百多名志願者在大展中為觀眾導覽,這些舉措使美術館有了「親民」形象,觀眾量大為增加,美術館成為社會美育的大課堂。  作為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主任,範迪安以謙和的為人和前瞻性的學術理念團結全國美術館界的同仁,共同商討「美術館時代」的美術館作為,這些年,美術館界顯得特別活躍,每年年會的規模不斷擴大,按文化部要求開展了「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使大量藏品得以與公眾見面,藏品研究的水平也隨之提高。
  • 旅遊景點:去日本長崎縣參觀參觀長崎縣美術館吧
    去日本長崎縣旅行的人當中,也有不知道去哪裡比較好的人吧。長崎縣有一個叫長崎縣美術館的美術館。在這裡,我們向還沒去過長崎縣美術館的人,或者是想再去一次的人,介紹一下長崎縣美術館是怎樣的設施,以及設施的推薦點。
  • 去北京最美的美術館數飛機,松美術館小記
    在北京生活的一大樂趣,就是逛各種各樣的美術館——798的美術館是國際大咖最為鍾愛的地方,每次去都有新花樣;而中央美術學院七八月份的畢業展,是最為讓人期待的,奇思妙想的展品,湧動著藝術文化的新生力量;中國國家美術館是性價比最為高的,只要刷身份證,就能免費看到名滿國際的知名展品,來這裡逛上一天都意猶未盡
  •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恢復開放!去看這個展覽感受「中國力量」
    5月6月,「中國力量」——四川美術學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題創作展,在四川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從該校師生創作的1000餘幅主題藝術作品中遴選出近300件優秀作品進行展出。這些戰「疫」英雄的真實故事,生動的現場圖像,為川美師生提供了創作的生動素材和靈感源泉。
  • 深圳必去的美術館及藝術中心,你去過哪幾個?
    深圳美術館前身是深圳展覽館,始建於1976年,是深圳最早的藝術品展覽機構,深圳特區成立後,經市政府批准,於1987年正式更名為深圳美術館。面對巨大的書牆,人往往有渺小又無知的感受,往往也有了學習的衝動和更加向前的動力,喜歡看書的你們,千萬不能錯過這裡!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天9:00-19:00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深雲路19號雅昌大廈3.
  • 過個文藝年!這些圖書館、美術館春節不打烊
    這些捐贈,使中國美術館有了更為完整和豐富的收藏序列,其中還包括極為珍貴的中國古代書畫以及國際美術大家的作品。 1月19日至3月28日,中國美術館動用全部展廳包括戶外的雕塑園,舉辦「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展出700餘位藝術家的900件(套)作品,將蘇軾、唐寅、徐悲鴻、齊白石、潘天壽、吳冠中、潘玉良、劉海粟、靳尚誼、畢卡索、達利、葛飾北齋、安迪·沃霍爾、大衛·霍克尼等大師之作一網打盡,這也是中國美術館建館以來策劃舉辦的最大規模的捐贈作品展。
  • 「旅途一一沈民義美術作品展」亮相蘇州美術館
    12月5日,由江蘇省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辦,蘇州美術館、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吳作人藝術館共同承辦的「旅途一一沈民義美術作品展」在蘇州美術館展出。市民觀展蘇州美術館館長李紅給畫家沈民義頒發收藏證書參展畫家、蘇州美術院院長沈民義說:「這80張油畫呈現的內容都是我去過的地方,有生長的地方和生活的地方,記錄著我人生的歷程。」這些油畫不僅描繪了足跡所至的空間旅途,也表達了其所思、所想、所感的心路歷程。
  • 帶孩子到美術館看展 把課堂搬到美術館
    「美術館不只吸引熱愛美術的家庭走進來,還應該在眾多的觀眾和豐富的經驗之間建立一種廣泛的聯繫,通過兒童教育活動使孩子受到更多啟示,並對今後兒童的全面發展有所裨益。」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主任龐桂馨說。   臺灣經驗或可借鑑   創建兒童美術館,可以喚起社會大眾對美術教育的正確認知,是一項非常緊迫的事業。從兒童美術館的發展進程來看,臺灣走在了大陸的前面。
  • 美術館流行「曬」館藏,沒「名氣」值得被收藏嗎?
    藏品是美術館的立館之本,然而,有藏品只是第一步,如何建立美術館自己的收藏和研究體系,真正為推動上海美術事業發展和提升大眾審美素養而服務,美術館也在進行著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用收藏為海派藝術建檔「光影歲月—簡慶福攝影藝術展」將於10月18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出中華藝術宮館藏的簡慶福攝影作品。
  • 當代藝術就只能去美術館拍照嗎?|知物美術館
    美術館像是被卷進一股裹挾著大量泡沫的網紅浪潮,從「禁止拍照」到「鼓勵拍照」。相同的背景、相似的姿勢,靠臉才能看出其中的區別(沒準臉也看不出區別),這幾乎成了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我的標誌性事件。這些年新奇百變的「網紅」展覽更是層出不窮。
  • 美術研究│談大學美術館怎樣為大學增添文化內涵?
    他微笑著,從容地脫下自己的鞋子、手錶,穿上一件白色塑料連體衣。把手機、眼鏡遞給旁人後,他戴上了連體衣的帽子,並固定好面具。很多人屏住呼吸,睜大眼睛看著他慢悠悠地走到牆前。剛剛站穩,有人即迅速拿起水桶向他潑去——「譁啦」,黑色的液體一下子澆了滿身。頭上、胸前、肩膀……無數的黑水珠滴滴答答地向下流淌。當他走開,一個黑白相間的圖案赫然呈現在牆上。「下一位誰來?」主持人的聲音蓋過了周圍的掌聲。
  •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應該說是整個新加坡最有故事的建築物了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應該說是整個新加坡最有故事的建築物。它由新加坡前高等法院和新加坡政府大廈改建而成,兩棟建築一棟建於1926,一棟建於1936(沒記錯的話,相差十年),那時的新加坡還處在在英國殖民時期,所以保留了歐式的感覺,看那大大的羅馬柱就知道了,包括一磚一瓦,木質天花吊燈還有扶手,都在時間的緯度裡默默地走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