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句子(句子的意義有緊密聯繫)組合到一起,叫複句,也稱為關聯句。而連接句子的詞語就稱為關聯詞。
關聯詞的學習,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明顯增多,很多孩子遇到這類題目感到很棘手,感覺填這組關聯詞也對,那一組也能讀得通。結果就是最終填了一個錯誤的答案。
為什麼關聯詞的題目丟分呢?是我們的小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關聯詞的意義和類型。具體來說就是錯用了關聯詞,或者是詞語搭配不當。
我們今天詳細的說一下關聯詞的具體類型,小學生理解之後,再輔以我們的關聯詞練習專項卷,來鞏固這方面的知識。
第一類:轉折關係。
最常見的關聯詞有(儘管,可是;雖然,但是;儘管,還是)。
轉折類的複句,上句和下句的意思像是拐了一個彎。比如:雖然小獅子長大了一些,但是自己還不能捕獲獵物。
第二類:假設關係。
最常見的關聯詞有(如果,就;要是,那麼;即使,也;要是,就)這類複句,就是先假設一個條件成立,然後結果才會達到。比如:如果早一分鐘起床,就不會遲到了。
第三類:並列關係。
最常見的關聯詞有(一會兒,一會兒;一邊,一邊;既,又;有,有)。這類複句上下句的關係是並列的。比如:小鳥兒一會兒飛到了柳樹上,一會兒又飛到了楊樹上。
第四類:遞進關係。
最常見的關聯詞有(不但,而且;不光,也;不僅,還)
上下句是遞進關係,下句是上一句的補充,程度更深,或者是描述的方面更廣。比如:小紅不但長得非常漂亮,而且學習也非常好。
第五類:因果關係。
最常見的關聯詞有(因為,所以;既然,也;由於,因此)
上下句一個是原因,一個是結果。比如:因為爺爺每天堅持鍛鍊,所以他的身體很結實。
第六類:條件關係。
最常見的關聯詞有(只要,就;只有,才)
具備了某個條件,才能有結果。比如:只要你寫完了作業,就可以出去玩一會兒。
看起來類型很多,實際運用中,我們目前學到的關聯詞,每個類型也就是一到兩個。當我們填上一類關聯詞,感覺句子不通順的時候,換一個類型的關聯詞試試。
參考答案:
1、因為、所以。2、只要、就。3、不但、而且。4、不論、都。5、無論、都。6、既、又。7、之所以、是因為。8、一邊、一邊。9、雖然、可是。10、即使、也。11、寧可、也不。12、一、就。13、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14、即使、也。15、不管、都。16、寧可、也不。17、因為、所以。18、不是、而是。19、雖然、但。20、即使、也。21、只有、才。22、不但、而且。23、所以。24、既然、就。25、即使、也。26、只有、才。27、寧願、也不。28、與其、不如。29、寧可、也不。30、寧可、也不。31、因為、所以。32、既然、就。33、哪怕、也。34、因為、所以。35、非、不可。36、只有、才。37、與其、不如。38、之所以 、因為 。39與其 、不如。40、不是、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