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熱鬧的雙十一已經落下帷幕,相信不少朋友都已經欣喜地用上了"剁手"的產品。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朋友今年的雙十一購物之旅似乎並不怎麼愉快。日前,有網友發帖爆料稱,自己購買的戴森吸塵器收貨就發現氣旋有明顯瑕疵,幾經周折聯繫售後,最終卻被告知要付費更換氣旋。
實際上,上面的情況並非個例。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搜索"戴森售後"等關鍵詞,可以看到很多網友的不滿和吐槽,其中甚至有人表示戴森售後存在"霸權主義"。
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戴森並非國產品牌,而正是憑藉著"外來和尚好念經"的慣性消費思維,戴森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路順風順水,旗下每一款產品幾乎都深受中國消費者追捧。而且,在鋪天蓋地的廣告以及明星網紅效應的滲透之下,戴森產品更是和時尚、高端生活品質等概念硬性關聯,最終其產品價格也順勢"更上一層樓"。而事實上,行業內能把一款簡簡單單的吹風機賣到3千元的品牌屈指可數,戴森可以說是始作俑者。
很多人將戴森視為家電界的iphone,但是蘋果可以把手機賣到萬元,憑藉著極為優秀的使用體驗和售後服務,蘋果手機依然能讓消費者產生"物有所值"的感受。而反觀戴森,單從售後服務這一點來比較,它和蘋果就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在下面這個案例中,這位用戶直呼戴森售後體驗太糟糕。先是戴森官方在收到產品後不及時給予回復,用戶主動聯繫客服並付了維修費,但是,隨後用戶卻仍然被連續多次要求付款,由此可見其售後體系十分混亂。這種價格高高在上,售後服務卻停留在三線小品牌的落差,難免會傷了消費者的心。
更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戴森在全球市場的售後政策似乎也並不統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且最具潛力的家電消費市場,一直以來都備受眾多國際大牌的重視,而購買戴森高價產品的中國消費者卻頻頻遇到過產品三包期內自然損壞需付費維修、售後維修費用高昂、服務體驗欠佳等問題。由此來看,戴森或許對中國市場少了些敬畏。相比之下,近年來不少國產家電品牌迅速崛起,在質量、售價、使用體驗以及售後等方面的表現都不比"洋"品牌差,未來相信這些品牌能夠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忽略用戶的售後服務和自身的長遠發展。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會變得越來越理性消費。未來,那些只向消費者灌輸概念,而不專注於產品和服務的品牌,就像是建在沙灘上的高樓,傾倒也許只需要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