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KA大賣場的採購大主管,都會給自己所屬的採購人員,在合同談判時間上的壓力,每個廠家只能談幾次,每次多少時間,在什麼時間必須將合同籤下來.例如某外資大賣場,每次與廠家談合同或促銷排程,以2個小時為限,合同談判次數不得超過4次,在規定時間(4月以前)內一定要將今年所有合同籤訂下來.
2.合同廠商籤訂的家數.
採購人員負責的部門內所有的品項,KA大賣場都會給採購人員今年度必須要籤定合同的家數,當然會比照前年的籤訂家數作為依據,因為每一家廠家或供應商會給賣場帶來相對的合同收入(業外收入).
如果這採購所負責的部門必須籤訂3家,每家合同收入100萬,共可收入300萬,如果今年少了一家廠家來籤訂合同,要由其它2家來支撐另外100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籤訂合同家數也是合同收入的保障,採購若未能詳到合同籤訂家數,更不用談可以達到合同總費用的收入額,那這採購人員將無法達成合同家數及合同總收入的二項指標.
3.合同總費用的收入額及百分比.
延伸上面主題,如果採購人員可以完成上述的指標才會有機會達成這個指標,在合同談判的過程是否可以百分百都拿到100萬,可能在談判的過程及年度結束後才能知道有無達成的可能,那就和採購人員的預估能力及判斷力有關,有些費用是固定收取,有些費用是依銷售額的百分收取的.
當然KA大賣場主管給採購人員壓力,採購人員就會將壓力給廠家,因此有些KA大賣場會制定不合理條款來保障他們的費用收入.例如:某賣場就會在合同設計成:1.銷售額達1000萬時給15%,超過1000萬以15%比率給費用,另外年度返傭就會以合同籤訂收費.2.未超過1000萬時必須給予150萬保障費用入.每年在新合同談判時KA大賣場主管會給採購人員,明年合同簽定合同總費用的收入額及百分比.
4.責任銷售總額.
KA大賣場採購人員和銷售人員一樣都有銷售總額的責任目標,部門必須在今年達成多少銷售總額,他們有一定的壓力, 因為KA大賣場給的陳列空間及銷售品項是有所限制,所以KA大賣場採購人員必須在品牌上有所選擇.KA大賣場採購人員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活動安排與促銷活動.促銷是KA大賣場採購人員獲取大量銷售額的來源.
5.進場商品價格及毛利.
每家KA大賣場本身有設定一個商品的正常銷售毛利,這就關係到進貨價格及售出價格,例如:某KA大賣場的毛利率要求是30%,如果廠家給予進價為7元,KA大賣場將以10元賣出所得到的就是30%的毛利率.如果供廠家的建議零售價為10元,KA大賣場零售價定為8.5元時,進價將只有6.4元,公司的利潤比將無法支撐費用,但如果依然賣10元將失去市場競爭力,如果要做促銷就必須加大促銷力度才會有促銷銷的效果.KA大賣場是以你廠家給的進價加30%訂價,有的KA大賣場會要求市場最低價在給30%的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