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者日益強大,這個時代所賦予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憂慮就如影隨形般地來了,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憂慮體驗,有時甚至被憂慮深深地困擾,卻不知道該怎麼辦,讓我們很迷茫和無助。
然而,美國作家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優點》卻很好的闡釋了如何幫我們戰勝憂慮,以及運用怎樣的方法能讓我們解決煩惱或憂慮的局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當你出去旅遊時,戴著墨鏡、吹著海風、沐浴著陽光,悠閒躺在沙灘上,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等,看起來所有的一切是那般的美好時,你滿腦子想的卻是:等我休假回去了還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等著我,出來的這幾天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下次出來玩也許是一年以後甚至更久吧……各種各樣的問題隨之而來,那種憂慮感也如影隨形般的來了。即沒能好好享受當下的美景,又被這種未知的憂慮及顧慮所左右和影響。
其實,這一個例子不僅僅是反映了人們在做某件事情時的憂慮程度,更闡釋了一種生活哲理,那就是「活在當下」,我們不要總是為明天憂慮,聚焦於模糊的未來,而是著手於清晰的當下,懂得心滿意足的活在我們唯一擁有的這個時刻裡。奧澤爾博士曾在演講中提到,為明天做準備,最好的方式就是發揮全部的才智與熱情。專注完成今時今日的工作,這也是我們唯一能夠為未來做的準備。
那當我們遇到某些憂慮或煩惱時,該如何應對和解決,更好地活在當下?
第一,坦然面對問題,理性分析局面,找出萬一失敗的最壞結果。問問自己:最壞的可能是什麼?
第二,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結果後,調整心態接受他。
第三,心平氣和的思考對策,把時間和精力用於改善我心理上已經接受了的那個最壞狀況。簡單來說,就是要冷靜地著手改善最壞的情況。
總而言之,一旦我們強迫自己面對最壞的結果,並在心理接受它的時候,我們便集中精力解決問題。如果當時我們一直心煩意亂,那永遠都想不出對策。因為憂慮最糟糕的一點在於它會摧毀我們的專注力。當人們陷入憂慮的時候會不斷擔心這擔心那,心亂如麻,因而喪失決斷的能力。
希望大家都能將時間、精力、熱情集中在自己喜歡的事情或工作上,無需為過去的事情煩惱,也無需為尚未發生的事情擔憂,你可以盡力為明天做周全的考慮,謹慎地思考、規劃、準備,但不要焦慮。也許這個社會會帶給你許多無形的壓力,賦予你重重的焦慮感,但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節約我們有限的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請停止你的焦慮。凡事對自己說一句「I can do」,願你我都能活出自我,每一天都過得快樂且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