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
未約定還款期限
是否能以已過訴訟時效為由
而不予償還?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因此,不論是《民法總則》還是即將實施的《民法典》均明確:訴訟時效的起算期間是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借條並未約定還款期限,且義務人也未拒絕還款,就本金而言,在借款發生後20年方起訴並未超過訴訟時效。而利息作為本金的孳息,在本案借款未約定借款期限的情況下,不能作為利息訴訟時效的計算依據,且訴訟時效與本金之債的訴訟時效相同,不存在就利息之債單獨計算訴訟時效問題。
寫借條時,應儘量載明:出借人+借款人+出借金額+利息標準+違約責任
同時,提醒出借人:如借款人未按時還款,出借人應及時主張權利。
匯法集團是國家首批綜合信用服務機構,國家首批可為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修復報告的信用服務機構,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信息中心信用信息共享單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員單位,政府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第三方評估機構。
匯法以「打造信用生態,構建誠信社會」為發展理念,根植於大數據行業,專注致力於大數據採集、大數據處理、大數據應用及大數據產品研發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