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麗都市·成都》劇照。本文圖片由片方提供
《魔麗都市·成都》劇照。
由鳳翔九天影視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集團)共同拍攝的紀錄片《我的城》第一季《魔麗都市》,9月26日在愛奇藝上線以來,點擊量超過200萬次,在愛奇藝紀錄片板塊熱度排名前列。
其中,《魔麗都市·成都》講述的是成都人與成都的互動,通過「城中人」的生活片段、閒言碎語,拼接出一個兼容並包的成都。「這家賣豌豆面的蒼蠅館子在成都哪兒喃?」「擠到街邊邊燙串串,就是成都人的日常啊。」「原來成都還有女摩託手,好酷!」……評論裡,不少網友表示,片中瀰漫著煙火味的成都,熱辣而真實,極具魅力。
□本報記者文莎
緣起
拍成都,這裡有生活原本的模樣
2016年5月,「85後」導演王豆豆從北京來到成都。那時候,《魔麗都市》的拍攝計劃已經定下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還差一座西部都市,導演組在成都和重慶之間搖擺不定。而這次成都之行,讓王豆豆明確,她更想拍成都。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油然而生的是久違的幸福感,王豆豆在《導演手記》裡寫道,「這是一個富於感染力的城市,它的閒散、安逸、敏感、傲慢,會潛移默化改變你的思考模式和行走節奏。在這裡,小酒館、小商人、小市民拼成了一個活色生香的大成都。人們努力讓自己活成自己,而不是某一種標籤。當現代人旋轉著生存迷失了生活的本意,到成都,這裡有生活原本的模樣。」
此前,王豆豆曾執導過《職業牽犬師》《輪舞青春》《傳家》《心靈之旅》等紀錄片,大都將鏡頭對準典型的人物或者特殊人群。而以城市為主角,對於她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和挑戰。「最初我想拍出成都的慢生活。可是,對成都了解得更深後,我才發現,有趣的人和事,才是這座城市的靈魂。」王豆豆說,她並不打算以慣常的單調數據和歷史記載作為記錄城市的敘述用料,而是儘可能地充實鏡頭前的各種面孔,透過「人」來說「城」,逐步構築起城市的文化性格。
在組建拍攝團隊時,王豆豆特意邀請了幾名四川本土的編導、攝像加入團隊。「他們更懂四川,更懂成都。」王豆豆介紹,在前期策劃中,有將近20個人物備選,反覆篩選後,確定8人,其中有守望成都傳統的茶館老闆、民間藝人,也有崇尚個性的二次元少女、搏擊愛好者、摩託車手、婚紗設計師、賽車手等年青一代,甚至還有定居成都,說著一口川普的外國人。「他們通常沒有值得稱道的出身背景,但卻是城市文化性格最有力的一群塑造者,他們在分享各自人生的同時,也無意間勾勒出城市真實的模樣。」
呈現
懷舊與新潮,成都是凡人的樂土
伴隨著清麗悠揚的川劇音樂,彭鎮觀音閣老茶館出現在鏡頭裡。質樸的竹桌,搖晃的藤椅,一杯老成都的淡三花是茶客唾手可得的幸福感。老闆李強說:「成都人不管老也好,小也好,都是一種慢節奏,很自在,很休閒。你說晚上去哪兒?當然是,茶館,喝茶。」
王豆豆表示,通過茶館和泡茶館的人,想表達的是成都的慢調生活,在許多老成都人眼裡,「雖然整個社會都在加速前行,只要茶館還在,成都就可以慢下來。」
當觀眾還沉醉在成都人泡茶館、聽評書、看川劇的舊時光裡,鏡頭卻畫風一轉,對準搏擊、賽車、cosplay(角色扮演)等新潮而張揚的生活方式,導演試圖通過這種「性格」的反差呈現一個多面的古城。
張鵬是汽車改裝廠老闆,開著一輛N手改裝老奧拓,滿足了自己玩賽車的夢想。改裝車的圈子不乏豪車,他經常駕駛著他的奧拓和法拉利一起跑專業賽道,吃蒼蠅館子。「改裝車就是讓自己的車與別人的不一樣,並不是比誰更有錢,我經常逛一些汽車用品配件城,很多人會覺得髒亂差,但這就是我的一個樂園。」片中,張鵬拿著30塊錢淘到的霧燈,有點「小傲嬌」地說:「奧拓有一個好處,就是配件特別便宜。」王豆豆表示,通過張鵬的故事,表達成都是小人物的樂土的主題。
還有美國人江喃,18年前,一盤宮保雞丁讓這個美國人戀上成都。如今,江喃說著一口地道的川普,孃孃們見了都喜上眉梢。「有個詞叫『成都胃』,專門形容被成都美食慣壞的挑剔味覺。留住一個人要留住他的胃,城市同樣適用。成都小吃多,價廉,燕瘦環肥道道出彩。酸甜苦辣鹹均沾,辣不及湘菜,甜不過粵菜,每種口味不極端不爭搶,各弱一點,卻在五味的調和中下足了功夫。就此無中生有,成就一口獨有的誘惑力。」王豆豆說,成都的魅力在於她濃濃的市井煙火氣,也在於她的包容與友善。
製作
電影級配樂,更添感染力
《魔麗都市》從策劃到拍攝,到後期,再到播出,歷時3年之久。「我們的素材量非常大,以《魔麗都市·成都》為例,50分鐘的片子拍攝的素材超過400小時,而且在後期配樂上也下足了功夫。」王豆豆說。
為了讓紀錄片更具感染力,《魔麗都市》製作方專門邀請了電影音樂製作人張鎰麟「操刀」,他曾是姜文電影《邪不壓正》和《一步之遙》的音樂監製。「張鎰麟很喜歡成都,在給『成都篇』配樂的時候也格外用心。」王豆豆介紹。
張鎰麟是一個古典音樂行家,很喜歡四川的民族樂器、民間小調,還有川劇,而且有較深的研究。王豆豆介紹,在《魔麗都市·成都》裡,觀眾可以聽到一段「噔噔噔」的節奏就是用四川揚琴演奏出來的,特別清脆悅耳。
另外,在《魔麗都市·成都》裡,還加入了一段成都話歌曲,名為《顫花》。這首歌的創作者是成都一檔電臺節目《匕陽秀》的主持人李陽。王豆豆說:「我老早就聽說過盧匕和李陽,他們用成都話唱的《老么麼》在網上很火,覺得很有地方特色,就找到他們,希望能將他們的歌用在紀錄片裡,他們爽快地答應了。」因此,這部長紀錄片在無解說形態下,憑藉嚴密緊湊的影片結構,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音樂元素,形成了和諧統一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