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技能的訓練學解釋:
人體在運動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
運動技能的運動生理學解釋:
指在準確的時間和空間內大腦準確支配肌肉收縮的能力。
簡單來看,其實這兩處的名詞解釋有異曲同工之妙,殊途同歸,都是對運動技能最有效的解答。
訓練學中的解釋是將運動技能看做是人體外在的運動表現。比方說該位運動員完成的動作是否足夠漂亮、省力、標準等……
運動生理學的解釋是將運動技能看作為人體內在的運動能力。比方說該位運動員在進行專項運動時,所表現出來的人體的內在特徵的變化。
我們可以這樣簡單劃分一下:
身體素質——人體機能
運動技術——運動技能
顧名思義,身體素質是人體所擁有的潛在運動能力,它表現在速度、耐力、力量、爆發力、柔韌性等諸多方面。判斷一個人身體素質的優劣程度也應該從諸多方面綜合考慮。而且我們必須要了解到身體素質對運動本身的重要作用。
簡單舉一個例子:籃球中有一項「扣籃」的運動技術,但有多數籃球愛好者無法做出這勢如破竹的籃球專項動作,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身的爆發力、肌肉力量、核心力量不夠而導致的結果。因此,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前提,你在運動中的運動表現也會相應的大打折扣。
相反,如果你擁有一個非常勁爆的身體素質,可以輕鬆地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但你的運動技術不夠細膩、動作不成熟、拖沓而無章法,這樣的現狀也會導致你在運動中無法展現出更高水平。
當你把出眾的身體素質與成熟的運動技術完美結合在一起時,才會達到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
所以,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術本身就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各位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顧這一頭而不管那一頭」,充分鍛鍊、充分學習技術動作才會讓你突飛猛進呢。
運動技術的分類
一般而言,我們根據運動時的具體動作將運動技術分為「開式」和「閉式」兩大類
開式:隨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動作,多以視覺感受器、聽覺感受器為主。
簡單來說,就是指那些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的運動項目,比方說籃球、排球、足球等等。需要你對場上的各種形式做出判斷,再決定自己下一步的技術動作。
閉式:指周期性、重複性的動作,多以本體感受器為主。
這樣的運動項目多是指跑步、遊泳等,不需要對場上局勢作出很多判斷,憑藉自己的技術特點來進行比賽。
所以研究者們發現,從事開式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往往比跑步運動員有著更好的反應能力和更出色的大腦分析能力。
運動技能特點:
建立複雜性、連鎖性、本體感受器的條件反射。
運動技能的形成:
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
泛化階段:指那些剛剛步入這項運動的初學者,需要通過教練的示範來進行簡單的技術動作訓練,表現出的水平較低。
分化階段:當訓練過一段時間後,初學者漸漸具備做出完整動作的能力,興奮抑制神經中樞可以比較好的進行調節。
鞏固階段:一番刻苦的、年復一年的訓練之後,運動員已經擁有較高的運動水平,此時他的神經條件反射已鞏固,形成複雜的、連鎖的運動條件反射,達到運動自動化的水平!
運動自動化:
隨著運動技能的鞏固和發展,暫時的神經聯繫達到非常鞏固的程度後,進行某一項運動時,可在無意識條件下完成。
怎麼樣,你明白了嗎?
關注我,了解更多關於「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的乾貨知識!讓你在運動的同時也能對運動本身侃侃而談。
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