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漫畫創作指南:不畫漫畫的科學家不是好司機

2021-02-18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許多科學家和科學傳播者都在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與同行和大眾進行互動與交流,但還是經常出現科學家埋頭苦幹作出了重大發現卻鮮有人理解的情況,這著實是件苦悶的事。

科學漫畫是一種一直以來都頗受歡迎的傳播方式。普通人對深奧的數學公式和陌生的專業術語望而生畏,但沒有人不懂得閱讀漫畫。

除了交流科學之外,科研人員的工作與生活也可以成為有趣的漫畫題材。假如你的論文剛被某個期刊的評審拒收,又或者被一個又一個的截止日期追趕得氣喘籲籲,也不妨放鬆一下創作漫畫吧!或許你會從漫畫中發現幽默和樂趣,找到最初投身科學生涯的純粹與快樂。

科學和漫畫的距離並不像想像中那般遙遠。只要有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動手創作。什麼?你覺得太難?無須擔心。這裡有一份由Jason McDermott、Matthew Patridge、Yana Bromberg給出的科學漫畫創作指南,他們是三位業餘漫畫家,同時又是三位專業的科學家。不妨從這裡開始,照著他們的步驟,動手創作你自己的科學漫畫吧!

創作科學漫畫的主要目的在於如何以圖畫的形式傳達信息,它並不需要具有藝術性。在科學中,圖表可以用來清晰地表達數據,示意圖可用來準確地描述系統或結構,而漫畫則可用來幫助人們理解一個想法。一些最優秀的漫畫家也不過是用搖搖晃晃的線條畫出奇怪的形狀而已,就像這篇文章中的漫畫一樣。漫畫的訣竅是要找出那些能最好地傳達你的想法的形狀。

 用最簡單圓,就能表達比例的概念。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比如說,你可以畫兩個不同大小的圓來表示系統的比例感。相比於直接寫出「小」和「大20倍」,這個非常基本的漫畫能夠更好地傳達「比例」的概念。

線條是否流暢、圓是否完美,都不是重點,只要你能在一張紙上畫下一個粗略的形狀,就可以根據這些規則創作自己的漫畫。這種漫畫創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或許最大的障礙就是克服「我做不到」的心理。只要勤於練習,你就能更好地用漫漶的形式來交流思想。

漫畫應該讓一個複雜的想法更簡單、更容易理解,而不是更難。在創作漫畫的時候,可以找出那些能被精簡或組合的部分或步驟。漫畫就像是論文中的圖表,最好的情況是每一幅漫畫都只傳達一個信息。過於複雜的漫畫看起來會如同「怪物」一般,例如下面這張「文氏圖與怪獸」,雖然看起來有趣,卻很難被理解。好的科學漫畫要像前面所舉的例子那樣——能有效地傳達一個簡單的信息。

添加了過多信息而變成怪獸的「文氏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檢查科學知識是否正確。如果漫畫中包含科學知識,那就要花一些時間確保科學細節是正確的。如果僅僅是一幅逗趣的漫畫,當然不必要求絕對正確,而且還可以添加一些腳註來指出科學上不嚴謹之處。但如果一幅漫畫是以教育為目的,想要真正闡述一個科學概念,那它就應該儘可能達到最真實的正確,因為在這樣的內容中如果含有錯誤信息將會產生誤導,可能會讓那些不具有科學背景的人對一些概念產生誤解。在圓的例子中,沒有人會拿著尺子去對它進行精確地丈量,但讀者仍然會期待它在肉眼可見的範圍內所表達的量級是準確的。

一般說來,只有信息充沛才能讓人理解。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我們還可以創造有個性的角色來引導讀者,比如這個角色穿什麼、有多高、手裡拿著什麼……如果討論的對象是無生命的物體,也可以將它擬人化以賦予它個性。

有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假如你拿著一支鉛筆,然後告訴所有人這隻的名字是毛毛,接著立即折斷它,這時,人們會對鉛筆產生同理心。在漫畫中,通過簡單地給畫中的形狀起名,就足以幫助人們理解和記住漫畫所傳達的信息

這種做法能讓角色進行互動與情感表達,這樣一來就可以講故事了。在圓的例子中,給小圓起名叫Mike,再給大圓添加一雙手臂。或者在更真實的情景中,為角色添加一雙圓圓的眼睛也會產生相同的結果。

通過添加面孔的擬人化,能提高參與度。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漫畫具有驚人的傳播能力,一旦流行起來,它們就能像病毒一樣傳播。所以不妨思考一下如果世界上的每個人都閱讀了你的漫畫,可能會帶來什麼後果。

不要貶低他人:在漫畫中取笑那些不像你一樣被生活優待的人是非常不好的。每一次,你都應該對自己創作的漫畫進行評判。許多想法都能在不傷害任何人的前提下,以一種有趣、謙遜的幽默並富有同情心的形式進行表達。

 漫畫可以像病毒一樣傳播。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謹慎對待你從工作中獲得的靈感。在漫畫中抱怨所在的職場絕不是一個好主意。如果你真想這麼做,那就儘量不要透露任何情況或任何人的身份。作為科學漫畫的創作者,更要切忌在內容中涉及的歧視性內容。

如果你發表的漫畫受到到很多批評,也不要氣餒。找一個值得信任且誠實的朋友或同事,把事情說出來,向他們徵求意見。

好的漫畫就像一篇好的科學文獻,它會講述故事。一個故事有它的開端、中場和結局,漫畫則有其場景設定、矛盾衝突和笑點

單幅漫畫會將所有這些內容都壓縮進一幅圖裡,但在這樣一個框架內可以列出故事所包含的所有元素。如果從規則4開始畫一個過程或者機制,將所有元素擬人化;然後,想想漫畫所講述的故事,也就是你想要描述的這個過程的步驟,再想想如何利用這些角色讓故事更加有趣。例如,如果漫畫中的酶會說話,它會說什麼?

所有的故事都有衝突,衝突可以存在一個真實的反派,也可以是一場思想的衝突,又或者是讀者可能會理解的笑話。重要的是,用來講述這個故事的語言要簡單易懂。理想情況下,應該在非母語的讀者身上進行測試。如果讀者不能理解漫畫中的對話,那這幅漫畫的影響力就會大大降低。

角色間的互動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和許多其他事物一樣,「寫你知道的」這句格言也適用於漫畫,但不要覺得受限於自己擅長的領域。從自己的經歷中吸取經驗(當然,要注意規則5),如果你願意接受困難的問題或想法,那麼就去做吧。

與你自己的經歷和情感有關的個人故事是非常強大的。你的漫畫可能是話題性的,但沒關係——科學也是話題性的。通過把你關心和理解的東西帶給更廣泛的受眾,或許你就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之外進行交流。

關注那些你認為重要的概念,與你相關的問題,以及你每天參與的互動,它們可以成為你思想的寶庫。

如果你創作了一幅漫畫,或者有了創作漫畫的想法,不妨試著和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或同事交流一下;然後,接受他們的反饋,通過這些反饋不斷改進你的想法。

找信任的朋友交流想法。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你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找到自己想要關注的主題,也需要時間來發現自己善用的表達方式,這沒關係。藝術和科學一樣,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找到自己的聲音是很重要的。

讀者會期待漫畫是富有想像力的,且能夠以新穎的方式傳達思想。類比是一個用於溝通複雜或深奧的概念的好方法。通過類比,讀者或許就能將可聯想的事物與複雜的抽象概念聯繫到一起。另外,類比可以通過簡單的變化使一個主題變得幽默。例如,要描述同行評審的過程,你可以將它類比為給一輛汽車配備多個「配件」,或者是把一個小圓變成個橡果,把一個大圓變成一個南瓜。但是,要謹慎選擇你的類比,因為它們有時會導致對一個話題產生誤解。

 添加類比能讓漫畫改頭換面。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一幅好的漫畫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能清晰的交流信息。用簡單快速的草圖羅列出自己的想法,排列出漫畫中重要的部分,比如你想讓角色在哪裡,想如何排列面板,還有文字要放在哪裡。文字的排列其實是非常重要但有時又難以做到的一點。如果一開始感覺不對也沒關係,多嘗試幾次總會好的。

選擇你的語言。就像單口相聲演員講的笑話一樣,一個笑話的好與壞的區別,有時可能在於表達的方式和使用的語言。

 有的想法需要打磨,有的想法是最初的創意最好。圖片來源:[1]

首先在別人身上測試一下你的想法。還可以寫下一些不同的想法。有時候頭腦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最好的;還有的時候,一個想法需要不斷地雕琢打磨才會真正發光。慢慢地你就會發覺這兩種情況的差別。

沒有人會立馬就擅長一件事情。給自己留出時間多加練習。在學術會議上用草圖記錄,在休息時信手塗鴉,隨身攜帶筆記本記錄想法。

向他人學習(在這裡推薦一個既懂科學,又巨會畫漫畫的科學公眾號:Sheldon)。閱讀一些漫畫。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很棒的漫畫,新的漫畫也在不斷湧出。找到那些能與你共鳴的。當你有了一個創意時,即便你沒有任何繪畫功底,也絲毫不影響你開始創作。將你的作品放到網上來接觸受眾。為你的漫畫建立一個帳號,然後它將開始擁有自己的生命!

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玩得開心。這也是一條規則。

 以輕鬆的心態,享受你能做的一切。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編譯:烏鴉少年

參考連結:

[1]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05845

[2]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02/how-secret-late-night-experiments-transformed-two-scientists-master-cartoonists

封面來源:Sara Zimmerman/Unearthed Comic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原理」,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微信公眾號全新改版

如果你還想找到「我是科學家」

請儘快將【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設置為「星標」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喜歡記得點「好看」

相關焦點

  • 畫好漫畫人物打鬥姿勢,你也能創作漫畫!
    畫好漫畫人物打鬥姿勢,你也能創作漫畫!今天分享有關畫漫畫戰鬥姿勢的教程及畫漫畫戰鬥姿勢的素材,畫漫畫戰鬥姿勢也是有方法的,想要畫好漫畫戰鬥姿勢的小夥伴,趕緊收藏起來哦,因為漫畫戰鬥姿勢也是繪畫中重要的知識環節,我們開始今天的漫畫戰鬥姿勢資源與素材分享吧!
  • 不畫漫畫:只要你有腦洞,零基礎也可以進行漫畫創作的工具
    )要介紹的不畫漫畫就是一個讓你更加深入地參與漫畫、創作漫畫的工具。伴隨著粉絲經濟的增長以及人們對二次元消費能力的提升,不畫漫畫開始關注那些有想法、愛漫畫以及有創作欲望的動漫粉絲,讓他們通過使用不畫漫畫這個平臺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從而更加享受漫畫帶給他們的樂趣。
  • 初學者如何學畫漫畫?學畫漫畫入門
    初學者如何學畫漫畫?學畫漫畫入門!新手怎麼開始創作自己的漫畫?漫畫是娛樂作品,因此要通過作品讓讀者高興起來,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達不到這一點,就無法創作出有趣的漫畫作品。首先,我們來看看一般的漫畫製作流程是什麼?
  • 中國奧運冠軍肖像漫畫創作——專訪漫畫作者王一南
    後來決定還是用畫筆給他畫一張肖像畫,這就是第一張畫的奧運人物畫像吧。當時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喜歡。第二天,他給我帶上了金牌,我也把畫回贈給了他。後來,何振梁爺爺來北京參加一個頒獎儀式,我也給他畫了一副漫畫像。上屆雅典奧運會的時候,我去中央電視臺路節目的時候,也給好多奧運冠軍畫過。
  • 真人和漫畫互動?他畫完漫畫,接著把畫中人「暴打」了一頓
    他畫完漫畫,接著把畫中人「暴打」了一頓真人和漫畫互動?他畫完漫畫,接著把畫中人「暴打」了一頓畫家們的腦洞往往令人稱奇,有很多畫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創意和想像力,他們總能創作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這些作品或發人深思,或奇妙有趣,甚至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 「暗黑漫畫」侮辱慰安婦,是罪惡不是創作
    JM的漫畫堪稱「五毒俱全」為什麼漫畫作者JM被查,網友們會這樣「喜大普奔」?JM搞的所謂「網絡漫畫」,到底有多大的社會危害性?披著二次元面紗的此類新型涉黃「創作」,又呈現了怎樣的新動向……這些問題都值得討論。
  • 班傑明:劇畫、漫畫、插畫其實我都在創作故事
    這是日本漫畫雜誌第一次刊登中國漫畫家的作品。 羊城晚報:你的作品長篇圖文小說一手包辦,這在國內漫畫家中比較少。你如何定義「劇畫」創作? 班傑明:多年前我是畫漫畫的,但我已經10年沒畫漫畫,雖然我的漫畫在很多個國家出版了。我寫了幾年小說,兩篇長篇,三個雜文集,又去畫插畫了。
  • 不畫漫畫app下載
    不畫漫畫app下載是一款十分好用的漫畫閱讀軟體,這裡有海量的漫畫資源可以閱讀,比如火熱的我的弟子都超神漫畫免費,不僅僅有國漫還有很多韓漫、美漫等資源,快來下載試試~
  • 預告 | 最近風靡國外中小學生的《科學漫畫》系列:是嚴肅科學,也是趣味漫畫!
    Science Comics 是很好玩的漫畫,又是很嚴肅的科學,一共19本,涵蓋了自然與人類、地質與氣候、工程與機械、空間與物理等許多方面的知識。這個系列很適合小學高年級或以上的孩子們。這麼一套科學漫畫,把 science 和 comics 放在了一起,既能夠把科學好玩又有趣的講給孩子,同時又不失科普的深度。
  • 新手該怎麼開始學習畫漫畫?
    前言漫畫是創作的一種,也是藝術創作的一種形式,而藝術的本質,歸其本源便是一種特殊的交流形式。人與人交流的語言並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經由大腦編撰組合出來的,在通過這種媒介傳達給對方,而對方則因為思維與思想上的差異,便會有各不相同的理解,漫畫也是如此,作者想傳達出的思想與經驗以圖片的形式具象化,而讀者便會有各不相同的理解。
  • 臺灣女孩創作"省擬人"漫畫:有好形象還要好故事
    網友省擬人: 一樣的熱愛,不一樣的歷程  省擬人漫畫是什麼,為何能引起網友熱捧?省擬人又稱省份擬人或省擬,是將省市擬人化進行創作或二次創作(即同人)的漫畫作品,可看做國家擬人漫畫《黑塔利亞》的延伸和拓展,包括城市擬人、地區擬人等變體。  「《黑塔利亞》是我創作的藍本,將要離開大陸回臺讀大學是我創作的最大推動力。」
  • 豐子愷: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
    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手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   沈泊塵   1889-1920,現代漫畫先驅。浙江桐鄉人。擅長寫意和工筆人物、仕女及戲劇人物畫。尤以漫畫創作最有成就。   深受陳師曾和竹久夢二影響   提起漫畫,現代最有名的當屬豐子愷。
  • 初學者怎麼開始學畫漫畫?畫漫畫基礎教程
    初學者怎麼開始學畫漫畫?畫漫畫基礎教程!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原創畫一個漫畫人物很難,明明自己都掌握了繪畫的基礎功了,但一到畫原創還是腦袋空白。
  • 我給政要畫漫畫:猜猜最難畫的人是誰
    「一方面,穆瑞瀾是《財富》雜誌主編,『全世界的財神爺』當之無愧,另一方面,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將穆瑞瀾畫成財神爺也相當符合廣州濃厚的商業氣息。」光有靈感遠遠不夠,為了畫好穆瑞瀾的漫畫,葉正華搜索了大量關於財神和穆瑞瀾的資料,最終結合了楊柳青年畫與敦煌壁畫的元素,繪製了出了這幅財神漫畫。
  • 「酷蟲學校科普漫畫」作者莊建宇:好的科普漫畫要親近孩子
    10月19日,科普漫畫《酷蟲學校》的作者莊建宇就這一主題,在重慶南之山書店·小宇宙書店與讀者進行分享。活動現場,莊建宇不僅將《酷蟲學校》漫畫創作過程分享給孩子們,更是一筆一筆地教小朋友如何畫書中的酷蟲形象,從人物造型設定、自由上色到添加文字創作情節,完成了一堂專業的昆蟲漫畫的繪畫創作課。
  • 畫漫畫讓他找到老年生活的新樂趣
    近日,台州市椒江區73歲老幹部張笑足在朋友圈更新了一組漫畫,畫中的一位老人,用醫保卡買了藥後免費乘坐公交車。回家後,老人發現領養老金的銀行卡找不到了,突然想起把卡給了兒子,讓他還購房貸款。這組漫畫是張笑足創作的「老年人生活」系列漫畫中的一部分,每幅都很簡潔,寥寥幾筆就繪出當下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現狀。漫畫不僅反映了時下的惠老政策,還透露當代年輕人還房貸的壓力和令人深思的「啃老」現象。今年疫情期間,張笑足拾起畫筆投入漫畫創作,這一畫就停不下來,畫漫畫讓他找到老年生活的新樂趣。「我從小就對書畫感興趣,但是從來沒有系統學過。」
  • 小林:畫漫畫對我也是一種療愈
    和大家一樣,小林老師最近幾乎不出門,專心陪伴家人,在忙裡偷閒時進行創作。日常生活賜予他許多靈感,比如「出門買菜的爸爸:我女兒吵著要跟媽媽去買菜,媽媽說出去會有生命危險,女兒哭著說:讓爸爸去吧!」這一幅畫的創作就是他融合親身體驗趣味加工而成的。
  • 老司機空知英秋,曾將面臨腰斬的銀魂,帶入搞笑漫畫頂峰
    或許這張同人圖在《銀魂》漫畫沒有真正畫上句號的時候公布出來,會有些不合時宜,但是,這張同人圖現在是可以使用了。《銀魂》的漫畫作者空知英秋比較早之前就做好了漫畫要走向完結的準備,在漫畫進入到最終章之後,日常搞笑的故事明顯減少,主線劇情完全展現出來,就算故事中有比較搞笑的片段,但這也只是主線這道主菜的配菜而已。
  • 漫畫的底子是智慧與冷峻——對話著名漫畫藝術家陳黎青
    他不太喜歡畫連環畫,更喜歡畫獨幅漫畫。一幅畫涵蓋作品的整體利益,深入淺出,更考驗創作者的水平。他每天都背著工作任務(每天至少三幅作品),但絲毫沒有枯竭過創作靈感;他喜歡結交朋友,也免不了喝酒應酬,但他從來不敢盡興暢飲,因為他知道酒後很難集中意識去創作,他說他不是「李白」,酒後可以詩興大發。
  • 山大學姐手繪漫畫版新生入學指南 獲贊好貼心
    對山東大學(威海)的新生們來說,除了能收到錄取通知書,還有一本手繪漫畫版新生入學指南。  小浩是山東大學(威海)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的一名準大一新生。7月29日,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他驚喜地發現這本手繪漫畫版新生入學指南,「好萌啊,從來沒想過會有這麼有新意的入學指南。」等不及翻開看,小浩先在空間裡發了一個動態,向朋友們秀了自己特別的入學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