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賣用什麼餐盒好?這篇攻略教你怎麼避免撒漏差評

2020-12-11 外賣玩家

選擇外賣餐盒時,考慮因素:功能性第一、成本其次、顏值再次

現在有些剛踏入餐飲業的新人很容易把重點顛倒,追求包裝上的高大上、標新立意覺得這樣可以增加話題度和提升品牌品質。最後事實會殘酷地告訴你,下單轉化率太低,得不償失。所以你看美團餓了麼上賣得最好的外賣,包裝也就一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一、餐盒先保證了功能性才不會有差評

餐盒界三大難題:1、麻辣燙湯撒了 2、面坨了/米粉泡發了 3、燒烤點的串兒涼了

1、麻辣燙湯撒了

商家收到反應漏湯的差評一定仔細分析一下是那種情況?是少量漏還是乾脆盒子壞了,湯已經漏沒了,已經完全不能食用。基本上從圖片就可以分析出來,不同的漏湯量代表了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也不一樣。

情況一:透氣孔和蓋子邊緣漏湯,一般是少量漏湯,如下圖:

一般這種明顯是少量漏湯多是蓋子頂端的透氣孔漏湯,或者蓋子邊緣漏出來的。

針對這種情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入的湯離打包盒口有一段距離。這也是我們一直推薦客戶用稍大容量打包盒的原因。

如果有的訂單點的菜過多,湯即使少加也很滿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用保鮮膜封一下,再蓋蓋子,這樣基本就不會漏湯了。

還有一個方法可以避免湯從透氣孔裡漏出來,參考咖啡的外賣打包方法,用膠帶把透氣孔貼住,如下圖:

情況二:大量的漏湯一般是由於餐盒損壞

如果漏湯的差評很多是這種大量漏湯的情況,一般是商家所選擇的餐盒材質太脆導致,要選擇韌性好的,多定幾種打包盒的試用品,拿到後大力捏一下,測試打包盒極度變形下會不會碎裂,來判斷韌性度。

2、面坨了/米粉泡發了

首先,到底是面坨了還是泡發了要區分開,處理方法不同。

米粉、米線、面泡發了就一個原因:浸泡時間過長

解決這個問題也就一個方案:麵湯分離

那麼如何實現麵湯分離呢?方法有三

A:打包盒裡放粉面,湯單獨放在食品袋裡

反饋:嚴重不推薦,很容易燙傷顧客

用塑膠袋裝湯,在客人收到外賣後,把湯倒入碗中的過程中非常難控制。建議老闆們可以自己模擬操作一下,不是因為塑膠袋太軟沒控制好湯撒出來了,就是塑膠袋太薄容易燙傷。一但出現這種意外,客戶都會很惱火,一條差評是跑不了的,還很難安撫,得不償失。

B:打包盒裝湯底,食品袋裝米線或者乾麵

反饋:有些挑剔的客戶會認為塑膠袋直接接觸食物會不衛生,但考慮到這樣外賣成本較低,所以謹慎推薦。

受前幾年塑化劑新聞的影響,塑膠袋在很多顧客的印象中是不能直接接觸食品的,尤其是熱的或者有油的食品。會有少部分比較介意這種打包方式,商家可以在後臺的評價部分統計一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超過30%的,商家可以考慮換下面一種包裝,畢竟一條差評對店鋪的評分、曝光和排名都有很大的影響。

C:使用帶內膽單格的打包盒

反饋:基本面不會糊不會坨,而且很少漏湯,缺點是成本稍貴,一份粉或面的打包成本增加3~5

現在很多米線、麵館類商家都改良了包裝,換成這種有單格內膽的打包盒。因為湯基本只放半桶且隔離透氣孔,發送漏湯的概率大大減少。而且這個價格波動區間絕大部分用戶是可以接受的。選擇的時候注意選擇密封性較好的這種,圖二這種一般適用於快餐類。

米線或面容易變坨

像圖中這種面成坨的情況,顯然商家已經麵湯分離了,最後面還是坨了。

商家裝面的時候儘量不要放得太滿,如果面的分量是固定的,那就把盒子的容量加大,裝得太滿導致面被壓得太實,就容易坨。

如果不是上面這個原因,有條件得商家在出面後過一遍涼水,再把面瀝得幹一些可以有效減少粘連。有一些做南方冷麵商家為了防止面坨會瀝乾後放少量油攪拌。

二、在成本單價控制在2元以內,選擇合適的

意思不是說讓商家用多好的包裝,還是要選擇性價比的。

下面這種黑色餐盒其實也就比透明的餐盒貴1-2毛,但是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黑色盒裝菜顯多,而且給人更有保溫的感覺。推薦小炒類用黑色的盒子。

筷子這些小件其實都挺便宜的,每單貴1-2毛但是不會讓你在這個上面吃差評。相比一個差評50-100元損失來說的話,這個成本還是遠遠低於差評成本的。

選擇餐盒的時候也要注意尺寸

一般來說小炒正常分量為500ml左右,但是我們用500ml的盒子裝出來就比較滿,其實不適合打包也不好看。正常來講我們推薦用650ml的盒子,這樣看起來會有一些空間,但又不至於顯得分量小。

正常分量的菜用500ml顯得比較擠,用650ml就剛剛好。

像這個圖中,商家明明給的分量和堂食一樣,但是餐盒尺寸選擇過大,最後裝在盒子裡一半都不到,消費者第一感覺就是量少,直接給了差評。商家再怎麼解釋,一星評分的影響已經客觀存在了,很難挽回。商家要根據自己出品的菜量裝在盒子裡佔80%的空間,剩20%空隙是比較理想的。

三、如何最少的花費讓外賣包裝為產品加分?

最近點了一次沙拉,受到外賣後,懶得打字得我也手癢得很想拍照,PO朋友圈同時去給個5星好評。然後我翻看了一下這個外賣商家得評價,果然這家商鋪得評價率很高,評分很高。還有用戶收集了它家得便籤紙,從數量上就可以看到絕對是復購超過10單的超級核心用戶了!

這種「愛心留言」,並不需要商家絞盡腦汁手寫,只要淘寶一搜一堆, 價格也不貴。這樣的求好評也不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

其實,一個好的外賣包裝,一定是功能性優先的。保證食物品質、便於裝盒、便於運輸,一切以實際出發。單個包裝的成本雖小,但積少成多,如何平衡性價比和品牌形象等附加價值,就需要商家根據自己的匹配客戶群來把握了。想要了解減少差評的小技巧,2019年美團/餓了麼的最新平臺排名規則,大家也可以到「外賣玩家」公眾號中詳細學習!

相關焦點

  • 外賣差評已經出現,該怎麼補救?
    差評,對於外賣商家來說,兩個格外扎心的字眼。當你的店鋪遇到差評時,你是如何處理呢?1、將差評秒刪?2、直接霸氣的懟回去?3、一律不回復,或很少回覆你還以為沉默是金嗎? NO.讓其他顧客理解這次差評只是意外情況,這才是真正目的。2、如果是由非自身原因導致:無辜差評最常出現的情況,是送餐太慢導致顧客把怒氣撒在老闆們身上。出現此類差評,老闆們也要馬上回復,用嚴肅、端正的口吻指出顧客的錯誤。
  • 每天送出外賣餐盒數千萬!我們吃出多少外賣垃圾
    高陽說,比如煲仔飯會用錫紙盒,外面再加一層卡紙包裹住;餃子怕粘連,包裝盒裡就會有許多塑料小格,還分上下層;粥品之類的流食溫度高,會用防水的紙質材料;而奶茶之類飲品除了飲料盒子之外還會送奶茶託,塑料、紙料材質不一……餐盒、餐具、外包裝袋,伴隨每一次外賣下單,都會產生這樣一包垃圾,考慮巨大的外賣用戶基數,規模更是不可小覷。
  • 餓了麼外賣開店遇到差評怎麼辦?附最新解決辦法
    第1問:差評是如何產生的外賣平臺為了規範店鋪的管理及保證平臺的優質服務,對點外賣的顧客給予對菜品、服務打分的權利,當顧客不滿意時,便出現了差評,那麼顧客打差評的原因有哪些呢?如果是由非自身原因導致:無辜差評最常出現的情況,是送餐太慢導致顧客把怒氣撒在老闆們身上。出現此類差評,老闆們也要馬上回復,用嚴肅、端正的口吻指出顧客的錯誤。
  • 送桌布贈砂鍋,豪華餐盒手提袋……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用禮盒裝的那種北京朝陽區白領陳女士某日午餐點了一份雜糧煎餅外賣,但當外賣遞到手裡時,陳女士驚呆了。「這哪是一份煎餅啊,這分明是一件奢侈品:煎餅用超大的紙袋裝著,紙袋用摸上去材質非常好的紙盒裝著,更要命的是紙盒中間居然還綁著一條彩帶,打著蝴蝶結。你說一張煎餅有必要這麼包裝嗎?」陳女士說。
  • 你常吃外賣嗎?教你看懂外賣餐盒的「秘密」!
    外賣是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的生活,那麼新的問題來了,就是高溫食物直接裝進餐盒們會有問題嗎?上面那個包裝盒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很陌生,這是一種最普遍的外賣包裝盒,簡單好用,而且成本還很低。這種餐具叫做「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它的安全性跟食物酸鹼度、是否含油、溫度等有很大關係。國家規定發泡餐具應在80℃以下使用。
  • 已經穿上秋褲的你,是否也想給外賣加一層溫暖?
    作為餐飲人的你,除了在體感上遭受著冬天的考驗,是否也在為外賣的保溫無比犯愁?對於天氣變化,消費者的感受是最敏感的:有的商家加上保溫袋,餐品到手還保持著溫熱;有的則還是老樣子,到手的外賣早已冰涼,你說這讓花了錢的消費者怎麼接受?差評都還是輕的……這樣一來就有了比較,就讓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你會怎麼選擇?
  • 外賣小哥失誤打翻餐盒,不停道歉得到顧客原諒,最後看到留言想哭
    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的商家,他們為了給顧客特別大的方便,也是相應推出了一些比較有用的平臺,比如說一些比較方便的購物平臺,讓很多的人他們在足不出戶的時候就能夠購買的全國各地的商品,不管是衣服化妝品還是說一些小零食,在成年的時候有一些外賣平臺的突然崛起,也是解決了很多工作比較忙的年輕人,還有一些比較懶的人的餐飲問題了,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的話,外賣行業也是一個特別考驗人性的行業了,這個外賣小哥他也是不小心打翻了餐盒
  • 好吃的店外賣評分就高嗎?
    最後這家店鋪菜品的出品還是用一個雞蛋,不再更改了。 相信很多老闆們都有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有時看了評論反而不會做菜了:有的人說鹹、有的人說淡,眾口難調呀!差評似乎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很多老闆好奇那些高分店鋪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事實是怎樣的呢?
  • 硬菜幫:外賣碰到差評怎麼辦?全套回復術語,複製粘貼直接用
    由於文化差異,服務風格一下改變也不容易,老闆靈機一動,想出一個簡單有效的妙招,乾脆主動建議所有人給他們一星的差評。只要你給他們差評,他們就給你打折,還有機會贏取免費的烹飪課程,可想而知,差評一下就多了。這樣他們自身什麼都不用改變,差評的殺傷力一下就全消失了,因為大家覺得差評多不是因為餐廳不好,這是餐廳主動讓客人差評的。
  • 鋁箔袋+錫紙,成了今年外賣保溫標配? 外賣保溫需要過的3道坎!
    外賣都涼了,想給差評 !尤其是在北方的商家,早中晚溫差大,並沒有意識到餐品送達顧客手裡的體驗。消費體驗升級,被養刁了的用戶正在考驗每一家外賣餐飲店。1保溫是外賣人不變的話題當消費升級、深耕產品等行業趨勢越演越烈,外賣保溫這一永恆的話題再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 你用過的外賣餐盒最後都被如何處理了?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變得越來越懶,這是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平臺迅速崛起的最大因素。但是,這些平臺滿足了人們不出門不進廚房即可有美味大餐的同時,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食品安全問題,今天我們就主要說一說送外賣時候的餐盒包裝。
  • 外賣餐盒的流向,真相背後的真相
    2016年的12月該校生活園區方面也在樓棟貼出倡議書,回應「認可」了回收外賣餐盒的校外人員收集廢舊餐盒後或將其賣給外賣商家進行二次利用的可能性,並希望同學們在食用完外賣之後能夠將廢舊餐盒「捅破」,以防不法分子利用。
  • 餐盒餐具外包裝袋……我們吃出了多少外賣垃圾?
    高陽說,比如煲仔飯會用錫紙盒,外面再加一層卡紙包裹住;餃子怕粘連,包裝盒裡就會有許多塑料小格,還分上下層;粥品之類的流食溫度高,會用防水的紙質材料;而奶茶之類飲品除了飲料盒子之外還會送奶茶託,塑料、紙料材質不一……  餐盒、餐具、外包裝袋,伴隨每一次外賣下單,都會產生這樣一包垃圾,考慮巨大的外賣用戶基數,規模更是不可小覷。
  • 上海試點外賣送餐盒用環保材料,告知平臺送餐盒不漲價
    符合標準的外賣餐盒樣品。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圖4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首發上海發布全國首個外賣送餐盒團體標準,外賣行業將採用淋膜紙碗替代塑料送餐盒的消息。有網友因此提問:淋膜紙餐盒成本是否高於塑料餐盒?
  • 外賣小哥「最不想」送的3種外賣,炸薯條上榜,第二種經常被差評
    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節奏也加快,工作佔據了生活大部分,連好好吃頓飯的時間都變少,這時候就會選擇訂外賣,只需要一部手機,選好自己想吃的,半小時左右飯菜就會送到家門口,成為現在年輕人首選的用餐方式。
  • 動物餐廳怎麼增加外賣訂單?餓了喵外賣訂單增加方法攻略[多圖]
    動物餐廳怎麼增加外賣訂單?動物餐廳中餓了喵外賣訂單是很重要的收入增加方法,那麼小夥伴們要怎麼增加外面訂單的數量呢?外賣訂單的上限又是多少呢?為了幫助大家在遊戲中有更好的發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動物餐廳怎麼增加外賣訂單?餓了喵訂單增加方法攻略,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外賣小哥最「頭疼」的4種外賣,根本不想接單,提前送達也給差評
    外賣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足不出門就可以吃上自己喜歡的美食。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小縣城,人們只要在手機上下單,挑選好自己喜愛的美食。外賣小哥們便會以最快的速度,將美食送到顧客的手上。再也不用耗費力氣,自己出門買美食了。外賣小哥們每天接單越多,賺的錢也越多。
  • 外賣小哥將餐盒不小心打翻,顧客笑說「不礙事」看到留言卻哭了
    而在前幾年,又出現了一個平臺,那就是外賣平臺同時也多了一個職業,那就是送餐員,而因為外賣的迅速崛起也是解決了很多,由於工作非常忙,沒有時間吃飯的年輕人和一些非常懶的人的就餐問題,但現在卻有人說道外賣這個行業那是一個很考驗「人性」的行業。外賣小哥把餐盒不小心給打翻了,顧客笑說「不礙事」看到留言卻哭了。
  • 「無需餐具」還是送,餐盒循環嫌麻煩:外賣限塑,難在哪?|「塑」戰
    不過這段時間,他需要向訂外賣的客戶做解釋的場景變多了。 「為什麼沒有配餐具?」「麥旋風雪糕沒有勺子怎麼吃?」 「抱歉,現在深圳區域的外賣平臺是默認您不需要餐具的,如果您要餐具需要專門勾選,您可能漏看了。」「抱歉,現在麥當勞不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了,您需要在訂餐微信小程序上專門購買。」
  • 外賣小哥:雖然我只是個送外賣的,但我也有尊嚴
    10點鐘接著上班送外賣高峰,一天睡覺時間就5個小時左右。說到客戶評價的事情一度哽咽,他說客戶差評就會被罰錢,一個差評就要扣一百塊錢,相當於一天都白忙活了。有的時候明明是客戶的原因,也有的時候是自己的原因,可是客戶和站長都不會聽我的解釋,差評投訴多了還有被開除的風險。外賣小哥這個工作,辛苦是必然的,同時也會受到很多委屈且沒地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