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5月10日,合肥市環保局同時公示了合肥市軌道交通4、5號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記者了解到,今年,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5號線將陸續開工建設。據相關部門發布的最新建設方案,4號線比原計劃向北擬延長約5.3公裡,增加3站(最北端兩站點中間設「龍子湖路停車場」)。計劃於2016年12月開工建設,2020年12月通車試運營。工程總投資約270.45億元,其中環保投資3472.7萬元,佔總投資的0.13%。
4號線變動
增加3站延長5.3公裡
根據此前規劃,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工程線路西端起於雞鳴山路,東端止於天水路,全長約36公裡,全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28座,線路西端設科學城車輛段、東端設合肥東站停車場各1處。
10日公示方案中,項目已經改為:工程西側起於雞鳴山路站,北端改為東方大道站。線路全長41.3公裡,正線全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31座,其中換乘站10座。線路西端設科學城車輛段1座、東端設龍子湖路停車場1座。
據了解,方案變動後新增的3站分別是緯五路站、淮海大道站、東方大道站。停車場由原來的合肥東站停車場調整為龍子湖路停車場後,面積由14.3公頃增加至17.2公頃。
5號線變動
取消了金鬥公園站
本次公布的5號線方案車站數量較建設規劃方案減少了1座。主要原因是金鬥公園站位於合肥中心城外圍,且距離相鄰車站較近(距離西側的清水衝站約800米,距離東側的雲谷路站約600米),與相鄰車站的服務範圍重合,客流吸引條件不佳。
因此,設計綜合規劃、現狀客流情況、相關設計規範、軌道交通車站服務半徑等因素,取消金鬥公園站,以提高軌道交通運營效率、減少建設投資。
優化調整兩處線路
報告顯示,本次方案與建設規劃方案相比,區間作出了一些優化方案。
在此前的《建設規劃》中,線路走向為:雲南路~雲谷路~上海路~繁華大道~廬州大道~南二環~宿松路~金寨路~蒙城路~渦陽路~太和路。
本次方案線路走向相對於《建設規劃》,黃河路以北段線路由上海路改走河北路。渦陽路段線路改走麗水路。具體原因在於,線路改走河北路,可規避與上海路沿線相關下立交產生矛盾,避免對已建成上海路的影響。而目前,河北路未實現規劃,多處路段尚未實施,5號線與道路工程可同步實施,工程建設條件相對較好,線路長度較上海路方案短約0.6公裡。而改走麗水路,可以達到站間距均衡、穿越地塊較少等優勢。線路長度由40.3公裡改為40.2公裡。
減輕對文保單位影響
5號線將下穿2處文物保護單位——安徽省博物館陳列大樓及廬州府城隍廟。
據悉,工程以隧道方式穿越安徽省博物館陳列大樓建設控制地帶280米,線路與文物保護單位本體最近距離10.5米。採取相關措施後振動能達到標準。通過採用地下連續牆圍護結構,可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此外,本工程金寨路站至壽春路站區間,距文物保護單位廬州府城隍廟最近距離約為82.4米。工程對廬州府城隍廟影響較小。
4號線檔案
將下穿匡河、南站
工程正線起於雞鳴山路站,出站後線路向東沿望江西路敷設,經永和路轉至習友路向東行進,下穿合九鐵路、匡河、合肥第八中學,行至祁門路,途經翡翠路、懷寧路、潛山路、金寨路、南屏路、宿松路後轉向桐城路,沿高鐵路向東下穿合肥南站後沿龍川路敷設,至葛大店物流園後沿花山路轉向北下穿地塊,行至南淝河路與東二環路口,而後沿東二環、當塗北路向北敷設至天水路,線路繼續向北下穿合肥東站鐵路後向西敷設至銅陵北路,直至線路終點東方大道。
5號線檔案
計劃年底全面開工
走向為:雲南路~雲谷路~上海路~河北路~繁華大道~廬州大道~南二環~宿松路~金寨路~蒙城路~麗水路~太和路。
全線設33座車站,均為地下車站。本項目建設工期60個月,計劃2016年底全面開工,2020年底建成試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