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淄博正迎來史上最重要的「拐點」。這片曾經孕育了「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的文化沃土,這座曾經迅速崛起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並長期雄踞山東版圖「探花」的城市,在新時代轉型升級中卻略顯疲態。
在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看來,淄博的「乏力」固然與其城市規模先天不足有關,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城市活力的減退。近日,江敦濤接受本刊專訪,深度解析淄博的自我診斷及其開出的文化賦能、新經濟戰略、校城融合等系列「藥方」,一座宜居宜業的「青年創業友好型」城市雛形漸顯。
文化賦能,「激活」齊文化優良基因
文化大觀:來淄博之前,你主要工作、生活在青島。與海濱城市相比,淄博給你什麼特別的感受?
江敦濤:也許很多朋友認為,青島是海濱城市,淄博是內陸城市,它們的文化應該有天壤之別,實際上不是這樣。青島與淄博在先秦時期同屬於齊地,同根同源,有共同的文化血脈與文化底色,都強調變革、創新、開放、務實與包容。直到今天,淄博和青島依舊是山東地區最具齊文化特色的城市。當然,淄博是齊文化的發祥地,央居齊魯,襟連海岱,文化資源更加豐富,文化底蘊也更加醇厚。比如,齊國故都就坐落在淄博,時刻提示著這裡曾經演繹過「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的故事,這裡曾是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再比如,淄博出現過世界上第一所官辦高等學府「稷下學宮」,有世界足球的起源「蹴鞠」,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這裡還是兵家聖地、江北瓷都,這些都是淄博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與優勢。
文化大觀:這些文化資源曾經在歷史上塑造了強盛的齊國與厚重的淄博。
江敦濤:是的。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獨具特色的文化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歷史,體現著一個城市的風貌,彰顯著一個城市的品質。紐約、倫敦、巴黎、柏林、米蘭等國外城市,北京、南京、西安、蘇州、杭州等國內城市,無不因文化而興,因文化而強。從世界範圍來看,新興的、後起的城市也許可以「跨越」經濟增長階段,但很難「跨越」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未來城市發展將以文化論輸贏,憑文明定高低。淄博要想轉型升級,向高端發展,建設務實開放、品質活力、生態和諧的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很關鍵的一個方面就是文化軟實力。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提出全面實施文化賦能行動,大力推動齊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激活齊文化「變革、創新、開放、務實、包容」的優良基因,使淄博的城市文化「活」起來。
文化大觀:在推動齊文化「兩創」與淄博文化「活」起來方面,淄博近年來做了哪些工作,未來有什麼計劃?
江敦濤:文化賦能不是一句空話,必須把文化資源與優勢真真切切地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動能。當然,文化賦能涉及文化產業化、旅遊、教育、對外交流等許多方面,我想特別提一下淄博在發展文旅產業方面的想法與做法。近年來,淄博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把淄博文旅這支「潛力股」變成「績優股」。一方面,我們將淄博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有機結合,謀劃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等「五城三區」新載體,打造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另一方面,我們著力塑造「齊文化」這個超級IP,謀劃「齊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創新核」以及都市商務休閒旅遊經濟帶、特色古商街觀賞遊憩帶、東方魔幻城創意娛樂帶等「一核五帶」新藍圖。再一方面,我們努力推動文旅與農業農村、工業發展、研學遊學等的融合發展,拓展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尋路新經濟,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
文化大觀:提到淄博,大家想到的不僅是齊國故都,還有其老牌工業城市的身份,歷史上淄博的經濟實力是不是很強的?
江敦濤:是的。新中國成立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淄博依託煤炭、鋁礬土、鐵礦石等資源以及國家布局的重化工業基礎,迅速發展起了化工、建材、冶金、紡織等工業產業。今天,我們還能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看到淄博曾經的輝煌,比如淄博的電話區號是「0533」,車牌號是「魯C」,在山東省內都是濟南與青島之後的第三位,它的實力與地位可見一斑。目前,淄博仍然擁有全世界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產業體系非常完備,產業基礎相當紮實,有很強的配套能力,也擁有規模龐大、素質優良的企業家隊伍和產業人才隊伍。
文化大觀:但是近些年來,從經濟實力來看,淄博在山東省內的地位似乎有所下降。
江敦濤:淄博目前面臨的下行壓力確實是事實,我們並不諱言這一點。無論是一座城市還是一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對症下藥、奮起直追。我剛到淄博時確實有些困惑,這裡擁有這麼好的產業基礎,經濟總量似乎應該更高才對。經過深入調研、分析,我們找到了幾點原因。一是淄博城市的規模優勢不明顯,市域面積與人口只有青島的一半左右,與臨沂、濰坊等相比就差得更遠。二是淄博作為老牌工業城市雖有優勢,但也有劣勢,比如產業結構比較重、要素驅動的依賴性比較強、產業與企業活力不足、產業生態系統不健全等。三是淄博工業起步早,企業汙染、能耗相對比較高,我們堅決貫徹執行中央政策,毅然關停了不達標的企業,這在客觀上對淄博經濟帶來了一些暫時的影響。總的來說,淄博近年來在大力推動「騰籠換鳥」,「籠子」騰出了不少,但新「鳥」、靚「鳥」卻沒來多少。所以我常說,淄博正處於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重要拐點期,正處於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加速崛起的關鍵期。我們要轉變愛淄博的角度,知不足而奮起。
文化大觀:按照你的理解,「騰籠換鳥」應該換什麼樣的「鳥」?
江敦濤: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指出,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這為淄博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我們的戰略選擇就是,把發展新經濟擺上重要日程,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城市發展賦能備力,改造提升舊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真正實現這座城市和城市產業、城市經濟的鳳凰涅槃、快速崛起。
文化大觀:能否談談淄博「新經濟戰略」的具體做法?
江敦濤:首先,新經濟需要「新賽道」,產業跨界融合形成的「新賽道」是誕生新經濟企業的搖籃。因此,我們立足淄博產業基礎,著眼未來,緊盯前沿,首批錨定了工業網際網路、智聯汽車、人工智慧、綠色能源、數字農業、數字文旅、新金融、智慧物流、電商與新零售、數字醫療、在線教育等11條產業「新賽道」,為各類創新創業主體搶灘新經濟提供「導航」。我的設想是到2025年全市新經濟規模超過2000億元。其次,新經濟需要「新物種」,也就是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哪吒企業等高成長企業。淄博目前正在醞釀高成長企業培育行動,內培與外引相結合,儘快建立「初創—哪吒—瞪羚—準獨角獸—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匯集形成百「獸」奔騰的躍進洪流。再次,新經濟需要「新場景」,也就是培育需求、生成數據、改進算法、迭代產品、優化模式的試驗場。在這方面,淄博正把最優質的資源空間全盤託出。10月份,我們剛剛公布了首批28個新經濟應用示範場景,未來5年,我們還將圍繞數位化工業級應用、特色地域主題式應用、多元化智能社會應用、智慧政務應用等領域,每年推出一批城市應用場景,打造200個左右的示範場景矩陣,為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應用推廣提供更多實實在在的機會。此外,圍繞新經濟發展目標和戰略規劃,淄博還加快夯實新基建,構築支撐有力的「成長基座」;用心涵養新生態,打造資源豐沛的「熱帶雨林」;加力重塑新治理,營造寬鬆和諧的「優質環境」。
多彩活力,宜居宜業,留住年輕人
文化大觀:我們注意到,你到淄博以後除了重視文化賦能、經濟轉型之外,還特別注重教育,特別關注年輕人。
江敦濤:教育對於一個城市的轉型升級、發展強大至關重要,這一點人們的認識還很不夠。我來淄博以後,對在園幼兒數、在校小學生數作了一個大致了解,發現有下降趨勢,這個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的年輕人在「流失」。沒有年輕人,一個城市就不可能有活力。怎麼留住年輕人,進而讓更多年輕人加入淄博,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文化大觀:目前有沒有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江敦濤:大的方向我們找到了,要留住年輕人,就要讓他們在淄博有施展才華的舞臺,能夠生活居住得方便、舒適,也就是說,必須有適合創業創新的平臺和氛圍,要有新經濟、新業態、新街區、新時尚等流行時尚元素,要有大量條件完善的創客空間,還要有為年輕人提供成才成功的金融支持,有青年人喜歡的居住、休閒場所,等等。沿著這樣的思路,我們做了大量的探索。
比如,我們針對本地高校推進「校城融合」。大學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創新源、活力源、產業源,對提升城市的時尚氣質、活力指數、年輕指數意義重大。基於此,我們近年來提出「校城融合」,加強校地互動、推動融合發展。一方面,高校要成為淄博市連結創新資源要素、承接人才資源、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以及淄博城市發展方向的策動源,引領淄博文化、體育、新興商業業態和未來發展。另一方面,淄博要重視用好學校這一平臺和策動源,加強深度溝通,做到無縫對接。
2017年12月,淄博曾出臺「淄博人才新政23條」。從2019年開始,淄博又對既有人才政策作了升級完善,圍繞各級各類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創新創業、住房辦公、文娛生活、子女教育、醫療保健等需求設計了37條措施,所以又稱「淄博人才金政37條」。一方面,我們提升原有政策部分支持標準,比如對國家重點人才工程、泰山系列等人才的支持標準分別由原來的100萬元、50萬元提升至300萬元、100萬元,再比如對企事業單位引進博士支持年限由3年延長到5年,將一次性安家補貼20萬元調整為購房給予30萬元補貼,總支持由原來34.4萬元提高到54萬元,這一標準目前為全省最高。另一方面,我們突破引才用才體制機制,比如開展「名校人才特招行動」,給予用人單位更大自主權。再一方面,我們創新性地補充完善原有政策盲點,比如加大對淄博企業在外研發機構平臺的支持,再比如設立招才引智「伯樂獎」、引才「親情獎」等,吸引更多人才來淄博幹事創業。
針對城市年輕人較少、活力不足問題,淄博制定出臺了多彩活力青年創業友好型城市25條政策措施。比如,在提升城市活力度上,計劃2年內新布局酒吧、咖啡館、時尚音樂餐廳、小劇場等休閒場所40個;每年舉辦大型時尚節會賽事活動不少於20場。在培厚青年創業沃土上,每年選擇200個左右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每個5萬元的創業資金扶持;為符合條件的青年創業者個人提供最高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給予全額貼息。在提升青年生活品質上,從2021年起,3年內籌建產權型、租賃型人才公寓不少於3萬套,產權型人才公寓按評估均價的75%面向具有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學歷學位及相當層級的人才(含青年人才)出售;對我市符合相關條件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士本科生,新購商品房時分別給予30萬元、8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助。在激發青年城市榮譽感上,把5月定為「淄博青年月」,圍繞青年成長發展,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開展青年生活節、青年文化藝術節、青年集體婚禮等系列活動;設立「淄博青年創新創業榜」,每年選樹表揚50名左右「創業青年」「科技新星」「技能工匠」「行業精英」等各領域優秀青年,讓青年人在淄博快樂生活、激情創業。
文化大觀:最近兩年淄博的城市面貌確實愈發年輕了。
江敦濤:的確,我們考慮到年輕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和全新的生活方式,不斷完善城市設施,改變城市面貌,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樂土。去年以來,我們聚力建設「人在城中、城在園中、園在景中」的「公園城市」;建設了地標性建築「淄博珍珠」,規劃布局了一批咖啡館、酒吧、時尚餐廳、口袋公園、文化體育場館等休閒空間,建設並推動中國陶瓷琉璃館、齊文化博物館等博物館群提檔升級,更多時尚活動、時尚產業、時尚文化躍動在淄博城鄉街區。我們還建設「書香淄博」,建成開放一批城市書房、傳齊書苑,打造「15分鐘閱讀文化圈」。此外,我們還策劃推出「靈動夜淄博」系列活動,成功舉辦了「青島啤酒節」「麥田音樂節」等時尚節會,並且舉辦類似的節會、活動,在未來將成為淄博的常態,淄博這座古老的城市也必將愈發時尚、年輕、有活力,成為吸引各類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安居生活、創新創業的品質之城、夢想之城。